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回应局长躲群众跳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回应局长躲群众跳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哈尔滨:公交车路口等了20分钟,男子着急下车遭拒,拿起安全锤砸碎玻璃跳窗, 你怎么看?
一个城市的文明需要每个公民严格的遵守道德的底线。哈尔滨是一座美丽的城市。但是就是有一些人不断给它摸黑。向前几天报道的来哈尔滨旅游的学生被出租车宰客多收钱的事件,还有刚才在公交车上发生的不停车砸玻璃跳车这件事。车在路上行驶堵车是很正常的事情。公交司机要保证每位乘客的安全,乘客要爱护车内的公共设备。车不到站是不能停车的,不管你有多急的事情,不管你心情有多糟糕。我们一定要办什么事情提前出门以免耽误行程。不要做一些极端的事情。文明的城市需要文明的市民管理。哈尔滨有美丽的母亲河松花江,有中央大街步行街,有美丽的太阳岛,梦幻般的冰雪大世界。为了把我们的城市建设的更加美丽。请大家一定要杜绝这种不文明的行为在发生。
我也是公交司机,我干了十多年了没有碰到这种事,我们这的城市小,道路窄。假如碰到前面有两车相撞占了两条道,对不起你就耐心等待吧,遇到这种情况我会替乘客想,上班迟到了,上医院别耽误了等等,我会开门让着急的先下车的,要是碰到像哈尔滨这种情况的话,我会开门的。要不领导可不这么想,到时候就该和你说你开门就没这事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历史上有哪些风靡一时或被大量使用后被证明是有严重危害的事物?
人类认知一个事物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在认识到事物本质之前,人们总是习惯性的抱着乐观的心态,接受这些事物,利用这些事物。在人类历史上,就有很多的东西一度风靡一时,被人民群众所使用,但是后来却被发现是有害的。
1、鸦片
过去的几千年中,鸦片大多时候被人们看做是一种灵丹妙药,甚至被当成一种神物。
19世纪初,欧洲的商品出口到印度等国,然后在印度购买鸦片;把印度鸦片卖给中国,然后再从中国购买丝绸、瓷器和茶叶等,运往欧洲。这就是邪恶的三角贸易。
到19世纪后期,大约有400万以上的中国人吸食鸦片。林则徐虎门销烟,无疑是顺应民意、大快人心的爱国行动。但鸦片在当时的中国并未禁绝。
鸦片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但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痛下决心,采用一切强制手段消除鸦片隐患,鸦片这个魔鬼才终于结束了它在中国历史上的生命。
由于国际毒贩的渗透,近些年来中国又出现了一些瘾君子,国家加大了打击力度,希望每个中国人都牢记历史,反对毒品的侵害。
2、束腰
说到束腰,就想起了小说《飘》里的描写:郝思佳使劲抓住床柱,要女仆拼命帮她把腰束得再细一点。还有《加勒比海盗》中,女主角因为胸衣过紧晕倒,掉入海中被杰克所救的情节。
16世纪至19世纪,欧洲一直流行束腰。欧洲的女性们觉得,束腰使得胸部更丰满,腰肢更纤细。所以那时,暂时性昏厥是聚会中常有的事。
束腰会改变人的肋骨骨骼,容易导致营养不良,厌食等,严重的甚至致死人命。直到1910年,欧美女人才在细腰和活命之间选择了后者,女子的腰围总算回到了比较合乎生理健康的尺寸。
3、碳酸饮料
20世纪八十年代,饮料业逐渐在中国发展起来。以可口可乐、健力宝等为首的碳酸饮料,是早期大受欢迎的饮品,口感刺激,让人不禁上瘾。
我有一个亲戚,因为是独生子女,他的父母便从小娇纵,经常买饮料给他喝。从小喝着饮料长大的他,现在才25岁,满口的牙就软倒了,吃不了硬东西,还经常发生蛀牙。
