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俄客机坠毁无人生还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俄客机坠毁无人生还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载71人俄客机在莫斯科郊外坠毁,这事你怎么看?
今早看的新闻,这件事已经作为刑事案件立案侦查了。
频繁的航空业的麻烦
在2017年九月,俄罗斯航空公司维姆Vim倒闭,数千名游客滞留机场,2016年,图-154在黑海坠毁,2015年,在西奈半岛,俄罗斯航班受恐怖袭击坠毁,就更不用提那些没出大事故,但是因为飞机问题紧急迫降的时间了。
最近坠毁的载客71人安-148飞机才服役8年,又出事故,到底是恐怖袭击的人为?还是飞机本身航空业的问题?现在还在侦查中,但不论是哪一个问题,俄罗斯的航空业给人的坏印象已经直追马航了。
管理混乱的萨拉托夫航空公司
运营这架型号安-148飞机的航空公司是总部位于萨拉托夫的《萨拉托夫航空公司》,成立于1931年(天啊,多老了这是)。曾经因为在2015年时飞机驾驶室内的违规操作,飞行时有闲杂人等,收到了俄罗斯航天监管部门的处罚,并取消了其国际业务,后来于2017年恢复了部分国际业务。
安-148是什么飞机?
该型号飞机是由乌克兰安东诺夫设计局(继承的苏联遗产)设计的客机型号,机龄很短,2004年实现首飞,2006年实现飞行认证,2009年开始承担商业飞行,单机的价格只要2500万美元,乘客量75人。看照片就有一种傻大粗苯,经济型的感觉。而且乌克兰虽然继承了苏联时代的部分工业遗产,但动荡的政治,糟糕的经济环境,人心浮动,我觉得飞机本身的质量成谜。应该排除恐怖袭击的原因。
俄罗斯又发生客机坠落事故,为什么客机不配降落伞呢?
最主要的原因有两条:一是客机上人太多,人员知识智力体能参次不齐。很难实施有效的指挥协调。配了降落伞难免会弄巧成拙。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可能会出现混乱,乘客失控的情况。二是没有经过训练的乘客跳伞其实更危险。
感谢头条邀请,这个要这样回答,发生空难是比较难过的。但是在民航客机上安有降落伞也是不现实的,别的不说,有几个会使用降落伞?有几个敢从万米高空中跳下。一人一个降落伞飞机负重增加,影响也是一连串的。这个不说。万米高空能打开舱门再说,假如打开了,外界连点氧气都没有,况且温度那么低,岂是我们是受的了的。说了这几个原因,我想可以明白了吧?将来以后的飞机可能会更好一些,前阶段看一个视频,客舱与机身分离的视屏。也不知道能不能实现。不过加强地面的维护能力,和减少一些无知的乘客和机组成员的误操作,这样安全系数肯定会提高。当然航空公司也要做好。
2月11日,一架载有71人的客机在俄罗斯莫斯科市郊区坠毁,乘客和机组所有人员均遇难。目前,空难原因还在调查中。
客机也叫做民航飞机,它的特点就是体积大、载客量多。有别于其他用途的飞机,一般客机上面都不配备降落伞。
之所以没有降落伞的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降落伞过于笨重。一般来说,一架客机载客几百人,如果再带上几百个降落伞,那么将会减少客机的有效载荷和乘客人数,导致客机不安全,给飞机带来安全隐患。
2.客机安全性。现在许多客机都有几套备用设备,一旦发生故障,其他备用设备就会自动运行,从而保证飞机安全。一般来说都会平安着陆。除非发生不可控的因素,导致飞机失控或者爆炸,这种情况下,乘客根本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打开降落伞跳伞。
3.乘客因素。乘坐客机的乘客年龄参差不齐,大部分乘客都没有经过专业的跳伞训练,不懂得如何操纵降落伞,怎么作会安全着陆,以及遇到特殊情况该怎么处置。就算安全着陆,也不一定会落在安全的地方,有可能跳进海里或者沼泽地里。事实上,未经训练跳伞很可能会高空摔死。
4.空难原因。据统计,绝大部分空难都是在近地或者起飞着陆时发生,高空发生空难的事故很少。这就是说即使飞机上配备了降落伞,也不一定能用上。
综上所述,目前民航客机都不配备降落伞,至于未来会不会配备降落伞,让我们拭目以待。
