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香港发现战时炸弹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香港发现战时炸弹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香港一工地发现重1000磅二战遗留炸弹,已疏散1300人。这事你怎么看?
香港工地发现1000磅二战遗留炸弹,疏散1300人。
这种新闻不止香港。其实我们大陆也很多地区有过相关报道。
首先。疏散人群是必须要做的,虽然是遗留下来很久的炸弹。但是在没排除0危险的情况下。政府必须要把人民的生命、利益放在首位。
同时,安排专业拆弹专家到现场检查。排除危险。只有当确切肯定这个炸弹不会发生爆炸后,方可解除警报!
背景:
这枚炸弹是当年二战时期美国在香港轰炸日军设施时空投的炸弹,香港在1941年12月25日沦陷,被日本改成了“香岛”,就这样香港市民在日本侵略军的统治下开始了3年零8个月的苦难历程。人们把这段时间称为“日治”时期。
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在东京湾的美舰“密苏里号”签立降书,5日夏悫进入总督府办公。10日,英舰“澳洲皇后号”运来英国海军战队2000人,协助港警维持市内秩序并接收新界,9月16日,日本正式投降。
炸弹威力不可小觑
这枚炸弹应该就是1945年美军空投下来的,结果炸弹坠落在松软的泥土中,所以没有引爆,该炸弹威力巨大,可在半径10米范围内造成楼房极为严重的损坏,附近楼房也有即刻倒塌的可能性,并且对皇后大道东造成严重损坏。
这枚炸弹是1月27日早上7点40分在香港湾仔的地铁工地是发现,当时工人用大型钻探机施工时,在据地面约15米位置,发现了这枚二战时期遗留的炸弹,长145厘米宽45厘米,重越454公斤,目前已封锁附近400米范围,疏散1300人。
现场拆除
枚炸弹是美式高爆空投炸弹,型号为ANM65,发现时炸弹前面的引爆管已损坏,一经挪动就会有危险, 所以会在现场拆除。该炸弹内有500磅高爆炸药,排爆人员会在先在炸弹钻2个洞,再用特别炸药燃烧。
图片来之网络与内容无关
看完不得不,为施工人员捏一把汗...幸好发现及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看本地新闻的介绍,香港政府限制了该地区的出入,注意,是出入…居民外出该范围也被限制了…而且该范围还在考虑扩大中(ㅍ_ㅍ)
这就很???
然后处理方式是要焚烧处理??因为类似引线的装置年久受损,不敢挪动…
以上是香港普通居民能知道的大概信息
接下来有请拆弹专家来回答
快讯:1000磅遗留炸弹惊现香港,提醒我们二战时香港曾经有段被日军占领的历史!
事件介绍:
1、1月27日早上7时40分,在香港湾仔的地铁工地,工人在用大型钻探机施工时,在距地面约15米处位置,发现二战时遗留的一个空投炸弹。
2、这个炸弹长145厘米,宽45厘米,重1000磅(约454公斤),警方动作神速,迅速封锁现场,目前已封锁附近400米范围,疏散1300人。
3、该炸弹属于美国的,是ANM65型号,内有500磅高爆炸药,热力最高只有280度,相对危险较低,但仍有机会爆炸。
4、警方表示,由于引爆管前面部分损毁,移动会有危险,所以只能在现场处理。
截至28日上午,现场处理情况不明。拆弹是个技术活,有一定的危险性,让我们祈祷在场人员平平安安。
这枚炸弹是二战时美军轰炸占领香港的日军产物。在很多人印象中,对日军侵犯大陆的历史如数家珍,但对日军占领香港这段历史去比较陌生,却不知日军曾经占领香港长达3年零8个月。让我们重温那段血与火的历史:
一、日军占领香港
1941年12月8日,日军开始进攻香港,日军的指挥官是酒井隆中将,香港这方面是港督杨幕琦和香港守军司令莫德庇少将。英军虽然坚持抵抗,无奈战局一再恶化,于圣诞之夜宣布投降,第二天,也就是1941年12月26日,日军举行了占领香港的入城式。香港一战,日军阵亡675人,负伤2075人,而英军伤亡总计为4440人。日军预计一个月占领香港,结果仅18天就结束战斗了。
二、香港沦陷时期
日军占领香港后,成立新政府,日本人占据了多数重要的职位、加强了对香港的管制。经济上,很多工厂被日本人夺取,汇丰银行、渣打银行等外国银行遭到清盘。由于日军对香港的掠夺政策,导致民生凋敝,食物短缺,生活困难,香港居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结果到1945年,香港人口由1941年的161万人跌至60万人。
三、日军撤离香港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香港日本占领军代表在英军的押解下,前去签订投降书。1945年8月30日,英军从日军手中接受了香港。至此,香港结束了3年零8个月的日占时期。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如今香港已经回归祖国20年多了。如今这枚炸弹的出土,给我们再现了二战时那段血与火的历史,提醒我们落后就要挨打,祝福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
走向佳美,励志作家,信奉我思故我在,欢迎关注。
香港在二战中被日本侵略了吗?
