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传说机型歼-6现身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传说机型歼-6现身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辽宁号航母带50架歼六穿越到二战?
首先一点,辽宁舰本身的雷达防空警戒圈就远远超过了那个时代了多少倍啦,其次,歼六是六七十年代的主力空军战机。但是它(歼六)根本就不是舰载机。它是陆地空战的制空战斗机,这样根本就是胡闹!
为什么歼20在没有量产的情况下就已经换了6次涂装?
2011年试飞,一共生产了多少架,现在完成试飞的都已经入现役,边试飞边成军,成军立即形成战斗力,关于换涂装,这个比较简单了,不停地印证更好的涂装,这几年我们的隐身涂料也在不停的更新。
感谢邀请!首先,隐形战机的机身涂装至少必须有四大功能:
1、吸收电磁波
2、抑制红外辐射
3、吸收光波
4、低可视度
因此它的研发也包含了材料科学、色彩设计、图案设计、制造技术、喷涂工艺等等各个方面。
材料设计最复杂!不同波段的电磁波的吸收介质是不一样的,目前还没有一种就能够吸收全频谱波段的材料,因此要设计很多层,先涂什么?再涂什么?每一层涂多少?都需要大量的计算和实验。
另外,涂层的耐久性、耐高温和低温性、耐腐蚀性、耐冲击性……以及日常维护的简便性等等,都是一道道需要公关的顶尖难题。
基础材料科学本身就是“种花家”的弱项,这些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反复实验和反复改进是必经的过程。
色彩设计也是一门专业的课程,从当年歼5歼6的铝合金本色,到强5歼8的“白马奔腾”,到歼11的“大灰狼横行”,再到歼16的“灰头土脸看不清”……不难看出中国战机涂装设计的进步!
在色彩不断改进的基础上还要搭配构图的精妙设计才能把低可视度发挥到极致!不同视角、不同天气、不同时段、不同距离的低可视度都对色彩+构图的最佳搭配提出的极高的挑战!
因此,歼20从当初的“黑丝”到“灰兔”到“数码”到珠海航展上的“迷幻”就一点也不奇怪了,未来可能还会有更多的变化!它的变幻背后实质是中国航空科技的巨大进步!厉害了,我的国!!!
我个人觉得有两种可能一种歼20在测试新的隐身涂料,因为歼20的从试飞到列装有七八年的时间,隐身涂料技术在进步,另外一个是类似于中国陆海军的军服迷彩色,一直都在改进,战机有除了隐身涂料还有外层涂料可视化涂层,为了能更好的在视觉上隐身,我们的科学家也一直在改进。
不同的款式啊,从丐版到顶配有不同的涂装,最新的涂装还得加价呢。
说实在的,同一型号的战斗机的不同涂装可比汽车的涂装要多得多了。
这次新的涂装叫做斑斓迷彩,虽然与之前的割裂迷彩涂装是两个不同方向的应用。
但其原理还是相同的。都是通过不规则的涂装形式破坏战斗机在人视觉上的整体感觉,对战斗机的运动做出误判。
而斑斓迷彩并不是一个很新鲜的事物,早期的很多低空攻击机和低空轰炸机都是采用的斑斓迷彩。
这样做的一个好处是战斗机在低空飞行的时候不容易被处于高空的敌机所发现。更有利于提高战机的生存率。
在早早年间,战斗机刚刚装备的雷达系统是不具备下视能力的,主要是因为向下发出的雷达波会被地面回波所掩盖,根本看不到飞机下方有敌机存在的。所以在早期对于低于战机飞行高度的的敌机主要还是要靠目视搜索。
