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香港发现战时炸弹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香港发现战时炸弹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二战时期香港被称为?
香港日据时期(日语:日本占领时期の香港)又称为香港日占时期或香港沦陷时期,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日本军事统治香港的时期:由1941年12月25日港督杨慕琦投降起,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为止。香港人俗称这段时期为“三年零八个月”。
二战后驻香港的英国空军的具体情况是怎么样的?
谢谢邀请,驻守香港的为英国皇家空军第28中队。以及皇家空军 第 80 中队 , 皇家空军 第 28 中队
飞机类型
迪哈维兰 大黄蜂式战斗机
韦斯兰 韦薛斯式直升机
韦斯兰 旋风式直升机
迪哈维兰 吸血式战斗机
英国空军是驻港英军中人数最少的一支。空军基地设在九龙半岛的启德机场,另外在新界还拥有自己的石岗机场。后来,随着启德机场的国际航线越来越繁忙,英国空军不得不为民用航班让路,撤离了启德机场,而石岗机场就成为了香港唯一的空军基地。
战后英国空军在香港常驻的是空军第28直升机中队,主要装备“威塞克斯”HC2直升机,该中队于1968年开始就一直部署在香港,直到1997年香港回归。而该中队1968年至1978年驻扎在启德机场,1978年到1996年转移到石岗机场,1996年到1997年为香港交接做最后准备时,该中队再次回到启德机场。
除了空军第28直升机中队外,曾经在香港驻守的轮换单位还包括第22中队、第114中队、第660中队、第846中队、第847中队、第367通信分队、第368通信分队、第444信号分队(赤柱军营)、医疗供应中队、综合信号分队、GEF地面广播站、ASF食物供应分队等。
在这些部队中,第444信号分队非常有名,其驻守香港赤柱半岛南端的赤柱炮台内。这个炮台是1937年建立的,建立后英国海军的东海岸射击指挥部就由魔鬼山迁移至此。1941年12月25日,香港总督杨慕琦下令投降后,该炮台指挥官未肯定投降的情报之真伪,仍然坚持战斗,至到12月26日确认投降令后才投降。在战后,英军对炮台进行了改造,炮台的1号炮位阵地予以保留,但是2号和3号炮位则进行改建,成为赤柱卫星通信站,有两只巨大的碟型卫星天线耸立其中,而该通信站的维护就是由空军第444信号分队来负责的。
二战香港战役前,英军在香港的军力如何?
在1941年开战前,驻港英国陆军共有正规步兵5287人、正规炮兵2811人、香港防卫军1378人、香港华人军团51人、后勤部队1190人,共计10717人。12月3日英国政府从泰国首相披汶颂堪口中获悉了日军有意假道泰国进攻英属马来亚的情报,得知战争不可避免的英国迅速通知驻港英军即刻进入戒备。12月5日,驻港英军陆续进入战争状态,各单位到7日清晨已经全部就位。
与此同时,香港还部署有部分海军、海防及空军的单位。由于历来香港就是海军中国分舰队的司令部所在地,虽然在二战爆发后中国舰队的大型水面舰艇已经陆续返回欧洲,但仍然留驻有一支小型舰队,其中包括3艘1916年S级驱逐舰(“哨兵”号、“珊奈特”号、“色雷斯人”号)、4艘浅水炮舰(“蝉”号、“蛾”号、“燕鸥”号、“知更鸟”号)、8艘鱼雷艇(编号7~12、26~27)、1艘布雷艇(“红尾鸟”号)、3艘防潜网控制船(“巴礼”号、“艾德门”号、“水门”号)。
空军方面就相对比较弱小了,虽然此时不列颠空战已经结束,但英国本土防空仍然需要空军战机,所以没有能够为香港再派空中力量。而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空军甚至拒绝驻守香港,导致战争爆发前整个香港只有海军航空兵的3架没有鱼雷挂架的维克斯“角羚”/“维尔德比斯特”三座鱼雷轰炸机和2架“海象”水上侦察机,空战能力基本为零。而防空主要依靠港岛各地的防空炮台。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香港发现战时炸弹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香港发现战时炸弹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