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马克龙将任命新总理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马克龙将任命新总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你觉得如果德国总理默克尔和法国总统马克龙不再任职,欧盟会解体吗?
这就难讲了,如果欧洲国家各国都是极右翼分子当政,这就难讲了,谁愿意去援助欧洲债务危机深重的国家,民粹主义者根本就只考虑自己国家的利益,解决自己国家的内部问题,各国都奉行本国优先,各国都自扫门前雪,那管别国瓦上霜。
因为欧洲国家也有发展不平衡性特点,有贫国也有富裕国家,富裕国家愿意去承担责任吗?当欧债危机爆发后,富裕国家能援助之手,充当救世主,去拯救困难重重的国家经济。
默克尔是左翼,奉行整体性,整合欧盟团结,用自己的财政预算去拯救希腊与意大利等欧猪五国,如果是右翼,未必能去拯救这些国家。
没有好处,遇难无人管,加入欧盟来干什么?这些国家不退出欧盟吗?
欧洲一体化和欧盟的发展,并不是从默克尔和马克龙开始的,也不会因为缺少了默克尔和马克龙就解体。如果欧盟真的只是这种因人成事的一体化,那么欧洲一体化也不会从当年的煤钢联营一直走到今天这样的地步。
欧洲一体化的历史进程
(来源:Wikipedia,下同)
那么,当欧洲一体化发展到今天,已经进入到了第62个年头的时候,欧洲究竟发生了什么,竟然会给人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危急之感呢?
欧盟旗帜
事实上,马克龙赢得大选上台执政之初,欧洲舆论普遍对其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够与默克尔在英国脱欧之后,能够发挥法德核心的作用,继续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但马克龙就任仅仅一年时间,马克龙和默克尔就都因为国内问题,焦头烂额,看起来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别说推进,能够保持现状就已经是谢天谢地了。
默克尔
从德国方面来说,德国执政的基督教民主联盟(基民盟)在地方选举中接连失利。在这种情况下,从2005年开始上台执政的德国总理默克尔,在11月29日表示将不再参加2018年12月份的基民盟党主席选举,并在2021年卸任总理。基民盟在12月7日召开的全国代表大会则选举安妮格雷特·克兰普-卡伦鲍尔为新任党主席。这样,左右欧洲政坛十几年,并且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默克尔,将彻底从政坛上退下来,默克尔时代,将要画上句号了。
马克龙
从法国这一方面来说,虽然马克龙政府已经取消了2019年上调燃油税的计划,但这并没有缓解马克龙政府面对的窘境,就在马克龙政府宣布取消上调燃油税的当周周六,也就是12月8日,黄马甲运动的第四轮游行示威如期到来。而且,马克龙的支持率也已经再创新低,降到了18%。而法国极右翼的勒庞和左翼的梅朗雄也都对马克龙政府进行了抨击,甚至部分政党还准备联合向法国国民议会提交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可以说法国马克龙政府面对着及其不利的局面。
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在这种情况下,欧洲一体化的法德核心可以说,全都陷入到国内政治困境了。虽然看起来法德两国领导人默克尔和马克龙面对的具体困境表面上看起来没有什么不同,但究其根源,两国出现的问题与欧洲政坛的这些政治家们越来越难以满足欧洲民众对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认同等多方面的诉求有着密切联系。政府层面认定的有价值的,应该是为普通民众所接受的问题,比如说让德国默克尔政府焦头烂额的移民问题,让法国马克龙政府栽个大跟头的环保问题,已经不被普通民众所接受。
欧盟组织机构
表面上看,欧洲一体化的法德发动机都陷入政治动荡,无论是德国领导人默克尔,还是法国领导人马克龙,都是因为政策问题导致支持率大幅下跌,但究其根源,则在于欧洲的包容性、开放性的丧失,欧洲各国民粹主义思想的泛滥和极右翼势力的抬头。
按购买力评价法的欧盟各国(2016)
但不论德国领导人默克尔,还是法国领导人马克龙面对的具体困境究竟有多不同,也不论他们的“麻烦”的根源有多相似。但欧洲的一体化进程,从1957年欧洲煤钢联营发展到今天,历经风风雨雨,经受住了诸多考验,某种意义上,欧洲认同已经为欧洲人所普遍接受。
