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哪吒票房大半给影院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哪吒票房大半给影院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哪吒之魔童降世》目前票房43亿,片方能分多少?
中国影史票房排行榜上,目前有三部影片是观影人场次过亿的,分别是《战狼2》-1.6亿人次、《流浪地球》-1.05亿人次,和今天新晋观影人次破亿的《哪吒之魔童降世》。
中国的动画电影说得上票房成功的只有《大闹天宫》、《哪咤闹海》、《宝莲灯》、《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大鱼海棠》,就连去年口碑大好的《白蛇:缘起》也只是稍有盈利罢了。
回首以往的中国电影动漫电影市场,往往被一些低龄化卡通形象所占领,而观影的受受治人群主要是为儿童。而这次上映的《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动漫电影,可谓”老少咸宜,男女都爱。”从而也看出来了,制造商对于这边电影付出来的心血。同时也标志着中国电影动漫电影的良好开端已经开始了。
这部动漫自7月26日播出以来,一直都是热点话题,上映3天票房突破5.02亿,一骑绝尘,成为当下最热卖的电影,猫眼预测票房50亿,不知道能不能超越《流浪地球》呢?
电影的票房(50亿),首先要向国家缴纳3.3%的特别营业税和5%的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剩下的91.7%才是可以拿来分账的可分账票房/净票房。
净票房(M)中,电影院抽取50%,院线抽取7%,中影数字抽取0~3%的发行代理费(票房0.5亿内3%,票房0.5~3亿2%,票房3~6亿1%,票房6亿以上不收费)。剩下的40~43%才属于电影制片方和发行方共同的净票房分账收入。
一般电影发行方会收取净票房分账收入(X)的10%作为发行代理费用(通常5~15%之间),也就是说,最后,作为电影制片方能分到的钱(P),是净票房分账收入(X)的90%。即P=19.3*90%≈17.3。
总的来说,片方可以拿百分之三十五左右,也就是50×0.35=17.5亿左右,扣除成本6000万左右,赚17亿左右。 哪吒的成功会史以后没有演技的小鲜肉不会那么多人投资了,烂片动则几亿的时代在渐渐远去。
对于哪吒的制作成本的问题此前已经有人问过片方了,但是光线传媒以商业机密为由不愿意透露具体的金额,也就是得不到官方的数据了,因此只能我们从过往的国漫制作费用中估算出来。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上映于2015年,据传制作成本大约为6000万人民币,而近期的《白蛇:缘起》的技术要比前者更加成熟,花费的钱也更多,制作费到了8000万。这两部作品都代表了国产动漫新的高度,成本也比过往的国漫要高很多。哪吒比两者更加成熟,预计制作成本上亿,在加上宣发费用,估计总成本在2亿元左右,因此43亿的收入,扣除2亿的成本,净赚亿,因此有1600个联合投资人,若前期每人大致投资十几万元,最终人均可分得:41亿/1600=2562500元,小编个人推算不计实际
别急别急,我们大致来算一下。《哪吒之魔童降世》目前已经超过43亿票房,它的最终票房应该在45亿到47亿之间,我们假设它的票房为46亿吧。
首先,《哪吒》需要交纳特别营业税和电影事业专项基金,这两项费用大概占总票房的8.3%,这样,《哪吒》的可分账票房就只剩下总票房的91.7%,大约还剩42亿。
其次,这42亿可分账票房中,院线和影院要留下57%,再加上中影数字3%左右的代理发行费用,这样片方也只剩下42亿中的40%,约为17亿。
再次,这17亿当中,包括了影片宣发费用,一般在5%到15%,我们算11%左右吧,这样片方就只剩下15亿,约占影片总票房的33%。
当然,对于投资方来说,还有一些其他开支,比如购买票房、影票返点、网络宣传推广等等,就《哪吒》来说,就当加起来为1亿元吧。
这样算下来,《哪吒》的片方约能拿到14亿人民币,如果影片成本是1亿元,那就是14倍收入,已经算超高回报了。
当然,以上都是粗略的算法,大家大概了解一下。
墙内开花墙外也香?《哪吒》国外票房表现究竟如何?
