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国战机高清大片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中国战机高清大片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为什么很少看到国内战斗机发射导弹,而一般都是火箭弹?
我个人认为,打火箭弹有以下几个好处,,打火箭弹可以让飞行员熟悉武器发射,包括熟悉武器发射的手感,熟悉武器发射时机体的震动,练习武器发射瞬间对飞行状态的掌握等等,,因为这些方面需要经常练习熟悉,不可能每次都使用昂贵的导弹,所以使用不同口径的火箭弹也基本能够模拟导弹发射的状态。。。纯属个人浅见!
好看呀!
嗖嗖嗖一炸一大片,一看卧槽真牛逼,最关键的还便宜,类似的还有军舰的火箭深弹,一定要排成一列齐射,不管是水面舰艇演习还是登岛演习还是登陆演习这都是必须的,哗哗哗一大片多刺激。
导弹一发就能解决问题,然后新闻播出来画面上就是下方一个混凝土假目标或者一个大白圈,然后嗖一下炸了,背景解说是我军展示了强大的对地火力。。。。众吃瓜群众:我们的战机呢?我们的火力呢???
另外发射火箭弹是基本功,必须要打牢的,越是有了先进的东西这些老旧的东西越不能落下。
还有,某些尖端的导弹啥的是不能随便公开的,火箭弹这东西大家看就看吧无所谓,大家都撸了几十年了随便看。或许说我们能经常见到美军的响尾蛇AIM-120之类的,确实是,而且那些东西人家也已经撸了很久了,而且到处卖外界了解也相对很透彻了,看两眼也没啥。
总而言之就是成本、效果、保密,演习内行演门道外行看热闹,人家演习自然有自己的目标,不过毕竟要上新闻的,当然也要照顾照顾外行亮个相啦。
战斗机在演习中常使用火箭弹打靶而少见使用导弹,这个是很正常的;战斗机不管使用火箭弹还是导弹攻击目标都是每一位战斗机飞行员必须熟练掌握的作战技能。其实要做到精确击中目标火箭弹比导弹更难,特别是攻击快速移动中的目标,战斗机在空战中使用火箭弹攻击目标时,本身已经进入到敌方中远程防空导弹拦截区内,一边要做好规避敌方防空导弹拦截,一边要在瞬息万变的空中态势中寻找并锁定目标,做到精确打击,这比在防区外利用导弹淡定攻击的战术技能要求要高得多多了。平时以最高难的训练要求锻炼部队,既训练了部队的防空和规避拦截、电磁攻防和各种复杂战场态势,真正做到贴近实战的从难从严练兵,这样才能锻炼出能打实战和硬仗的部队,所以不要小瞧了火箭弹打靶的训练作用。
导弹发展到现在,已经不再是单一制导模式了,更不是防区内肉搏的战法了;远程防区外发射的智能导弹已经逐步加速取代老式需要战机持续照射修正制导的导弹,现在的新式对地、对舰攻击导弹几乎不受干扰,发射后不管,发射即命中目标。有的导弹还能像无人机一样在空中游荡自寻目标进行攻击,这样的导弹还需要战斗机飞行员花大量时间练习打靶吗?再说,制导弹药本来就比无制导的火箭弹贵太多了,再有钱的国家也不可能拿来当练习打靶的子弹用吧?制导弹药本身在出厂前就已经针对各种条件下进行过千百次的试验,其有效性是不能有丝毫打折扣的,何况部队列装后还要经过一定次数的测试才能量产和推广,所以战斗机在一般演训中是不会轻易使用导弹练习打靶的,除非是尚未量产的试验弹。
再就是空空导弹,现在的空空导弹速度非常快,3至4马赫的飞行速度是当前世界战斗机普遍列装的;机动性能也非常强,普遍都在40至60个G的机动过载,被锁定的话谁能躲过?目前世界上的有人驾驶战斗机就没有超过10个G的机动过载,因为人的身体承受能力还不能做到这个上限。再说现在的空空导弹都是采用抗干扰能力强大的多模制导,加上采用提前量拦截的算法和智能分析的芯片,基本上火控雷达锁定即命中,所以,战斗机对抗演练都是采用火控雷达锁定来判定输赢,用实弹发射对抗演练的话,飞行员有多少条命?谁敢这样做?用火箭弹打廉价的高机动靶机既省钱又提高了飞行员攻击目标的技能,难道不是一个很好的训练方法吗?
