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空中无人机航母将飞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空中无人机航母将飞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国的云影无人机号称航母杀手,专破防空网,谁了解这款无人机?
云影无人机是我国成飞集团开发的、专门用于出口的、外贸型察打一体无人机,功能最多,性能最出色;拥有不错的隐身性能,能挂载反舰导弹,对航母有很大的威胁!
云影无人机
云影无人机是成飞研制的高空、高速、专供外贸出口的单发无人机,整个机身光滑细腻,背负式进气道,整体布局能大幅缩减雷达反射面,隐身性能非常优秀。目前已发展到云影_3了,云影_3是云影系列里最先进的,本文主要以云影_3无人机性能特征来讲!
(云影无人机)
“云影”无人机最大飞行速度每小时620公里,具备察打一体功能;云影无人机主攻光学侦查,能够在1万米高空对1万余平方公里的范围进行任意拍照,且能够同时现场直播,在同类型无人机中算是最先进的;可以准确捕获400公里范围内地面雷达,能使200公里内通信信号原形毕露。“云影3”察打一体型无人机,拥有6个挂点,可任意挂载小型导弹、滑翔炸弹以及增程炸弹;还能挂精确制导武器,专打大型舰艇和航母的反舰导弹。
云影无人机的外型跟美“全球鹰”无人机差不多,属于同种类型,拥有一定的隐身能力、有图像侦察、电子侦察的功能。能够利用相机和SAR合成孔径雷达获取目标光学和雷达影像;能根据敌方雷达和无线电通讯设备定位敌方位置,实施无线电干扰。
(云影无人机)
云影3无人机在国际市场上性能算是最先进的无人机,但是每小时620公里的飞行速度太慢了,与现在五代机超音速的飞行速度比起来不是一个档次的,隐身性能也没有五代隐身战机好,想要突破航母的防空网很难。
攻击-11利剑无人机
要说对航母威胁大的、能够打航母的无人机,我国肯定是有的,下面就来给军迷朋友们介绍一款我国自主研发的最先进的“攻击-11”利剑无人机。
攻击-11无人机是一款大型隐身无人作战飞机,代表着未来战斗机的发展方向,我们的航天科研人员利用攻击-11无人机试验理论中的6、7代战斗机!把设计理论中的性能、数据在攻击-11上来进行试验、验证、测试,是第6、7代战斗机的最初形态。
(攻击-11无人机)
攻击-11无人机整体外形上采用了大三角的飞翼布局设计,实现了最佳的隐身效果,是隐形战机最成熟的方案之一;该机将进气道设置到了机身背部,内埋处理了发动机尾喷口,进一步提升了隐身性能。机身表面再加上吸波材料的话,攻击-11无人机的隐身性能将不弱于美F-22、B-2等世界最先进的、性能最好的经典隐身战斗机。
攻击-11大型隐身无人战斗机,机长达到了10米左右,翼展约为14米,采用最大推力6吨左右的RD-93或者涡扇-13E发动机,最大起飞重量达到了15吨。内置载弹量超过2吨,最大航程超过4000公里左右,已经算得上真正意义的隐身战斗机了。
攻击-11大型隐身无人战斗机拥有五代战机的一些性能,能够突破航母的防空网,对航母威胁大。
综上所述,云影3无人机每小时620公里的飞行速度与超音速飞行的五代机相比太慢了,隐身性能也没有五代隐身战机好,想要突破航母的防空网很难。说是专破防空网,号称航母杀手的话,有点夸张了。
"云影"系成飞专门用于出口的喷气式无人机:察打一体型、电子侦察型和图像侦察型三种基本构型,机身复合材料占比60%以上!整体式复(合)材(料)机翼内设计有整体机翼油箱,装有占整机自重一半的燃油,大大提升了飞机的航程,它比MQ—9快200公里/小时!