直到多普勒雷达(pulse-doppler radar)的出现,利用下面飞机与地面相对于雷达载机的不同运动速率可以利用多普勒效应将敌机从地面杂波中过滤出来。这时候斑斓迷彩对于战斗机就没有太大的意义了,但由于斑斓迷彩所存在的时间很长,大部分战斗机还是会继续使用斑斓迷彩的涂装。
后来,由于视距内空战的需要,战斗机开始使用割裂迷彩,这种迷彩的特点是首先战斗机边缘有一个浅色的边框,利用这个边框对视觉进行变换让敌方对战机的大小(也就是距离)做出误判,其次利用强烈对比的割裂纹理使敌方对战机的姿态做出误判。这样在视距空战中就占有了一些先机。
这种割裂迷彩的技术实施了大约十几年时间,现在又变天了。
早期的近距离空空导弹采用的是红外线导引头,这个导引头技术比较原始,就是奔着空中红外线信号最强的点飞行。
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导弹的导引头外面就是一个红外线滤波镜。
因此战斗机可以依靠抛售红外诱饵欺骗导弹进攻假的目标。
但最近10年的电子行业的发展使得导弹的导引头有了长足的发展。
结构就变得极其复杂了,用通俗的话说——加了凝视功能。可以利用计算机区分出干扰弹和真正的战斗机之间的区别,这样导弹就可以略过干扰弹直接扑向敌机了。
在这种情况下,近距离格斗导弹又回到了利用视觉(电子视觉)侦测手段进行探测的方式,而割裂迷彩由于线条过于明显恰恰就是电子视觉最好识别的目标,
因此在2012年开始美国的F-22 又开始涂回了斑斓迷彩。
至于我们的歼-20的斑斓迷彩,其实也就是新的涂装“潮流”而已。
歼10B矢量验证机2018年11月6日连续飞出超机动,你怎么看?
作为一位老机务工作者看了这个视频激动的我是热泪盈眶啊,相比我们那时的战机现在的进步不是一点半点,为祖国有这样的装备自豪,也为辛勤的航空人自豪,感谢他们研究出这样的飞机,向他们敬礼!
今天装备矢量喷管的歼10B的精彩表演,说实话真的是震撼人心,废话少说先看看矢量歼10的精彩表演;
▲普加乔夫眼镜蛇机动
视频加载中... ▲飘落叶机动相信大家很早就知道了歼10B装备AVEN矢量喷管的消息,“军事小科普”也对矢量歼10B将会在珠海航展做精彩飞行表演有所准备,可是当歼10B真的在你眼前做出那些惊人的机动动作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你内心所有那些对矢量歼10B惊人的准备都略显单薄,激动的心情根本就不是语言所能描述的。
因为这标志的不是一架验证飞机的表演成败,而是整个中国航空工业的崛起。
我们都不用回想太久,就拿十年前来说,2008年的时候我们的航空工业是什么样子?我们的空军当时用的都是什么飞机?
那时候歼10A刚刚形成战斗力都没几年,我们自己的三代大推WS10,还在因为各种毛病而来回的折腾,都不要说什么和美国西欧去比了,敢问一下那时候谁能想象,有一天我们会有自己的五代机,自己的矢量版太行能出现在我们自己的航展上?
当年天涯曾有人发帖说,我们有可能会在2030年前在GDP经济总量上赶超日本,可是没有一个人相信,有人甚至评论称“中国经济总量30年内高超日本,就是典型的中国式意淫”。
可如今呢,不要说是日本,我们赶超美国都指日可待,我国航空工业也从当年与对手望尘莫及的地步,走到了今天可以和全世界最顶尖水平同场竞技的地位,这怎能不叫人激动?
