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我国规划撞击小行星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我国规划撞击小行星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被称为城市杀手的小行星直径?
研究人员15年前发现这颗“城市杀手”时,曾把它定为撞击“候选人”。奇妙的是,它并非单枪匹马,而是有“伴”而来。
这颗小行星名为1998 QE2,直径大约2.7公里,1998年8月19日被发现。15年来,美国航天局研究人员始终等待着近距离观察它的机会。美国航天局官方网站说,这颗小行星于美国东部时间5月31日经过距离地球最近的点,距地球不少于580万公里。航天局说,这是最好的观察机会。研究人员没有想到的是,这颗小行星带着一颗伴其左右的小“月亮”。航天局雷达专家布罗佐维奇说:“1998QE2看上去是双小行星。”
小行星与地球产生撞击的可能性小是因为什么?
地球被撞击的概率还是很小的,因为我们在太空中有守护神。
不止是月球,木星,水星,其实宇宙中每一颗星球,都是其他星球的守护神。每颗行星都有自己的引力,将太空中那些不安分的碎片牵引着,不让它们乱跑,月球仅仅围绕着我们,对于一部分小行星也有阻挡作用,而且,因为有过前车之鉴,比如2013年的“车里雅宾斯克”陨石坠落,事件造成了一千多人受伤,多所建筑被毁,各国对于小行星包括行星碎片的监视都加强了,几乎95%的“潜在威胁”都被我们监视着,一有动向便会有所应对。
所以第6次生物大灭绝的可能性,甚至不如我们自己造成生物灭绝的可能性大,毕竟那些是遥远的潜在的威胁,人类的破坏力才是肉眼可见的。万一有一颗小行星逃过木星引力,逃过人类监测冲我们来了,那还能怎么办呢?
如果直径1公里的小行星三个月后撞击地球,就现在的技术,是截击还是造诺亚方舟现实?
如果直径1公里的小行星三个月后撞击地球,就现在的技术,是截击还是造诺亚方舟现实?
其实这个话题的关键并非是1KM小行星的威力有多大,而是它到底会不会撞上地球!因为小行星的轨道会受到太多的因素影响,假如原本将于地球擦肩而过,结果却因为人类的瞎折腾反而一头撞上地球,这绝对是一个天大的讽刺!但如果确信会撞击地球的话,这事就好办了,办法绝对是有的,咱来一一罗列下各种手段,看看哪个比较靠谱?
一般以现在的技术手段让小行星变轨不外乎引力拖拽、阳光聚焦蒸发小行星物质产生推力甚至给小行星粉刷增加阳光动力又或者给它撞上太阳帆这些温柔措施已经来不及了,因为咱只有三个月时间,准备-发射-到达-产生效果,甚至三个月都不够,它会带着我们人类的杰作一起撞向地球!那么就没办法了?当然有,时间不够就需要绝对暴力的手段而且要双管齐下!
一、将火箭发动机和燃料运送的小行星上组装,发动然后推离轨道?
这个比较好理解,也比较直接,但三个月的时间,数亿千米外的距离,送到小行星上还有多少燃料这值得商榷,如果有大量的燃料的话,这个计划是靠谱的,但燃料有限或者用阳光产生的电能启动离子发动机,估计时间就不够了!这个计划在大推力火箭能保证燃料的基础上是可行的,但在现阶段,似乎就有点勉为其难了!
二、丢核弹爆破小行星,将其炸散?
这个犹如《天地大冲撞》中的计划,还得在小行星上打孔爆破,还有一个风险是可能把小行星炸散了,但变成了一堆小行星冲地球而来.....这可如何是好?这个计划不太靠谱!
三、用核弹爆炸产生动力推离小行星原来的轨道?
现阶段也许这个是比较可行的执行方案,毕竟猎户座核裂变飞船计划和《从地球撤离》中用的都是裂变弹的爆炸产生的推力推动飞船,那么用小型核弹不断在小行星附近不同位置爆炸产生的推力和改变方向逐渐让小行星改变轨道!但有一个极为棘手的为题是小行星可能是某种不规则的运动在自转.......这绝对是一项要人命的行动,实在难以计算爆炸点和起爆时间!
当然上图只是给各位参考《撤离地球》中的飞船大小及动力方式!
