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印巴冲突持续升级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印巴冲突持续升级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印巴爆发边境冲突,印度军火商公开新一代反导系统,有什么目的呢?
据《环球时报》报道,当地时间9月22日,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公开其两种下一代反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最新细节。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也宣布,印度研发了新一代反导系统,成为世界上继美国、俄罗斯、中国以后第四个具备独立研发反导和反卫星系统的国家,以及“跻身太空大国之列”。
(印度研制的反卫星(A-SAT)导弹,曾经在2019年试射成功)
据印度《防务新闻》网站介绍,印度下一代AD-1和AD-2反导系统所配备的PAD拦截弹,可以分别对中程弹道导弹、以及远程弹道导弹实施有效拦截。这两种印度新一代反导系统,据称早在今年1月就已经研发成功。目前,印度国防与发展组织正在积极游说国防部和政府,希望他们能够购买这两种反导系统,用于防御首都新德里遭导弹的袭击。
PAD拦截弹采用的是主动雷达制导,雷达原型来自于以色列研制的EL/M-2080雷达,后由印度自行改良,号称可以探测1500公里以外的导弹,不过在实际的测试当中,拦截的都是射程300公里以内的弹道导弹,PAD拦截弹曾经在50公里高度范围内的高空拦截试射中都取得了成功。
姑且不论印度这两种最新公开细节的反导系统,其真实性能到底被渗了多少水分。但从印度当前正急切要求俄罗斯尽快交付S-400防空系统、以及还有可能购买美国爱国者-3防空系统等举措来看,足以说明印度国防和发展组织所搞出来的这些新一代反导系统,性能应该不怎么样。
事实上,在当前印度与包括巴铁在内的多个邻国发生边境对峙的背景下,印度国防和发展组织如此迫不及待地将这两种反导系统推出来,显然试图利用当前印度与周边国家关系紧张的机会,说服军方买下他们的这些反导系统。
印度这两种专门应对巴铁导弹的反导系统,性能到底如何?印度《防务新闻》的一段报道,很能地说明这两种反导系统的真实性能。该报道说,巴基斯坦目前所部署的弹道导弹,所用的技术来源于其他国家提供的前苏联时代的过时技术。目前,只要巴基斯坦没有新导弹的加入,印度所谓“下一代”反导系统,能够有效对付巴铁现有列装的弹道导弹。
也就是说,如果巴铁列装了新一代弹道导弹系统,印度的这种“下一代”反导系统就没辙了。问题是,巴基斯坦虽然自己没有能力研发更先进的弹道导弹,但他们还有一个导弹大国做后援。只要巴铁有需要,随时都能获得让印度反导系统束手无策的攻击导弹。
印度国防和发展组织这种反导系统,虽然被冠上“新一代”的唬人噱头,但综合印媒的报道,说明这种反导系统根本就无法与S-400比肩防空系统,显然秉承了印度国产战机和坦克“服役即落后”的传统。
这也就难怪印度军方宁可花高价购买美俄的防空系统,也不愿意购买印度国防和发展组织的这种“新一代”反导系统。毕竟,按照印度军工的工作效率,等到这种导弹列装印军部队,还不知道要多少年,届时天知道巴铁又装备了什么样的弹道导弹系统了。由此可见,与印度的其他很多国产武器一样,印度国防和发展组织所推出的这两款反导系统,虽然号称“新一代”反导系统,但由于性能的跟不上形势,很难在美俄防空系统的夹击下,在印度军火市场中获得一席之地的。即便莫迪一直积极推动军事装备本土化进程,无奈印度军工技不如人,所以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国防部,将大把大把的美元送进外国军火商的口袋里。更何况,印度国产武器无法与外国武器一样,让新德里的那些高官们拿到回扣。
印度反导系统进行的拦截50公里高度目标的试验,表明这种反导系统只能拦截射程3000公里左右的中短程弹道导弹,也就是相当于即将退役的老式东风-11弹道导弹,而对于新型的东风-16等等等,则完全无法拦截。
要在先进导弹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研发出先进的拦截导弹,对于印度来说很明显是个几乎不可能的目标。即使是俄罗斯,目前也没有先进的中段拦截弹,因为俄罗斯还没有KKV动能拦截器,依旧采用核弹头的末端拦截系统。印度PAD拦截弹反导拦截弹是一种爆破弹头,非动能杀伤需要高爆炸药破片的战斗部飞向目标对其杀伤,印度反导系统采用的是多爆炸成型弹丸(MEFP)战斗部,是一种能提高杀伤效果的定向战斗部。这属于上世纪80年代的技术,这说明印度在研制动能拦截系统KKV时遇到了技术障碍。
动能杀伤是依靠拦截弹本身的动能拦截目标,拦截弹与目标之间的相对速度可达4~10 km/s。动能拦截弹代表着反导反卫星武器的发展方向,迄今为止,只有美国和中国实现了动能杀伤方式的反导拦截。在这方面,印度还需要继续努力30年。
印度在克什米尔再遭遇袭击,18名印军伤亡;印巴冲突是否会因此再次升级?
