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日本和印度强硬表态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日本和印度强硬表态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日本军队能打赢印度军队吗?
首先要说的是,日本从来没有和印度交过手,没有对比性。印度自建国以后,几乎就没有打赢过任何一场大规模战争,而日本二战之前,却是身经百战,和俄罗斯,美国,旧中国都交过手,虽然最后都以失败告终,但起码也局部赢过,战斗素质和军事素养也还是有的。也算是有几个“名将”。但印度从来就不已军事见长,也没见印度有何著名军事将领,二战后也就和巴基斯坦发生过局部战争,虽然以胜利告终,但可以说是胜之不武。当然1962年被某国胖揍以后老实到现在,但这几天又有点嘚瑟。
现在我们把印度和日本和印度军事实力,简单地做有一个对比。印度,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国土面积298万平方公里,世界排名第7位。2018年GDP为2.716万亿美元。世界排名第7名。印度在1950年1月26日宣布成立共和国。印度目前军队总兵力大约有132万人,(世界第二)2018年军费507亿美元。军费开支位居世界第四。印度的军事体系依照英国架构,文官掌控军队,总理是武装部队总实司令,国防部长必须是文职。三军只设立参谋长,为最高职业军官。印度武装总参谋长帕德马纳班上将是印度首任武装总参谋长。印度海军参谋长苏尼尔·兰巴上将。印度陆军参谋长拉瓦特上将。印度空军参谋长达诺亚上将。美国把印度的军事实力排第四位。
日本,国土面积大约37万平方公里,世界排名第61位。2019GDP大约5.2万亿美金。世界排名第三三位,2018年人均GDP也有4.5万美金。排名 日本第27位。日本是否隐藏极深的军事大国。英国就《简氏访务周刊》把日本的军实力排在第五位,低于印度的第四位。日本首相是自卫队最高军事统帅,也就是说,安倍晋三是现任日本自卫队最高统帅。如果首相不能处理军务,由官房长官代理,行政事务由防卫省担当(必须是文职)。而日本自卫队最高军事机构叫统合幕僚监部(相当于总参谋部)。其最高军事长官叫统合幕僚长(总参谋长)。日本现任统合幕僚长是河野克俊陆军上将。山村浩上将是海上幕僚长。冈部俊哉上将是陆上幕僚长。齐藤治和上将是航空幕僚长。这四个人是目前日本最高现役军官。
在衡量一个国家军事实力需要诸多方面因素的考虑,不仅仅包括军队战斗力,做战潜能,兵源素质,武器装备的国产率,抗击打能力,经济的承受力。就日本而言,日本军工研发本着低调、严谨、执着、追求精益求精极致完美。日本的苍龙级潜艇只要愿意随时可以成为核潜艇。日本具有全球最大的常规潜艇力量,陆军一个小时可以将一个师团兵力投入到整个亚洲的任何一个地区。任何一个国家的导弹在临近日本领空,日本都会在第一时间捕捉到。日本对于本土防范已经达到了风雨不透的地步。囿于战败国的关系,日本军费开支不得超过GDP1% 。即便如此,日本军费 实际开支是世界第五位。对比之下我们不难发现,除了兵源素质一项由于日本少子化的原因之外,日本几乎是完胜印度。
印度军事装备几乎无法自给,而日本则是70%都可以自产,如果不是美国控制的严,精确在制导武器,核动力航海,乃至核武器就是一个时间问题。从民族特性来说,印度人懒散,随意,既不善战,也不尚武。日本则不让,国家的纪律性很高,虽然不尚武,但十分善战。而且军工水平,武器质量和精度而言,日本绝对是世界一流。印度除了买买买啥也不是,至于说到兵源素质,日本虽然低于印度,但现代化战争不仅仅需要的是数量各需要的是实力和科技,一支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印度的军队虽然说不是愚蠢,但起码智商不高。
在日本可以做到政令一统,而印度军队中种姓制度依旧存在。士兵地位太低了。一起出门,军官由低种姓士伺候着。盘剥十分严重。一个印度少校工资大概是1000多美元,在印度属于高收入群体。但普通士兵却无法按时发饷,而一个日本的普通士官(日本没有士兵,都是士官)。一个月的工资基本上就是1600美元。其待遇远远高于印度。综合对比,印度远远不如日本,如果两国发生武装冲突,且没有第三国介入的情况下,日本基本上可以完胜印度。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这个问题没法回答,比武器装备,陆军可能差不多。阿三的武器并不差。之所以62年惨败不是输在装备上,是输在人上。人不行,武器再好也白搭。至于人怎么比较,孰优孰劣,只能打一仗。我们给他们当裁判,绝对公正!