而且就在昨天,有消息透露说我国的矢量发动机已经在珠海正式亮相了,不仅有模型公开展示,还有当年的试车视频,从现场的展板介绍来看,我国的矢量喷管技术远不止歼10B上的轴对称AVEN这一种,还有与美国F22相似的二元隐身矢量喷管。
等过一段时间当WS15彻底成熟,我们兴许也会有在未来的某届未来的珠海航展上,看见矢量歼20的矫健身影。
当然很激动和自豪
想当初老毛子的苏27靠眼镜蛇机动这一神机享誉全球时,是多么的期望自己的战机也有如此优异的性能。但国防工业不是一撮而就的事,所以相当长时期内我们的空军都是“八爷”老骥伏枥的硬上蓝天保卫领空。
后来慢慢的有了改进的飞豹,有了歼十一,当然我们也买了威武的苏27。听说这其中还有一个故事,那就是老毛子实在缺钱,我们又开始有钱。所以连买到在国内建生产线总共搞了200多架的买卖。这样使苏27成为我国的主力战斗机群。
再后来我们有了自主研发的歼十,以及各种升级版。然后是国防科技的成果爆发期,黑丝歼20,鹄鹰歼31,舰载机歼15,武直10,大块头运20,以及最近盛传的轰20,最后是咋们的主角矢量菊花歼十B。送上霸气侧漏的神技---超级眼镜蛇机动!
这次展示矢量发动机,有几个重要意义。一,直接在现役战斗机上装矢量发动机飞行表演,说明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可以直接装备,不是处于试验和探索阶段。二,现役单发战斗机装矢量发动机做出超机动动作,世界上只有中国实现了,说明了飞机、发动机、飞控系统的先进可靠。三,完全具备了矢量发动机用于改进现役第三代战斗机和歼20等四代机的可能性。四,眼镜蛇机动和落叶飘机动做得干净利落轻松自如,说明飞行员熟练掌握了超机动动作,为用于实战化改进打下基础。中国的航空发动机一直是弱项,这次展示说明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让人们对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有了坚定的信心。
珠海航展的第一天上午,装备矢量发动机的编号1034的歼-10BTVC就以“一个落叶飘+三个眼镜蛇”的表演震惊了全场。不谦虚的讲,歼-10BTVC的优秀表现,向全世界展示了我国自研的的矢量发动机已经成熟、可靠。央视早已报道了歼-10B试装备矢量发动机的消息,但是直到这架歼-10BTVC做出这些机动动作的时候,还是让人无法抑制那种激动、震撼的心情。
对我国矢量发动机的那些质疑者,歼-10BTVC的表现就是最好的回应——一切让事实说话。实际上,对于这架歼-10B来说,承担的不仅仅是这一款发动机成败的问题,它代表的是我国整个航空制造业,尤其是航空发动机研制领域所取得的成就。现在就说我国航空发动机制造已经崛起,还有些为时尚早。对航空发动机最重要的的推力、使用寿命等问题,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距离正在缩小。
歼-10BTVC连续飞出超机动动作,首先说明的是三元矢量发动机大大提升了战机的机动性能,这是毫无疑问的。歼-10系列战斗机,是我国第一款自主研制的三代战机,目前已经发展出了歼-10A、B、C三个战斗型号,还有八一飞行表演队的歼-10AY等机型。歼-10已经越来越成熟,尤其是发展到了歼-10C,已经是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战斗机了。歼-10C装备的就是涡扇-10B(未装矢量喷管),但从未听说过它能够做“落叶飘”、“眼镜蛇”。
这就是三元矢量发动机带来的最大变化,大大提升了战斗机的机动性能。其次,三元矢量技术仍在验证阶段,此次表演非常成功,意味着试验即将结束,距离服役的时间越来越近。这架歼-10B就是矢量发动机的空中试验平台,这显示出应用矢量技术的涡扇-10B已经相当成熟、可靠,或者说已经具备了服役的条件。再者,这意味着我国的矢量推进技术已经具备世界一流水平。目前,仅有美国、俄罗斯装备了矢量发动机,我国将成为第三个装备矢量发动机的国家。
轰20、歼20编队飞行,这是战略空军的象征
最后,在国际航展上做公开表演,代表着我国航空人的自信,这种自信就来自于对矢量发动机的信赖——足够可靠。从中航的展板内容来看,我们还有二元隐身矢量喷管,这不同于我歼-10B上的轴对称AVEN(三元矢量技术)。换句话说就是,无论是二元矢量推进技术,还是三元矢量技术,我国都早已开始研制。不过,现在还没有二元矢量技术的更多信息。
歼20只有6个挂载点,且没装机炮,导弹打完就只能转身跑吗?