航空火箭弹是空军的重要弹药,有点规模的空军都会装备,并且使用航空火箭弹也是飞行员必须掌握的作战能力。
那么为何我们看见的大部分都是打火箭弹而不是导弹呢?因为战斗机携带的导弹数量远比火箭弹低,并且导弹发射脱离飞机的发射架之后,需要降落到一定的高度,与发射它的飞机之间形成安全距离后,发动机再点火,很少有直接在发射架上点火的,这样危险性太高,一旦挂架没有解锁导致导弹没有脱离飞机,爆炸了就太倒霉了!虽然说安全第一,但这也给拍摄带来了困难,大多数情况下只能是飞机本身携带的摄像器材能拍摄到发射导弹,而这些影像资料是保密的,要由作战部门的人观看和技术分析…并不公开,所以看的发射导弹的场景很少,不是说导弹比火箭弹贵的多舍不得发射的原因。
那么空军都进入到精确武器时代了,为啥还要使用这种无控火箭弹呢?这是因为它打击大面积目标要比导弹管用的多,各种对地攻击的导弹通常都是打击单个目标,比如说:一辆坦克、一艘军舰、一个坚固碉堡…打击精度高威力大,通常都能一枚中的彻底摧毁,但是应对集群目标导弹就不灵了,在紧急情况下必须使用大面积覆盖性弹药才能集中消灭,所以火箭弹是必不可少的航空弹药种类。
美军F18战斗机也打火箭弹,这是飞行员必修的科目,大国空军都很重视,在地面炮兵打击距离之外发现了敌集结区,只能派飞机去轰炸,在目标众多而较为分散的情况下,不能用导弹零敲碎打,只能是使用航空炸弹和航空火箭弹大面积覆盖和密集攻击,才能将敌全歼。
另外,无控火箭发射要比导弹简单一些,空地导弹在发生前准备工作很多,需要有雷达或者光学跟踪设备锁定,通过光纤传送到飞行员座舱显示屏上,飞行员根据数据进行判断再考虑是否发射,并且导弹不论什么制导方式都会有被电子干扰或者光学干扰都可能,而无控火箭只需光学器材瞄准目标就可以发射了,也没有被干扰的可能。
总之我军也好,外军也好都会扎扎实实的训练使用无控火箭弹的技能,除有效提高杀敌本领之外,还能训练飞行员的胆魄,在任何复杂的战场环境下,都要驾驶战鹰把弹药倾泻到敌人的头上,才是合格的飞行员。
中国新四代战斗机怎么样?
歼-20理所当然的就是领头羊,而中型隐身战斗机依旧没有实际行动列装部队……经过多年的被“暴锤”,沈飞拿出一款大幅度修正的“重型”中战隐身型号:终于达到海军舰载机30吨级级别,估计载重和航程也随之进步;而在理论上,中国空军确实需要一款廉价型中战配合歼-20战略作战:F-35在中国周边的蔓延威胁到中国安全;
但是,中国空军的歼-11B(AESA)持续改进服役、歼-16加大产量和部署速度、(沈)隐身无人机加加速列装部队……歼-10C将生产线转移到贵航——中国空军下的大棋让人眼花缭乱:隐身中战似乎被刻意“遗忘”了;中国空军的二代机依旧在少量服役,取代它们的还是3.5代中战:歼-10C;
说明中国空军首先需要全面换代,至于为何不更换为歼-20和隐身中战呢?钱和战略、战术!
隐身中战价格不便宜:它没有大规模列装部队、也没有出口市场、更加缺少实战验证(技术不成熟)——出现这么多年,中国空军宁愿装备各类改进型苏式重战、歼-10也不愿意触碰它,说明其市场策略和定位出现问题:计划经济的理念发展市场经济的型号方向行不通,直到中国海军提出改进要求才焕然大悟急忙改善——毕竟海军面对的隐身战斗机威胁更大,中国空军隐身重战也不可能随时出动保护未来深洋作战的航母编队吧;而且在中国军事体系中,很多二代武器更换急需用钱,大量更换隐身中战会占用其他军种资源和资金;
中国空军歼-10C已经成为歼-20/16系辅助力量,贸然将它全部更换为隐身中战,成本和训练体系都跟不上,反而带来更多的漏洞;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国土自动化防空预警网络也需要逐步升级,一蹴而就的更换为隐身中战,配套设备/程序/管理等跟不上的话就国土防空造成预警网络瘫痪;
所以,保持合理、合适的战斗机更换速度,结合实际情况循序渐进才能保证中国空军体系不受到影响,好高骛远不符合中国国情。中型隐身战斗机需要时间替换中国的2.5/3代战斗机。
中国新四代战斗机在世界上统称为第五代机,最大的特点是隐身功能和超音速。在世界上都是属于顶呱呱的先进战斗机。
歼-20超音速隐身战斗机
(歼-20超音速隐身战机)
歼-20超音速隐身战机是一款拥有高隐身性、高态势感知、高机动性等能力的双发重型隐形战斗机;拥有信息交汇、信息传输、强大的信息采纳和集成能力,是集信息处理于一体的智能化平台。拥有超强的隐身性能、超远的航程、强大的信息化作战能力,2.6马赫的飞行速度。
(歼-20超音速隐身战机)
歼-20隐形战斗机,代号:威龙,长20.3米,翼展12.88米,机身高度4.45米,最大速度2.6马赫,航程超过4000公里,作战半径超过了1500公里,隐身性能优异。
FC31战机
(FC31战机)
