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大连突发地震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大连突发地震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沈阳疫情,市场空荡荡,你们那里咋样?
影响特别的大!以目前北京的疫情来看,北京防控形势已经非常严重了。在加快检测排查的同时,要把风险等级范围尽量扩大。
不管是沈阳也好,北京也好,还是其他城市,城市一旦发生疫情,要限制疫情人员活动范围,尽量不要乱走动,做好隔离封闭工作。
市场就是这样的,不管是哪个城市,只要发生了疫情,影响都会特别的大,人流量非常的少,不到万不得已一般都不愿意出来。
外国的疫情非常的严峻,中国为了不让疫情蔓延,传染到中国其他地方,所以只要一发现,都会采取一系列的动作。再加上中国人还是比较配合的,一旦发生疫情,都不会到处乱跑。
很多实体店都会受到影响,市场,街道上的人流量都非常的少,所以生意也会受到影响。
就目前的形势来看,关键是尽快开展全面接种疫苗,这是治本之策。中国疫苗早就进入三期,也是研发成功最早的。关键在于立即、尽快、马上进入全民接种,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最终出路,让全中国的人都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
沈阳疫情又增加了3例,立竿见影,市场空荡荡,你们那里咋样?
不管是大连还是沈阳出现疫情,都是很让人焦虑的事情。
只要出现疫情,街上肯定没人了,别说市场里面了。
12.29日0-24时
辽宁省新增5例本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这5例都是普通型的病例,其中沈阳市报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2例,大连市报告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3例(均为无症状感染者转归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新增4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其中沈阳市报告1例无症状感染者、大连市报告3例无症状感染者。
作为大连人,27日晚上,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已经通知12月17日到24日到过门诊楼的人员立即再去核酸检测了,还有的已经接到疾控的电话,先居家隔离了,希望不是院内传染。
希望没啥问题。
海洋大学的最后消息是无症状感染者
应该前两天抖音里放的病房里参加考试的学生是不是?
大连的大学好像已经彻底都封闭了。而高中和中学不知道,应该还是正常情况。
而小学已经要提前考试了。线下的培训都停止了。
现在确诊病例还在天天增加。不过人数也少了很多。
确诊病例的行程这几天也都报出来了,看完以后确实是安心了不少。
这次的疫情好像是比7月份那次严重很多。
7月份的时候只是封闭了很少地方,其他地方都没什么问题。
而这次,感觉影响的比上次大了很多,估计整个大连都被影响了。
虽然这样,现在各个单位还在正常上班
学校也在正常上课,但是为啥培训班这些停了呢?
没搞懂。
我们大连到现在已经经历3次疫情了。
前2次都安然度过了,这次也没问题。
毕竟已经防疫一年了,政府和人命都有经验了。只是时间问题了。
我听说有疫情的时候就开始给家里多买了点吃的。做好准备,防止最坏的情况出现。
现在说实话,也不敢随便出去了
偶尔出去次发现大家口罩眼镜也都给带上。重视度又提起来了。
单位里大家也是口罩戴着,交流也保持距离。
这次虽然感觉比上次严重,但是很多措施没上次严。
没有禁止堂食,娱乐场所也没说停。有点迷糊,这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呢。。。
不过不管咋样,听政府命令就对了。
自己做好防护,口罩戴好就行了。
至于网上的各种留言,咱看看就好,一切按官方为准。
不信谣,不传谣。
大家一起努力,一起度过这次疫情。
加油,大连,加油,沈阳。
沈阳最近因为这位从韩国归来的尹老太太被确诊,随后出现了相关密切接触者病例,其中包括其外孙女,也包括医护人员,最近好几天,沈阳接连出现确诊病例:
12月23日,新增1例,尹老太太;24日,尹老太太的外孙女确诊;26日,沈阳新增3例确诊,1例无症状感染者,都是尹某的关联病例;
28日,沈阳新增6例本土确诊;
29日,沈阳新增2例,30日新增2例,31日新增两例;
目前,沈阳疫情涉及7个区,15个小区,其中本次疫情中有4名医护人员确诊,包括皇姑区社区彩超室医生,两名为诊所员工,还有一名是沈阳谱康医院护士。
从目前确诊病例看,流调分析本次疫情大多数病例都与谱康医院有关联,根据《健康时报》在元旦节的报道显示,与谱康医院相关的多达11例。
尹某曾于12月21日和22日,3次前往谱康医院。
尹某1传18,在疫情相对平稳的当下确实算是一个超级传染源了。
好在沈阳最快响应,目前,沈阳在市内9个区设置核酸采样点1549个,配备工作人员6567名,完成核算检测64.36万人,采样113.6万人。
沈阳尹某这起病例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境外输入的防范任务极其严峻,怎么防范都不为过。
而最新消息显示,上海出现了首例英国变异病毒的病例,这又是一起境外输入的典型病例。
这个病例是一名23岁的女学生,从英国乘飞机返回上海,12月14日检测阳性,于是被隔离。
流调显示,12月12日,她飞回中国前,检测呈阴性,当时她子英国跑步时没戴口罩,而且在登机时也曾摘下口罩吃饭喝水,这两个环节肯恩让她被感染。
目前,国内多地出现了疫情的散发病例,在发生疫情的地区,影响非常大,所以沈阳就会出现街道市场空空荡荡的情况,不过这种情况是短期的,也是难以避免的。
但是我国的防控机制非常严密,这一点上,钟南山院士前两天才说过,因为有严密的防控系统,所以,我国不会出现疫情的第二波。
钟院士表示,能让国人能在有序地出行,这就是最好的结果,也是抗疫最大的胜利。
好在这一两个月的经验看,各地的疫情基本在两周左右都得到了控制,比如11月的上海、天津、新疆、成都等地,都无一例外地被控制住了。
当下辽宁、北京的疫情又冒出来了,但相信一切很快都会过去,沈阳人民,挺住!
