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刘强东提前发年终奖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刘强东提前发年终奖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库克拿了1200万美元年终奖,2018年总收入达到1.36亿美元,对此你怎么看?
库克这次拿了多少钱呢?根据苹果公司最近的文件显示,2018财年苹果公司向库克发的年终奖是1200万美元。另外,库克还有每年的底薪300万美元。实际上,这些都是小头。
真正的大头是2018年8月29日,顾客获得了苹果公司56万股股票的奖励,这部分股票价值1.21亿美元。当时苹果公司的总市值超过了1万亿美元。
就这样算下来,库克2018年的收入大约是9亿人民币左右。不过实际上没有这么多了,按照美国当地的税收可是非常狠的。
在库克获得56万股股票奖励的8月24日,苹果公司就代扣了其中的29.484万股,以遵守受限股解禁时的法定税款要求,这一部分占到了库克当日所获股票奖励的52.65%。这也就意味他最终到手的只有26.516万股,不到一半,按上周五收盘时的价格计算,这一部分股票的市值为5721.7万美元。
苹果提交的文件显示,在当地时间8月27日,库克分三次抛售了 26.516 万股他所持有的苹果股票,抛售价格在 216.47 美元到 218.68 美元之间,套现超过 5700 万美元。
其实在这儿也不得不佩服蒂姆 库克了,当时的股票价格是苹果公司股票价格的最高峰了。自从他卖掉股票以来,苹果公司的股票价格就开始跌跌不休,目前价格是157美元。也就是说如果现在卖,顶多卖4000万美元左右。
库克先生,今年总计能拿到5000万美元了。
这只是一些小插曲。比起我们的雷布斯来,库克还是差得远。小米集团在香港上市前的时候,雷军获得了99亿人民币的股票票奖励。
最近连续三天小米集团暴跌了20%,最新股票价格是9块9毛7港币。雷军也不得不宣布未来365天内不抛售公司股票,试图稳住公司股价。小米的发行价是17港币,看样子有不少人伤心欲绝了。
当一个人有名有钱有利,跟股票和金融市场挂钩太密切的时候,钱也真的不能当做钱了,只是一个符号。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相当遥远陌生的生活了。
小米业绩糟糕,全怪雷军99亿巨额激励?对此你怎么看,会不会造成小米股票下跌?
谢谢您的问题。雷军奖励和小米业绩是两个事,不能因为业绩而不奖励,何况业绩也不糟糕。
雷军拿得多正常看。小米2018年薪酬总开支是171亿元,同比增长322%,其中有雷军99亿的股权激励。第一,股权激励就是股权激励,就算不给雷军也未必会落到员工薪酬上。 第二,正确的思考方式是成本预算支出中有雷军的股权激励,而不是结果倒推思维,认为雷军激励占比大,影响了业绩。计划和结果不是一回事。第三,当初小米集团的招股书已规定,小米上市后,雷军将有99亿的股权激励。董事会做出的决定、当时就做出的决定,我们没必要现在又旧事夸大。
雷军拿得多对比看。最近小米9销售的问题与雷军股权激励一结合,有人就说雷军割韭菜,其实上市股权激励也算正常。2014年京东上市前,京东董事会就决定给刘强东一次性36.7亿元的股权激励。截至去年6月,阿里巴巴股权奖励总计达804亿元,是互联网企业第一位。而且,近年来小米为发展引进人才,对个人股份进行稀释,含金量已不如从前,与别的高管差距在缩小。雷军拿得多宽容看。我们看一个人要辩证看,不可否认小米疑似饥饿营销、言语冲击性强、营收上败于董明珠、现在又有高激励,会被很多人质疑和调侃,成为头条新闻。但纵向对比过去8年小米的进展,以及今后小米“手机+AIoT”布局,就会看到雷军对小米的投入很大,与米粉紧贴互动,在多次小米波动时,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据说雷军过去8年里几乎没有超过12点钟回过家,而且雷军曾许诺99亿元股权激励全部捐给慈善机构。小米员工平均人工支出上百万,他确实让很多人富了起来。换个角度,也许能看见另一个雷军。
欢迎关注,批评指正。
首先哈,小米业绩下滑,是个很笼统的说法,小米的iot业务其实是以较高数字上涨的。
真正受到挑战的,是小米的核心业务—终端产品,手机。
其实这也很好理解,小米一直主打的是硬件整合的性价比,真正有黏性的不是硬件,不是技术,而是miui。然而随着国内各个厂商对小米的研究,miui的人性化优势早就被磨平了。而软件被追上,硬件欠缺技术作为护城河,在华为主打技术牌、ov主打渠道牌后,小米市场占有率下降也就不足为奇了。
