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破纪录高温来了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破纪录高温来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全国持续高温创纪录,仅是历史还是开始?
我觉得极端天气频发将是一个越来越严重的情况!自从人类主流社会开始以所谓市场经济的商业化和工业化发展以来,对地球资源过度消耗,温室碳排放愈演愈烈!就像经济危机中的通货膨胀一样根本停不下来,这就造成地球自身调节能力的失常!使地球加速向淘汰人类的气象条件去发展,并开启淘汰人类的不可逆转的猛烈过程!
世界气象组织预测,今年夏天将出现破纪录高温,有什么科学依据?
世界气象组织做出这要的判断可不是子乌虚有,空穴来风,从近两年发生的气象事件我们可以窥见一斑,如去年夏季欧州创记录的高温,今年我们国家五.一节109个气象站气温刷新历史记录,去年暖冬等,为什么全球气温发飙,除了天文辐射影响之外,大气环流很有可能改变了运动规律,才导致了气候异常。
上图是笔者查阅了一下热带海洋面温度数据(2020年6月1日)并截取成图,从这张图可以看出,这里的海水滚烫滚烫的,似乎是开了锅,从颜色标识来看,颜值爆表,热的发紫。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热带海洋面热量非常充沛,蓄积着大量热量等待释放。
大家知道,由于地球是一个球体,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分配不均,赤道地区热量多,便以洋流、台风、季风环流等运动形式,把热量从低纬度向南北两极传递,实现全球热量的平衡。
那么热带海洋面海温这么高,这么多热量要向两极传递,北半球陆地上的国家会深受影响,夏季气温高于往年,出现创记录的高温。
其次是大气环流的异常,上图是国家气候中心对东太平洋海温监测数据,从图中发现,自2018年7月以来,海温一直偏高,有两段红柱子接近或超过0.5°C阈值,这意味着2019年和2020年接连出现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现象其表象是海水表面温度偏高,深层次影响通过大气与海洋的耦合,会改变东西两岸太平洋大气运动。进一步影响全球大气环流,导致世界某些地区气候异常。
上图这是去年冬季(12,1,2月)气温距平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全国大部分地区是红色,河北、河南、山东红色偏重,这意味着我国去年又是一个暖冬年,全球也是一个暖冬,过暖的冬季,河南地区小麦冬季疯长,导致当地百姓下田间割青,本该“冬藏”却变成的“冬发”,这个冬天惹祸了,小麦产量不如往年,物候为”暖冬“代言。
上图是今年五一节气温分布图,本该不在五.一节出现的气温,也不是夏季的天气,却出现了罕见的高温,全国109个气象站点出现了创记录的气温,一般一来说,>=35°C气温为高温天气,而五一节的气温不仅达到35°C,而且河南郑州最高气温还达到42°C。只是一次副热带高压的北抬,导致了我国五一节天气非同寻常,这么多热量从哪里来的呢?热带海洋面蓄积着多少热量,令人震惊。
▲2019年欧州夏季高温
2019年夏季,一股热浪袭击了享受舒坦日子的欧州,西欧多地遭遇了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为猛烈的一次高温袭击,西班牙,法国,瑞士和克罗地亚部分地区的高温体现最为明显,而位于法国的卡庞特拉镇也是突破性的高温,打破了2003年设定的任何时段高温记录。法国、英国、比利时等地出现接近或超过历史记录的酷烈高温,伦敦达37度,布鲁塞尔机场达40度。6月28日当地时间下午4点20分,卡庞特拉镇达到45.9度的高温,将历史纪录大幅拉高,导致大量居民中暑,用电负荷激增,空调脱销,西风带里“大空调”气候也黯然失色。
”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2020年真正的夏季还没有到来,但我们却感受到了热浪气息,五.一的提前演练,也在告诉我们,今年夏天将出现破纪录高温,力挺世界气象组织的预判。
二氧化碳浓度高达17%!地球越来越热,5月再创新高,远古生物在苏醒,2030年气候或大变,人类未来如何面对越来越普遍的极端气候?