查了资料后才知道,原来碳酸饮料会使牙釉质变得薄弱,造成永久性损坏。所以,有孩子的朋友们一定要注意,少给孩子喝碳酸饮料。
4、糖精
小时候,冰棍是很希奇的,夏天吃着,冰冰甜甜,甚是舒爽。那时的冰棍,里面加的是糖精,而不是糖。那时人们把糖精当成糖的替代品,并没有认识到其毒害。
其实,糖精是有机化工合成产品,对人体无任何营养价值。如果食用较多的糖精,会影响肠胃消化酶的正常分泌,降低小肠的吸收能力,使食欲减退。
幸亏那时人们生活紧巴,小孩子偶尔才能吃上一根冰棍,影响不大。
5、含铅煤油。
曾经被作为卖点被煤油公司用了20年,危害了数亿人的生命和康健。
6、石棉
是一种硅酸盐类矿物,天然呈纤维状,因此得名。石棉不怕火烧,中国古代就有将石棉织成“火浣布”的记载,据说这种衣服很神奇,脏了不需要水洗,用火烧一下就可以光洁如新。而在工业化社会,石棉经常被用于制作建筑物中的耐火材料,例如防火门、橱柜和墙壁夹层等。
尽管具有耐高温的优异性质,但石棉作为建材有一种致命缺点:致癌。
7、脑叶白质切断手术。
20世纪50年代,这是一种治疗精神疾病的手术,虽然风靡一时,但是效果还颇为惊人。只是术后这些病人都是变成了如同傻子一样,只是没有了精神疾病。在那个年代,手术精确度极差,因为无法开颅,医生只是凭借自己的经验进行切除。
8、重金属铅。铅是一种重金属,对人体是有毒的,但是铅在数百年前却是一种化妆品。铅虽是一种化妆品,但是它却有这美肤的功效,所以在百年前,铅粉是一种化妆品。那时的女性,没有铅粉是不敢出门的,事实上科学证明大量接触和吸收铅元素是会中毒的。
作茧自缚
现代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刻几乎都会用到塑料袋,1902年10月24日,马克斯·舒施尼在受命研发另一个项目时,偶然发现了这种划时代的发明。在发明塑料袋后,舒施尼的第一反应是大喜过望,因为这一发明在当时看来实在是太理想了,塑料袋具有很好的张力,拉伸性比较好,不易破损;;能够耐油、耐溶剂,还能够被热封和印刷;能够很好的阻隔气体,保证物品的新鲜程度;这种包装物既轻便又结实,在当时无异于一场科技革命,人们外出购物时顿感一身轻松,不需要携带任何东西,因为商店、菜场都备有免费的塑料袋。
而在舒施尼最初看来,塑料袋最大的优点其实竟然是“让人类最小限度的危害自然”——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环保,他这样想其实也难怪,在塑料袋发明之前,商品的主要包装物是纺织品或纸张,而纺织品和纸张用久了之后都会出现磨损、报废,对资源是种极大地浪费。而在舒施尼的设想中,有了可以重复使用,几乎不折旧的塑料袋,这些问题不就都迎刃而解了吗?
然而,后来塑料袋的应用方式,却让舒施尼自己也大吃一惊,技术推广后,大量民众开始在购物中要求套袋包装,由此反而产生了更大的浪费和污染,自责的舒施尼找到生产商,想要赎回专利权,却遭到因塑料袋而大赚特赚的商人们的拒绝。生产商们拍着舒施尼的肩膀夸他是给产业带来革命的大恩人,却绝口不提停产的事情。绝望的舒施尼这时才发现,他的这项发明,已经不受自己控制了。舒施尼人生中的最后十年都花在了四处巡回演讲,宣传塑料袋危害,并拼命研究,试图找出降解塑料袋的方法上。可是这些努力都失败了,他发明出的这种造物是如此坚固,以至于强酸强碱都无法腐蚀。
而人类对塑料袋的青睐则更加顽固,以至于发明者说什么都不能改变大众对它的喜爱。
塑料方便袋,一直以来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我们每个人基本都用过,因为它方便、廉价、而且还容易收纳。
