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我国规划撞击小行星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我国规划撞击小行星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小行星2006 QV89今年是否会撞击地球?
个人觉得应该是不会,因为地球只是宇宙中很小的一个标。再加上引力的影响,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概率是非常小的。根据某些科学媒体报道,小行星2006QV89撞击地球的概率为千分之一。
其实,地球一直有一个很大的保护伞——木星。许多次小行星进入太阳系都撞击在木星上,所以根本不需要担心小行星撞击地球的事,因为科学家早已提前做好了计算。即使真的会撞击地球,那么人类肯定有应对的策略。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欧洲航天局(ESA)此前曾表示,小行星2006 QV89在今年9月将有七千分之一的概率撞击地球。周二该机构表示,其已将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概率调整为零。
科学家们在2006年首次发现了这颗小行星,但只有很短的观察时机,因此无法确定它的轨迹。
“如果它与我们的星球发生碰撞,我们确实知道它会在天空中出现的位置。因此,我们可以简单地观察天空中的这个小区域来检查小行星是否确实会发生碰撞,并希望它不存在,” ESA说在星期二的一份声明中。
欧洲航天局和欧洲南方天文台扫描了那片区域,并且没有发现这颗小行星。ESA表示,这是“通过‘非探测'排除小行星撞击的第一个已知案例。” 该机构发布了天空部分的图像,显示没有这颗小行星。
ESA此前表示,虽然小行星2006 QV89的直径大约在65到165英尺(20到50米)之间,但如果发生碰撞,其破坏性后果将相当于2013年小行星在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市爆炸时产生的破坏性影响。该次事件造成1200多人受伤,建筑物受到严重破坏。
假如小行星撞击将在未来10年内发生,该如何来规划避免?
2000年发现杂志列出了可能的20个会造成人类文明终结的事件,撞击事件被列为第一。小行星撞击地球并不是小概率事件,但大多数近地小行星直径都在数十米左右,在其进入大气层之后,与大气层摩擦,在落地之前就已经燃烧殆尽,化为了人们眼中的流星。如果说要对地球产生一定的威胁,那这颗小行星的直径要高达上百米。既是是这样的小行星,在到达地面之前也已经燃烧了不少。如果人类不加干扰,其最终可能会在地球上造成陨石坑或者环形山。当然,在撞击地球的同时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地震(这取决于小行星的质量)对附近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
在13年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小行星撞击事件中陨星以每秒大约30公里的速度坠落。陨石在车里雅宾斯克上空燃烧解体,破碎成若干块,爆炸。伴随着雷鸣般的爆炸声,天空中突现不明物体,其带着耀眼闪光划过天际,让清晨天空立时亮如白昼。与此同时,地面房屋被震塌、玻璃被震碎,汽车警报器响成一片。而造成这一切的仅仅是一个重10吨左右的小行星。如果小行星达到一定的大小,假如一颗直径500km的小行星撞击地球,以当前的科技水平实现拦截恐怕只是异想天开,它的撞击会导致地球10km深的地壳剥离,强大的冲击波向四周扩散,残骸碎片向大气层喷射,而后坠回地球表面,同时地球上的活火山也会因此次撞击开始剧烈活动,烈焰风暴席卷全球,大部分生物被瞬间汽化。
自从人类认识到小行星的撞击危险性以来,一直在思考如何减轻和避免小行星撞击地球带来的灾害,并提出了许多应对措施。美国航空航天局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了对近地天体的监视,在980颗直径超过800m的近地小行星中,美国航空航天局已经锁定了将近95%。这种体积的行星如果撞击地球,将会对人类文明造成毁灭性打击。除了监视预防,科学家还提出了很多方式来避免小行星撞击地球,比如:引力拖拽、撞击、核攻击。激光等。就目前科技绝对能做到了只有发射物体撞击小行星使其偏离轨道。未来10年的科技水平发展到什么程度,或许人类或找到更好的方案来应对来自宇宙深处的威胁。
用航天器撞偏小行星轨道计划可行吗?
不可行。认为可行的先看看孙武子是怎么说的: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谓之形也,滚圆石于千仞之山者谓之势也,宇宙中的小行星撞击地球的这种势,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叫做势不可挡。要认清形与势然后再去做出正确的判断。如果确认为可行就先把火星撞击到地球的轨道上来那样在宇宙中就会又增加了一个可以移民的星球,就对于人类做出了不大不小的贡献了,然后再去实行阻止其它小行星撞击地球的行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我国规划撞击小行星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我国规划撞击小行星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