最后,说下股价。股市作为二级市场,需要的不是盈利指数,是要有新的故事。而小米现在着重讲的新故事,就是自创的aiot(ai+iot)。伴随着5g技术即将普遍化,用ai来协助万物互联的故事,有了5g传输技术作为支撑后,加上小米打造的花样繁多的上下游产业链,这个故事应该有市场买单。看吧,5g普遍的时候,就是它股价飙升的时候
小米在上市之前向雷军支付高达约99亿元人民币的股权激励开支的影响已经体现在了经营利润上,并因此导致小米2018年经营利润仅为11.96亿,同比下降90.2%,但资本市场也是明事理的,更关注的核心数据是经调整后的净利润,从小米的2018年财报来看,该公司业绩并不糟糕,相反还比较出色,小米股价的大跌也并非源于此。
根据年报显示,2018年小米一共实现了营业收入1749亿元,同比增长52.6%,经调整后小米净利润约86亿元,同比增长59.5%,堪称华丽高增长。核心业务智能手机在2018年全球整体出货量降低的大背景下,小米手机实现销量高达1.187亿部,同比增长41.3%,互联网服务分部更是同比增长61.2%,MIUI月活跃用户达到了2.42亿人同比增长41.7%,ALoT业务也是全面增长,多元化成果明显。
今日小米股价之所以大跌,是因为其去年四季度的财务数据出现的全面滑坡,引发市场对小米未来的担忧,同时花旗下调小米目标价也带来了市场的恐慌。从数据来看,在去年四季度,小米出货量和互联网收入均呈现了环比下降趋势,营业收入444亿元环比下跌12.6%,经营利润18.53亿元,环比下跌35.8%,每用户平均收入(ARPU)也呈现增长放缓的迹象,较三季度减少20%至16.7元。
源自风生焱起的个人分析,欢迎关注本账号以便获取更多财经知识
个人觉得小米业绩的下滑与股权的激励并没有什么问题,我给大家分析一下:
第一点:创立小米对于雷军来说已经承担了很多风险,创业之初,雷军拿出自己的积蓄来投资小米。所以当小米上市之后,对于雷军数倍额的奖励,我个人觉得无可厚非。
第二点:小米目前的主要问题
1. 小米模式问题。
小米的营销模式主要是依靠互联网,这种模式的天花板是有限的。
2. 供应链问题
小米的供应链体系拿不出来太多的黑科技包括亮点,这就导致了产品上面的绝对差异。
3. 品牌问题
在品牌上面小米也是苦苦挣扎,很难去除性价比这个标签,而性价比对于小米来说曾经是助力者,目前确实最束缚小米的东西。
第三点:小米的抗风险能力比较弱,不敢大批量的供货,只靠线上预定,一边销售一边生产,这种模式会给消费者的体验带来极大的困扰,这也是为什么全网都在讨伐小米的供货问题!
感谢您的阅读!
雷军的99亿股权激励,这件事本身根本不是导致小米业绩糟糕的原因。我们知道,不管是个人还是团体,发展的好坏都是讲究内因和外因的,财报确实可以看出,相比2017年,小米在财政经营一栏,2018财年1196.5百万人民币的经营利润大幅下滑90%!但这个与99亿没有直接关系。
那是什么原因呢?
内因:
利润低导致的两个后果,一是没有足够的资金做研发,别跟我扯研发效率的事,没有钱招不来优秀人才,没有钱不能投入新技术研发,没有钱不能大批量备货。总之,没有钱,干啥都难,这跟居家过日子一个道理,所谓贫贱夫妻百事哀,就是这个道理。99亿是股票分配给雷总,不是给的现金。但我从脉脉上看到的是小米对员工比较抠门,奖金也比较少,甚至象征性的发一点而已。如果能把这99亿的股票分给员工,用来招募更多优秀员工或者加大研究费用,不是更好吗?雷总身价都几百亿了,可员工很多还可怜巴巴的等着钱买米下锅。跟员工谈钱的公司才是好公司,回避钱而谈情怀的公司比如乐视,锤子,又比如……
外因:
血海一片的手机市场,竞争惨烈,一不留神就掉队,一不留神就出局。竞争导致内压缩,压缩设计成本,压缩物料成本,压缩设计,压缩人员开支,当然也必须得压缩奖金。压缩带来的后果就是质量下降,返修率升高,用户口碑下降,员工投入度和满意度不足,直观表现就是员工离职率高。解决这一切的关键只有创新,当人无我有,人有我好出现的时候,市场会给你狠狠地奖励,比如华为的芯片,徕卡,vivo的屏下指纹,oppo的十倍光学变焦。
其实,解决性价比的束缚,有且只有技术创新这一条路可以走。苹果,三星,华为,小米,oppo,vivo概莫能外。
所以,99亿给雷总不是问题关键,问题关键在于,小米要有99亿分给员工的意识。从上到下都认识到这一点,小米才能摆脱束缚,快步发展。
欢迎阅读指正。
获得王健林5亿投资的董明珠汽车,发展的如何了?