它的智能化程度很恐怖:电子侦察型和图像侦察型将探测到的敌人目标通过三军高速数据链直接传输给察打一体型,察打一体型直接发射精确制导导弹打击目标,地面站人员无需操纵、纠正数据错误即可。
(它的智能程度比较高:有点《终结者》的味道)
出口型的“云影”系列无人机共有三型。
- “云影1”图像侦察型:高空高清CCD相机、合成孔径雷达,在13000米高空每小时获取1万余平方千米的光学图像情报;
- “云影2”电子侦察型:全频段雷达信号侦测设备、通信信号侦察设备。它获取400公里外、频率范围在0.8~18吉赫兹的电磁目标特征信息,能有效探测到目标地区地空导弹火控雷达、警戒雷达等,并对其进行测向、定位、实时姿态感知。
- “云影3”察打型:合成孔径雷达和先进光电侦察设备,配合多型先进攻击武器,能够执行察打任务。
只要加装三军高速数据链的平台价格不菲——成飞把"云影"当摇钱树了!
他配备的CM-102型反辐射导弹为超音速导弹:挂载歼击机、强击机等各类固定翼飞机、武直及无人机上,用于攻击敌各类防空导弹武器系统制导雷达和警戒、引导雷达,实施空中压制,为空中进攻作战提供保障。
该型导弹最大射程100公里,战斗部重80公斤,对典型雷达(相控阵)命中精度CEP不大于7米。
云影无人机成航母杀手?别逗了行不行!
这款飞机打其他把护卫舰当主力舰的弱小海军或许还有些能力,用来打有航母的海军就怂包蛋了。
拥有航母的国家,航母都是以编队形式出航。这种飞机远远地做侦察或许还堪用。最不济也能给导弹当个中继导航,但靠它去打航母就是做梦了。速度一般,突防能力更一般,根本没机会靠上航母的防御圈就已经被发现了,接下来还想怎么玩?继续往前突就当靶子了。
2017年航空展上的云影
这种无人机最适合的任务就是侦察,由于飞的还算是高,速度也勉强凑合,可以大范围地进行扫描侦察。至于攻击性任务,在海上顶多是打个没有防护能力的巡逻艇、护卫舰之类的就到头了。稍微有一些区域防空能力的军舰,都很难有战果,就更不要去奢望敲打航母了。
云影就三吨的起飞重量能干什么?载荷只有400公斤,带大一点的弹药都飞不起来了,但如果带那些轻型弹药,给航母挠痒痒吗?何况想挠痒痒都靠不上边呀。
至此,云影的定位就不是当航母攻击机来用的,这是一款合格的侦察机,也可以偶尔客串一下轻型攻击机,但也只能攻击那些基本没有防空能力的目标。去打航母,实在是太难为它了。
中国的云影无人机对航母有点威胁,要说专破防空网,号称航母杀手的的话,还是有点夸大其词了。云影虽然不错,但主要是用于出口的外贸版本,不可能是我们的最好产品!军迷朋友们应该都知道,国际上军火出口都有个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最好的武器装备一般是不对外销售的,大多数都是降低一个等级后才会出口!由此可以想象得到,云影无人机只能是我国二流的产品,至于一流的最好无人机吗?肯定是留着自己用了!
云影无人机
1、“云影”无人机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成都飞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研发制造的高空高速喷气式隐形察打一体无人机。该机隐身性能相当先进,采用涡轮喷气发动机,高空高速性能好,飞行高度14000米,最大飞行速度620公里/小时。
2、“云影”无人机,是中国首款高空高速外贸无人机, 设计很有特点,十分注重隐身性能,采用了锯齿状设计前起落架舱舱门和机头的光学窗口,这样设计的目的就是减少雷达反射,最大化的达到隐身效果!
3、“云影”是首次配装WP-11C涡喷发动机的无人机,比涡 桨发动机速度高,迎风面积小,总体阻力小,雷达反射面积也相应减少,高空高速性能好。能在14000米高空进行巡航,能够有效地躲避近程对空武器系统。
4、“云影”无人长9.05米,翼展17.8米,拥有4个武器挂载点,最多可悬挂6枚武器,最大载弹 量可达400公斤,可配挂50公斤/100公斤级小型精确制导炸弹、导弹,配装光电监视/瞄准装置及,能够对情报、监视、侦察任务做到非常圆满,还有高分辨率实时侦察相机、合成孔径雷达等图像侦察和通信侦察的电子设备,侦察性能十分先进,是同类型中的骄骄者!