谢邀,有个词叫“打了就跑你追不上”。
是不是可以完整的回答题主的问题了呢?
其实呢,以歼-20为代表的第五代战斗机本身就不是去群殴的。
带上六枚导弹就已经是比较多的了。
现代空战并不是像我们想象的一样是一个弹幕美学的差事。
这种想象中的弹幕也仅仅出现在游戏中。往往真正的战争都是奔袭半小时,战斗30秒。
持续不断的边开火边运动的可能性并不大。
所以战机往往只带少量的导弹。
再有一个问题就是——现代导弹飞行速度可以达到4-5马赫,过载可以达到40G以上,如果在这个条件下都不能击中的敌机。难道要靠最大过载9G的飞机飞到跟前,在用3马赫初速度的机炮打下来吗?难度可比用导弹难多了吧?
那么为什么挂6枚导弹呢?
在歼-20上实际上有效的导弹也只有四枚,也就是机腹弹舱中所配备的四枚远程导弹。
如果能用这四枚导弹击中目标根本就没有必要使用近距离格斗导弹。
虽然说有传闻改进后的歼-20机腹弹舱可以携带多达六枚导弹。
但这也是一个个例情况,并不代表真实状态。
我们看一下现在的空战战例。
目前战机出动率最高的就是以色列空袭了。
往往以色列对某个空袭目标会派遣十几架战机一窝蜂似的进攻。
但在这种空袭来临的时候往往是地面防空火力进行拦截。并不会出现自己的战机参与空战的局面。
地面上的导弹就已经可以击毁目标了
如果是战机起飞拦截,那么也会起飞相对应数量的战机。对方飞来两架,我们起飞两架或四架、那么导弹的数量的确是够的。
如果是如果是美俄基本上都是这样处理的:
人家连导弹都不用。
话说这种小规模的空中遭遇,如果想打的话,那两枚近距离格斗导弹真的就够了。
再有,还有数据说,歼-20也是有机炮的!
现代空战是系统性作战,歼20作为清道夫,是上门踢馆角色的,所挂四枚空对地导弹,再挂两枚空空导弹,主要打击对方地面雷达站、防空系统、军用机场等军事目标。与歼31高低搭配最适合的,但歼31迟迟不见动静,目前与苏35、歼16高低搭配对敌方地面实施攻击,歼10、歼11作为掩护,实施攻击完成安全撤出空中作战,剩下的由苏35、歼16、歼10、轰6k等作战飞机完成。美国的F22也属于这种角色,但它装有机炮。
资讯所长为您解答问题。J20是世界上第三款正式服役的标准第五代战机,所以关于J20的话题一直都很多。题主的问题应该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来回答分析:
J20的挂点
从报道出来的消息来看,J20采用的是内置武器挂点,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隐身的需要,但是J20的真的只有六个内置挂点吗?答案是否定的,它有十个。J20同样拥有普通战机的外挂点,从流传出来的图片来看,J20可以外挂副油箱,比如说下图:
J20既然可以外挂副油箱,就可以外挂武器,所以J20的武器挂点应该说至少十个。
J20的机炮
这应该算是关于J20的最大悬案了,到目前为止,没有肯定的消息说J20到底有没有装机炮。按照道理说J20需要装机炮的,毕竟世界其它五代机都装了机炮,比如F22和F35战斗机。我个人觉得J20肯定会装机炮,可能目前的早期机型没有,应该预留了位置,其实不管是多先进的战机,可能都需要近距离交战的,这就和军舰需要装火炮一样。
J20的作战方式
J20的作战方式,主要是利用它的隐身特性、雷达优势和机动性等特点,进行偷袭突击,一般不会进行近距离的空中格斗,在执行对空作战时候,J20会利用其先进的相控阵雷达,探测到远距离的目标,在中远距离就会发射导弹进行攻击,由于J20不擅长近身格斗,会在敌机近身之前,会脱离战场。
以上为所长原创回答,大家有问题可以在下面评论,一起交流,欢迎关注资讯所长。
空战不是一对一的单挑,歼20的载弹量在实战中不是大问题。
在去年珠海航展的最后一天,中国空军的歼20以四机编队出现在观众面前,而且在飞行表演中打开了内置弹舱,用这种自信的方式展示了自身强大的作战能力。
老实说,向来以低调、神秘面貌示人的中国空军在珠海航展上的公开表演堪称惊世骇俗,要知道即便是美国的F22、F35和俄罗斯的苏57也没有在公开航展上进行如此风骚的操作,这显示了中国军队在经过十几年的高速发展后,已经越来越自信。
但是,对于歼20展示的挂载能力,很多军迷却有这样一种担心:歼20在主弹舱内可以挂载4枚PL15雷达制导远程空空导弹,进气道侧面的格斗弹仓可以挂载2枚PL10近距红外格斗导弹,总共6枚的载弹量是否在空战中有不足之虞?