董明珠生产的汽车很快就上市了,她主要致力于新能源汽车的研究,所以推出的汽车也都是新能源电动汽车,主打车型是当下非常流行的MPV和SUV,未来的市场营销更加重要,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由于董明珠认为国产汽车“粗制滥造”所以【银隆格力汽车】几乎面临破产
由于【银隆格力汽车】几乎面临破产所以董明珠认为国产汽车“粗制滥造”
双标题怎么理解都可以,不过银隆格力汽车基本确定是凉了,与王健林投不投资关系不大,这个品牌的新能源汽车从诞生之处就决定了现在的结果。
银隆汽车的核心业务是钛酸锂电池的研发生产以及电动客车(大巴车、公交车)的生产,银隆钛酸锂并没有绝对的核心技术,技术是源自仅4亿元即可收购的一家美国电池小公司【奥钛】。而新能源汽车的核心在于动力电池,所以银隆在起跑线上就已经输了。
钛酸锂电池有循环重放次数多、容量衰减速度慢的明显优点,不过金属钛的成本非常之高所以全球十佳的动力电池基本没有一个主攻钛酸锂,而在全球十佳中排名第二和第九的又是国产动力电池品牌。
银隆的量产大巴车初期在各地充当公交车使用,虽然有快充的优势但受限于动力电池的高昂成本导致了装机量太小,长线汽车勉强能够行驶70~80公里、短线汽车行驶30多公里就需要充电,对于规模较大的城市而言这些车不够单趟一次的通行。而其他品牌使用磷酸铁锂电池的大巴车可以正常行驶接近300公里,且铁电池的制造成本很低所以整车价也更加合理。
其次银隆客车的质量问题频发,电控系统以及电子配置的故障率比较高,很讽刺的是与格力合作之后汽车空调还频频出现问题,或者驾驶区域太冷乘员区域太热、或者反之。
有这些问题的银隆客车在被短期使用之后,大部分地区的大巴车或换回燃油动力汽车或使用其他品牌的新能源大巴。
面对这些危机的银隆几乎走到了发展的边缘,银隆的创始人与格力的董明珠也从深度合作到骂战不断甚至上升到人身攻击,最终以格力和银隆的决裂决定了这个品牌的发展方向。而且银隆创始人股权也一度被司法冻结,董明珠抛出过银隆创始人非常侵占资金超10亿的话题,所以这家车企基本是看到结局了。
外行跨界汽车制造领域成功的案例不多,即使有也是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之下,格力已经错误了这个机遇了。所以董明珠造车只是特殊阶段资本趋之若鹜,但结果一定会是笑话的比较有代表性的案例而已,不用过度解读。
用一句话形容【在争议中发展壮大】
时间回到2016.12,由董明珠牵头,王健林等共同出资30亿元,获得珠海银隆22.38%的股份。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2018银隆钛酸锂电池取得突破性成果,行业排名前七,董明珠入驻后,效果显现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经过几年发展,2018年银隆已发展成为为新能源客车细分领域的前三名。
实际这几年,银隆有太多负面消息太多。
2018年爆出银隆拖欠供应商货款。各方理由各有分说。
接着如董明珠与创始人决裂,董明珠对银隆大换血;创始人状告董明珠,举债投资银隆。董明珠银隆新能源资产保全;然后创始人被银隆新能源举报私吞公司利益10亿元等等
2018年对于银隆是可叹可喜的年份,收获还是不错的
感谢您的阅读!
王健林:我跟着董明珠投资汽车,调研什么?她调研就行了。
据说2020年,格力年终奖还是格力手机,这款使用骁龙820处理器的手机,看来最终还是被内销了。然而,董明珠的手机梦可能破碎了,但是她的汽车梦似乎从来没有破碎过。
用她的话来说——我不是看好某个企业,而是看好新能源的发展。这是董明珠能够一如既往的想入发展汽车的原因!