当然以上计划并非一定能奏效,因此地面上的堡垒施工必须同时进行,毕竟1KM直径的小行星也不过就是挠痒痒而已,人类可能会遭受一次大灾难,但并不会遭受灭顶之灾,撤离沿海低洼地区,或者建立坚固的堡垒抵御撞击后的海啸等!怎么也得保证一部分人生存下来是不?
其实1KM的小行星即使啥都不准备,幸存者仍然超过95%以上,只不过看掉在谁家头上了,如果是欧洲的话也许就有某个国家该灭国了,但假如在俄罗斯或者也没啥大感觉,不用担心过了头!
亲,三个月制造方舟好像不太现实哦。不过,一公里的小行星,还好了啦。灭掉恐龙的那颗可是直径10公里以上哦。
要讨论撞上地球可能导致的结果,就还得看这颗小行星是什么质地,是实心还是空心的。
如果是铁质实心的,那就是最糟糕的情况,因为铁质的小行星是密度最高的一类,打脸很痛的。若是石质的会好一丢丢,空心的呢会好许多,因为空心的小行星容易崩解。但如果是大部分冰质的,而且是空心的,那么就不那么担心了。因为这一类小行星在靠近地球的过程中可能就开始解体了,在进入地球大气的时候,多半会融化变成液体或气体,最后就可能是小行星当中的一些渣渣陨石落下来,但外柔内刚的类型则一样会很凶险呢(例如装着铁芯的雪球)。
上图:铁镍质陨石,密度很高,而且不易被大气层烧毁,落下的破坏力相当大。
上图:石陨石剖面,密度相对偏低,而且因为成分复杂,略容易分解。
上图:冰石质混合的小行星,在打脸地球时,会自然崩解为更小的碎片。
遇到最坏的情况(铁质实心),显然采取拦截的手段会比较好。而且拦截后设法推动使其变轨可能是最佳方案。拦截轰炸使其解体不是很优雅的处理手法,因为铁质或者石质小行星被打碎之后,虽然减小了打脸地球的能量等级,但是增加了地球被轻微打脸的面积——本来是一巴掌重的,变成十巴掌轻的,哪一款更适合人类呢?但是别忘了,地球大部分面积都是海洋,分散的小行星碎片坠入海洋的几率更大,这样似乎更“好受”,人类居住的陆地会少“挨”几下。这样的方案应该会比任由大颗的小行星撞上地球要好很多。
上图:俄罗斯上空飞过的陨石,就这样的陨石也能造成20亿卢布的损失
大颗的小行星撞击地球的主要问题在于能量太集中会破坏地壳造成巨大的环境改变,包括大气的改变,诸如海啸,大气环流改变,以及因为地壳断裂而产生火山活动,以及全球的板块活动增强等等,后患无穷。而且这么大颗的小行星如果落到陆地,尤其是落到城市上方,那造成的灾难真可谓是灭顶之灾了。相关的壮观场景,大家自行找科幻片脑补。
再来说说时间问题——三个月,时间有点紧迫,但人类至少可以动用现有的航天器,如果恰巧有航天项目需要发射的话。至少几个大国拥有的洲际导弹和核武器可以派上一些用场,但这些武器只能在小行星接近地球大气的时候才能用上。当然中国的反卫星武器可能是最现实的选择,估计苏联和美国也都有类似的实力,就看小行星准备打地球的哪边脸?如果没有对着某一边脸打过来,那么相关的一些武器要能够及时准确地击中小行星还是很困难的——估计科学家们在短时间内检测并计算出小行星的轨道。如果不巧所有国家的武器系统和航天系统都没有能力准备好,甚至出现意外的话,那么这颗小行星就很可能成为地球屁股上,人类头顶上的痛。
上图:导弹拦截小行星艺术想象图
此外,考虑激光武器裂解也是可选的手段,如果小行星是属于冰石混合类型的话。但目前全球最强大的激光武器可能并不能支持长时间地对移动目标进行打击,因为功率太大。
评个论,点个赞,关个注吧。
6500万年前一颗直径10km的小行星撞击了今天的尤卡坦半岛,引起的地震海啸火山爆发直接灭绝了地球上80%的物种,其中就有恐龙
当年那颗小行星带速度达到了40km/s,撞击后产生的烟尘让地球的温度急剧下降,许多动植物就是因为无法适应环境而灭绝的,大型生物基本都被灭绝了,而小型哺乳动物却很好的活了下来,最终进化成今天的我们。
现如今人类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技术水平,虽然暂时还无法抵挡10公里的小行星,但是1公里直径的小行星还是有办法拦截并摧毁的,最起码也能让它偏离轨道不至于撞上地球,而这一切都需要核弹来帮忙。
地球大气层内爆炸的核弹借助于大气压可以生成威力强大的冲击波,一切建筑和生物都会在冲击波下粉身碎骨,但是外太空并没有空气,因此依靠冲击波是无法抵挡小行星带,人类必须像反导系统一样对高速飞行的小行星进行精确打击。