欧元区(深蓝)与非欧元区(浅蓝)
当前欧洲一体化进程的确是由于法德两国的国内政治问题,以及英国脱欧、欧洲经济复苏迟迟不见到来而陷入困境。而且目前欧洲一体化暴露出的问题也的确很突出,一体化的前景的确也很不明朗。但个人以为,这只是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一个挫折,欧洲一体化的根本动力仍然存在。只不过是由于没有法德核心提供动力和方向,欧洲一体化进程只能是踌躇不前。从整个欧洲一体化的进程来看,当前的欧洲一体化,的确已经到了一个关键时期,接下来欧洲各国领导人们面临的任务,也将会是很艰巨。但即使进一步一体化暂时未能实现,欧洲一体化这几十年来取得的成就,也不会一朝化为乌有。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可能会因为法德核心的政治问题而陷入僵局,甚至小幅度的后退,但仅仅因为法德两国国内政治的动荡,换了两个领导人,就会导致欧洲一体化的失败,欧盟的解体,这种想法,实在是过于低估了欧盟和欧洲一体化在欧洲人的认同中的地位。
欧盟不是默克尔和马克龙两个人的欧盟,也不是只有德国和法国的欧盟,但不可否认这两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引导作用和重要性。不过任何决议,法案的通过,都需要所有成员国投票表决,有制度保障。
欧盟一体化的达成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它的运作机制是完备的,因此它也不会因为核心国家领导人的更迭变动就能说垮就垮,说散就能散的。更何况欧盟国家之间有团结的需要,团结的必要,所以在出现问题时更会积极调整,积极解决。
当前确实有些风雨飘渺,让人郁郁,但这也是正常的,怎么可能一直都是阳光晴好,风和日丽,恶劣天气由全球气温上升问题直接引发,是不可避免的。望欧盟团结一心,集智集慧度过难关。
马克龙和默克尔又不是欧盟的“亲爹亲妈”,有无他俩的欧盟,该有存在的必要,自然就会存在下去,该解体那一天,亦谁都无力阻拦,就像是英国脱欧那样。
德法虽同为欧盟的带头”大哥”,但德国因为两次发动了世界大战而被美英法监管了几十年,至今尚有7.3万美军长期驻扎在德国。正因于此,德国即便是欧洲最有钱的国家,也像是头戴紧箍咒的孙悟空,活干的最多最累,吃的却总是瓜果梨桃。而法国,二战期间虽曾被德国占领,但德国战败后,法国反客为主,与美英一起管教起德国来了。
随着德国的最终统一,以及经济的复苏与崛起,再建立起足以抗衡美国的经济联盟——欧盟组织,德法的地位更加突出了。但越是突出,作用越是最大,麻烦自然也是最多,因为谁家的“老大”都不好当啊!
德法是欧盟的,但欧盟不是德法的,不论是谁成为德法的领导人,要想退出欧盟都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来,必须经过全民公投、内阁、议会、欧盟及各个成员国皆同意后,才能最终解除“婚约”。但也不能忽视那些赞成脱欧的人,一旦上台后的破坏作用,因为多米诺骨牌的效应永远存在,尤其是第一张牌。
默克尔和马克龙在不在任,应该跟欧盟解不解体没有必要关系吧。只要德国或法国的这两位国家首脑的后继人,不像英国那样遇到脱欧浪潮,而且脱欧派没有在公投中占上风,德法就不会离开欧盟,欧盟也不会再失去两根顶梁柱而倾塌。从国家利益看,法德两国不会离开欧盟的。因为,这两个国家与英国不一样,它们属于欧洲大陆国家,是欧洲大陆数一数二的大国。英国脱欧后,法德是欧盟集团当然的盟主了,在经济上、外交上对欧盟各国都有较大影响。如果法德也脱欧,欧盟解体了,欧洲就又成为一盘散沙,这根本就不利于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肯定会影响欧洲的政治稳定、市场繁荣、民间交往等,是一种倒退趋势,是不可取的。
法国总统马克龙称“北约脑死亡”,为何德国总理默克尔反驳?
感谢邀请!
马克龙和默克尔向来在全球化,欧盟事务和欧盟防务一体化问题上"志同道合,配合默契,"因此双方关系相处融洽,政治友谊深厚。但是马克龙“北约脑死亡"的言论被英国媒体报道后,不仅世界舆论反响热列,马克龙被北约秘书长痛批,而且在德国政坛也引起了巨大反响和热议。,德国总理默克尔,外长马斯和即将赴任欧盟主席的冯德莱恩都纷纷发声,力挺北存在的合理性,以及北约对欧盟防务的重要性。
也许德国的态
'
度,会让世界舆论和马克龙感到意外和诧异。因为马克龙平时"一个战壕的战友",默克尔。此次不仅没有与其站在同一条船上,而且高调,旗帜鲜明的反,
一:经贸因素!