6月,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机构(C3S)才发布了一则消息,那就是我们5月又是有史以来最热的一个月份,其中位于北极圈的西伯利亚地区,比常年的平均温度高出了10度,这对北极地区来说是一个“坏消息”,这也说明了我们地球是越来越热了。同时全球5月的平均气温已经相比1981年至2010年同期的平均气温高出了0.63摄氏度。
地球还会继续热下去?
确实从今年的趋势来看,我们几乎“月月”破记录,月月都是刷新了以前的记录高峰,所以说这对人类来说不太好,随着气温的上升,产生的连锁效应也会更加的多,升温会产生极端性高温,干旱,强降雨,强风暴等问题,如果这些情况出现较为严重,那么必然会带来的影响更大,所以地球持续热下去,这些问题都将会“高频率”出现,人类或者地球其他生命也将时在影响的范围之中。
当然世界气象组织也发布说明了,全球变暖的趋势是越来越明确了,除非我们人类进行对温室气体排放的控制,不然这升温是停不下来了。根据监测数据显示,如今我们全球的平均气温已经在人类的活动之下上升了1.1摄氏度,所以人类按照《巴黎协议》的规定,控制在1.5度范围之内,是越老越困难了,甚至人类的2摄氏度“底线”都可能会被突破,那么人类可能到时候再想来控制就真的晚了。
二氧化碳再创有史以来新高
上面我们也说了,二氧化碳是如今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很遗憾的是,在人类活动最薄弱的时候,二氧化碳的浓度依然没有降低下来。根据科学家透露数据显示,今年4月的大气二氧化碳浓度是有史以来最高的。通过测量结果显示,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高达17%,所以人类要防止地球气候带来的影响,这远远不足以消除带来的可能性灾难问题。
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人类在不断的破坏二氧化碳的“循环系统”,最为典型的就是对森林的破坏,例如热带雨林的破坏,今年巴西在前几个月的森林砍伐也是屡次刷新记录,按照这种趋势下去,保护热带雨林基本上就成为了不可能,当雨林系统彻底崩溃之后,地球将会在人类的活动之下,积累更多的温室气体,那么地球真的可能就会变成大家所想的那样,成为一个“火球”。
综合情况而言,二氧化碳的浓度在4月再创有史以来的新高,综合5月又是地球有史以来最热的5月,那么地球热将持续保持,6月我们不知道会不会再次刷新记录,如果还是这样,2020年上半年基本上就是“热出头”了,没有几个月没破记录,下半年可能也好不到什么地方去。
地球升温之下,最担心的是什么?
当然我们最担心的就是对生命产生影响的自然灾难,除了我们极端性气候,海平面上比较普通的影响之外,其次还有一个最重要的问题,那就是远古生物的苏醒。根据科学报告指出,科学家们在南北极地区均发现了“远古生物”,并且这些具有上万年的古老生物都还具有“活力”,那就是病毒。同时来自美国科学家在冰川之中发现的病毒甚至是人类如今无法抵挡的。
所以远古生物“病毒”的苏醒将会直接对生命产生威胁,这就是我们最为担心的问题,因为我们无法进行对这些远古生物进行控制,如果出现了大规模的传播,那么也会出现我们如今的情况。所以控制地球的升温,就是我们如今最为严峻的问题,气候变了,对人类产生影响就会变得越来越严重,到时候人类再想相互来进行控制,那么基本就不可能。
综合情况来说,如今的生态系统再也不能破坏下去了,地球生命的威胁正在受到影响,这已经成为了事实,我们看到了4月再次创下新高的二氧化碳浓度,也给我们指明了,人类真的还是完全意识到气候带来的影响,所以赶快行动,联合国在2019年就指出了,人类只有10年的时间进行气候的改变,过了2030年,气候将会出现巨变。
全球变暖是伴随干旱而发展起来的,绝不是温室效应所致。工业革命以后,随着世界和平,科技进步,世界人口数量也在迅速增长,为了生存,人类大量开垦土地森林和草原,填充河道池塘湖泊,改造湿地,长期的广泛的采用疏导排水方式,不注重保水蓄水,过度开发利用地表水地下水,造成地表蓄水面积严重缺失,地下水位下降,水调节气温功能丧失,形成干旱。加上人类生产基地和居住面积迅速扩张,公路铁路机场及街道等硬化面积迅速扩大,干旱地区及建筑设施,吸收释放太阳辐射能力极强,变成了“大火炉”,不断产生高温热浪冲击大气,造成当前的异常气象,高温伴随干旱而生,越干旱气温越高,气温越高越干旱,形成恶性循环。是“火炉效应”导致全球气候混乱,而不是“温室效应”导致全球简单变暖。干旱的地表及其建筑设施白天吸收储存的热量多,夜间释放的热量就多,导致昼夜气温同时升高。
控制全球气候恶化,有效措施是科学合理的治水,而不是减排,科学合理治水,恢复雨水正常循环体系,解除干旱,恢复水调节气温功能,是控制全球气候恶化的唯一出路,减排不但不能控制全球气候恶化,而且起辅助作用,加速全球气候恶化,减排只能误事。
人类生存已经到了非常危险境地,两极冰川全部融化,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科学家们作为人类行为的指挥者,要弄清全球气候变化的真正原因,对症下药,采取科学有效措施引导人类共同奋斗,而不是玩猴子捞月亮或盲人摸象游戏。为了人类生存,请科学家们不要再胡编乱造,胡思乱想,胡作非为了!弄清地球摇摆运动一切都明白了。
世界气象组织预测,今年夏天将出现破纪录高温,有什么科学依据?