印巴冲突继续加码,但是短时间内两国之间已无爆发大规模冲突的可能,
巴基斯坦外长已经于3月6日表示双方的紧张态度已经在缓和。
至于印巴两国在克什米尔地区爆发的冲突:印巴两国哪年没在这儿死,那么几十号人,那反而不同寻常的,实际上此次双方在克什米尔地区爆发炮战。
受到关注很大程度上
就是因为2月26号印度越境轰炸位于巴基斯坦境内的穆罕默德军
2月27日巴基斯坦反击,击落了两架米格21战斗机。
如果冲突真的升级的话,那现在听到的就不是所谓的炮弹,而是作战舰艇被击沉,或者说又有什么飞机被打下来的,很明显并未听到这类消息,也就是说双方的冲突已经在缓和,只不过印度表示他的不争馒头争口气,他好歹得把这些被打了个面子夺回来吧。
把这点面子夺回来,他们就能很愉快的玩耍了
冲突一直在升级,但依旧是“小打不会断,大打不会有”。印度在这几次与巴基斯坦的冲突中都是落了下风,可谓是大国颜面尽失,让国际社会看了印度的笑话。
巴基斯坦的态度很明确,一直在呼吁印度重新回到谈判桌上,希望能尽快平息矛盾。结果印度“恃强凌弱”,没有一点和解的意思,还加大印巴边境的兵力投入,结果不是战斗机被击落就是飞行员被俘虏。
印度在这次冲突中表现的十分强硬,本来是想借此来为印度总理大选做文章,结果莫迪没有把握好冲突发展的程度。莫迪是想借印巴冲突来发酵印度教民族主义,从而笼络更多人心,缓解现在支持率被国大党超过的压力,结果偷鸡不成蚀把米,高兴了没几天就在冲突中把脸丢尽了。
既然有冲突肯定就会有伤亡,这次18名印军伤亡让印度更加难堪,印度肯定想在后续的交锋中找回面子,所以冲突还会进一步升级。但是,冲突永远不会升级到爆发战争的那一步,这不是印度想要的结果。
一旦爆发战争,印度近年来稳定的发展将被阻断,可能因为这场战争拖垮自己的经济,如果再升级成核战争就更不是印度能承受的了,两败俱伤是避免不了的,巴基斯坦更不想打了,国内积贫积弱,好不容易可以搭着“一带一路”的快车发展一下经济,要是爆发了战争,仅剩的一点家底子也会耗光。
所以双方都会保持克制,即使冲突会升级,也不会升级到爆发战争的那一步。
印度又受到恐怖袭击,很可能与上次炸死印度40余人的恐怖组织有关,如果印度的越境轰炸该组织的报复行动失败的话(巴基斯坦和一些外国媒体报道印度的炸弹都扔到了空地上),那么这次该恐怖组织的报复行动,应该是针对巴基斯坦逮捕部分恐怖组织成员及首领近亲属的行动所为。
巴基斯坦抓人为何要报复印度呢,其实不难理解,因为一是冤有头债有主,巴基斯坦抓人也是受印度所逼,急于做出姿态缓和紧张局势,这个仇只能算到印度头上。二是巴基斯坦是该恐怖组织的窝,打印度是找碴,打巴基斯坦是找死。
印度3月7日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再次遭遇袭击,导致包括18名印度警察和军人在内至少30人受伤。印度方面表示该事件是在2月14日制造了44名印度警察身亡的穆罕默德军所为,显然,印度和巴基斯坦当下在边境地区进入了多事之秋。
◎2019年3月7日星期四,一名嗅探犬和警察在印度查谟检查手榴弹袭击现场。
据美联社报道,3月7日在印度控制的克什米尔地区查谟市的主要巴士站发生了多枚手榴弹爆炸案,手榴弹被凶手投掷在一辆公共汽车下面随后爆炸。随后伤者被送往医院,其中至少有四名病情危重。医务人员和警察表示,一名伤员在医院经抢救无效已经死亡,但医务人员和警察并未透露死者是平民还是军人。
在爆炸案发生数小时后,警方称他们逮捕了一名被指控投掷手榴弹的男子,案件获得“重大突破”。据悉该此爆炸案是由克什米尔地区最大的反叛武装穆罕默德军进行策划和实施。
◎3月7日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爆炸案中的伤员
印度情报部门也在第一时间对外表示“面对武装分子的突然袭击,我们不会让印度士兵的鲜血白流,(我们)已经联系了所有可以联系的力量帮助我们”。
印度高层声明称,该袭击事件是对印度拥有克什米尔地区主权的挑战,对手无寸铁的平民的袭击是“所有文明人类应该谴责的最谴责行为”。
在过去,印度在该地时常遭遇类似的手榴弹袭击事件,但往往印度政府因为没有提供任何证据。反叛分子反过来指责政府特工进行袭击以诽谤他们的行动。
◎克什米尔地区印巴实际控制区域
2月14日印度在印控什米尔查谟地区遭遇了重大的袭击,该袭击事件导致44名印度准军事部队士兵死亡,这是自1989年武装叛乱开始以来最严重的袭击印度军队的事件。1989年,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武装叛乱,在叛乱平息之后,数百名印度民族主义者袭击了该市的穆斯林居民区,焚烧车辆并在家中投掷石块。当局在该市实施了几天的宵禁。
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大多数克什米尔人支持反叛分子要求该领土在巴基斯坦统治下或作为一个独立国家团结起来,同时也参与民间街头抗议印度控制。 自1989年以来,实际上大约有7万人在起义和随后的印度镇压中丧生。
◎印巴实际控制线
当下围绕着2月14日印度发生的袭击事件,印巴双方已经爆发了多日的边境冲突,甚至27日印度有两架战机和一架直升机被巴基斯坦击落。
印度莫迪政府当下面临着反对派的联合发难和下议院选举的压力,所以在边境冲突中进行着低烈度炮击,但也算保持克制。然而显然3月7日这次爆炸案件将使莫迪政府压力剧增,而这种压力势必将转嫁到印巴当前边境冲突中。所以恐怕印巴边境冲突升级,在所难免。
感谢头条邀请!