2018年时,德国2999亿美元的经常帐户盈余稳居世界榜首,而美国却以4500`亿美元的经常帐户逆差居世界榜首,并且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为550多亿美元,因此德国经常帐户盈余以及对对美的贸易顺差经常遭到美国的批评,并威胁要对德国最具优势的汽车行业征收关税,所以德国不愿意在北约领导地位问题上刺激和惹怒美国。因为德国一旦把美国惹怒后,美国便会拿输美德系汽车说事,所以不愿因美国挑起贸易磨擦而使经济利益受损!
二:政治因素!
德国是北约东扩的最大受益者之一,依赖贸易出口的德国不仅获取了东欧地区的广阔市场,获取了滚滚财源,还为防备俄罗斯的德国撑起了保障国家安全的屏障,。况且东欧国家加入北约后,势必将极大巩固和增强德国在欧洲的政治和经济影响力,如果一旦时机成熟,德国必然将会成为欧洲的真正领导者,这一目标可以说是德国一直以来都是梦寐以求的!
三:自身的因素!
日耳曼民族一向以严谨和谨慎著称,因此德国的心中十分清楚,现在仅凭德国和法国的军事实力,是无力单独支撑起欧盟防务安全的,所以默克尔认为,虽然北约现在的确是存在很多问题,但是北约在欧洲防务安全中的地位,有不可缺少的存在价值,所以默克尔不支持"北约过时"的说法。
也正是上述原因,成为默克尔反驳马克龙的主要原因!
谢谢邀请! 马克龙北约脑死亡论,应该是说到北约的要害,实际分析,没有什么不妥。
虽然欧洲国家内部,有些不同意见,如德国默克尔,就表态,认为马克龙说的过分些,不应该那么激烈。但意思很明白,程度上的问题,本质是应该是赞同的。事实的确如此,法国德国现在对待美国欧洲政策,还是北约组织的活动,都是如出一辙!没有什么大的区别。
就拿这次马克龙说脑死亡的诱因吧,就是土耳其发动对叙利亚库尔德人控制区战争的问题。本来美国土耳其已经在商量如何作,照理,两个北约成员国,要采取大的军事行动,一定要和主要成员国商量一下。却没有,土耳其没有也算了,北约老大美国也要通报一下相关情况吧,还是没有!一直到土军带着他们收编的伪军开始打进去了,他们才和大家一起听到这件事。所以,法国德国都在第一时间谴责了土耳其这种蛮横霸道的行为,为此,德国默克尔也公开宣布,停止对土军事活动。
是的,如此大事,直接用战争要消灭原来大家都支持的北约盟友库尔德武装,这是不可接受的事情。而美国和土耳其却一起做到了!这难道不让北约其他国家来气吗? 一个是北约的首脑国家、超级大国美国,另一个是自诩北约第二军事大国土耳其。相互商量后,就开始战争行动了。那么北约的存在的的确没有必要了。特别是这个仗打起来,是帮助土耳其打库尔德人呢,还是反过来,打土耳其呢?所以,在这一系列震惊、疑问中,最低法国德国是一致的。作为两个欧盟国家的支柱,欧洲影响最大的两大国家,应该说彼此还是观点相同、立场一致。
马克龙脑死亡说后,恰巧默克尔正在和北约秘书长在一起议事,所以对此发表一下意见。默克尔当着人家秘书长的面只能说,马克龙说的偏激,有些过了。但德国的那个外长,叫马斯的,就很有问题。竟然直接责备马克龙,什么警告他,不要削弱北约,没有美国,欧洲都没有办法保护自己。这哪 像德国的外交部长说的话,典型美国的家奴说的话!既然美国那么重要,那么他们如何领导带动北约这个组织呀?他们每次来欧洲,不过催讨保护费,在德国也说过,如果不达标,他们美军也可以走,让欧洲人自己来保卫自己。那么真的美军撤走,欧洲只能投降了吧!真是奇怪。
马斯的腔调迎合着美国白宫的要求。他们要求的欧洲或北约,就是一个听话、没有主见的昏庸之辈。美国让干什么就干什么。这点是白宫最高兴的,所以不让知道很正常。而美国则犯不上为别人考虑,因为美国的口号早就公之于众了,“美国优先,美国利益第一”,别的国家还说什么?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马克龙将任命新总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马克龙将任命新总理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