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震后又发生6.4级地震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震后又发生6.4级地震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新疆和田地区连续发生7次地震,最大一次强震达到6.4级,会不会有更大的地震发生?
一般说来连续地震之后,地震的强度会越来越小,特别是达到6.4级这样的强度之后,出现更大地震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了。毕竟其内部造成地震的压力随着地震的多次爆发已经得到缓解,压力变小,剩余地震的强度也就越来越小了。
地震就好比一个不断积累的能量储存罐的爆发与释放过程,其爆发次数和强度跟这个储存罐的强度和密封度有关。
每次地震前都会先有一个能量储存罐形成,随着这个罐体内部能量的不断积累,其向外扩张的压力就会越来越大。当这个压力达到一定临界值的时候,罐体就会被撑破,地震也就发生了。
如果这个罐体不够结实,就会比较容易被提早冲破,从而出现烈(强)度较小却相对频繁的地震。如果这个罐体足够结实,罐体储存压力的过程越长,储存的压力越大,其爆发的频率就会越小,但爆发时候的烈(强)度就会越大。在地震的爆发表现上就是“一般不发地震,一发就是大地震”。
自上一次地震过后,某个易发地震区域的地壳之下,就会形成再一次的能量积累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新的地震循环的开始。直到多次循环之后,这个区域的地下能量被完全耗尽,这个地区的地震才会真正结束。
这就是对地震的一般理解,朋友们对地震有不同理解和感受的,欢迎留言讨论。
#地震快讯#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06月26日05时05分在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北纬35.73度,东经82.33度)发生6.4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在新疆这样的地震见怪不怪了,我们看下图:
这次新疆于田地震是我国今年以来,最大的一次地震,震级比较高,达到了6.4级,震后几个小时之内在震中附近又连续发生4次3.0级以上的地震,最大的一次是4.7级,属于主震—余震型,一次能量的集中释放,形成6.4级主震,之后又有4次余震。从震源深度来看,是典型的构造地震。
说说震中的位置,上图可以看出震中位于昆仑山山脉附近,这个地方与西藏的阿里地区相邻,震中5公里范围内的平均海拔在5299米,人烟稀少,尽管地震这么大,估计也不会有多大伤亡,没事儿地震就玩自嗨吧。
地震伤亡不大,但这里地质灾害会不少,落石、滑坡、堵塞河道等地质灾害估计是常有的事,上篇头条班公湖里的昌隆滩有那么一堆堆落石,是怎么来的?当时一直很困惑,今天答案可能揭晓了,与地震有关。
还会不会有更大的地震发生?
从目前来看,6.4级为主震的话,其它4次为余震,能量不断衰竭,没有大地震发生了,但余震还会有,今天、明天……以后小震还会有。但这个地区还会有大地震发生,还会形成新生成的大地震。为什么这么说呢,大家可以看看上面的断裂带,不同寻常地分布着而且是年龄非常轻的全新世断裂带。
这次6.4级地震与阿尔金山断裂带有关,呈树枝状,这里面多为逆断层,都是新生代构造运动向北挤压,形成距今1万年左右的断层,构成一条条断裂带,非常活跃,还会有大的地震发生。
从图1中统计,距离震中100公里范围内发生过两次7级多大地震:
2008年03月21日 和田地区于田县 震级 [Ml] 7.47级
2014年02月12日 和田地区于田县 震级 [Ml] 7.38 级
2008年08月26日 和田地区于田县 震级 [Ml] 6.06级
1980年10月07日 和田地区于田县 震级 [Ml] 6.06级
2012年08月12日 和田地区于田县 震级 [Ml] 6.42级
……
5级多地震多如牛毛……
从上面数据来看,于田县大地震还是不少,但从时间的脚步来看,很是惊人,都是最近发生的地震,这不能不说与这些年龄与非常新的断裂带有关,由此看来,距今最近的全新世断层是地震的祸根,那么这次地震也在我们认知范围之内,只是什么时候能做出预报来,这道难题还是一直难以攻克。
新疆地震多,这表明来自于青藏高原的挤压力还在持续,只要印度板块一天“咬着不松口”,新疆的地震未了,山长高不止。
最近的地震非常活跃?在最近的24小时之中,我国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连续发生多次地震。根据中国地震监测网数据显示,总计已经记录到了7次地震,最强的一次是发生在6月26日5时5分,等级大小为6.4级,所以这算是一次强震。
本次地震产生的影响有什么?
这次的6.4级强震是今年以来我国发生的最大地震的之一,另外一次是1月19日在新疆喀伽师发生的6.4级地震。也就是说两次强震都是在新疆地区,根据地震监测网数据显示,本次离震中最近的乡镇是88公里外的阿羌乡。同时震中5公里范围内平均海拔约5292米,周边人口稀少,所以影响可能不大,具体暂时没有新的数据说明,我们后续也继续跟进查看。
整体上来说,从数据来看,这次地震应该不会有什么影响,所以大家不用太担心,我们也期待如果有波及到的地区一切安全。
确实,在全球范围之中,最近的强震以上级别还是不少,并且在6月下旬是地震稍微强的阶段,两次大地震都是在 6月15日之后,就看看后期情况是如何,不过我们都说了地震无法精确预测,至于会不会还有地震发生,我们也没有办法进行说明。
这次地震也是6月以来第8次强震,所以,6月的强震数据是在不断上升之中,6月暂时记录到的最强一次为墨西哥的7.4级大地震,过后就是新西兰克马德克群岛以南海域的7.3级大地震。因此,6月以来6级(包括6级)以上的地震8次之中还有两次大地震。
会不会有更大的地震发生?
