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骗子混入家长群收费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骗子混入家长群收费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合肥已发生多起“假老师”潜入家长群诈骗资料费案件, 你怎么看?
本人从事网络教育工作。
近几年,全国类似案件时有发生。但是始终没有引起学校和家长的警惕。我认为主要原因还是家长群管理混乱造成的。
如果要减少此类案件发生,要从以下4个方面加强管理:
1、加强网络安全的监管,打击网络犯罪。
目前平台用户都实名制了,通过技术手段,监控资金异常行为,已经不是什么难事了。
平台服务商可以专门为家长群建立一套预警机制,转账之前可以给家长预警提示。对刚刚加入家长群的用户进行重点监控。
一旦发现家长群内有短时间的频繁收款的行为,平台可以进行资金暂扣,过一定时间后,让付款家长再次确认,无误后,再进行划转。
就像ATM机转账,要24小时之后才能收到一样。保护转账者的资金安全。就是增加了一些确认流程,很容易实现。
2、学校要细化家长群管理制度的条文。
这样的案件频发,学校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每个家长进学校建立的群之前,学校都要对家长进行安全和言行规范提示,并签订有关协议。
比如:
(1)禁止在群内发红包、转账、募捐等等一切与钱财有关的行为。
(2)该群只谈论本班孩子的学习内容。
(3)禁止转发站外链接。
(4)禁止谈论色情、暴力、带有政治倾向的话题。
(5)禁止拉非家长用户进群。
违反学校家长群管理制度的家长,一经发现立即清退出群。
3、老师监督执行家长群的管理规定。
针对学校家长群的管理制度,老师要起到监督管理的职责。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并不定时的提醒家长们:老师和学校不会在家长群内收任何费用,凡是收费的老师都是骗子,及时电话告知老师。
4、家长要遵守家长群的规定。
家长要严格遵守学校制定的,家长群管理制度。如果发现有老师或者学校在家长群,或者通过聊天软件向家长收费,一定要提高警惕,千万不要盲目转账,要立刻通过电话或者当面向老师询问情况。
【结束语】
总之,我认为做到以上4点,基本上可以减少大部分的诈骗案件发生。学校、老师和家长都要有正确的程序和规则意识。一定要按照规章制度规范自己的言行。才能避免上当受骗。
大家还有什么要补充和指正的吗?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评论。
骗子混进班级群里开收学杂费,6位家长立马交钱…对此你怎么开?
在开学季大家一定要注意,各种各样的片子都开始行动起来,包括在这种家长群里骗钱的行为还有骗学生的,尤其是骗大学生的,比比皆是,所以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无论是老师家长还是学生,都应该提高警惕,学习防骗知识。
家长警惕性太低从这件事就能看出我们的家长在平常的生活当中警惕性还是比较低的,尤其是面对比较亲近的人的时候,这种警惕性就变得更低,所以无论是我们的广大家长还是学生还是老师,一定要加强防范这种网络诈骗,无论是谁和你提到钱的问题,一定要反复确认。
学校收费不规范
在这个事情当中也体现出了学校收费的不规范性,像我们这个地区的学校收费是绝对不会在微信群里给班主任打钱的,所学校所有的收费都必须要有学校的收据才可以,而且是不接受网络上红包或者是微信转账的,一律都是现金交给财会,或者是现金,面对面的交给班主任,绝对不允许在网上操作。这也就避免了,骗子在微信群当中有存在的空间。
巴结老师的心里
从这件事上就能够看出,其实我们的家长还是很积极乐意配合班主任的工作,但是表现的稍微有一点儿过头了,这里不排除存在着有我巴结老师的心理或者是积极表现的心理,其实我们的家长完全不必这样,我们只需要和班级当中的老师正常去沟通和交流即可,老师也会理解家长的难处和苦衷,不会去为难家长,我们的老师并不像社会传言的那样,非要收家人的红包儿,非要让家长无条件的去配合老师,你只需要把该配合的工作正常配合即可。
必须报警抓骗子
最后我们必须要谴责这个骗子,家长们的血汗钱绝不能被他白白的骗走,我们必须要报警把这个骗子抓到,然后让他接受到法律的惩罚,把家长们的血汗钱要回来。
希望广大家长老师引以为戒,通过这次的教训来提高自己的防骗意识和防骗手段,在微信群当中不要轻易的给别人转账,在以后的生活当中不要轻易的相信别人遇到钱财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反复确认。
骗子的确狡猾,家长的确实诚。
骗子打入班级微信群,说明骗子现在是无孔不入,无利不往,哪里都有其行骗的资源。骗子的确狡猾,老师是人类的灵魂师,老师传道授业,老师是不会受质疑的,骗子是知己知彼,方有所获。
孩子的利益是最大的利益。作为家长,哪一个不是为孩子呕心沥血,竭尽全力,想孩子之所想,思孩子只所思,为孩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现在的家长为了孩子的前途和前程,都在拼教育。是的,拼教育,学校的正课上完还有各种补习班等小课,只怕孩子与其他小孩相比,落后在起跑线上。许多家长在教育上倾尽全力,费尽钱财,为的是孩子将来有一个好的工作,好的出路,好的奋斗目标!