云影无人机的先进性能
(云影无人机)
1、一是飞行速度和飞行高度较高,可以避免大多数的低空防空火力袭击,直接在高空就发动攻击。在实战中,他可以更快的抵达战场,摔先打击敌方目标,提供快速的对地火力支援,可以更加快速高效的突破防空火力。云影还是全球第一种可以打击反舰作战任务的无人机。携带的CM-102反辐射超音速反舰导弹射程超过100公里,直接打击敌人舰艇,可以对2000公里半径内的目标实施攻击,反舰攻击能力大大提高了,它还可以由航母搭载进行作战。
(云影无人机)
2、云影无人机的技术性能比较先进,智能化程度很高,可以独立作战,也可以把敌人雷达目标和火控数据共享到指挥中心,然后由指挥中心统一分配作战任务,由云影攻击无人机负责发射导弹打击目标,整个过程无需地面人员操控,指挥控制中心只需做好监督、及时纠错就行,这也是云影无人机作战灵活,能够精准高效打击敌方目标的原因。
(云影无人机)
3、云影无人机还可以利用高空高清相机、合成孔径雷达等设备,在14000米高空,拍摄1万余平方公里内的高清图像,也可以截获0.8-18吉赫兹范围内的电磁信息,利用强大的网络功能,联系战斗机、武装直升机、炮群对发现的目标进行攻击。
(云影无人机)
4、云影无人机最大优势在于飞得高,一般的肩射地空导弹根本威胁不到它,这就使得在对付恐怖分子、游击队这些防空能力较差的部队,打击效果会更好,自身生存能力会更加安全!
总之一句话,云影无人机是目前在国际市场上公开销售的察打一体无人机中,功能最多,性能最出色的无人机,只不过对航母有一点威胁,但还算不上真正的“航母杀手”!
看着网友们说得这么热闹,不缺魂舞大漠一个,也许个人的看法正相反。
珠海2018,“风影”以其低矮的起落架,便于折叠的机翼,传说被上舰,本身没有错,只是3吨的起飞重量,是上航母还是076,值得细细琢磨。
如果是航母,一定会是最新一级的003,“云影”再怎么改进,一定比不了下一代有人舰载机的隐身能力,相比挂载威力无疑天壤之别,因此登上航母无意义。
076被指具备弹射能力的两栖攻击舰,不出意外,主要使命还是要突出立体登陆的能力,使用“云影”即可获得不小的对地打击能力。
如此观照,当蜂群机型太大,独立执行任务又失之太小,这样“云影”即便上舰,不会有别的心思,原因是它压根就不是为打航母而生的。上不上舰,都是为了精确点杀前线战术重点目标,应该说能力不低。
任何装备都是一样,是它的活当然没二话,硬要削足适履则大可不必。
换一个思维,相比“云影”,20吨级攻击-11隐身能力则要好得多,登上航母后执行对海上移动目标打击任务,有利突破其层层拦截,足够大也足够强,更合适。
网友传说“云影”3,据信换装了双台涡扇500发动机,尾喷口也做了隐身处理,这对登上076是有利的,可以进一步提高突防能力,也有利于外销,毕竟最初的开始,就有一点相比美制“复仇者”的意思。
“复仇者”在美军中的定位也尴尬,陆军不喜,海军不爱,空军更是不闻不问,出口正是它唯一的出路。果然,卖给了印度,被当做高大尚,价格自然不会低。各国都会自己的装备实践和实际,我们一样,“云影”登上076完全有可能。
航母舰载无人机未来真的会实现吗?