世界气象组织总是放马后炮,每次都是咱高温之后才告诉我们,今年将出现破纪录高温,好吧,你说的对,今年真的很热,五一高温前两名广西百色和海南儋州,双双达到41℃!而到了5月29日,北京气温则破42℃,热不热,温度计说了算!
地球为什么会那么热?真是人类活动造成的吗?
从工业革命以来,地球平均温度已经上升了1.15℃,这是一个可怕的数字,刚刚过去的北京局地最高温42℃计算,同期中国平均温度不过14℃~25℃,所以这必须多地的高温才能让平均温度推高1℃,因此可想而知这1.15℃温升背后又多少可怕的高温故事!
为什么会越来越热?高温的背后冬天暴雪天气又会增加?
想要回答为什么会热其实不难,因为人类活动释放了大量温室气体,这些气体的来源主要是化石燃料的燃烧,比如煤炭和石油,同期还排放了大量氮氧化物以及硫化物等,二氧化碳允许太阳辐射中的可见光通过,但在被地面吸收后辐射的红外波段就会被牢牢的锁在大气层内,就像一层棉被将地球包裹了起来。
十九世纪初期,全球人口只有十亿,到了2020年中,全球人口超过了77亿,这些人口不仅对能源消耗的剧增,还扩大了对肉类的需求,所以才有科学家提议将澳洲和加拿大大规模养殖的牛羊屁收集起来,避免这些甲烷气体排入大气层增加温室效应。这是一个笑话吗?其实并不是,因为甲烷气体的温室效应效率是二氧化碳的20~25倍,你就知道科学家真不是闹着玩的。
碳循环
当然影响远不止如此,人类大规模扩张对森林的破坏,酸性气体排放让海洋酸化,大规模的城市化水泥建筑释放二氧化碳,温度上升会让海洋珊瑚白化,继而以珊瑚生态系统为主的海洋生态濒临崩溃......而依赖于海洋生物的碳循环效率下降甚至中断,这些影响是系统和全面性的,未来将逐渐走向不可控!
从1880年到2017年全球表面平均温度值
自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浓度达到了过去80万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从1750年到2011年间,二氧化碳排放达到了20400亿吨,其中近一半为近40年所排放。2007年时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报告评估,人类活动造成的全球气候变暖概率是90%,到2014年时已经上升到95%,未来只会越来越高。
全球各地排放的碳量
全球正在变暖,为什么冬天还那么多暴雪?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高温蒸发量增加,大气中的水汽含量大幅上升,当然这些湿度很大的气体运动到了高纬度地区,带来的不是暴雨就是暴雪,而这种上升气流和温差的增加正为西太平洋带来的台风的胚胎,所以你会感觉台风也越来越多,极端气候在1990年后的数量甚至占到过去一百年的一半!