《哪吒之魔童降世》凭借着强烈的中国国风的画面、人物形象爽性,不拖沓的剧情、出色的武打动作规划、优美的电影伴奏在整个暑期档都是独占鳌头,整个电影充溢笑点,无槽点、不跳戏,温情而细腻。豆瓣评分高达8.6,票房高达47.23亿。但是哪咤在海外的上映并没有获得国内一般的火爆,从国外媒体收集的评分来看,《奥斯汀纪事报》67分,《洛杉矶时报》60分,《纽约时报》40分。尽管相比较于以往的同类型影片来说成绩还算可以,可是是对比着国内的火爆,这个评分并不算让人满足。深究国外评分低的原因,一是外国友人很少接触我国的传统文化,在国外,很多人没有看过中国的四大名著,更不知道李靖是谁,哪吒和申公豹又是什么样的角色。对道家和佛家文化更是不了解,根本难以理解影片中的台词“阿弥陀佛”和“急急如律令”是什么意思,难以理解影片的内在含义,二是上映时间仓促,没有能更好展开宣传,三最重要的是我国的影片在国外的影响力低,中国影片想要走向世界,迫切需要建立这样的国际桥梁公司。虽然目前国际电影节很多,但能引起全球电影人注意的华语影片却很少。中国缺少的是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影片。值得庆幸的是,我国现在不乏出现新晋的优秀导演和演员,影片的质量和电影大师们能成长起来是一定的事,只是时间的问题而已,希望我们的电影人能将这段时间距离缩短再缩短,让全球的人欣赏到更多我们国内的优秀电影。
《哪吒》票房“逆天”,光线能否一举“改命”?
感谢邀请!
投资人老曹恰好前两天写了一篇关于哪吒与光线的文章。详情可以关注我的头条号。
上映9日,《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超过17亿。不仅破了《大圣归来》的国产动画电影票房,还超过《疯狂动物城》,成为内地影史动画电影票房冠军。《哪吒》票房“逆天”,光线能否一举“改命”?
哪吒火了,不必多说,直接上干货:本文将从哪吒的火爆与财务中的存货指标看影视行业公司估值。哪吒背后的发行方光影传媒是否值得买呢?存货指标给了我们一个审视的角度。
光线的存货是看不见、摸不着“片儿”
影视传媒行业中的存货存货分为原材料、在产品、库存商品等。
原材料指公司为拍摄影视剧购买或创作完成的剧本支出,在影视剧投入拍摄时或取得拍摄许可时转入在产品核算。在产品指公司尚在摄制中或已拍摄完成尚未取得《电影片公映许可证》或《电视剧发行许可证》的影视剧。库存商品指公司投资拍摄完成并取得《电影片公映许可证》或《电视剧发行许可证》的影视剧。外购的影视剧也作为库存商品核算。
存货存在减值风险,影视传媒行业存货暴雷风险“五颗星”。
举个栗子:今年6月24日和25日《八佰》和《少年的你》纷纷官宣撤档后,7月2日,《小小的愿望》也传出撤档消息,背后的投资人找谁说理去呢?
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依据及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方法。公司原材料、在产品、库存商品存在以下情形时应提取减值准备,具体如下:原材料:公司原材料主要核算影视剧成本,当影视剧本在题材、内容等方面与国家现有政策相抵触,而导致其较长时间难以立项时,应提取减值准备。原因是我国的行业监管政策决定的。公司影视产品投入制作后,因在题材、内容等方面与国家现有政策相抵触,而导致其较长时间内难以取得发行(放映)许可证时,应提取减值准备。举个栗子:今年6月24日和25日《八佰》和《少年的你》纷纷官宣撤档后,7月2日,《小小的愿望》也传出撤档消息,背后的投资人找谁说理去呢?
从同行业对比来看,“哪吒”难以让光线踏上“风火轮”!