热爱空军装备的小伙伴们,是不能去忽视无人机的发展的,就我而言我对无人机的了解源于在11年的继本拉登之后的基地组织第二代领导人被美国一家“捕食者”无人机发射导弹击中炸死。我记得当时报纸上花很多篇幅介绍无人机各个优点,列如它可以根据具体任务的不同,可以及时变换侦查还是对地攻击,亦或者配合有飞行员的战斗机模式。并且它在远程操控极大程度上减少人员的损伤,更加符合未来高科技高信息化作战。看来未来随着技术的成熟可能将不会再有载飞行员战斗机了,那么在航母上哩?航母也可以实现搭载无人机吗?
当然我这里所说的无人机是无人战斗机,其实美国很早就开展了舰载无人机计划,在2013年时一架X-47B同时是隐身无人机,就在美国航母上完成了弹射起飞,随后也完好无损的降落在另一艘航母上,我们知道是否可以成为舰载机最大难度就是起飞和降落的时候。所以可以说航母搭载无人机早在13年就实现了。
可是到现在这么长时间了,也没见这架飞机再出现在公众的视野呀。这是因为这架无人机和传统无人机不同,它的控制主要依靠自身的计算机。在实验中出现不少次的自身计算机故障,同时因为机身比较小,载油量少,作战半径小,载弹量也有限。不但有高昂的造价,还有巨额的维护费用,这样一比较还不如F-18战机更加实用。所以这个计划很快也就下马了。当然舰载无人机只是相对说目前还不紧急需要,相信在未来技术提升后,航母也将会搭载更多无人战斗机。
不需要未来,因为已经实现了。
早在2013年,美国就从乔治布什号航空母舰上弹射起飞了一架X-47B舰载无人机,并取得了成功。随后,X-47B又成功降落在布什号航母上,完成了在航母上起飞和降落的测试。
X-47B由美国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研制,该项目于2007年正式启动,整个项目耗资约14亿美金。2011年2月份,X-47B首飞成功。
X-47B设计速度可为0.65马赫,实用升限为12000米,具备隐形能力,可全天候作战,可携带各种传感设备,甚至具备网络作战和空中加油能力。
无人战机的优势就在于省去了与飞行员一切的设备,提升了容纳设备的空间,还不用考虑飞行员的伤亡问题。所以该项目开启之时得到了美国海军的高度重视,美国海军认为X-47B将来可代替有人战机进行作战。
但是事实却很鸡肋,美国海军再重新评估了X-47B项目后,决定下马该项目,因为X-47B并不能很好的替代有人战机。X-47B与传统无人机的区别在于X-47B不需要远程控制,而是通过计算机自主控制。但是这并不意味着X-47B能完全离开人,X-47在航母上还是需要和有人战机一样需要地勤工作人员。而且X-47载弹量有限,远低于有人战机,实际作战效果不如美军现役的F-18,而且在面对复杂的电磁环境时,X-47B也不能很好的执行作战任务。
所以X-47B只是昙花一现,真正完全在航母上部署无人舰载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无人机可以用火箭助推,那滑跃式航母的固定翼预警机能不能也用火箭助推呢?
舰载机用火箭助推起飞,早在几十年前就有人提出来,但在实践中难以实现。要将几十吨重的飞机,依靠火箭推力水平起飞,难点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飞机的结构不像火箭,其强度难以承受火箭巨大的推力,且受力不匀会导致机体受损,危及安全起飞。
二,火箭产生高温高压的尾焰,航母甲板承受不起,会遭到破坏,舰上人员的安全也难以保障。
三,巨大的火箭推力,使飞机起飞舜间难以控制,也会危及飞行安全。
四,精准抛弃助推火箭,保障舰机以及人员安全也是难以做到的,因为海洋环境千变万化,其影响是非常大的。
早就实验过运输机用火箭助推在航母上起飞了,没事多看看军事杂志都多少年前的事情了。
火箭助推不是不可以而是限制太多
1.不安全,火箭就是不装弹头的导弹这种东西越多的占用在甲板上危险越大,在起飞前这种助推器必然堆放在甲板上,多少次事故证明了甲板上危险品越少越好?