吉林,还好,一切照常,上班、上学都还在继续,又是一年,希望疫情不要再像反扑,现在我们对疫情已经有了足够的重视和防控,不再像去年的时候被敌人打了个措手不及,相信党和政府,我们一定能够胜利。
沈阳疫情又增加了3例,立竿见影,市场空荡荡,你们那里咋样?
12月30日,沈阳又新增2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
为12月23日境外输入病例尹某某的关联病例,现已转入定点医疗机构隔离治疗,病情稳定。
因为一个人毁了一城人
沈阳这几天都出现新增病例。这些都因为一个老太太。
由于她的不居家隔离,发烧后还出去逛街,发烧后还去火车站送人。
最后还去了5家医院。
他做的这些给沈阳按下了暂停键。
整个沈阳因为一个人停摆了。
幼儿园,学校听课,餐饮,娱乐活动全部停止。
所有有疫情的小区全部封闭管理。并进行核酸检测。
市场除了工作人员根本没别人了。街道上也没人了。
因为疫情,整个地区都显得空空荡荡的。
虽然沈阳的疫情发生的很突然
但是因为将近一年的防疫,不管是政府还是市民都已经有了经验。
根据防疫措施走就行了,封闭有疫情的地方,根据大数据寻找和感染者有交集的人。核查这些人的路径,并封闭这些地方。然后对区域内的人进行核酸检测。
最后开始控制疫情。
这一套操作是很有效果的,疫情控制的问题也只是时间长短罢了。
现在的我们对疫情已经很熟悉了。
并且重视度也高,防疫措施也实用。
就算疫情发生的在突然,也不会出现年初的情况了。
作为老百姓的我们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做好防护,戴好口罩。少聚集,居家做好消毒通风。
相信党和政府,我们一定能够在次战胜病毒!
加油,辽宁!!
发生踩踏事件的时候,被压在底下的人是什么感觉?
发生踩踏事件的时候被压在底下的人, 肯定是生不如死的感觉,心里充满了惊恐 、害怕、无助 ,想挣扎离开,其实不容易 ,可以说是很难 ,因此绝望了 …哭泣叫喊 、歇斯底里挣扎 。还有被踩踏、碾压,身体的疼痛,如何忍受 ? 所以不想有这种体验 最好就不要去人多的地方 平时不要凑这些 集会的热闹 !
这让我想起来1991年的迎泽公园踩踏事件,还一度传出了天宫收宫女的传言。
那次的踩踏事件非常惨烈,死亡数量106人,其中80多位为女性。那个时候网络也不发达,只是小范围传播,所以很多人都不知道。
1991年9月24号晚上六点左右,太原西边天空中出现了楷体字样的“女”字。很大很清晰,一开始人们以为是飞机飞过留下的痕迹,但飞机场在南边几乎不从北边过。而且字非常的显眼,周围没有其他的云层遮挡。当时亲身经历的人都觉得非常惊奇还讨论了很久。
晚上迎泽公园的灯会开始,由于当时人们的娱乐活动很少,没有电脑和手机什么的。所以很多人都买票去了,也有很多一家人去的。门票都出售了十万+,所以当天晚上的展会公园极其拥挤。
发生事故的地点在迎泽公园的七孔桥,由于桥是斜坡的,人们站立不稳。后面又陆续有人拥挤上去,导致桥上的人越来越多。很多女人穿着高跟鞋,也有抱孩子的,于是有人摔倒。接着拥挤的人群被绊倒的人越来越多,就发生了踩踏事件。
后面甚至挤塌了桥栏,使多人落水。水里的人都有求生的欲望,一个拉着一个,所以就算会水的人也没有成功游上来。那天水里淹死了四十多个人,打捞尸体的时候都是一个拉着一个成串的。
而事后的桥上都是血,还有遗弃的鞋子,如同地狱。此次事件官方数据:死亡人数106,受伤人数98
事件发生后人们纷纷传言那天上空的字是“女死”两个字,是天宫要收宫女。
在网上也可以找到亲历者的帖子,天空中确实出现了奇异景象。
我想讲讲我的亲身经历,虽然过去20年了,记忆犹新。
1999年末去哈尔滨看冰灯,因为是二十世纪末的最后一天,然后就进入二十一世纪,是跨世纪的一天,特别有纪念意义。哈尔滨的冰雪大世界开幕式1999年12月31号举行。
当时冰雪大世界的开幕式表演特别精彩,记得还请了俄罗斯美女来助兴,没开业之前宣传力度大,所以开幕那天来了很多人。
我和我的同事一起到冰雪大世界的门口,当时天还没黑,我们在门口看了一会烟花,然后检票进去。
所有灾难的发生都是猝不及防的,从来不给你准备的时间。
天黑下来,门口的灯都亮起来了,忽然门口就乱起来。挤得人透不过气来。开始的时候,大家还开玩笑,挤挤暖和,后来完全控制不了。我的同事抱着检票口的门柱,崩溃大哭:我要回家!我要回家!
