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日战斗机降欧洲基地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日战斗机降欧洲基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报道称美方向欧洲盟友发出信号「允许援乌F-16战斗机」,原因几何?这对俄乌局势将造成哪些影响?
F-16战机的主要设计特点是采用了先进的飞行控制系统和先进的航空电子设备,使其具有极高的机动性能和远程作战能力。此外,F-16战机还具有良好的全天候作战能力,下视下射能力大为提高,并突出了空战能力和对地攻击能力,飞机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能也很好。
因为俄乌战争久拖不决,美国经济情况不佳,为了尽快体面地结束战斗,美国只得硬着头皮加大援助力度。
相比之下,俄空天军仍然是以米格-29、苏-27制空型战斗机为主, 苏-30、苏-35多用途战斗机的数量有限,苏-24、苏-25、苏-34则是对地攻击机,在国土防御作战中的作用不大。
俄罗斯常规武器相对北约处于劣势,但俄罗斯储备有数量庞大的核武器,美国把俄罗斯逼到绝境,增大了爆发核武战争的风险。
为什么美俄的战斗机中鲜有在欧洲很常见的无尾翼三角翼设计?
作者:赵俊峰
机翼主要作用就是为飞机提供升力,除此之外还会影响到飞机的机动性、速度和平衡等等,对战斗机来说非常重要。按照机翼的平面形状分为:平直翼、后掠翼、前掠翼、三角翼等等。细心的军迷会发现有欧洲战斗机广泛采用的是无尾翼三角翼设计,而另外的航空大国美、俄却很少采用这种设计。
所谓的无尾翼三角翼是指战斗机的机翼平面形状为三角形,并且尾部没有水平尾翼,但是依然保留着垂直尾翼。飞机的升力主要靠机翼提供,而尾翼的作用是让飞机在飞行中保持平衡,防止飞机俯仰、翻滚,以及调整飞机的飞行姿态,包括爬升、俯冲以及左右转弯等。但是安装尾翼的飞机也有弊端,如果位置不合适不但会增加阻力,在气动力上还会与机翼互相干扰。于是就有了增大的三角翼并在后缘增加了两块升降副翼,当副翼上下运动的时候起到了尾翼升降舵的的作用,飞机可以上升或者下降,当一块上偏一块下偏的时候飞机滚转。与垂尾配合可以改变航向或盘旋。
欧洲国家的战斗机幻影2000、JAS-39、台风、阵风等大部分是无尾翼三角翼结构,而其他国家很少采用。主要是因为无尾三角翼飞机仅凭借机翼的的升降副翼产生升力力矩效率低,起降距离过长。另外在低空飞行中改变姿态响应慢,特别是高度的变化要比常规布局飞机反应慢,在空战中机动性差是致命的。
无尾翼三角翼结构也不是一无是处,采用这一设计的战机高空高速性能优异,倾向于这方面的欧洲更青睐这一设计。美国也不是彻底摒弃,F-102和F-106系列截击机为了获得更好的高空高速性能就是采用的无尾翼三角翼设计。
首先,欧洲的无尾三角翼已经逐渐被鸭式布局替代了。现役的新锐欧洲主力战机,台风、阵风,包括瑞典的萨博JAS39鹰狮,全都是鸭式布局。
(萨博JAS39)
其实美国对无尾三角翼的研究很早,也很早就应用于军事。无尾三角翼军用飞机早在上个世纪就大量服役了。以美国为例,B58,F102,F106,F2Y海镖这一票飞机全是无尾三角翼,这些飞机最早于1960年开始就服役于美国空军。
(B58)
至于俄国,除了少量的试验机型使用无尾三角翼外,大多都采用的是有尾三角翼布局。最为出名的便是米格21鱼窝了。
说到无尾三角翼为何兴起,不得不说一下战后对于战斗机要求的改变。由于二战的战争经验,空战理论被一步步刷新,战斗机的速度和高度要求越来越高,而得益于当时涡喷发动机的发展,飞机超音速也不是一件难事。而三角翼,则能很好的解决飞机在超音速飞行时的音障问题,将机翼隐藏在音锥之内,而且三角翼能显著的增大机翼面积,减小翼载,增加机翼翼根强度,而在二战末期困扰无尾三角翼的控制问题则由于战后的飞控技术的提升也相应解决,极为适合高空高速的飞机。所以不难理解在上世纪60年代左右,有一大票无尾三角翼飞机诞生了。当然,这其中也包括欧洲的协和式。
(协和式客机)
不过无尾三角翼在亚音速盘旋,特别是大迎角的飞行时若是没有强力的发动机支持,容易失速,过失速阶段容易失控。在讲究超机动性的现代,无尾三角翼低速下的毛病成了大短板,而现代涡轮喷气发动机兼顾高速与低速的特性,也注定了飞机性能必须兼顾超音速和亚音速,无尾三角翼也被更均衡的鸭式布局和传统布局取代。