塑料袋是由亚历山大·萨克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发明的。自从塑料袋问世以来,它成了我们日常生活购物和存放物品最普遍的包装物,因为用量大,随处可见,这些包装材料在使用后往往被随手丢弃,形成"白色污染";给环境造成了危害,成为极大的环境问题。
由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乱扔塑料袋,已经给自然界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废旧塑料袋在自然界停留的时间长,一般分解时间可达200到400年。废旧塑料包装物混在土壤中,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会导致农作物大量减产,若牲畜吃了塑料膜,会引起消化道疾病,甚至死亡。
因为白色垃圾体积庞大,现在大部分城市以填埋处理,这样会导致滋生细菌,而且还会污染地下水资源,给人民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
总之,塑料袋给我们生活带来了许许多多的便利,同时也给我们造成了严重可怕的后果,据世界环境组织发言人表示,如果不及时控制和处理白色垃圾,我们这个世界向前发展的脚步将会停留,以及人类的健康只是空谈。
爱护环境卫生,人人有责,珍惜我们共同的这片蓝天,请不要乱扔垃圾。
铅汽油以及氟利昂
很凑巧,这两样东西的发明者都是同一个人——小托马斯·米奇利
铅汽油里加入的四乙基铅和冰箱中加入的氟利昂都是为他所造——四乙基铅虽然提高了汽车发动功率,却使无数人遭了铅中毒的危害;氟利昂虽然是完美的制冷剂,但却破坏了臭氧层,促使温室效应不断加剧,破坏了生态圈稳定,乃至米奇利被称为“历史上杀戮最多的个体”的化学家。
当时为了解决汽油在汽缸中燃烧速度大于正常值,会发生“爆震”,既耗油又容易烧坏汽车引擎的问题,米奇利通过6年的研究,最终发现了——四乙基铅,这种可以解决暴雷问题,还能提高动力的物质。
不过由于铅的危害性是众所周知的事情,米奇利为四乙基铅改头换面,取名为:乙基,刻意避开了“铅”,然后加入到汽油之中。
可是,纸是保不住火的,铅的毒性很快显现出来。1924 年,汽车公司里的15 名四乙公司的工人因铅中毒死亡,35 人终身残疾,媒体的跟进报道令铅汽油的推广大受打击。
为了让人们相信铅汽油是无毒的,米奇利当众做了一个实验表演,以此诱骗人们。
他一边大谈四乙基铅的安全性,另一边把一杯四乙铅汽油放在鼻子底下大吸一口,还向媒体吹嘘自己每天都这样闻着,但是身体依旧很健康。
在这个欺骗实验下,铅汽油又再次大卖起来了,直到1986年才被美国政府所禁止,而在此期间无数人因此而中毒,导致身体瘫痪,甚至是死亡,米奇利自然也没有免去铅中毒的危害,他的肺自此一直有问题,晚年的时候还落了个半身瘫痪的结果。
至于氟利昂,它被科学家发现比二氧化碳分子强一万倍左右——这被认为是 20 世纪最糟糕的发现。
前西德格仑南苏制药厂,1957年首次推出一种“沙立度胺”的药物,称它能在妇女妊娠期控制精神紧张,防止孕妇恶心,并且有安眠作用。因此,该药又被叫作“反应停”,因为服用当时确有止孕吐等作用,所以渐渐热销和引发更多的孕妇服用。
至60年代初前后,各地陆续有海豹肢畸形婴儿发生。后经调查研究证实,畸形与服用“反应停”有关!这才引起了巨大的震惊。截至1963年在世界各地,如西德、美国、荷兰和日本等国,由于服用该药物而诞生了12000多名这种病症的可怜婴儿。
“反应停”被禁用后,媒体进一步披露该药在出售前,有关机构并未仔细检验其可能产生的副作用。于是引发了极大公愤,最终迫使“反应停”的销售者支付了赔偿。事件过去后,有的受药害者生存至今。这段不能忘却的历史,它警钟长鸣:任何药物的研发都必须极端慎重,凡药三分毒,切忌对药物、尤其是化学药物的随意滥服。
关注我,一位有60年医龄的睿智长者,厚积薄发,会源源不绝地带给你知识储备的干货,沟通并化解你心中的疑惑!
有哪些曾造成恐慌的犯人?