首先,日本只有自卫队,没有军队。
其次,根据日本的《和平宪法》,日本也没有发动战争的权利。
最后,日本自卫队从来没有将自己当成是一支独立作战的力量。它的一切建设、训练都是从如何配合美军作战这一角度出发的。任何假设和日本交战的人如果无视日美军事同盟都是耍流氓。
如果印度和日本开战,就算印度能打赢日本又怎么样?他背后的美国主子会放过你。你别和我说印度有核武器,要论核武器,美国的可比它多得多,而且美国是在实战中使用过核武器的。
日本女性在印度安全吗?
日本女性在印度不安全。印度的性犯罪问题可不仅仅是威胁到印度女性的安全,有一些去印度旅行的外国女性也会遭遇印度犯罪分子的侵犯,有些女性甚至是遭遇多名男性的共同侵犯。
严重的性犯罪问题让印度女性受到了很大的伤害,它也让印度在国际上的形象大打折扣。
日本接下印度的1000亿元高铁订单,目前这条高铁建设得怎么样了?
印度和日本的高铁项目指的是修建一条从孟买到艾哈迈达巴德的高速铁路,全长505.8公里,总投资约1万亿卢比(折合人民币1000亿元),工程由日本承建,工期5年。其中日本向印度提供1万亿日元(折合6656亿卢比)的超低息贷款。
这一项目早在2015年底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问印度时就敲定,确定于2017年动工兴建,2022年也就是印度建国75周年时完建成通车。
然而两年过去了,这条高铁线路工程已经停滞了下来。
原因无他,铁路沿线的广大民众,准确的说是各个土邦不答应,也可以说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未能达成一致。
高铁对于任何一个现代化国家特别是工业国家的发展可以说是必须的大动脉。印度中央政府当然也十分清楚,特别是对于自己领土庞大的国家来说,修建高铁更是迫在眉睫的事。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修建高铁需要向沿途人民征集土地,按照工程计划,需要征地1400公顷。但是对于印度这个至今并未完成真正意义上土地改革甚至是还处在封建土地所有制层面的国家来说,征地比登天还难。
印度的国土面积为298万平方公里,但是真正掌握在中央政府手里的土地只有13%左右,剩下的都分布在全国28个邦手里。再往下,多数土地就都集中在少数地主手里。而由于文化因素的影响,印度的地方豪强实质上就是独霸一方的诸侯,中央政府权力极为有限。强干弱枝的政治形态,严重的制约着经济的发展。
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之一的土地,却大量的集中在地方豪强手里,政府无论是建厂、修路、开矿,都是寸步难行。更重要的是,中央政府的权威也因此受到极大的限制。
修高铁所需的1400公顷土地,印度政府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才征了不到1公顷,中央执行力,不得不令人唏嘘。
鉴于印度政府的无能,日本人已经停止向印度放贷,高铁项目也就停滞了下来。
进展比较缓慢,消息混乱且莫衷一是。
去年10月17日彭博社曾用“龟速”形容这条全长508公里的孟买-艾哈迈达巴德高速铁路进程。
作为印度第一条真正的高铁,莫迪政府是2014年竞选期间正式提出的,艾哈迈达巴德是古吉拉特邦首府,该邦既是莫迪老家,也是他政治上起家的大本营,意义非同小可。日本总结印尼雅万高铁竞标失败的教训,认为只有加大补贴力度才能和中国竞争,遂以提供占总预算80%的海外开发援助ODA(121亿美元,总预算149亿美元),且利率从原本的年利1%降至0.1%,还款期从30年延长至50年的条件,在2015年12月13日和印度签署共计6条高铁线的建造合同,并以孟买-艾哈迈达巴德高铁为第一个项目。
该项目拖延两年后才在2017年9月14日于艾哈迈达巴德举行了破土动工仪式,但“真正动工”据说直到2018年才姗姗来迟地开始。这年9月,印尼《雅加达邮报》幸灾乐祸地发布“独家消息”,称高铁工程量仅完成总量的7.6%,而印度经济监测中心的数据则显示,截止2018年9月的季度,已完成价值7540亿卢比的工程量(预算为2万亿卢比)——不过很快有知情者指出,预算“有很大概率”大幅度超标。
彭博社2018年10月17日称,该高铁需要征地1400公顷,实际却仅完成征地0.9公顷,因此“不可能按期完工”。不过3天后印度国营高铁公司却特意举行了一次新闻发布会,由负责人出面表示,项目“已完成全部工程的15-20%”,可以按时交付使用。
原本按照2014年的协议,交工时间是2023年8月15日,但2017年9月,印度政府却单方面宣布,因为2022年8月15日是印度独立75周年纪念日,该高铁将作为“献礼工程”在这一天交工,也就是说交工期提前了整整一年——问题是开工却晚了近两年。正因如此,大多数国外观察家都认为“哪怕2023年的旧期限也很难如期完工交付使用”,只有印度国营高铁公司仍然嘴硬。
