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国战机高清大片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中国战机高清大片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国五代战机有哪些?怎么样?
中国的五代机目前只有J-20一架,J-31不仅没有获得军方立项而且还只有验证机。
J-20怎么样?一般决定飞机的性能就两个:航电和机动性。而五代机的性能低可探测性在这个基础上也就是加上低可探测性。
除去航电不清楚以外,J-20的性能还是不错的,整体设计特点侧重于超音速性能,就目前来看结果还是不错的,还是卓有成效的。
- 机动性
其实矛盾在机动能力中也是存在的,比如超音速和低/亚音速性能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对立的。我们单从翼型设计上看的话,强调飞机的低/亚音速性能,那么飞机的翼型一定是展弦比较大,后掠角较小的设计方案。如果飞机强调超音速性能的话,那么飞机一定是展弦比较大,后掠角较小的方案设计。(单指翼型的话)
所以一般情况下,飞机是不能够兼顾优良的低/亚音速能力和超音速能力的,如果限制条件放到气动设计,那么这就是绝对的,除了变后掠翼。
所以一般的战机会因为未来使用用途的侧重,而强调部分性能,J-20就是强调超音速性能的。
J-20的气动外形大致上看就是:远距鸭翼+三角翼,大长细比机身
一般情况下,实现超巡的难点有三个:1. 超音速波阻。2. 超音速配平阻力。 3.发动机。
超音速波阻是飞机在跨音速阶段突增的阻力,是构成飞机超音速升阻特性的重要组成部分。J-20通过三角翼和大长细比机身,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超音速波阻。
超音速配平阻力,配平阻力就是飞机气动装置为了实现俯仰配平进行偏转时所造成的阻力。超音速阶段下,配平阻力就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但是远距鸭翼在一定程度上要比平尾更适合超音速配平。
这样来看,J-20的超音速性能应该是比较强的,超巡应该也没什么问题。
不过J-20的亚音速机动能力应该是比较一般的,甚至可能是较差的(仅仅是我的猜测),因为三角翼的特性就是亚音速下会有较大的诱导阻力,这不利于亚音速升阻比,而升阻比对于飞机的机动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 低可探测性
J-20的低可探测性是有些瑕疵的,鸭翼和腹鳍的确会对正向/侧向RCS造成一定的影响,上世纪90年代,NASA委托波音做的研究。
最后一行已经写的很明显了
国内也有论文指出,鸭翼偏转造成的镜面回波会对正向RCS造成较大影响。
不过J-20的隐身能力虽然有些瑕疵,但比起四代机肯定是要强很多的,而且针对这些瑕疵,设计师应该也有很多解决的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
我个人认为J-20的性能还是不错的,总体来讲特色分明,优势突出,对四代机会形成明显的代差优势。
比较认可的是歼-20已经成军,J-31目前还处于服役前期的验证试飞阶段。
世界上公认的五代机标志是超音速巡航、低可探测性、超机动性、短距起飞。
超音速巡航对比:五代机标准是超音速巡航能力是指在不开加力的条件下,可以以1.5马赫以上的速度飞行半小时。歼20据说一分钟战斗巡航52公里,飞行速度力压F22,五代机排名第一。超音速巡航能力使得五代机可以在更远的距离上发起攻击,也使得战机更容易摆脱导弹攻击。
可探测性对比:一个重要指标是雷达散射截面积。F-22战斗机的有效雷达反射面积仅为0.1平方米左右,与2张A4纸的面积大致相当。F22的雷达反射面积相当于‘乒乓球’,F35则相当于‘篮球’;苏-57的雷达反射截面积为0.4平方米;军事专家称,歼-20前部的雷达反射截面约为0.05平方米,其正面的有效反射面积约为0.2平方米。
美/俄三款五代机前后方雷达反射截面积(Radar Cross-Section,RCS)分布参考值 。
机动性对比:苏-57战机具有出色的空气动力学设计,但是苏-57比中国歼-20更易被发现。三款飞机均可完成目前世界顶级飞星表演动作,苏-57更强一点。
起飞距离对比:F-35垂直起飞,F-22要更短一些,大约只需要240米左右;苏-57的最短起飞距离约莫在450米左右,歼-20的最短起飞距离差不多320米左右。
爬高能力:F-22采用二元矢量喷管发动机,其爬升能力最高可达20000米;苏-57搭配矢量发动机,其爬升高度达到了19000米;使用俄制发动机的歼-20爬升高度只有15000米。
最大速度:F-22最大航速可以达到2.3马赫,大约是2800公里/小时;T-50速度可能会达到3马赫,大约在3000公里/小时;根据专家透漏称,歼-20的最大航速度是3马赫,也就是3600公里/小时。