2016年发生在云南省曲靖市的一起血案,
造成19人死亡,让整个村里的人内心充满了恐慌。
案件回顾
云南省曲靖市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只有6户人家,但在2016年9月28日,这6户人家被残忍杀害。
2016年9月29日,杨女士和丈夫吴文友回家,快到家的小路旁,杨女士下了车跑去娘家,丈夫先去大路边停车。
突然听到妻子大喊,他父亲满身是血。
随后,他们去找其他亲友帮忙,没想到他们也都没能幸免,全部遇害。
这显然是一场恶性杀人事件。
两人赶紧报了警,杨女士给弟弟打电话,弟弟说正在上班,答应下班过来,却迟迟不见踪影。
案件主人公
杨清培,1989年在云南省会泽县出生,由于家庭条件很差,上完小学就不上了,之后到了云南省昆明市打工,在工作中中认识了一个女子并结婚,生了一个女儿,被捕时女儿未满周岁。
警方介入调查
杨女士报警之后,没多久,警察赶到,经过走访调查,杨清培有重大嫌疑。
9月29日中午,公安机关人员把杨清培抓捕归案。
被逮捕的杨清培神色慌张,承认了自己的罪恶事实。
凶手杀人动机
2016年5月7日,杨女士的弟弟杨清培在上网,无意间看到一款棋牌赌博游戏,并越来越上瘾,一头栽进去,没几天,输了好多钱。
9月,他回家找父母要钱,说是要买一辆货车运输。平时的杨清培懒惰成性,游手好闲,一听他要运输挣钱,父母还很高兴,
儿子终于有所改变,并给他购买了面包车。
谁都不知道,他是要用这辆车做抵押借款。
9月20日,他把该车抵押给一个汽车租赁公司,借了1万9千元;9月27日,他又把车抵押了8千多元,并向其他人借了5万左右,这些钱都消费在游戏上。
当天晚上,杨清培回到家,和父母要钱,父母刚给他买完车,家里已经没钱了,拒绝了杨清培。父亲大声责怪他不成器,都结婚了,不懂得找工作挣钱,还要家里贴钱。
杨清培一听父亲不给钱还教训,直接暴脾气上来,拿起旁边的重物朝着父亲砸去,直到他父亲死亡。
然后又去了院子,把母亲头部砸了10几下,母亲也当场死亡。
然后,杨清培拿着木棍出了门,据他说是为了防止狗咬他。
走着走着,村民刘石安家的狗叫,杨清培拿起木棍将狗打死,刘石安的母亲看到,责骂了几句杨清培。
他拿起包里的水果刀,把尹某杀死。
正好被刘石安的老婆撞见,看到杨清培在杀人,吓得赶紧跑,杨清培追上去把其也杀害。接着,
把看到的刘石安和他父亲,还有他儿子全部打死。
杀人之后,杨清培路上遇到自己的兄弟杨清六,怕事情暴露出去,拿着木棍把杨清六打死。杀红了眼的杨清培又去了杨清六家里,把他的母亲和女儿残忍杀害。
从杨清六家里出来,有遇到他的婶子李女士,刚杀了人心虚的他怕婶子告状,又把婶子打死,还有他的侄子也打死。
从卧室出来,又看到了他的哥哥杨清虎和嫂子,同样怕事情被暴露,把哥哥嫂子也打死。接着,把刚刚6岁的侄子也打死,最后,
上楼把他叔叔杨文关头部打了10几下,导致其死亡。
从叔叔家出来,
又碰到了二伯杨关照,也是担心事情败光,拿着木棍打向了二伯
,然后又把二伯母杀害。
杀人不长眼,作案还在继续。路上又碰到了堂兄杨清福,为了伪装罪行,还特意去和堂兄聊了聊天,接着悄悄尾随杨清福到了居住的地方,拿着木棍砸下去,导致其死亡。
案件最终导致19个人全部遇害,残忍程度无法想象。
父母养儿防老,却惨遭自己的亲生儿子杀害。
为了游戏,六亲不认,杀死的都是自己的亲戚,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恶魔。
凶手最终被判死刑
只因深陷游戏没钱,就将罪恶之手伸向了自己家人,这是社会的人渣。
深思还是家庭的教育出现了问题,从小让他学会吃苦,而不是衣来伸手,他也不会索取不到就反咬。
董文语伏法记:因失恋走上杀手之路的犯人,随身携带自己的通缉令
导读
你见过小偷吗?你见过被电线绊倒在地,摔成骨折的小偷吗?
随着科技如井喷式发展,小偷这一族群渐渐稀疏了,曾经那些令他们崇敬的“高级技术人员”,如今在路人身上也偷不到什么了。偷手机?有自动定位。偷现金?没人带。总不能偷扫别人的二维码吧?