一个成年人的哭声在夜里特别凄厉!
我们三个同事开始手拉手,这时也挤散了。我一个女同事特别仗义的一个人,听到这个女同事大哭,拼命地挣扎着去救她。虽然近在咫尺却远在天涯。挤不进去啊!这时我的仗义的女同事忽然大叫起来:你偷我东西。抓住一个女人不放手。
我的四周都是人,我个子小,只到人的胸口处,我戴眼镜,眼镜已经偏离正常轨道,但是我伸不出手扶眼镜。这时我的脚已经够不着地了,如果挤着我的人稍微错开,我一定会摔倒,后果不堪设想。
我的耳边有同事的大哭声,有女同事大喊抓贼声,但是我完全看不到她们。
想到自己将要面临的危险,我冷静下来,我觉得我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从人的缝隙中穿过。于是我努力往下出溜,脚够着地,然后拼命地从缝隙中穿过,当时完全没有方向,直觉往前就对了。历经千险排除万难,这些都是在黑暗中经过,最后,豁然开朗,我成功的挤出人群到了安全地方。这时的我用丢盔卸甲来形容不为过。
拥挤的最后,留下满地的帽子手套围巾。所幸没有人员伤亡。
这是我离危险最近的一次。
秩序很重要。如果大家排队入场,也许就没有这场混乱了。
什么感受呢?我的主观判断是我爬不起来了,我快要死了!
2002年五一劳动节那天,国家长假法令刚颁布不久,跟女同事在江苏常熟玩。市中心有个三叉路口,记不清是什么路了,呈Y漏斗型,那天人很多,打工的人趁着假期都出来逛了。中午十一点左右,我俩逛完准备往住所回去,发现竟然在这路口走不出去了,因为是Y型路口,无论从哪条道都是两面进一面出的局面,我俩挤到了中心地带,人流越来越猛。我想不能再硬挤了,已预料到再挤恐怕会出危险,女同事又身材娇小恐怕受不了。于是萌生了就地取材保护同事,使劲往大梧桐树那边靠近,把女同事搂在怀里我抱紧了梧桐树,心想再怎么挤也不会把树给挤倒吧?
就这样安安稳稳待了二十来分钟,人群终于松散了。那时我就在想,假使有人倒下就真的难以站起来,没有空间,力气不够大,危险真会有的。
此事过后,再也没有逢节假日出外游玩,时常回想起这件往事,觉得那次做得太对了,不过那个女同事至今没再遇见,不知道她过得如何?
记得1999年12月31日晚上,大连政府举办一场游行烟火的盛宴,晚上八点开始从青泥洼桥到人民广场,街边全是人,我和同事两人八点半从青泥洼桥开始往人民广场徒步,马路上已经没有车,围起来通过游行队伍的花车,马路两侧的人行道全是人。走了两个多小时才到人民广场,这段路人行道有点窄,再加上人越来越多,已经走不动了,只能随着人群不由自主的挤过来拥过去,所有人慢慢的都感觉到恐惧,压抑,有的人开始控制不住情绪因为拥挤争吵,其实互相都是身不由己。我感觉场面要失控了,心里很害怕,心跳加速,不敢继续往前走,正好身旁是沿途单位的围栏,就和同事爬到围栏上,看着人潮汹涌,那时候如果有人摔倒或者孩子被踩到脚底下,旁边人都无法弯腰去扶,很多人拼命挤想冲出去但是只会加剧拥挤,都是徒劳的。大人骂,孩子哭,越来越乱。突然,时间到了凌晨了,人民广场放出绚烂的烟花,所有人注意力都被烟花吸引,人潮瞬间停止涌动,随着一个又一个美丽的烟火,所有人都在赞叹,心态也平和了。直到烟花结束,马路两侧撤了围栏,人们可以走在马路中间,所有人都安全回家了。现在想想真的后怕,如果发生踩踏,根本就逃不出去,以后还是避免去这种场合为妙。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大连突发地震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大连突发地震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