鉴于此,凡是有利于孩子教育的,家长都会不遗余力的支持,而对骗子装扮老师的小伎俩,是难以有理智的判断的;再者,往往遇到此类事件时,家长也不好意思直接问老师,所以造成骗子屡屡得逞,家长因此而上当。现在学校几乎每个班级都建有自己的家长群,平时老师有什么事情和通知通常都会在群里面传达。
这就让很多家长对群里老师的通知消息深信不疑,再加上有的家长群老师虽然建起家长群,但却管理不善,就让骗子钻了空子。
所以南京这所高中的6位学生家长,能在家长群里受骗上当,我认为说明了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班级家长群管理不善。
一个骗子都能混进群来,说明老师对玫级的家长群管理不够严格,不规范。
像这种特定人群的群,必须有严格的进群验证,不可以随便拉人进群。应该保证群里都是本班的老师和学生家长,
建议,老师和家长共同选举一个有爱心,负责任的家长任群管理员,加强对群里事务和安全的管理。
第二,家长自身疏于防范。
很多家长都知道现在网络并不安全,骗子很多,但是只要是孩子老师要交什么费用,从来不会多问一句,一怕影响家长自己留给老师的印象,二怕会影响到老师对孩子的印象。
所以很多家长不加思索就把钱交了。这一方面看出家长对老师的信任,另一方面也看出家长的疏忽大意。
建议,以后再交费用,要先给老师打电话确认一下,然后再交,不要嫌麻烦。
第三,家长积极支持老师工作很好,但不能把老师的话完全当成“圣旨”。
从题目上看,当家长一看是班主任庞老师发的消息,为了显示自己对老师工作的积极支持,马上就交了钱,根本就没加思索。
可见,家长经常会把老师的话当成“圣旨”,家长支持老师工作是好事,但也不能太盲目。
建议:家长对老师最好不要有奉迎的心理。老师的话不是“圣旨”,要认真分辨出真假,不要让骗子利用家长的这种心理,钻了空子。
总之,现在网络诈骗花样繁多,我们家长一定要擦亮眼睛,碰上交钱的事,一定要跟老师打电话确认,在班级群里,碰上事情要三思而后行。防范骗子利用网络诈骗。
我是一凡,亲子教育达人,头条号原创作者,专注亲子育儿,亲子教育的研究和写作。从事过多年幼教工作,有丰富的育儿知识和经验。
关注@一凡亲子教育 ,为您分享更多亲子育儿、亲子教育知识,让我们成为更好的父母。
在家长群被疑似老师的微信号骗了钱,此时学校及老师有没有责任?
当然没有责任,只能怪自己太蠢。别说只是疑似,就算真是老师的微信也不一定是老师本人的操作,你没听说过微信、短信、QQ向你借钱都不能借吗,哪怕是亲人也要电话确认,因为那些都有可能被盗号。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骗子混入家长群收费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骗子混入家长群收费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