香港被日军入侵并占领了。澳门没有被日本入侵过。
1941年12月25日(香港人称为“黑色圣诞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进犯香港,驻港英军无力抵抗,当时的香港总督杨慕琦无奈宣布投降。香港被日本占领,开始了三年零八个月的“日治时期”
1945年9月15日,日本战败后在香港签署降书,撤出香港,香港被英国重新管治 。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香港经济和社会迅速发展,成为继纽约、伦敦之后的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不仅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也是亚洲金融、服务和航运中心。
是的,1941年12月25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进犯香港,驻港英军无力抵抗,当时的香港总督杨慕琦无奈宣布投降。香港被日本占领,开始了三年零八个月的“日治时期”。 1945年9月15日:日本战败后在香港签署降书,撤出香港。
二战香港战役前,英军在香港的军力如何?
在1941年开战前,驻港英国陆军共有正规步兵5287人、正规炮兵2811人、香港防卫军1378人、香港华人军团51人、后勤部队1190人,共计10717人。12月3日英国政府从泰国首相披汶颂堪口中获悉了日军有意假道泰国进攻英属马来亚的情报,得知战争不可避免的英国迅速通知驻港英军即刻进入戒备。12月5日,驻港英军陆续进入战争状态,各单位到7日清晨已经全部就位。
与此同时,香港还部署有部分海军、海防及空军的单位。由于历来香港就是海军中国分舰队的司令部所在地,虽然在二战爆发后中国舰队的大型水面舰艇已经陆续返回欧洲,但仍然留驻有一支小型舰队,其中包括3艘1916年S级驱逐舰(“哨兵”号、“珊奈特”号、“色雷斯人”号)、4艘浅水炮舰(“蝉”号、“蛾”号、“燕鸥”号、“知更鸟”号)、8艘鱼雷艇(编号7~12、26~27)、1艘布雷艇(“红尾鸟”号)、3艘防潜网控制船(“巴礼”号、“艾德门”号、“水门”号)。
空军方面就相对比较弱小了,虽然此时不列颠空战已经结束,但英国本土防空仍然需要空军战机,所以没有能够为香港再派空中力量。而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空军甚至拒绝驻守香港,导致战争爆发前整个香港只有海军航空兵的3架没有鱼雷挂架的维克斯“角羚”/“维尔德比斯特”三座鱼雷轰炸机和2架“海象”水上侦察机,空战能力基本为零。而防空主要依靠港岛各地的防空炮台。
二战后驻香港的英国空军的具体情况是怎么样的?
英国空军是驻港英军中人数最少的一支。空军基地设在九龙半岛的启德机场,另外在新界还拥有自己的石岗机场。后来,随着启德机场的国际航线越来越繁忙,英国空军不得不为民用航班让路,撤离了启德机场,而石岗机场就成为了香港唯一的空军基地。
战后英国空军在香港常驻的是空军第28直升机中队,主要装备“威塞克斯”HC2直升机,该中队于1968年开始就一直部署在香港,直到1997年香港回归。而该中队1968年至1978年驻扎在启德机场,1978年到1996年转移到石岗机场,1996年到1997年为香港交接做最后准备时,该中队再次回到启德机场。
除了空军第28直升机中队外,曾经在香港驻守的轮换单位还包括第22中队、第114中队、第660中队、第846中队、第847中队、第367通信分队、第368通信分队、第444信号分队(赤柱军营)、医疗供应中队、综合信号分队、GEF地面广播站、ASF食物供应分队等。
在这些部队中,第444信号分队非常有名,其驻守香港赤柱半岛南端的赤柱炮台内。这个炮台是1937年建立的,建立后英国海军的东海岸射击指挥部就由魔鬼山迁移至此。1941年12月25日,香港总督杨慕琦下令投降后,该炮台指挥官未肯定投降的情报之真伪,仍然坚持战斗,至到12月26日确认投降令后才投降。在战后,英军对炮台进行了改造,炮台的1号炮位阵地予以保留,但是2号和3号炮位则进行改建,成为赤柱卫星通信站,有两只巨大的碟型卫星天线耸立其中,而该通信站的维护就是由空军第444信号分队来负责的。
谢谢邀请,驻守香港的为英国皇家空军第28中队。以及皇家空军 第 80 中队 , 皇家空军 第 28 中队
飞机类型
迪哈维兰 大黄蜂式战斗机
韦斯兰 韦薛斯式直升机
韦斯兰 旋风式直升机
迪哈维兰 吸血式战斗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香港发现战时炸弹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香港发现战时炸弹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