作战半径:F-22是一款综合性能出众的战机,2.25马赫的超音速航巡,最大航程为2400公里,作战半径为750公里; 苏-57是2马赫的超音速航巡,最大作战半径为1200公里;我国的歼-20重型隐形战斗机,拥有2.5马赫的超音速航巡和2000公里的作战半径。
机载雷达探测距离:F-22探测距离高达260公里,对隐形目标探测距离在60-85公里之间,同时还可以跟踪多个目标,并对目标实行打击;苏-57装备3部X波段Sh121雷达系统,N036-1-01型AESA雷达的搜索距离大于450km,可以同时探测数十个目标;歼20所配置的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探测距离高达300公里左右,以及可靠性方面远超美军现役F22与F35。
另外,美国的F-22战机已经服役多年,技术非常熟练,无论是性能上还是隐身方面F-22战机堪比世界上最优秀的战机,苏-57与歼-20还在不断完善。
歼20,鹘鹰。
歼20
歼20是中航工业611所自主研制的重型隐身战斗机。与F22、苏57一个级别。歼20气动上采用了鸭翼结合边条翼与三角翼的布局,这种设计很强调利用亚音速条件下的涡流效应,特别是鸭翼结合边条翼,在主力战斗机中还是首次见到这种设计。反映出歼20对亚音速机动性的要求是瞄准三代机中的高端水准。
歼20的进气环节使用了DSI进气道,比附面层隔离板更轻一些,正面隐身效果更好。歼20的侧弹舱采用了独特的设计,在开舱发射格斗弹时兼顾了飞机的气动完整性和隐身要求,比F22处理得好。
歼20的机身修长,明显为了降低超音速飞行的波阻。因此,一旦歼20能换装涡扇15发动机,其超音速空战能力可能要超过美军F22。另外,机身长度大于F22,表明其内油量较大,大概率会超过F22,其隐身状态下的作战半径估计在1500公里级别。
歼20还装备了F22也没有的EODAS,这是占了后发优势。由于F22设计得早,可能机内已经没有足够空间容纳新一代高速数据总线及相关光电传感器了。如果改装,工作量不小,很可能是要机身全都拆开重新敷设,最快也要等到中期升级改造的时候了。
鹘鹰
鹘鹰是中航工业601自主研制的中型隐身战斗机验证机,与F35一个级别。鹘鹰气动上类似于F22与F35的结合:正常式布局,双发,外倾双垂尾,DSI进气道。由于鹘鹰流出的图片很少,对于鹘鹰的机动性还没有特别明确的说法。鹘鹰的长度比F35更长,超音速飞行的波阻比后者低。可以看出,鹘鹰设计上针对F35,但更突出高空高速性能一些。
中航工业公布的鹘鹰作战半径1200公里,空重12.5吨,最大起飞重量28吨,与F35类似。当然这个作战半径对应的任务剖面很可能是高-高-高拦截作战。
鹘鹰的主要优点是其性能价格比。鹘鹰的体格比歼20小,相同数量下的制造成本要低于歼20。航空电子设备可以利用歼20的成果以降低其生产成本,雷达孔径小,理论上鹘鹰的有源相控阵天线以低于70%的成本有可能达到歼20雷达80%的探测距离。至于在维修上带来的便利将会更多。
歼20和鹘鹰都是中国自主研制的隐形战斗机,在设计上各有侧重:歼20强调远程、超音速作战,鹘鹰看重成本控制。两者各有千秋,双剑合璧,将会成为中国海空军隐身作战能力的主力机种。
按照目前的战斗机划代标准,第五代战斗机必须具备较上一代F-15,SU-27这类战斗机领先一代的隐身能力、超音速巡航能力、超机动能力和超感知能力,才能被划分为第五代战斗机。而符合这几个标准,且批量服役的中国第五代战斗机,只有歼-20重型隐身战斗机。
歼-20是中国成飞研制,单座双发,采用鸭式布局,DSI进气道,全动式双垂尾,全部弹药内置在机身的侧弹仓和机腹弹仓内。从其在2016年和2018年的珠海航展,2019年的长春空军开放活动的飞行表演,以及几场阅兵的实际表现来看。歼-20是世界上第二种完全达到五代机标准的战斗机,具备和世界最先进的美国F-22隐身战斗机一战的能力。对周边各国的空中力量有压倒性的优势,打破了美国隐身战斗机的单向透明。从这点来说,歼-20的意义是毋庸置疑的,是中国空中力量大跨步发展的象征。
从飞行表演看,歼-20动作行云流水,盘旋、滚转、爬升毫不费力,众多气动面动作复杂但协调,其垂尾差动,副翼和襟翼,以及前翼的各种动作变化令人眼花缭乱,说明其飞控软件已经达到较高水平。而且歼-20并没有追求F-22那样的全向隐身,在机头方向,机身上方和下方等重点威胁方向具备了非常好的隐身能力,这样有效地降低系统难度,节省造价和研制时间,扬长避短,已经达到非常高的水平。这样已经会给没有隐身探测能力、没有反隐身战机手段的对手造成非常大的压力。
要说歼-20的缺点,主要还是在发动机上。从外观上看,目前歼-20使用的还是进口发动机,并没有结合矢量推力技术,这样并没有发挥出歼-20气动设计的最佳水平。整个后机身,包括喷口,垂尾和腹鳍并没有对隐身做出最佳优化。这方面期待歼-20能够继续改进和升级。
除了歼-20,沈飞还推出了一型FC-31鹘鹰战斗机,从外观上看具备一定的五代机特征。其采用传统布局,大型外倾式双垂尾,单座双发,机身和机翼都有隐形设计因素,有机腹弹仓。但FC-31整体较歼-20尺寸小,机身后部及尾喷口设计更没有隐身考虑。该项目整体进度较为滞后,除了在2014年珠海航展上进行过一次公开展示后,都只有模型参加展出,外形还不断发生变化,据信离装备服役还有一段路程要走。
阿凡达的飞机上为什么有中国龙的形象?
