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外卖员偷走西瓜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外卖员偷走西瓜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西瓜“成灾”,2毛一斤卖不动,顾客却吃不起,问题出在哪?
西瓜“成灾”,2毛一斤卖不动,顾客却吃不起,问题出在哪?在以前遇到水果滞销我们肯定会分析几个原因:
1)农民种植量增加
因为最近几年虽然有地区西瓜滞销,但是整体上种植西瓜也还是赚钱的,正常情况下只要西瓜能卖到4毛钱一斤就还是不错的种植项目,3毛钱就能保本,西瓜赚钱自然就有比较多的农民种植。
但是了解实际情况的都知道,每个地方种植水果的量基本都是差不多的,并不会说因为哪一年水果价比较好种的人就多,因为一般在家种地的都是那么多人,而且水果有地域性,哪个地方产什么就会以什么为主,变化量并不会很大,所以今年西瓜2毛钱卖不动还真不能怪农民种的多了。
2)水果贩子压价太狠
水果贩子通过控制两方面的价格,一边是压低西瓜收购价格,导致西瓜价格偏低农民不赚钱,另一边是提高西瓜卖价,让顾客吃不起。而西瓜贩子在中间赚取高额的差价。
其实这里也没有想的那么简单,西瓜贩子也面临着不小的风险,现在几乎每种农产品的产量都是过剩的,西瓜贩子收的西瓜也可能砸在手里,虽然西瓜的保质期还比较长,但是这其中搬运的费用、仓储费用、运输费用以及损耗都是不少的成本,所以说是果贩子在其中搞鬼也有失偏颇。
3)西瓜运输困难
最近几天网上爆出河南一西瓜产地因为当地过多的限高和限宽杆,导致大车无法进入西瓜产地拉瓜,因为运输不方便,很多货车司机不愿进入河南地区拉货,而且瓜贩子也不愿去收购,就导致了当地的西瓜滞销,而大量的西瓜无法外运至大城市,就导致大城市的西瓜供不应求,自然价格就会上涨。想必这才是导致西瓜滞销,顾客吃不起西瓜的主要原因。
夏天水果有很多,西瓜解暑都爱喝;市区价格1块7,农民瓜地赚吆喝;2毛一斤卖不动,不是天灾是人为;农村西瓜一片片,超市顾客吃不起;农民百姓不容易,卖瓜还要拼标语,到底是谁的问题,我们大家一起来评评理!
第一点,西瓜“成灾”,不是天气自然灾害,而是今年种瓜的非常多,市场上的西瓜数量不少
昨天刚过了大暑,对于西瓜种植区域比较多的河南和山东地区,瓜农的收成今年还是不错的,数量好质量也不错,但现实的问题就是市场上的西瓜供过于求了,西瓜太多了,大家都想通过种瓜增加一些收入,种植户的增多,加上科学的管理,西瓜的数量当然会基数比较大了。
第二点,农村2毛钱一斤都卖不动,一些收购西瓜的经销商和批发商贩,根据行情来左右价格
农村里种植的西瓜,大多数是通过当地的批发商贩来收购。而由于好多地区不让在城区摆摊卖西瓜,销售渠道缩水,所以收购量也下降。而且由于西瓜数量多,对于他们选择的也多,也可以灵活的压低价格,最终受苦的还是普通农户老百姓。
第三点,顾客吃不起,西瓜从原产地运到超市或者水果店,中间加了价
我这边现在很普通的水果店,买1个完整西瓜都10元多,好的珍珠红小西瓜更贵。看到题目中2毛的批发价还卖不动,真是让人感到心疼。当然能理解的是,物流运输成本,过路费,水果储存成本以及人工开店等多种因素下,产生了这样的差价。何况一个大西瓜够吃好几天的,相比较苹果桃来说,利润和实际的付出不太成正比。
最后总结:咱们广大的农民朋友,种植水果庄稼的时候,一定不要跟风,结合市场的规律才行。西瓜数量多的时候尽量少种,价格上不去的时候试一试转型比如西瓜榨汁,比如买冰冻西瓜,或者是在学校人群多的地方卖瓜,现在网络也发达,网上团购送货上门都需要自己去思考的,不能被动的销售,自己要拓宽渠道才行。希望以上的看法对大家有启发,不知到您的当地西瓜价格如何呢?
我是平凡之路,很高兴来回答问题。
题主提出西瓜“成灾”,2毛钱一斤卖不出去动,顾客却吃不起。其实这个问题提出来非常写实,说明现在的农民真不知道怎么办,这么好的西瓜,我们不说能够赚多少钱,但作为经济作物,总得赚个辛苦钱吧,瓜农其实也没有办法控制最后的零售价,到头来,受到价格伤害的是生产端的瓜农和消费端的吃瓜群众。
根源到底出在哪里呢?