在王健林跟着董明珠投资5个亿,给银隆跨界造车的时候,我们都对于董明珠在这个时候进入新车行业非常的不解。
因为,在新能源领域,并不是说你看好就能做好,这是要长期的积累和投入。而董明珠的跨界,我们并不认为能够成功。
但是,最近有人看到了银隆的电池特色商用公交车,除了小型汽车之外,公交车似乎成了银隆的主要方向!
现在我们并不知道,银隆能不能带来新能源的奇迹?能否证明董明珠的眼光独到,很是期待。
三年多前,董明珠一纸公告宣布作价130亿元,收购购珠海银隆100%股权,一下让这个从未听闻的银隆瞬间名声大振。根据公开信息显示,银隆成立于2008年,主营电动公交大巴和钛酸锂电池业务,核心优势是纳米钛酸锂电池。
银隆纳米钛酸锂电池官方宣传可以达到6分钟充满电、拥有2.5万次至3万次的循环寿命、可使用寿命长达30年的优质特性,要知道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竞争力,如果真如官方宣传的这么优秀,无论是效率还是寿命都有着极大优势。
也许是看中了纳米钛酸锂电池的发展潜力,所以董明珠在2016年的时候提出130亿收购银隆的议案,然而这个提案在当时遭到了大部分股东的反对,因此没有通过。
但董明珠并不甘心,于是以个人名义联合刘强东和王健林投入30亿入股银隆,成为了第二大股东,占股约22.39%。值得一提的是,董明珠当时只是给王健林打了一通电话就拿出了5亿,甚至不知道自己占了多少股份。
王健林如此信任董明珠,对于外界的追问他做了一番简单的解释,他说“我认同她的思路和方向”。按照董明珠的思路,自己投资银隆并不是想要专门造车,而是想让格力切入汽车空调领域。如果一年能够卖出3万台车,也就意味着卖出了3万台汽车空调。
顶着巨大的压力入股银隆后,董明珠开始了造车之路,推出的第一款产品就是银隆艾菲MPV,外观基于九龙艾菲打造,售价43.00万元。这款产品推出后,很多网友都觉得不仅名字和埃尔法非常相似,就连汽车的外观也长得差不多。
动力参数上,官方给出的数据是搭载了银隆纳米钛酸锂电池,6分钟就能够充满电,电池使用寿命为30年,还配备了一个48千瓦的永磁同步电机,可以保障这款车正常运行,最高时速为120 km/h,动力处于正常水平,并不算出色。
后来银隆艾菲MPV也是遭到了很多人的吐槽,无论是车身细节、电机拖后腿,采用10座布局的设计也让只有C1驾证的人无法驾驶,最重要的就是43万的定价已经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期,如果是有购买能力的老板,估计也会选择买埃尔法吧,谁又会买一台国产艾菲呢!
所以董明珠的这个造车梦,可以说是梦碎了一地,更为关键的是当时董明珠还拉王健林和刘强东入股,不经意间老朋友也坑了一把,记得当年投资的时候王健林还是中国首富,刘强东也没有与性侵案挂钩,短短三年老友都已经物是人非了。谁也没想到,三年前的那笔巨额投资彻底打水漂了!
近日董明珠接受央视采访,再次回应为何投资银隆,董明珠说出了一番道理,她说:“我们多年来在汽车行业没有话语权,我觉得得一定要有自己的东西,才是真的有价值的。”几个月前,格力还与威马汽车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合作涉及整车制造、车家智能互联等领域。从这个情况来看,虽然董明珠做出的第一台银隆艾菲MPV并不成功,整个企业的业绩也都不亮眼,但董明珠仍未放弃造车的梦想。
造车并不简单,虽然掌握了空调核心科技,但汽车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你觉得董明珠能够在汽车行业再造一个格力出来吗?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
怎么看待刘强东说:“通过劳务外包或者少缴,一年至少可以多赚50亿人民币”这句话?