如今又差不多一年过去,随着印度大选尘埃落定,方方面面似乎刻意不再多提这条暂时已失去“助选”意义的高铁,有内部人士称,过去一年来工程进展缓慢,主要卡在三个关键问题上:日本对工程进展和贷款使用不满;征地继续步履维艰;人才培训进展缓慢(2014年规定当年培训350名“种子人才”,但直到如今也只有60+30人,即60人“已毕业”,30人“在培养”)。
据知情者称,目前开工区间仅142公里,全部在古吉拉特邦境内——这还不到全部508公里铁路线总厂的1/3。
目前印度由日本承建的高铁还没有开始动工,至于完工更是遥不可及。我下面就具体讲讲这条高铁的前世今生以及迟迟不能动工的原因。
日本用低息贷款获得印度高铁项目
印度看着周边国家都在热火朝天的建设高铁,自己国内也不断出现修建高铁的呼声。于是在2015年,印度政府选择在国内的大城市孟买和古吉拉特邦首府艾哈迈达巴德之间修一条长度为505公里的高铁。
日本得知这个消息之后,主动提议为印度提供修建高铁的低息贷款,作为交换这条高铁采用日本的新干线技术。双方通过几次协商之后,在2015年底确定由日本修建这条高铁。
通过前期的估算,这条高铁全部投资约合人民币1052亿元。日本负责提供600亿人民币的低息贷款。
高铁修建遇到重重阻碍
2015年双方签高铁修建协议的时候,约定工期6年左右,在2022年8月15日正式开通运营。但是遗憾的是,这条高铁到现在还没有开始建设。
影响印度高铁建设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征地问题。因为高铁建设需要整整1400公顷的土地,但印度的这些土地大都掌握在地主手中,他们根本不认可政府给出的价格,哪怕这个价格比土地市价上浮了20%。
连土地都无法获得,高铁修建自然就是镜花水月。印度国内的官僚主义也导致他们对征地并不上心,他们也无所谓能不能及时修建高铁。
各位读者大大,如果您愿意的话能不能点开我的头像,给我点个关注吖! 不方便的话,也谢谢您能点开看我的回答!
日本的高铁技术很发达也很成熟,不过日本公司的高铁建设成本却也很高,印度政府一方面是资金有限,另一方面高铁建设征地在印度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甚至可以说它几乎让印度高铁建设计划举步维艰,所以即便日本已经拿到了印度的高铁大单,但是它至今也没有开工建设印度高铁。
印度是一个领土面积接近300万平方公里,人口总量超过13亿的大国,印度的人口密度比中国和日本的人口密度还要高,而高密度的人口是高铁建设的一个有利条件,所以印度确实是一个适合建设高铁的国家。不过我们都知道高铁的建设成本是很高的,而且印度政府当初在招标的时候执意要把自己的高铁订单交给日本,我们的企业则基本拿不到印度的高铁订单,即便中国的高铁建设成本比日本低将近三分之一也不管用。选择造价很高的日本高铁,这无疑会增加印度高铁的建设难度。
(安倍向莫迪介绍高铁)
根据印度政府的计划,日本接手的印度高铁连接印度最大城市孟买和古吉拉特邦首府艾哈迈达巴德,线路全长505.8公里,设12站,预计总投资1.8万亿日元(约1050亿元人民币),其中的1万亿日元(580亿元)由日本提供超低息贷款。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2015年12月访问印度的时候双方就敲定了孟买至艾哈迈达巴德的高铁线路将采用日本的新干线技术,印度官员甚至还希望这条高铁线路能够在2022年印度建国75周年的时候开通运营。 印度政府的理想是很丰满的,但是当日本准备动工修建高铁的时候却遭遇了无法逾越的困难。
印度一直自诩为全世界最大的民主国家,而在印度这样的民主国家征地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高铁的建设不可能一马平川全部通过公共土地,要修建高铁就必须向印度民众征地,而印度农民向来是把自己的土地看得比命都重要,同时印度政府又不能强征,所以日本根本就没有办法动工修建高铁。根据外媒的报道,印度孟买至艾哈迈达巴德的高铁建设需要征地1400公顷,但是目前印度政府只征到了0.90公顷土地,鉴于这样的情况日本银行已经停止向印度发放新一轮的贷款。
(孟买至艾哈迈达巴德的高铁线路图)
从印度的国情来看,由于政府无法向民众强征土地,而印度老百姓又把土地看得非常重要,在高铁修建的过程中哪怕只有一户人家不同意征地,这都有可能让印度高铁陷入困境。500多公里的高铁线路会让300个村庄和5000户家庭受到影响,印度政府连十分之一的村民都很难说服,更不要说让它跟所有的村民达成征地协议,所以印度要修建高铁必然困难重重。目前印度的高铁计划几乎已经处于停滞状态,至于到底什么时候能够重新开工,这谁也不知道,或许印度根本就没有办法大规模修建高铁。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日本和印度强硬表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日本和印度强硬表态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