想想看,生产端为什么收购商这么牛给低价,瓜农还要卖呢?那是因为西瓜太多了,就像题主说的“成灾”了,收购商联合压价,你不卖,总有人卖,一个瓜农卖了,价格就降下来了,没办法,怪不了别人,瓜农也清楚,去年的西瓜价格好的很,有人瓜农赚了钱,房子盖了,车子也买了,甜头吃尽,今年放手大干,扩大种植面积,大家效仿,加上今年天气还可以,没有出现大涝大旱之年,西瓜长势好,品质优,就是价格卖不起来,没办法,供大于求,生产端出售价格就低。
西瓜收购商只是中间环节的串联者,一般都是外地收购商去西瓜集市收购西瓜,自己出人、出车、空车去,一般来回要个两三天,费用其实很大的,特别是今年柴油、汽油价格高,长途去外地拉瓜,然后再运回来批发卖,这些都要摊到西瓜零售价里面去,这样,西瓜价格在收购商者子层面上涨加价是大头,至少是加上1.5元一斤左右。
批发商或者零售商是收购商回来之后第一出售的环节,并且就现在的消费模式,基本上都是零售商自己去进货,所以减少了中间的几级批发环节。其实零售商也没有加价多少,因为除去店铺租金、水电、人工等,每天赚点钱也挺辛苦,再加上水果店本身耗损量大,水果卖不出去坏了、烂了,这些都要摊到水果中去。
所以到最后,地头2毛钱的西瓜,最终到消费者手上2元或者以上一斤,这样你能看懂规则了吗?
我是吃瓜群众,太贵了,就少吃点,煮点绿豆汤,嫌绿豆贵,把绿豆少放,多加点水,也无妨。过日子,没必要与少过不去,也不要去鄙视它。因为你鄙视它,是因为你没有。
我是平凡之路,请关注我,我们一起进步。
现在西瓜确实成灾了,农村2毛钱一斤还滞销,根本无人问津,青岛现在1.5元,但是我们要明白一件事,现在做生意利润小了没有人干,根本不是那个薄利多销的年代了,顾客怎么吃不起呢?主要是不想花钱 。
现在西瓜农村2毛钱一斤,城市1.5元,如1果拉一车瓜5000斤,利润是6500元,去掉其他费用,应该是6000元,一般拉西瓜是两个人,他们一般都是这样算,一个人一天按200元的收入算,一车西瓜需要好几天才能买完,一般要一个礼拜,再说拉西瓜是有风险的,所以真正买到客户手里肯定价格高啊。
什么东西都是这样,2015年菜花九分钱一斤,我们当地不要钱,城市依然一块多一斤,为什么城市贵呢?这里面的有成本的,运输成本,还得有足够的利润,毕竟要两个人忙活好多天,打工一天还给200元,两个人一天就是400元 。
现在做生意利润都很大,不是那个薄利多销的年代了,农村不要钱的东西,拉到城里也得一块多,这里面是有成本的,还得算上利润,即使农村西瓜不要钱,拉到城里也得一块多,运输费,利润,大家不要奇怪,毕竟大家都得吃饭,希望大家明白,千万别说吃不起,难道你们比农民还辛苦吗?
便宜的西瓜2毛钱一斤批发不出去,若是卖不出去只能烂在地里,但是好吃的西瓜在街上依旧几块钱一斤,想买西瓜的顾客有的心疼的吃不起,这问题出在哪里了?
多雨地区西瓜味不好
今年北方产瓜地普遍雨水实在是多,西瓜的味道实在不好吃。前段时间在大集上买西瓜8毛钱一斤,回到家满怀期待的准备吃西瓜,切开吃一口也真是够了,味道实在不咋地。
西瓜一分钱一分货
前两天去我姑家走亲戚,想着好久没去了,总不能空着手吧,于是买了箱奶,买了一个西瓜。卖瓜的那有两种瓜,一种是8毛钱的,一种是1块钱的,想着1块钱的应该不至于太差,结果西瓜的味道也不咋地,没有沙瓤口感。
产地低价西瓜可能口感差
这些在市场上卖8毛钱左右的西瓜,在当地批发价基本就是2-4毛钱,这口感不好是个大问题,吃瓜总不能只看西瓜的外皮吧,总的来说还是吃内在。雨水多,西瓜吃起来硬梆梆的,不好吃是卖不上价钱没有市场的主要原因。
市场品种决定价格
在水果店或者市场上依旧可以看到一斤二块钱以上的价格,甚至有的地方还有三块钱一斤的市场价,让想吃瓜的群众依旧吃不起瓜,这里的瓜和西瓜产地几毛钱一斤的西瓜根本不是同一个品种,类似于同样叫个黄桃但是普通黄桃和黄金蜜的价格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上。同样的道理,在市场上宁夏西瓜总是比普通西瓜价格高上许多,主要还是耐存储,瓜瓤沙,味道甜。
西瓜附加成本高导致价格高
有瓜吃不起的最主要原因还在于水果的附加成本过高,最近帮别人打包发货水果,往往发过去的快递有一小半都坏掉了,这运输费却已经出过了,一旦水果运输过去坏掉了,这部分运输成本自然也转嫁到好的水果上了,进入市场后价格自然也不会低。
总之,今年天气较凉占主要原因,需求量降低,西瓜味道也受到了影响,导致了产地西瓜价格不高,收购客商锐减,而市场上好吃的西瓜依旧价格较高,比较受欢迎。
我是一起种植,每天分享点三农事,喜欢就点赞加个关注吧!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外卖员偷走西瓜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外卖员偷走西瓜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