上面我们也说了,地震在如今是无法精确预测的,但是新疆确实也存在我国的多条地震带,总计五大地震带,是我国多震省区之一。不过大家也不用担心,虽然地震频度高、震级大、范围广,但多数地震发生在人烟稀少,经济欠发达的山区,所以影响就小很多了。
根据国家地震局统计数据显示,二十世纪以来,新疆境内发生6级以上地震104次,其中7级地震14次;8级地震2次,平均每年发生一次6级以上地震。
而这些地震主要集中在三大地震带区域,分别为天山地震带,阿尔泰地震带以及西昆仑地震带,从地震带的情况都可以看到,地震影响的区域是不太严重的地带。
同时,我们也知道,新疆处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的前沿地带,所以总计有五大地震带是属于正常的情况,板块的碰撞前沿地带出现地震也是属于正常的情况,在全球范围之中,几乎没有都有这样大小不一样碰撞性地震发生。
其实简单的来说,地震主要发生的因素就是板块运动,包括墨西哥的这次7.4级大地震也是同样如此,所以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按照这个情况来看,这次的地震可能也是属于地震活动的地区,不过中国地震监测网已经说明了,属于高海拔地区。周边人口稀少,所以影响可能不大,同时我们也再次强调,地震在科学之中无法进行预测,所以会不会有更大的地震发生这个没人知道。
与地震相关的知识解读
地震无法精确预测,而如今我们看到这样的报告可能比较多,那就是经常有人说某个地区发生的地震概率有多高,这算是地震预测吗?很明显,这也不属于地震预测。
说地震发生的概率,主要是科学研究者们根据历史地震数据以及如今的地震情况给予的推测性说明。所以不具有预测地震的说法,同时这种在国外比较流行,也大多数以参考为主,我们很少说这方面的情况,基本上可以说是“零”。
所以综合情况而言,这个也不是属于地震预测的情况。而对于地震鱼,地震云,生物异常等情况说可能与地震有关,这个说法也是不准确的。
科学研究者们也说明了没有证据显示这些情况与地震有关,所以说大家真的是误解了,地震在如今是无法精确预测的,这句话已经说了很多次了,很多人始终都是走“偏”路线,希望大家以科学为准。
地震无法精确预测,地震预警在如今是比较普及的。地震预警是建立在地震发生之后,地震预警不仅能通过广播、电视等渠道发布,手机运营商也能提供地震预警业务。
当地震预警发布后,所有手机都能自动以最大音量发出特殊警报,并显示即将地震的信息,同时根据地震预警的时间可以快速的进行地震防御,所以是非常好的工具,未来也将全面实施秒级预警,提前几十秒,甚至几分钟的预警时间,当然具体还得看震源中心离地震影响区域的距离情况。
6.4级地震会死人吗?
能引起死人的地震不分级别。就像有人说放屁都砸脚后根儿,那叫点背。我邻居,年令大了,睡觉时掉在床与外墙间仅容一人宽的过道缝里,家里没别人,自己又转不过身,憋死了。
首先明确一个概念,里氏震级在某种意义上并不能反应地震的破坏程度,专家们都是用地震烈度来衡量。
通常来说震级越大烈度也越大,但是我们还要综合考虑地震发生的深度,如果是深源地震,地震波传导到地面破坏力就相对小,如果是浅源地震,相同的震级,它对地面的破坏力就会大很多。
我们拿汶川地震中的北川老县城来看,北川的地震烈度为11度,属于极震区。
我国对于地震易发地区的建筑抗震设防标准是8度设防,那是不是说烈度11的地震会把地面建筑全部摧毁呢?这就涉及到建筑抗震设计,建筑结构是否合理等问题,由于专业性很强不多做讨论了。
还拿北川老县城举例,在极震区还是有些建筑几乎完好无损的,例如北川电信局家属楼,由于底层商铺设置了翼墙,增加了整栋大楼的均衡性。如果地震中人处于这样的建筑当中,只要不乱跑,不被坠落物砸到,就基本上不会有生命危险。
相反的例子是海地地震,一栋大楼粉碎性垮塌,人员无一生还,其中就有我国的军人,特种部队的精英,我国国际救援队员说,从救援时看到的情况来说,我国军人在震时反应是相当迅速的,但是在粉碎性垮塌建筑面前人的力量还是太小了。
所以6.4级地震会不会出现伤亡,要看震级,震源深度,建筑结构,建筑抗震性,人员所处位置等综合因素。
怎么说呢?这个要看人在发生6.4级地震时处于什么位置了,如果在建筑物内,那肯定会出人员伤亡情况了;如果是在空旷的地区那就可以避免伤亡情况发生。另外,还要看震源深浅因素。
大于、等于6级,小于7级的称为强震。破坏力还要看震源深度,浅的破坏力大,另外人烟稀少的地方也不会有什么破坏,这个级别按理说房子不至于塌,会有开裂。
震级是表征地震强弱的量度,通常用字母M表示,它与地震所释放的能量有关。一个6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945年投掷在日本广岛的原子弹所具有的能量。震级每相差1.0级,能量相差大约32倍;每相差2.0级,能量相差约1000倍。按震级大小可把地震划分为以下几类:一般将小于1级的地震称为超微震;大于、等于1级,小于3级的称为弱震或微震,这种地震人们一般不易觉察;大于、等于3级,小于4.5级的称为有感地震,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大于、等于4.5级,小于6级的称为中强震,属于可造成破坏的地震,但破坏轻重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种因素有关;大于、等于6级,小于7级的称为强震;大于、等于7级的称为大地震;8级以及8级以上的称为巨大地震。同时把“发震时刻、震级、震中”统称为地震三要素。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震后又发生6.4级地震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震后又发生6.4级地震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