NASA现在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太空检测体系,拥有丰富的小行星跟踪经验,对地球造成威胁的小行星一经发现就会被密切监视,到时候引导核弹对其进行精确打击并不困难。
三个月的时间足够人类毁灭这颗小行星,一颗百万吨当量的核弹头完全能把它炸的渣都没有,高速飞行的核弹头和小行星相撞时的冲击能还会进一步摧毁小行星,最后就算产生了一些碎片,也会在大气层中被摩擦殆尽。
科学技术是我们宇宙中最强大的力量,当人类拥有足够的技术之后,就算是火星撞地球也没什么好怕的
小行星一直以来都是地球生命体的最大威胁之一,现在天文将那些直径超过140米,且距离地球最近时小于750万公里的小行星列为潜在威胁小行星,因为说不定在未来某时刻,由于引力扰动而偏移它们的轨道,从而与地球相撞。
显然,直径1公里已经大大超过了潜在威胁天体的划定标准。在此之前,天文学家曾经对阿波菲斯这颗直径为394米的小行星做了估计,如果它撞上地球,释放的能量将不亚于11万颗广岛原子弹的威力,这样的威力足可以瞬间摧毁一座特大城市。
而这颗直径1公里的小行星所能够产生的威力,显而易见了吧。
如果说当你发现这颗小行星的轨迹之后,并确认三个月,此时想要截击已是不可能的了,引力拖车将无用武之地,而当小行星靠近时,使用核导弹轰碎,这个方法并不是很明智,因为碎裂的碎块将增加其破坏的范围。
不需要建造诺亚方舟,威力不会那么大,如果恰好撞击在太平洋中心,那么只需要监测海啸的程度即可,如果撞击在大陆森林,疏散周边群众即可,总之,1公里的小行星虽然威力巨大,但并没有高到人心恐慌的地步,现在的计算机可以模拟小行星具体撞击的地点,提前做好准备就行。
个人浅见,欢迎评论!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先来看看直径1公里的小行星会对地球产生多大的威胁。
小行星撞击对于地球本身结构的影响是相对有限的,看看月球的各种陨石坑就能明白了。但小行星撞击对于地球表面生态环境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根据相关推测,6500万年以前一颗直径10公里的小行星撞击地球,撞击所产生的海啸、地震、扬尘、酸雨等灾害,或许直接导致了恐龙等绝大部分物种的灭绝。一次小行星的撞击就相当于把地球多年进化累积下来的自然生态环境按下了一个“重启键”,可见其威胁性是非常之大的。
1公里直径的小行星虽然从破坏力上肯定不如那颗10公里小行星那么大,但对于地球的破坏方式其实是比较类似的,只能说破坏的规模可能没有那么大,影响的时间可能会短一些,但对于人类社会来说也必然是一场“灭顶之灾”。
人类能够更早地预估小行星的撞击,避免出现“三个月”这种短期抉择。
其实国家上有很多专门的机构都在长期跟踪及观测那些可能会对地球造成威胁的“小行星”,相关人员也会结合小行星的距离及轨道方向预估可能会对地球造成威胁的时间。所以说人类目前是可以有效的提前预估到“小行星撞击”的潜在威胁的,正常情况下提前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时间都是可以的。所以说一般情况下,就算有小行星要撞击地球,人类基本上都是可以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时间,在这样的周期内也能够更有效的相处相关的应对办法。
实际上在2018年时,就有一颗编号为“2002aj129”的小行星与地球擦身而过,其直径大约也是1公里左右,当时距离地球大概有420万公里左右。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发现,类似这种对地球存在潜在威胁的小行星的数量应该有将近2000颗左右,科学家没也会结合威胁程度的大小进行重点的跟踪分析,一旦预估大严重的危险,势必会提前发出预警。
人类有什么办法来应对“小行星”的撞击。