(台风)
军情系悟空问答签约作者,求各位老爷点波关注。
最简单最直白的答案就是:凡使用鸭翼+无尾三角翼的国家都是军用发动机功率不足的国家,美国人是发动机又猛寿命又长,毛子是发动机比较猛,寿命不行……
其他国家基本都受困于发动机动力问题,只能用翼面设计也就是涡流增升原理来提高飞机性能,也就是大家说的鸭翼+无尾三角翼布局(比如:法国阵风,英德台风,瑞典萨博和中国歼10歼20等等)
无尾三角翼布局有利于提高战斗机的高空高速性能,并且对10吨以下的中轻型战斗机而言,无尾三角翼可以减少结构重量,提高载油量。
所以实际上,美国也许没有无尾三角翼的战斗机,但是有相当型号的第二代无尾三角翼截击机。也就是百系列截击机(编号为F-XXX,XXX >= 100的)
比如F-102,F-106。
第二代战斗机时期,普遍战斗机的空重都在10吨以下,所有当时欧美设计的诸多截击战斗机都是无尾三角翼布局。
而苏联人则从来不使用无尾三角翼布局,这是因为无尾三角翼布局的起降性能相当差。一般而言,无尾三角翼布局的飞机起降的距离都是有尾布局的180%,是鸭翼布局的160%。苏联的武器装备设计都是基于核大战环境设计的,如果起降距离太长,战时的使用会受到相当大的限制。
法国特别喜欢无尾三角翼的飞机,幻影系列几乎都是无尾三角翼布局的。
比如幻影3,幻影2000。
为什么法国这么喜欢无尾三角翼呢?
这是因为法国和中国特别像,它的发动机技术相当差。这个时候还要想战斗机有较好的性能,就只能用无尾三角翼了。等到后来技术进步,就清一色用上鸭翼,比如阵风,台风。
发动机烂就得用鸭翼布局,话糙理不糙。虽然实际原因会复杂很多,但是总的来说,在没有优秀发动机的情况下,用鸭翼或者三角翼确实更好。
至于美国和苏联乃至今天的俄罗斯,他们从来没有面临过没有大推力发动机的问题。苏联解体以后虽然俄罗斯经济一度非常吃紧,但是他们的产品30发动机(17吨级)倒是走在了WS-15的前面。
实际上,对于第五代战斗机来说,如果单纯从隐身和超音速巡航这两个最为重要的指标来看,常规布局的蝶形尾设计也比鸭翼布局或者无尾三角翼布局更好。
YF-23就是蝶形尾
如果说是三角翼飞机的话,挺多的啊。美国空军和海军序列中无尾三角翼就有不少。
美国的F-102三角旗
F-106三角标枪
海军的也有,F-6天光
至于大名鼎鼎的A-4天鹰这种三角翼为主的更多了,直到英阿马岛战争阿根廷飞行员还用次飞机直接扔无制导炸弹给英军舰队重创。
F-15的经过NASA修改的切尖三角翼其实也算三角翼行列
还记得这个么?跟F-15E竞争的F-16XL,不规则三角翼。
苏联老毛子没怎么搞无尾三角翼,不过他们对有尾三角翼钻研很深。
米格-21就是典型的有尾三角翼
民航机杀手苏-15采用的是双三角翼
如果你是说鸭翼三角翼的话,这个是有复杂原因和巧合的,先是鸭翼作为天生的静不稳定布局,与战斗机这种高性能平台结合,要到计算机辅助的线传操控技术应用才可以推行,而线传飞控首次在战斗机应用已经是1979年的F-16了。
在对机动方面要求比较小的领域,比如轰炸机,鸭翼三角翼早就试验过,三倍音速的XB-70和T-4轰炸机。
美国的XB-70女武神,号称造价比航母都还贵。
苏联的T-4轰炸机,号称造价比同重量黄金都还贵。然后双方一合计,要是真大量造这二货,估计内裤都要当出去了,然后都下马。
到了80年代后大家都开始觉得鸭翼战斗机是个NICE的想法时,苏联开搞米格1.42,然后苏联就死了。
米格1.42是国家项目,如果苏联没死会搞下去,可惜了。
至于美国,天地良心,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表示我可是超级鸭翼控,要知道洛克西德马丁刚开始投标F-22的ATF项目时,洛马的设计方案是这样的。
至于为什么折腾成现在样子,还不是美国空军修改指标要求,对最低隐身指标提高100倍,鸭翼布局那个时候是无法达到,只能改了。
而海军最开始搞的四代轻型战斗机的JAST计划时,洛克希德马丁的设计方案是这样的。
后来又是国会老爷下令,将其跟空军的JSF计划合并,空军傻X又逼逼要求提高隐身指标才折腾F-35现在样子的。
而瑞典人搞萨博鹰狮的战斗机的时候,技术不行,连摔两架原型机,最后就是找洛马出马,重新编写飞控和修改设计,才取得成功的。
说洛马不喜欢鸭翼,搞不定鸭翼,简直是
比窦娥还冤啊!