如果有朋友坚持看完我对这场冲突的一些间见解的话,应该会发现,作为我个人至今仍然坚持该冲突无论怎么升级,都会在可控范围内展开有限度的斗争。
政治家们才是这个星球上最专业的骗子,他们是一群能够审时度势,为国家意志,为自己的政治企图和选票,策划出各种匪夷所思情节,经常大手笔大制作的导演一些故事的影帝兼导演。
不但善于说故事,而且同样擅于创作故事!
所以说印巴克什米尔问题,经过多年来双方政治家们在该地区冲突中积累的经验,整合各自国内人民和政治诉求,结合国际政治环境,地区地缘政治因素,小冲突可以,大打出手肯定不行,这不符合双方利益,也不符合各自站着i背后的大哥们的利益。
由此我个人判断,眼前的双方越是开启了热火朝天,剑拔弩张的激进模式,越是有潜在可能迫于国际压力和周遭压力,成为两国最大的放弃冲突借口。
有了这样一个大背景和大台阶,借此形势必然急转直下。在相互的默契中,找到一个双方都能接受并且好看的点上,最后双方为了各自人民和平和福祉的主旋律上而坐下来谈判。
当然了,在回到主旋律之前,印度阿三哥的那张让人忒特么讨厌的臭脸,还是需要照顾一下的。明明手里攥着王炸,愣是玩成了普通农民,属实不靠谱啊!
反观我巴铁,在老大哥的支持下,那是有礼有节,软硬兼施,攻守兼备,即能亮剑又能高风亮节。
搞得阿三哥灰头土脸的不止是一剑封喉,血溅三尺的武力,更是很中国风格的政治智慧和国家意志。
现在巴铁头疼的不是战争,而是用什么方法能让这头南亚蠢象即能体面的全身而退,又能各自有个站的住的理由。
印巴冲突越演越烈,会导致第四次战争的爆发吗?
印巴两国这次空中对抗虽然比较激烈,但是仍然是小范围的有针对性的军事冲突,并不具备导致全面战争的基础。印度这次率先发动的越境打击,是针对2月14日的印度军警遇袭事件的惩戒报复行动。印度空军明确指出,他们空袭目标是巴基斯坦边境地区的“穆罕默德军”训练营地,该组织被印度认定为恐怖组织。
既然有情可原,那么巴基斯坦也不会可以将问题矛盾扩大化。实际上两国在边境上的炮击事件从未间断过,但都是有惊无险,也充分体现了两国对可能造成全面战争的敬畏和谨慎态度。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是公开的核武器国家,常规军力上,与印度相比,巴基斯坦处于绝对弱势。
这一态客观势令外界担忧---印巴冲突是最有可能导致核战争的火药桶。好在,印巴都只知道自己的屁股坐在火药桶上。印度这次未经巴基斯坦同意实施越境空袭,算是主动“挑衅”巴基斯坦的主权,反击是在巴基斯坦空军的职责范围内的必然手段。不过这其中的还有大国博弈的深度影响。
在击毙本.拉登结束反恐战争之后,美国在南亚的战略中心由巴基斯坦转向印度。美印关系的火热和美巴关系的冷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现在的印度是美国“印太战略”的香饽饽,美国不惜向其转让最先进的军事装备技术(F16)、出售只有盟友才有资格购买的战斗机(P8反潜机和还在谈判中的F15战斗机)。
所以这次印度空军战机这么“嚣张”的越境空袭,骨子里体现的也是美国当前在印巴之间关系上的“亲疏有别”。实际上,失去美国的战略支撑,巴基斯坦在面对印度时的确会有点底气不足。而且美印关系趋势还在继续向着对巴基斯坦不利的方向发展,矛盾激化冲突不断也就是必然的体现。
目前,能抑制印巴战争的区域框架是上合组织。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是上合组织成员国,可以在中俄主导协调的框架内坐下来谈判。尤其是印度关心的反恐问题,可以纳入上合组织反恐战略合作机制中统筹解决。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印巴冲突持续升级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印巴冲突持续升级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