但是,我们确实也应该看到光线传媒多年发展的成绩!从公司发展历程上看,光线传媒已然是国内覆盖内容领域最全面、产业链纵向延伸最完整的综合内容集团之一。
从同行业对比来看,光线传媒和中国电影一季度存货分别为11亿元和18亿元,两家企业市值均为250亿元,至少从存货指标上看,中国电影的中奖概率更大一些。
回顾公司20 年发展历程,吐故纳新是公司内在的核心竞争力。1998 年公司成立并进军电视娱乐节目市场,打造领先的时段联供网及频道联供网模式;2006 年,公司尝试电影、电视剧、综艺等多元化布局;2011 年,公司以电视节目制作为核心业务实现创业板上市;2012 年,公司电影业务取得突破,发行的国产影片数量和票房收入跻身行业前两名;2015 年,公司成立彩条屋影业,布局动漫行业;2016 年,公司投资在线电影票务平台猫眼;目前公司主营以影视板块为核心,同时布局动漫业务板块、内容关联业务板块、产业投资板块。
如何打造中国的皮克斯?
小伙伴们纷纷露出鄙视的眼神,我又在“时常在睡梦中惊醒,为祖国的前途担忧”。
美国电影可以称得上工业,原因之一就是消费群体理性和监管宽松。反观国内,两者条件均不具备。随着90后、00后人群消费能力逐渐提高,消费市场的风向就像特朗普的头发和想法一样似乎总是“飘忽不定”,然而就像那就废话一样“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影视行业的出品发行一方面要迎合监管,同时又要取悦大众,这个活真是让人望而生畏,也难怪最近几年的票房排名“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观点:《哪吒》票房“逆天”,光线能否一举“改命”?个人认为:不能!存货中的在产品是一颗彩蛋还是炸弹说不清楚,长期来看是收入来源,短期来看有撤档等诸多风险导致血本无归。
光线这次下了一盘大棋,中国最卖座的几部动画电影都是它旗下或参与投资的公司做的,哪吒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再加上目前各方强烈要求的封神宇宙或者神话宇宙带来的预期,如果真能一步一个脚印,把这个宇宙开发出来,加上《大圣归来》《大鱼海棠》续集的到来,光线成为中国的迪士尼也不是没有可能,这就是闷声发大财,独辟蹊径的好处,至少在动画电影领域,光线目前是独一份,所以逆天改命还真有可能。
谢谢您的邀请。
昨天晚上在影城观看了哪吒,很过瘾,很久没看到这么精彩的电影了,故事吸引人,节奏紧凑,画面制作精良,人物性格特点鲜明,看过一遍后仍想继续看。
哪吒票房大卖,登上了热搜,大家都在讨论。光线传媒作为电影出品发行方,自然也得到了关注,直接反映就是其股票近期大涨了17%。
但是从光线传媒公布的半年报看,上半年利润下滑到0.85–1.05亿元,较2018年同期下降95%。哪吒的大火,有助于光线传媒业绩的上升,但扣除各种费用后,其业绩提升仍然有限。单纯靠哪吒类似的单部爆款影片难以实现业绩稳定增长。
光线传媒每年投资出品多部影片,并非每部影片都能获得高票房,其出品的动画电影大世界票房仅有几百万。
因此光线传媒想要业绩和利润稳定增长还需要很多工作,如不断提升影片质量、形成工业化制作模式等,才能持续获得良好票房,实现净利润提升和企业做大做钱。
哪咤票房?
2019年8月9日15点22分,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累计票房突破31.01亿,超越《我不是药神》,荣登中国电影票房排行榜第7位。
截至8月8日,《哪吒》已连续13天获单日票房冠军,累计突破30亿元,成为中国影史上首部进入“30亿俱乐部”的动画电影。预测《哪吒》内地票房47.60亿元。
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最终票房破50亿。2019年10月10日,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以49.7亿元的票房成绩在总票房排行榜上位列第二,仅次于《战狼2》。2019年12月28日,在票房补录后,国产动画《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终破50亿。
《哪吒之魔童降世》是由霍尔果斯彩条屋影业有限公司出品的动画电影,由饺子执导兼编剧,吕艳婷、囧森瑟夫、瀚墨、陈浩、绿绮、张珈铭、杨卫担任主要配音。
该片改编自中国神话故事,讲述了哪吒虽“生而为魔”却“逆天而行斗到底”的成长经历的故事。该片于2019年7月26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哪吒票房大半给影院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哪吒票房大半给影院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