可是在曾经,还的确存在一些“飞檐走壁”的贼,外置排水管道也好,阳台罩子也罢,他们“行业”中的老手总会找到上去的路,攀爬、入室、盗窃,一气呵成。
但是在2006年12月16日的凌晨,有一位“飞贼”栽了。当时,他在攀爬时出了声,惊动了屋内的住户,带屋内住户观察屋外时,这位飞贼匆忙躲避,却被电线绊到,摔了下去,这一摔,摔断了腿。住户看到了摔下去的小偷,急喊:“有贼,抓贼啦!”
小偷不甘被捕,但腿已摔断,边喊着疼边爬行,想要逃离,但直到被人包围,他才爬出去了一两米。
不简单的小偷
附近居民一拥而上,检查小偷的随行物品里是否有自己丢失的物品,张女士发现了自己丢失的手机,其他人在小偷的包里找到了一本小册子。
这本册子像小偷的日记,但一打开,映入眼帘的是“绝笔”二字,下面还画着一把刀,随后一页写着“我今天又杀了两个人”。居民大惊,连忙叫了警察和急救。
涉事医生表示,小偷满嘴喊着“我没钱”、“别管我”等话,同时一直在挣扎,想要让医生把他放下,别理他;
涉事民警透露,小偷一直拒绝表明自己的身份,直到民警搜查他的随身物品,发现了他的册子里夹着一张报纸,上面是通缉令,曾在同年八月张贴在大街小巷,通缉的杀人犯名叫董文语,是A级通缉犯。
沾满罪恶的双手
董文语,1978年出生在浙江平阳,自2006年3月4日在江西上饶开始犯案,至同年5月26日为止,共杀害5人。同年8月,警方曾截获过董文语的电话,当时他哥哥通过电话告诉他“你已经被通缉了”,可能是从此刻开始,他才随身携带自己的通缉令。
2006年3月4日,董文语第一次犯案。当天,受害者在未婚夫家里过夜,未婚夫在睡梦中感觉到有人在拉自己,闻到血腥味后立即醒来,可只听见有人跳窗而逃的声音,妻子倒在了血泊之中,索性未死,得意生还。
2006年3月11日,他第二次犯案,受害者是一对21岁、20岁的小情侣,犯罪现场血腥恐怖,女子下身赤裸,面容凝固在恐惧。
同年3月29日,董文语在福建杀人辱尸;同年5月26日,董文语回到江西上饶,爬进一栋豪宅中,掐死27岁的女主人后再次辱尸。
曾经的恋情
民警曾询问董文语的动机,但董文语一语不发,民警搜查了他的“杀人日记”后才发现,上面记录着曾经的恋情。
他在上面写着,“如果不是那个女孩提分手,自己也不会这样,自己变成这样、那些死者死去,都是自己前女友害的!如果死者想要报仇就去找自己的前女友。”在这些话下面,董文语写上了一个大大的“恨”字发泄着心中的不满。
对此,有专家认为,董文语是因为恋爱受到挫折,令他心里崩溃,而他又没有渠道发泄自己的欲望,从而走上杀人辱尸的道路,这是一种代偿性满足。
小结
最终,董文语在2007年11月28日被执行死刑,恶魔终回深渊。
爱情本是让人着迷的事物,但如果被爱情蒙蔽了双眼,进而转为恨,这说这个人的心智尚未成熟,而董文语把责任推给自己前女友也恰恰证明了这个观点。
谈恋爱也好、做朋友相处也好,找个成熟的人相处反而能提升生活质量,如果伴侣不成熟,甚至幼稚,那么与之相处可能无法携手,甚至不只是交情走上尽头,生命的终点也可能提前。
一者要提升自己的经历,做一个行者,磨砺自身的意志;二者要控制自己的心智,提升自己的抗压能力。平心而论,是自己失去一个伴侣的灾难大,还是他人失去性命的灾难大?
所以董文语的理由,不过是他是顺情绪行动的借口罢了,人一旦没有自控力,犯下错误就会找借口补救,这样的人又怂又狼狈。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回应局长躲群众跳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回应局长躲群众跳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