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国载人登月新突破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中国载人登月新突破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我国争取在2030年实现载人登月,还需要做那些步骤的登月实验,请说说你有什么看法?
谢谢邀请。
登月计划是国家计划,我们做为一个普通老百姓,有坚定不移支持工作的义务。国家计划有国家智囊团进步规划,这个我们不用担心,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我个人的看法是,静等花开就行了。谢谢邀请,关注我们,一起成长。
我国的载人登月工程规划的主要信息?
由16台发动机组成的大型火箭POGO振动抑制;
2、低温火箭推进剂蒸发量控制技术;
3、载人登月飞船系统的试验验证; 4、陆、海、天基深空测控通信站建造;
5、8-10 m直径箭体设计与制造技术;
6、1000 t 级推力固体发动机及其推力矢量控制;
7、200 t 级推力氢氧发动机设计与制造; 8、660 t 级推力液氧煤油或1000 t 级推力固体煤油发动机的研制。 显然,其中一半以上的项目都跟重型火箭有关。 ▲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使用的土星-5号火箭,其直径为10米,高度110米 重型火箭研发难度大,苏联的载人登月计划正是因为N-1火箭的发射4连败而草草收场。
除了重型火箭,还有新型载人飞船、载人登月飞行器、载人月面着陆器、月面机动与探测、登月航天服、月面驻留与原位资源利用、航天员健康与保障、地月空间测控通信等关键技术,需要中国航天人去逐一克服。离载人登月还有一段距离。
我国的载人登月工程 已经开始启动,预计将在2030年左右登上月球。在此之前,我国从2004年开始的嫦娥探月工程已经顺利完成了绕,落,回的三个步骤,并成功采集到月壤样品带回地球。目前,载人登月所需要的大推力火箭,登月飞船等也在顺利研制中。
我国载人登月计划什么时候发射?
先说结论:目前我国还没有明确的载人登月计划。
之前发射“嫦娥号”月球探测器属于我国的“探月工程”,这个“探月工程”是有明确计划的,总体上分为“绕”、“落”、“回”三个步骤。其中前两步经过嫦娥一号、二号、三号的发射已经圆满完成。计划2018年上半年发射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再之后的嫦娥五号将完成月面取样返回任务。
以上属于我国目前的探月任务,但都是无人任务。
中国绕月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院士曾经表示,对于载人登月工程国家还没有公布一个明确的时间表,但已经在做积极的论证和准备。航天科技集团的叶培建院士曾在演讲中表示,中国载人登月工程计划可能在2025年前后实现。
中国已实现了载人登月,未来能够把宇航员送入更遥远的火星吗?
看到这个提问,我懵了,目前为止中国还没有实现载人登月呀。目前只有美国一个国家成功进行了载人登月,还是四十多年前的事情了。我们国家虽然航天技术进展很快,但还没有进行载人登月的活动。
至于说未来把航天员送到更为遥远的火星,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这是肯定会实现的,但现在还不行。除非更高效的火箭研发成功,或者人体休眠获得重大突破。
月球距离我们有38万公里,听起来很远,但在宇宙尺度上这点距离很近。当初美国探月,只用了三天多就从地球到达了环绕月球的轨道。如果愿意,依靠现有技术,人类可以在一天之内到达月球。对于载人航行,这段时间是可以接受的。毕竟在一个狭小空间待个三五天,经过专业训练还是可以承受的。
但火星距离我们有多远呢?两者相聚最近的时候,也就是火星、地球、太阳呈一条直线时,距离也有5500万千米以上,最远时,也就是火星、太阳、地球呈一条直线时,可以达到4亿千米以上!更何况三者之间的相对位置在不断变化。地球到火星并不是一条标准的直线,而是曲线。所以,目前的探测器最少要走七个月的时间。在一个密闭空间呆七个月,想想都难受。
可能有读者会说,那我们把飞船速度做的更快,或者飞船做的更大一些,不就可以了吗?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目前我们所使用的化学燃料火箭是有它的局限的,速度提升到一定程度,想要再提升就很难了。除非采用更高级的推动方式。比如霍尔推进器、核反应器,甚至科幻小说中的曲率引擎。但是很抱歉,至少在目前看来,这些技术距离实用还有段距离。
至于单纯把飞船做得更大一些,这就需要大推力火箭了。但火箭推力增加并不是简单地放大,而是涉及了很多专业的问题。总之,大火箭的制作是很难的,而且推动一个可以让人在内部长期生活的航天器飞行七个月,需要的能源是巨大的,发射成本也是巨大的。
那就没办法了吗?其实也不是。有一种方法,那就是通过多次火箭发射将航天器所需的模块发射到太空中,再组装成一个大型航天器,依赖这个大型航天器去执行载人登陆火星任务,或者先把补给、生命维持装置、返回装置先行发射到火星,以减轻载人登陆火星所需的载荷。
火星是一个神秘但又很有价值的星球。和其他星球相比,火星与地球有太多的相似之处。正因为如此,世界各国都积极参与探测火星。依赖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我们的天问一号一次性实现火星的绕落巡,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我设想将来登陆火星最有可能的操作是:前期发射多个探测器对火星进行详细了解,然后选择一个合适的位置,通过多次发射模块和机器人,建造一个火星基地并储备好基地运行所需物资和人员返回设施,最后才是载人登陆。当然,不排除有人单纯想买张单程票前往火星,不回来了,但人员返回的设施仍然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载人登月新突破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载人登月新突破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