实际上世界各国也都有专门的研究针对于此,包括向一些潜在的小行星发射探测器,并考虑通过撞击的方式去改变相应小行星的运行轨道等等。当然目前这些实验还暂时没有完全成型,但也都已经正式开始布局探索。基于此我们也可以大概分析一下,人类现阶段应对“小行星撞击”的办法无外乎也就是以下几个方面:
【1】给小行星装上火箭发动机,通过人为动力干扰使其改变原有的运行轨道,进而避免其与地球最终撞击。这种方法的难度还是比较大的,毕竟小行星的运行速度是非常之快的,如果可以有效的提前预制,那么还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应对,但如果只给“三个月”的短期时间,那么应对的难度就会更加大了。甚至可能根本来不及应对。
【2】另外一种方式就是通过飞行器撞击或者核武器攻击的形式去击毁小行星,这样散落的碎片基本就无法再穿透大气层了,也就不会再去地球产生过多的伤害。当然这种难度其实也是不小的,毕竟小行星的速度极为惊人,想要准确的攻击也是有着一定难度的。这种方式应对“短期内的小行星撞击威胁”应该也会更为有效和可行一些。
【3】如果上述的方式都没法改变最终的巨额面,那么人类确实只能考虑建造“掩体”进行躲避了,所谓的“诺亚方舟”应该也算得上是一种方案,其实方舟主要应对的是全球全部被海水淹没的状态,如果可以科学的预估最终的破坏效果,其它方式的“掩体”形式也是可以充分考虑的。特别是在“三个月”这种紧急状态下,是不太可能打造出想象中的“诺亚方舟”的,更为现实的方式还是就近考虑相关的“掩体设施”,这样其实也有利于让更多的人类去躲避这场灾难。
以上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用航天器撞偏小行星轨道计划可行吗?
不可行。认为可行的先看看孙武子是怎么说的: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谓之形也,滚圆石于千仞之山者谓之势也,宇宙中的小行星撞击地球的这种势,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叫做势不可挡。要认清形与势然后再去做出正确的判断。如果确认为可行就先把火星撞击到地球的轨道上来那样在宇宙中就会又增加了一个可以移民的星球,就对于人类做出了不大不小的贡献了,然后再去实行阻止其它小行星撞击地球的行为。
小行星撞击地球2021是真是假?
真的。
小行星撞击地球几乎是每天都在发生的事情,只是绝大多数小行星的体积和质量都比较小,进入地球大气层的时候就摩擦殆尽了,不会造成灾难。只有个别比较大的小行星不会在大气层中摩擦殆尽,最终会降落到地面上形成陨石。如果小行星的个头再大一些的话,就会对降落地点附近造成灾难性的事件了。
小行星不会撞上地球的。宇宙中的星都有自己的轨道。有轨道的才叫星,没轨道的叫宇宙垃圾。而小行星没有变轨的动力,假设有潮汐力充当变轨动力,也由于与轨道动力相比,潮汐力只能是小巫见大巫。所以小行星是无法进入地球轨道,致使小行星是不会撞击地球的
科学家通过模拟计算小行星的轨道得知,将会有两颗小行星可能造访地球。
一颗是小行星2021JF1,它的“体型”相当于纽约的自由女神像,直径大约在94米到210米之间。
另一颗小行星是2021KT1,它的纸巾为150米到330米之间,相当于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
从这两颗小行星的命名也能够看出来,这应该是两颗今年刚发现的小行星。这也让科学家感到非常的担忧,2021年或许不容乐观。
小行星撞击地球2021当然是假的。因为现在2021年都快过完了,而没有一点迹象表明小行星撞地球的痕迹,而且科学家从来都没发布这类消息,各国政府也没有什么应对措施,也没有任何权威媒体或者部门进行过小行星撞地球的公告,所以这是假消息,只是那些人为了流量,而哗众取宠而已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我国规划撞击小行星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我国规划撞击小行星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