2.不经济,火箭助推器使用起来最少两枚,两枚的成本虽然不及导弹但是能达到一枚导弹的成本,请注意这是一个架次白扔一枚导弹航母使用火箭助推必然没有弹射器,所以每架战舰也应该使用火箭助推器进行重载起飞,美国航母一天220架次以上,就要浪费大约440枚火箭助推器相当于白扔200多枚导弹,注意扔进海水里的助推器是回收不了的。
3.占用空间,那么一天220架次就要用440枚助推器,那么你在航母的一个补给周期内你需要多少?这个数字请乘以15天,航母的补给周期最大约是15天,这些助推器会占用大量的航母空间,有这空间干嘛不多放点导弹、油料、或者淡水、食物?
要知道航母的战斗质量取决于起降飞机的种类,所以起飞的战机种类越多你战斗质量越高。我算的数字只是大概但是我告诉你非常浪费,就算美国那么豪的国家也受不了在整个航母寿命周期内每天扔几百枚助推器,不仅不经济而且安全性非常差。
还有无人机跟你说的相反恰恰不需要助推就能起飞,因为无人机空重非常低,无人机在航母起降的难题主要是自主控制起飞着舰,遥控着舰有延迟会坠机的。
使用火箭助推器令无人机从非常短的轨道上起飞,是许多驱逐舰与护卫舰经常使用的手段,在舰内部署一架小型无人机,需要使用其侦查的时候就直接点火射出去,就好像窜天猴一般,等得到相应的升力之后在点火自行飞行。这项技术的确可以令无人机飞起来,但却无法使用在航空母舰的舰载机上。
首先可以使用火箭助推器的无人机,基本上都是那种体型不大的侦查机型,空中大约都在几顿左右,这种重量的无人飞行器使用火箭助推器完全没有问题,因为这种飞行器在设计之初就是为了使用火箭助推器而建造的,它们的外形本身就能够禁受得住从火箭助推器传导而来的强大过载,然而体积稍大一些的飞行器例如全球鹰、Q9死神等,都无法使用火箭助推器。因为其自身体积大为了适应在超高空飞行,机身强度做的比较情报,如果使用大推力的火箭助推器,恐怕刚一点火就会支离破碎。
还有就是火箭助推器所发射出的尾焰过大,单靠一块从甲板升起的挡流板是无法全部挡住的,而航母甲板上的空间又过于窄小,火箭助推器以点火,恐怕会烧到旁边的舰载机甚至工作人员。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消费比的问题,无人机由于体积小重量小,所以只需要小型的火箭助推器就足够了,一次发射也不需要浪费多少火箭燃料。可要是想把几十吨的舰载机一口气给推起来,那么附带的将会是数个火箭助推器,而为了能得到相应的推力,就需要更多的燃料,火箭燃料那么贵,每次起飞都需要重新补充,实在太烧钱。
最后就是仓储问题,我们都很清楚,航空母舰不仅要装飞机,还要装自身的油料与武备,舰载机的油料与武备。这些东西本身就已经占去大量的舰内空间,而我们都知道火箭助推器这种东西几乎都是一次性的消耗品,每次使用后都会丢弃。这样算来每起飞一架飞机,就需要丢弃火箭助推器,那么航母舰内就需要挪出大量的空仓去存放大量的火箭助推器以及火箭燃料,如果要想把这些东西都装进去,航空母舰恐怕得造出20万吨级的才行。
综上所述:利用火箭助推的方式起飞舰载机的确是一个办法,但作为烧钱大户的航空母舰,绝对不会使用消费比如此之低,而且还自行降低战斗力的方法来起飞本不适合在滑跃式甲板航母上起飞的舰载机。
另外随着无人机的发展迅猛,中国的舰载预警机很有可能不必效仿美国去制作那种体积庞大的有人驾驶飞机E-2C,或许会是一种可以垂直起降的无人预警机。由于是无人预警机,可以做到24小时全天无休息的预警。从消费比来讲,也要比有人驾驶的预警机便宜许多。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空中无人机航母将飞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空中无人机航母将飞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