美国F22机腹主弹仓可以挂载6枚AIM120D,比歼20多2枚。多出2枚就意味着在空战中比歼20多出1-2次开火机会,这更让某些军迷上火。
其实歼20的机腹弹仓尺寸比F22还要大一些,歼20目前弹仓内载弹量少于F22的原因是两国空空导弹领域的差距。由于固定火箭发动机和雷达导引头领域的差距,PL15必须以更大的弹体才能获得与AIM120D相似的射程、以更大的直径来携带口径更大的雷达导引头。
AIM120D直径178毫米,弹长3650毫米,重量152千克,射程超过160公里。
PL15弹径203毫米,长度3850毫米,重量超过180公斤,射程约150公里。
诚然,在技术水平相当的情况下,载弹量越多越好。但是歼20目前4中2近的内置载弹量在实战中也够用了,原因如下:
1、在实战中,战机的载弹量并不是越多越好,载弹量越多,机动性能受影响也大。
虽然现代战机都设置10个左右的挂点,但是为了不影响机动性能,一般不会满挂。上图是我国为轰6K护航的歼11战机,在这种类似实战的任务中,歼11只挂载了2中2近。
在叙利亚战场上为图160护航的俄罗斯苏30SM也是2中2近的挂载。
所以,歼20在实战中4中2近的挂载已经足够完成任务。
2、现代空战不是1对1的单挑,而是以编队、甚至是数个编队的形式进行体系对抗,单机载弹量不足可以通过飞机数量进行弥补。
现代空战都是以编队的形式开展,最少也是长、僚机的双机编队,而正常情况下是数个四机编队。歼20近年来在我国的内部军演中都是以编队形势参战,曾经对三代机打出10:0的战绩。一个歼20四机编队可以携带16中8近共24枚导弹,足够歼灭对方一个中队。
而且,歼20不但自己组成编队投入空战,而且还会与歼16、歼10C等战机相互配合。歼20凭借隐身性能好、态势感知能力强的特点在前沿充当信息节点,将地方数据分发至后面的歼16等,让歼16在后方安全位置发射导弹击落对手,达成所谓的A导B射,挂载能力更强的歼16成为歼20的空中武库,这样的配合将各自优点充分发挥。在这样的协同作战中,歼20的挂载能力更不是问题了。
当然,正如前文所说,在相同条件下还是载弹量越多越好。由于PL15尺寸较大,确实在客观上限制了歼20的载弹量。好消息是,我国专门为隐身战机内置弹仓量身定做的新一代兼具中距拦射和近距格斗的空空导弹不日就会装备部队,彻底解决歼20载弹量不足的问题。
FC31宣传片中在机腹挂载的6枚空空导弹,极有可能就是传说中的新一代空空弹,但是外形估计不是这样的光杆。
这张于今年1月公布的照片显示新型导弹已经挂载在歼20上进行了测试,大家耐心等待就好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传说机型歼-6现身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传说机型歼-6现身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