至于另一个家伙,波音,看看其90年代跟NASA(美国国家宇航局)搞的X-36是什么模样先。
然后再看看波音的第六代战斗机设计方案F/A-X。
鸭翼影响隐身?那是你水平差,自己检讨去,在高手眼里还是垂尾更加破坏隐身,只不过水平差的不敢去弄掉垂尾,只会在鸭翼上面瞎逼逼。
如何看待德国公布欧洲下一代战机fcas的性能要求?
欧洲媒体2020年5月26日报道,德国国防军5月26日表示,德国、法国、西班牙三国空军一致同意采用相同的性能标准研发下一代战斗机。
德国公布的这则消息表明,首先表明德、法、西三国对于下一代战斗机的联合研制计划,已进入到了实质阶段。
多国联合研制有一个绕不开的问题,那就是各国的国情不同,所以它们对战斗机作战需求也各有不同。而不同的作战需求,使得战斗机的各项性能指标各不相同,进而使得战斗机在设计、研制、规划等方面都会有诸多不同。而各国出钱、出人、出力自然都是希望能研制出一款适合自己国情需要的战机,不可能花费了大把的资源却研制出一款自己不怎么用的上的战机,为他人做嫁衣不是。
因此,多国联合研制的战斗机项目,第一步就是要各参与国先制定出一个大家都认可的统一性能指标来,这样才好放心的投入人力、物力到战斗机研制上来。
当然,若是各国弥合不了分歧,也是会分道扬镳。比如20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意大利、西班牙、德国、英国、法国五国打算联合研制新一代战斗机“欧洲联合战斗机”(台风战斗机),后来法国就因为战斗机性能指标与意大利、西班牙、德国、英国四国无法达成一致,而另起炉灶,自己搞了“阵风”战斗机。
其次,德法两个欧洲强国有意竞争未来六代机标准的发言权。目前阶段五代机技术已经逐渐趋于成熟,隐身战斗机的类型也已经越来越多。但是关于下一代战斗机,即未来的六代机,实际上并没有形成完善的技术标准。
若是,德法两国能够根据这套新公布出来的战机性能标准,首先推出六代机方案,并在事实的基础上完善未来六代机的技术框架,那么德法两国就有望在六代机技术标准领域首先获得发言权,对于六代机技术标准,德法两国也将有机会确立一套标准和规则。而这将关系到德法的国际影响力,同时也将决定德法是否能够在欧洲航空工业技术发展方面赢得主导权(简单点说就是牵扯到很深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其三,现在欧洲有两个六代战斗机发展计划,一个是德国与法国主导的“未来空战系”(FCAS);另一个是,英国和意大利主导的“暴风”战斗机计划。有道是一山不容二虎,两大集团都希望自己可以压倒对方。
目前,根据英国和意大利主导的“暴风”战斗机计披露的信息,“暴风”战斗机验证机预计在 2025 年开始试飞。此后如进入装备研制,将在 2035 年前向英国皇家空军交付,准备开始取代将在 2040 年退役的“台风”。
德国、法国自然是不能让英国和意大利都把风头抢了去。这次德国、法国、西班牙三国拿出了完整的性能标准,未尝没有与英国和意大利别苗头、竞争的意思。
总的来说,随着统一的性能指标的制订完成。德国、法国主导,西班牙参加的未来战斗航空系统(FCAS)计划,已经迈出了第一步,开始进入实质性研制阶段。不过想要彻底完成FCAS还需要很长的时间,这中间会不会出现什么变故,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就到这里,各位对此,是否还有其他高见?或者你们还有哪些补充,一起来探讨。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个“赞”,还有“关注”。
欧洲不会有自研战斗机了,美国卖F35就是要扼杀欧洲的战机研发,事实上欧洲目前的技术也无法追赶美国,英国肯定买美国战机,剩下法国德国,就算你有技术,也没多大市场,剩下些小国直接买F35不香吗?