FC31 战机第一版的长度16.9米、高度4.8米、翼展11.5米,作战半径超过1200公里以上,目前已经发展到第四代了,是我国空军预备机型,目前准备当成航母的舰载机使用,正在紧锣密鼓的研究改进升级,使其拥有垂直起降功能,这样方便在航母上起降,不用弹射就能顺利起飞,还可以用在075型两栖登录舰和一些大型水面战舰。
(FC31战机)
中国新四代战斗机的性能
1、常言道,有比较才有差距;买东西还要货比三家才晓得那个性价比高。我们这里谈中国新四代(国际上五代)战机性能如何,也只好拿歼20与目前世界上已经服役的五代战机F22、F35、苏57来进行比较。
(F22战斗机)
2、中国的歼20和FC31这两款隐身战机与美国的F22、F35相比,因服役晚,后发优势明显,综合作战性能相差不大,但是中国这两款隐身飞机的航电和雷达系统远远领先,我国最新研制的相控阵雷达,其探则距离达到350公里,而美国的F22、F35雷达探测距离只有200来公里。我国战机采用最新的高科技材料涂层和诡异的气动外形,能最大限度地吸收、散射电磁波,从而极大的减少被对方雷达发现的机率,真正在对方雷达屏幕上实现“隐身”。歼-20战机采用DSI进气道,与机体融为一体,使用了新型的吸波涂层,进一步减少了雷达波的反射,并且这种新型隐身涂层使用方便,造价低廉,效果特别优异。相比于美国的F22、F35、俄罗斯的S57,我们的战机隐身性能更佳,且造价低,维护使用方便。
3、比较喜剧的是,我国在设计歼20时,获得美国F-22战机的升力系数是2.0,我国设计师就按照超过F-22战机的升力系数设为2.1,最后在广大科研人员的攻关下,造出了升力系数2.1的歼-20战机。后来才得到F_22的确切消息是升力系数只有1.5,这就使得歼-20战机是当今世界上升力系数最高的战机,也就是意味着机动性能是最好的。歼-20战机设计时采用了比F-22战机更加修长的机身,使飞行阻力也更低,灵活性更好,耗油低,速度快。
(F-22战机)
4、歼-20诞生较晚,借用F22的成熟经验,拥有后发优势,我们在机体上采用了大量的复合材料,还用了先进的锻造工艺技术,主要部件还采用了目前最先进的3D打印技术,空重只有17吨左右。这也是歼20速度快、机动性好的主要原因之一。
(F35战斗机)
5、至于F35,可以说浑身都是黑科技,其技术在世界上肯定领先,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前段时间很出了一系列事故,至少在安全性能上比我们五代机略有不足。
(苏57战斗机)
6、苏57也是五代隐身战机,只不过在研制苏57的时候,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经费不足,为了尽可能地减少资金投入,苏57沿用了俄罗斯相对熟悉的中央升力体气动布局,再拉拉皮、整整容,所以被军迷朋友们戏称是拍扁了的苏27,也因此产生了一些技术后遗症。根据网上消息,苏57的正向雷达反射面积在0.4平方米左右,与F22、歼20等五代机有着一些差距。
(苏57战斗机)
综上所述,歼-20战机与F-22战机在性能上各有优缺点,升力系数、阻力系数、翼载荷参数上歼-20战机领先,在推重比上F-22战机略微优于歼-20战机。在综合作战性能上,比美国的F22、F35和俄罗斯苏57略胜一筹。
中国新四代战斗机怎么样?
中国新四代战斗机歼20和歼31战机,在世界上统称为第五代机,中国的这两款战机都有隐身功能,采用的是鸭式飞翼设计,作战半径在1500公里左右,特别是歼20战机,最近又更换成我国太行发动机生产的涡扇一15发动机后,使该机的起重和推力有了质的提升,又缩短了起飞跑道的距离,增加了在空中飞行时的灵活机动性。
歼31目前我国也准备列装空军,其作战半径也在1200公里以上。航空专家们准备将歼31当成航母的舰载机,正在紧锣密鼓的加紧研究让其具有垂直起降功能,这样航母就不用再弹射该机起飞。
中国的歼20和歼31这两款隐身战机与美国的F22、F35相比较,其作战性能不差上下,但是F22、F35因服役早,所以这两款隐身飞机的航电和雷达系统远远落后于歼2o和歼31。歼20和歼31战机采用的是我国最新研制的相控阵雷达,其探则距离达到350公里。而美国的F22、F35雷达探测距离只有200来公里。
这也就说明歼2o、歼31在未来空战中,首先能发现F22、F35,然后先下手为强,将其干掉。
所以综合上述中国的歼20、歼31的综合作战性能,略胜美国的F22、F35一筹。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战机高清大片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战机高清大片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