世界气象组织关于今年的高温预测报告
5月26日世界气象组织发布了《全球伙伴关系敦促COVID-19期间加强防备炎热天气》的报告,主要是关于COVID-19期间的高温与防疫问题,北半球夏天来临,正被疫情肆虐的诸国在高温下戴口罩,穿防护服,那绝对是一件痛苦是经历,因此世界气象组织发布了高温预警。
世界气象组织在弱势人群(老人于孩子)、卫生工作者的防护于热应激,空调于通风,简易降温方式(贫困地区考量)等13个方面给予了指导性意见。
2019年夏季欧洲高温
欧洲在去年6月和7月下旬经历了两次热浪,法国在6月28日创下了历史罕见的46.0°C高温新纪录。7月下旬,中欧和西欧大部分地区都受到了影响。在荷兰有2964人的死亡与高温有关,这一人数比往年夏季每周平均死亡人数高出近400人!
2020年夏天刚开始就接屡创新高的高温天,让大家提前感受了一下2020高温的来势汹汹,但对中国长江以南来说,刚进入黄梅天而已!连绵的阴雨会让大家先享受下,等六月中下旬渐出黄梅之际,潮湿闷热将会替代现在凉丝丝的梅雨,届时的桑拿天,可能比五一小长假经历的春高气爽的日子要难熬得多,不过该来的总会来的,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一些吧!
世界气象组织上个月26号表示,北半球正在进入夏季,预计会出现破纪录高温,其实无需世界气象组织表示,今年的高温天气我们早就已经感受到了,五月初的时候北方就出现过42度的高温记录。
地球工业时代
之所以全球频繁出现高温,无外乎两个原因,第一是人类工业生产活动,第二是地球自身周期性气候变化。先说第一点,世界进入工业时代以后,地球平均气温具体上升了多少度没有准确数值,有的机构说上升了0.5度,有的则说上升了1.5度,但不管数值多少,地球因为工业排放升温是毋庸置疑的,并逐渐反过来影响人类。
周期性气候变化
再说第二点,地球自身也存在周期性气候变化,可能因为转动频率变化影响,也可能因为太阳系、宇宙规则影响,比如太阳核聚变反应,毕竟地球在宇宙中只是一颗微不足道的行星,连恒星都算不上。在人类没有进入工业时代之前,地球上也出现过多次气温动荡,远到恐龙时期的中生代,近到明清时的小冰期,都属于地球自身气温变化。
高温可预见
导致地球气温上升的两个原因,既可以单独发威,也可以叠加发威,今年的高温很大程度上是两者结合。通俗的讲就是,今年本就属于气温升高年份,再加上工业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地球温室效应,两者不谋而合。北半球还没有全部进入夏季,但以我国为例,春季的平均气温已经比往年高了1.5度左右,几乎可以预见到夏季会有怎样一番景象。
欢迎点击关注,留言一起探讨。
温州市历史高温纪录是几度?
据温州市气象台消息,7月23日13时53分许,温州国家气象站监测到41.8℃的极端高温,打破了市区2003年7月15日创下的41.7℃历史纪录。不仅如此,温州地区之前的最高气温纪录是永嘉保持的42.1℃,当天下午也成功刷新至42.8℃。
北京高温破纪录原因?
一是从21日开始,京津冀地区受比较强的暖气团控制,且影响时间长;
二是在高压脊控制下,天空晴朗少云,辐射增温更加有力,促进了升温;
三是目前刚进入夏至节气,白昼最长,长时间的日照有利于高温出现和维持;
四是空气湿度小,天气干燥也有利于气温升高。
受高压脊影响,在这种形势下,晴空少云,加上低层有较强的暖气团控制,所以在这样晴晒的天气下,没有云层遮挡,辐射增温更加有利,促进了升温。
高温天气的强度和暖气团的强度有很大相关性,这次的暖气团强度比较强,且影响时间长。
另外,北方大气湿度比较小,天气干燥,也有利于升温,不像南方此时湿度已经比较大。
这次北京高温的成因系大陆暖高压脊东移,天空云量相对较少,日照比较强烈,导致地表温度迅速上升,以干热状态为主。与历史同期相比,此轮高温天气强度相对较强,当天更是飙升到39.4度,在6月中旬创下了最高气温的新纪录。从这个整体上来看,明后两天高温强度将会逐渐减弱。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破纪录高温来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破纪录高温来了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