德法在2019年巴黎航展上展示了一款名为FCAS的六代机模型。
该机是德法两国共同的项目,由空客和达索公司合作研发,预计2026年开始原型机试飞。
该项目德法两国各出资8500万美元用于原型机的开发,两国合作可以分摊成本和风险。由于法国在航空技术领域的优势,德国又担心法国借助该战机的研发机会增加自己的影响力,从而取得该项目的主导权;因此,德国主张该战机项目与德法两国合作的下一代坦克项目捆绑一起,让法国在FCAS战机项目上占据主导,而德国则主导下一代坦克的研发项目。
该战机气动外形前部像F35,后部V型垂尾、无尾翼,有边条翼和襟翼,体型比F22、F35、歼20都要扁;V型垂尾往外倾斜的角度非常大,从而增加了后部升力;偏扁平的机身,大大降低了雷达反射面积,增大了升阻比,减小了空气阻力;DSI进气道很好的遮蔽了进气道的红外辐射源,以及降低了进气道的雷达反射面积。
总体来说,FCAS战机的气动外形设计还是很不错的,吸波涂料的性能如何就很难讲了。从机体来看,FCAS战机应该是一款中型五代机,所谓六代机只是德法的一种渲染宣传罢了!没有研制五代机的经验如何研制六代机?没有学会走路,怎么可能跑步?
首先总结归纳一下美国第六代战斗机F/A-XX的性能标准:
1、高超音速巡航。美军第六代战机将采用双发无垂尾外形,速度将高于5马赫,如果采用亚音速巡航方式,其续航时间将高达50小时,作战半径将会达到史无前例的上万公里,如果采用高超音速巡航方式,其作战半径则超过1600公里。
2、超机动性能。在机动性能方面,相比五代机,六代机能够完成一些更加高难度的动作。由于采用可变弯度机翼,配合高推比的发动机,六代机将可以在亚音速和超音速飞行中表现出超强的机动性能。
3、极强的隐身性。六代机很有可能采用全翼身融合、大升阻比和无垂尾设计。从直观上看,六代机的曲面外形扁薄平滑而流畅,传统意义上的机身、机翼和尾翼变得模糊,从而使飞机在各种高度、各种状态下的隐身性和机动性都得到了很好的兼顾。
4、雷达功率更大。六代机将采用智能蒙皮天线技术,通过将天线、传感器、发射机、接收机、信号和信息处理机、射频电缆、电力电缆、电控制电缆和温控设备等嵌入飞机蒙皮内,使战机探测发现敌人的距离更远,发现的时间更早更准确。
5、网络作战能力更加突出。通过内置的各种数据链,六代机将能够更加全面地感知战场态势,收集来自陆、海、空、天各节点的信息,真正具备“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一体化作战能力。
6、机载武器更加先进。相比现役五代机,六代机除了能够挂载更加先进的全向攻击导弹外,还将配备用于近距离防身的激光与微波定向能武器,可以全天候执行多种任务。通过使用激光或微波定向能武器,六代机可以实现对五代机的近距离“秒杀”,使五代机防不胜防。
综上所述,六代机性能应秒杀五代机,中国六代机、代号“火龙”的基本性能要求与F/A-XX近似,而FCAS的性能标准明显属于五代机的范畴,但FCAS是欧洲下一代战机的说法也没错,因为台风、阵风与JAS-39战斗机均为四代半。
之所以德国公布FCAS的性能标准,很大程度上是想以此证明欧洲有能力开发五代机,老美你别太过分,有诚意就把真正的六代机拿出来大家分享。
二战时美国一共损失多少飞机?
二战美国陆航共损失飞机65164架,其中在战区战斗和非战斗损失41575架(欧洲战区损失27694架,亚洲战区损失13881架),其中战斗损失22948架(对德作战损失18418架,对日作战损失4530架)。
美国海航在二战共损失飞机35000架,其中战区损失8592架,其中作战损失4234架。
…统计:欧洲战区:美军共损失飞机27694架(作战损失18418架)。
亚洲战区共损失飞机22473架(作战损失8764架)。
…二战美国陆航共死亡88119名,其中欧洲战区死亡72425名,亚洲战区死亡15694名。
美国海航死亡12133名。
合计美军飞行员对德作战死亡72425名,对日作战死亡27827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日战斗机降欧洲基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日战斗机降欧洲基地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