在西方神话里,龙是邪恶的象征,而西方的龙是恐龙长对翅膀,与我中华民族崇尚的龙截然不同。那为什么在西方影视作品里会出现中国龙呢?原因很简单,因为不光<阿凡达>一个电影里有中国龙的出现,在西方很多电影里,反面的一方都会或多或少出现中国龙,也许这正说明了,中国龙在他们眼里更加邪恶,更加让人惧怕,这也是西方人短视的一种纠结心里吧。毕竟两千年文明与五千年文明比,要幼稚的多。
小编之前看过两遍《阿凡达》,都没有注意过这个细节。今天又温习了一遍,飞机跟机甲上确实有中国龙的喷绘。在西方神话里,龙是邪恶的象征,而西方的龙是恐龙长对翅膀,与我中华民族崇尚的龙截然不同。
那为什么在西方影视作品里会出现中国龙呢?原因很简单,因为不光《阿凡达》一个电影里有中国龙的出现,在西方很多电影里,反面的一方都会或多或少出现中国龙,也许这正说明了,中国龙在他们眼里更加邪恶,更加让人惧怕,这也是西方人短视的一种纠结心里吧。毕竟两千年文明与五千年文明比,要幼稚的多。
他们可能认为:既然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说龙是邪恶的,那么龙就是邪恶的代表。中国龙也是龙。所以,中国龙也是邪恶的。既然是邪恶的,当然可以被代表邪恶的人类boss作为图腾。 大家看,是不是这个逻辑? 似乎中国龙看起来更威风,比那些带着翅膀的蜥蜴(西方龙)好看多了。
欢迎大家下方评论,互相交流!求关注,感谢大家支持。
呵呵,电影,本身就是戏说天下。
卡梅隆,用中国龙,而不是西方龙,不一定是反华情结导致的。
一是商业需要,制造噱头,让你们津津乐道,也多少有些迎合中国市场的意思。
二是欧美实际上已经开始正视中国的存在和强大,未来世界,必有中国一席之地。
其实好莱坞的尬点在于,明明是美国拍的科幻电影,就连美国观众也会问,都打成这样了……那中国呢?!
你还不能把中国拍的太差劲了,不光中国人会抵制,美国人也大多会认为不可能。
中国威胁论的副作用。
首先感谢邀请回答
个人感觉没什么具体含义,目前好莱坞商业片为了谋取最大利益,自然不会放过经济发展中的、人口众多的国家,比如我国,于是将影片故事发生的场景有意识的安排在我国,比如变形金刚2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而阿凡达里出现的中国龙,我想也有这方面的用意,毕竟那是外星球,不好拿咱们国家做文章,那就用个能代表我国的图案了……据说里面还有酷似张家界一处风景的石山呢
中国目前最强的战机是什么?为什么?
我空军包括海军航空兵中,装备有大量美标第3代和第4代战机,现根据机型和作战用途不同,举出最强悍战机名单,仅是作为军迷的想当然,不一定就非常正确。
歼-15“飞鲨”舰载战斗机:仅从辽宁号航空母舰上起降的歼-15来看,其外观显得非常硬朗,尤其通过机体上喷绘的张嘴露出锋利牙齿的鲨鱼图案,即能判断这是架战斗力非常强悍的舰载机。
目前,歼-15是全球第3代舰载机中起飞重量最大、航程最远、载弹量最高,以及综合作战能力位居全球前列最强的舰载战斗机,具备强大的制空和对舰对岸打击能力。
歼-16战斗轰炸机:空中作战能力完全不逊于国外第3代战机,最牛哄哄的是其最大载弹量高达12吨,比最大载弹量9吨的轰-6轰炸机都厉害,因此,具备“炸弹卡车”之美誉。
将战斗和轰炸有机融合在一起,两者性能又都特别出色的战斗轰炸机,即便全球范围内都非常罕见,歼-16却真正做到了,成为我空军第3代机中的佼佼者。
歼-20隐形战机:2011年首架验证机一飞冲天时,就震撼了全世界,令某国空军情报部门的评估报告,2020年以前不会有F-22以外的其他隐形战机服役,成了军界的一大笑料,打了下令关闭F-22生产线防长的脸。
现在,歼-20已成建制地服役军改以后的我空军航空兵旅,成为空军实现战略转型最新锐的杀手锏装备,实实在在地将国土防空能力外推之国境线外1000公里,祖国的领空因为歼-20的存在,已变得安宁多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战机高清大片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战机高清大片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