又是这个问题,百度下就能看到很多解释。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跳伞不是说跳就跳的,也不是像电影里那样跳出去,拉个绳子降落伞打开就安全了的。首先一般人在高空中到底有多少敢跳是个问题!其次即便跳下去了,未经训练的普通人搞不清开伞时间,那最后多半也是如同一枚炮弹砸向地面!即便是老练的人,也不是没有摔断腿的。
第二,飞机的载重是有限的,并且飞机可以说是目前最安全的交通工具,为了这种低几率的事情,要在飞机上装上一堆很重的降落伞,这显然会加重飞机的负担,甚至会加重飞机损耗,加大事故概率。并且很可能因此超出飞机原来的承载能力,这样要么减少乘客,要么增加飞机运载能力,无论何种做法,在这种低概率事件面前,都是很浪费的。最后肯定都会导致机票价格上涨。你说你买个飞机票结果发现涨价了,原因是加了很多降落伞,而很可能你根本就用不着,或者用了也是死路一条。和这个比起来,买份保险也许反而是比较经济实惠的。
第三,飞机发生事故时,很少有飞机能够维持在足够的高度给一整架飞机的人一个个去跳伞的。而且飞机出事的阶段大多集中在起飞和降落,这时候飞机的高度,早已不适合跳伞了。更别说有的飞机出事的时候飞机极度不稳定了,能不能安全跳出去都是个问题。正常跳伞那都是在高空稳定状态下跳的。
第四,一般跳伞都是在飞机尾部或者发动机之后跳伞,而民航飞机这么多人,如果有人从靠前的舱门跳出去而被吸入发动机,那说不定就是瞬间机毁人亡。
第五,民航飞机舱内应该是加压的,高空中贸然打开舱门,反而会引起飞机的不稳定,也许原本还有机会迫降的,最后直接完蛋。
综上所述,民航飞机是不会配备降落伞的。而且飞机至今依旧是最安全的交通工具。
大型客机要配备降落伞,首先我们要考虑到两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1,飞机自身重量,我们假设飞机自身重量有150吨(这是假设)那降落伞的大小和摆放的位置都有很严格的要求,降落伞要是放了三个,因为飞机重量不平均,会头重脚轻,如果放了两个,也会有同样的问题,那如果只放一个呢,升力又不够,加上安装降落伞的费用,还有降落伞折叠的费用,没有飞机制造公司会拿那么多钱来安装一个降落伞
2飞机发生空难的时间,一般情况之下飞机基本上都是在起飞或降落时发生空难的,因为高度不够,降落伞撑不开,而且还可能更危险
那就会有人说了啊,给飞机上每一个人配上一个降落伞不就得了吗?但还是行不通,因为每一名乘客都是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这样盲目的往下跳伞是很危险的,还会增加伤亡率,航空公司决对不会这么干的
以上罗列了很多原因,喜欢的加关注
俄罗斯有航天飞机吗?
没有了,很可能用在中俄联合月球计划的“奥廖尔”飞船计划可以说是最后的遗产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前苏联红色帝国航天计划最后的辉煌时期,进行过航天飞机的相关开发计划。一个是大型对标美国航天飞机的暴风雪号计划,另一个则是小型,用来取代联盟号载人飞船的黎明号计划。
暴风雪号航天飞机计划是作为美国航天飞机的回应,前苏联认为航天飞机在军事和建设空间站方面具有极大优势,可以协助建造大型空间站,也可以用来捕获敌方航天器,因而着重发展。暴风雪号航天飞机项目从1975年正式开始,在1988年进行首次也是唯一一次发射,这次发射未搭载航天员,属于试验性自动发射。暴风雪号航天飞机长36.37米,翼展23.92米,空重42吨,发射时重量105吨,最大有效载荷30吨。发射时与重2400吨的能源号火箭一起组合,由能源号火箭协助将航天飞机送入太空轨道。然而遗憾的是不久之后,前苏联红色帝国轰然解体,到1993年该项目正式关闭。
暴风雪航天飞机计划建造5架,在苏联解体时,一号机“暴风雪号”已经建成并在1988年参加首次发射;二号机“暴风雨号”(又译小鸟号,为GRAU的保密代号)已经建成95%~97%,停在拜科努尔发射场总装大楼内;三号机“贝加尔湖号”已建成30%~50%留在图希诺机械制造厂内;刚开工不久的四号机则进行拆除。暴风雪号与暴风雨号因在拜科努尔发射场,苏联解体后归哈萨克斯坦所有,还在生产厂房的贝加尔湖号则归俄罗斯。