感谢刘强东,敢于揭露行业通行的赚血汗钱的秘密。其它企业这样做其实并不违法,但不道德或不厚道,对待员工很苛刻。
最早,劳务派遣最大受益者是银行业,源于有关部门加强对节假日加班工资标准的执行监督和违规处罚。现在各营业网点柜面工作人员,还大都是派遣工,干着银行最繁杂最辛苦最基础的工作,拿的却是最低工资。反而一些站在柜台外面的引导员和客服人员,却是正式工,工资很高,但工作比较清闲。
企业从劳务中介雇佣工作人员,合乎法律规定。企业只需按照自己能够承受的费用标准,签订一些合规合法的劳务合同,而把员工真正关心的福祉,全部交由中介处理。而中介机构早先为了赢得派遣合同,已经压低了总报价,如果还想盈利,就只能在员工各项保险费用支出里打主意。现在一点儿保险不办的中介已经很少,多数是采取降低保险缴费基数或选择最低档标准等手段,尽量减少保险费用支出,从而让自己获益最大化。
这些手段,对于用工企业来讲心知肚明,因为这正是他们选用外包中介的最大动因。所以可以说,劳务中介机构是企业降低用工成本的白手套,可以合法但不合理地用较低价钱,雇佣到适岗人员。
而京东这种一切都自己干、雇佣员工也亲力亲为、直接签署劳务合同的做法,让一切与薪金挂钩的福利待遇、劳动保险等都暴露在阳光之下,没有可能偸奸耍滑,没有刻意降低标准,没有任何合理规避,所以企业承担的用工成本将会很高,但职工因此享受到的福利待遇是最真实的,获得的劳动保险是最可靠的,幸福也可以保持得更长远。
为京东的诚实做法点赞。
向一切利用各种手段,侵害员工实际利益的企业说不。
刘强东说京东过去一年给员工交保险和工积金达60亿,如果外包,一年至少可以多赚50亿人民币,言外之意,如果通过劳务外包,这些明明是工作人员该得到的就被外包公司苛刻了或者说是缩水了。还有一点就是,提醒我们的监管部门加大监管力度,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我们劳动者要敢于和黒老板说不,大家都积极维权,让黒老板不敢想做苛刻员工的事,给劳动者一个公平的劳动环境。
其实一个企业做大做强,给员工交保险积金,应该是一个企业的标配。没有这些,你如何吸引人才,如何让人信任企业。除了保险积金,这些最基本的员工保障,还要看工作条件,文化内涵,等各种待遇也是吸引人的地方。50亿对个人来说是个天文数字,对于京东来说,员工创造的价值,何止这些,不是用总数来衡量的,是员工该得到的,没有什么好自豪的。如果要炫,那还要说养活多少员工,发的工资远比这50亿多的多,还有意义吗?正是员工的劳动企业才发展起来,是互动双向的,这也是企业的责任,没有那么多如果。
最近,因为和头条有着密切合作,刘强东也是开始把头条当做一个主要发声阵地,时不时地在头条上秀一秀恩爱,晒一晒自己的成功。
这部,昨天,自带“热搜”体质的刘强东在微头条发布一条信息后,瞬间引起吃瓜网友的强势围观,截止目前,转发已经过千,阅读数也是上百万。
原来这则微头条是东哥感叹自己过去的一年给员工缴纳了近60亿的保险和公积金,并自豪表示如果找外包公司的话,可以给自己节省近50亿元,但京东不屑于这么做。
但尴尬的是,评论区里的网友不仅不买账,还一个个“脑洞大开”,纷纷模仿东哥的发言开启了“金句”模式:
有调侃其“701”计划的:
也有调侃动不动就大秀恩爱的:
看到头条网友这么给力,微博的网友们也不甘落后,纷纷变身“段子手”加入调侃大军:
截止到目前,这波“造句”游戏仍然没有消停的迹象,看来东哥这次,是要真真被大家玩坏了。
那我也来接几句 吧
我如果不还供应商的钱,我就能成为中国首富
我如果不请方兴东,我就能省下260万
我如果不和奶茶在一起,京东就会损失一大笔营销费用
我如果不发寻祖公告,我就连自己祖宗都找不到
我如果不搞701计划,京东就不会暴露水军
我如果不说一个程序员一天搞定假货,我就没办法克扣京东程序员的奖金
我如果不盖员工宿舍,我就不能在媒体面前作秀
我如果不说京东从不卖假货,我就无法忽悠外国投资者
我如果不养十万大军,京东就没办法实现共产主义
我如果不找腾讯爸爸要流量,京东就会亏损的更厉害
我如果不是脸盲,我就不会娶奶茶
我如果不卖GUCC、假Coach包、假机油……,我就不会被人叫假货东
我如果不经常去碰瓷,京东就没办法获得更多的关注
我如果不时常秀一下恩爱,娱乐圈就少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刘强东提前发年终奖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刘强东提前发年终奖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