而他们的最终命运是,暴风雪号航天飞机在2002年5月12日,因机库屋顶坍塌被彻底摧毁。
暴风雨号航天飞机一直留在拜科努尔发射场的已废弃的MKZ大楼内。2015年俄罗斯自媒体网红潜入拍摄,发现外部破损严重,内部更是被洗劫一空。2021年哈萨克斯坦一群街头艺术家潜入在该航天飞机上进行涂鸦创作。
贝加尔湖号在2011年拉到莫斯科,进行了外观修复,并在俄罗斯空军庆祝100周年仪式上进行展览,目前还停在莫斯科郊外的茹科夫斯基机场内空地上。
相比较暴风雪航天飞机计划,另一个黎明号航天飞机要小不少,该航天飞机计划是装载运载火箭整流罩内发射,航天飞机式返回并且可以重复使用,用来取代联盟号载人航天飞船。黎明号虽然在苏联解体前进展缓慢,但因其耗费较小,经济前景不错在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续进行相关研究。最终在2003年,俄罗斯进行相关整理,在其基础上推出“快帆号”(Kliper)项目,同时该项目也引起了法国和欧空局的兴趣,2005年俄罗斯与欧空局官员在巴黎航展上宣布正式开始合作。
快帆号航天飞机的等比例模型
然而双方很快又在研发预算上开始扯皮了,俄罗斯希望欧洲能够承担约一半的研发费用,而欧空局认为快帆计划研发投入太大(《卫报》评估认为在15亿到30亿美元之间),只想用商业合作的方式,俄罗斯研究出来后欧洲购买。
退而求次的CSTS飞船
扯到最后,双方放弃退而求次,提出了个替代方案,没有机翼的可回收使用的CSTS宇宙飞船计划。欧洲方面也资助了2100万欧元,但最后还是选择放弃,选择加入美国的猎户座飞船计划。双方散伙之后,俄罗斯在CSTS基础上自己搞奥廖尔飞船计划。
奥廖尔飞船参数相当优秀,第一阶段重12吨,用于近地轨道飞行,可搭载6名宇航员进入太空。第二阶段重16.5吨,计划用于搭载5名宇航员进入月球轨道,可在月面进行7.77吨着陆并以4.23吨重量月面返回。使用液氧甲烷火箭发动机,可回收重复使用,奥廖尔飞船计划在2023年首飞。
奥廖尔飞船之所以值得一提的地方在于,他很可能成为中俄月球联合项目第一阶段的登月飞船。为了跟美国的阿尔忒弥斯计划抢进度,中俄月球计划上进行共享和分工,第一阶段很可能采用中国的921火箭(或直接长征九号)加俄罗斯奥廖尔飞船的组合形式。
俄军机突现立陶宛上空,场面一度慌张,到底发生了什么?
提问题一定要题目清晰,否则让答题人摸不着头脑:俄军机突现立陶宛上空,这句话很清楚,俄军机是没打招呼,就出现在立陶宛这个国家的上空。场面一度紧张,什么场面,下面是什么人,为什么感到紧张?这些都没明示,就突然问出:到底发生了什么?恐怕只有提问者心里清楚了。
俄罗斯又一飞机迫降,死了41人,乘飞机还是最安全吗?
我只想说!不管飞机安全不安全,你该坐还是要坐,因为没有替代的工具,距离近了不管是否安全,大家都会坐高铁,距离远了只能坐飞机,既然不能选择,你纠结安全这个问题有意义吗?假如你七天年假,你会把时间浪费在路上坐火车还是坐飞机
相对来说除了骑自行车,和坐火车飞机还是比较安全的交通工具。俄罗斯领土面积广大,铁路系列虽然很发达但是大多是前苏联时间修建的。目前在俄罗斯还没有真正意义的高铁,第一条高铁“莫斯科—喀山”目前还在前期勘探规模中(由我们中国公司帮助建设的哦)。从一地到另一地,飞机也就2、3个小时火车要跑20、30个小时。 如果俄罗斯火车的速度提上去了相信铁路出行是人们首选。 相对于又慢又不便宜的铁路系列,俄罗斯有很多廉价航空公司,1000多公里的行程打折机票不到500人民币。所以说只要是你经常出行的,特别是在俄罗斯这种地方飞机还是首选。
比起其他的交通工具,飞机还是相对安全的,最大的担忧仅仅是心理上觉得飞机要么不出事,出了就是大事。
搭乘的交通工具主要是解决两地之间的交通时间问题,再者就是搭乘之时的舒适度问题。
交通工具嘛,远的跨洲出行,飞机肯定是首选。稍近的可以铁路,汽车,自行车,至于邻居串门嘛,两脚肯定是首选喽。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俄客机坠毁无人生还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俄客机坠毁无人生还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