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黑龙江咬人虎没走远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黑龙江咬人虎没走远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350公斤野生东北虎有什么真实记录?
350公斤野生东北虎从没有什么真实记录,真实记录从未达到过350公斤,这只是夸大说法。
20世纪上半叶的东北虎,要明显比1970年后的东北虎重,历史上的东北虎雄性平均体重为215.3千克,雌性平均体重为137.5千克;而当代(1992-2003)野生东北虎雄性的平均体重只有176.4千克,雌性平均体重为117.9千克,个体极限渐进值为222.3千克。
俄罗斯科学院的专家们科莫罗夫·乌苏里自然保护区里进行了长达数年的科学研究,在2012年10月份时,捕获了一只巨大的成年雄性东北虎,取名卢克,专家们对其进行了测量,体重数据为212千克,已知它是乌苏里自然保护区里最大的东北虎。
关于大体型东北虎的记录,历史上也有很多,比如1943年,一只野生雄虎在松花江流域被杀死了,它体长350厘米,尾长1米,体重300千克。
也有一些历史文献里面描述了超大体型的东北虎,体重高达318千克、384千克,甚至是408千克,但其消息来源是很不可靠的,大致跟我国的“百虎围村”故事差不多,不仅上述提到的科考文献里面没有参考进去,就连普通老百姓也不信啊!
近些年来,我国黑龙江、吉林的一些村庄里面,时不时会发现东北虎下山进村了,在一些目击事件中,我们也可以对当代东北虎的体型看一个大概。
2021年3月12日,黑龙江一70岁的农民上山砍柴,遭遇了东北虎,幸运的是他挥舞柴刀将东北虎吓跑了,事后据当事者描述,以及专家对脚印的勘测得知,这是一只成年雄性东北虎,体重约500斤,但由于没有实际测量,这个数值只是一个估算,有夸大的嫌疑。
2021年4月23日,黑龙江密山市临湖村闯入了一只成年东北虎,咬伤了一人击碎了车窗,事后被捕获送往横道河子东北虎林园作进一步检查,而这只东北虎体重只有400多斤,这是真实的数据。
无论是从权威的科考文献,还是真实的目击事件来看,东北虎的体重都没有达到350千克,由此可见,这个数值只是部分人依据自己主观臆测,或者跟风描述出来的,当代真实的野生东北虎,是没有这么重的。
闯入村庄的东北虎是雄虎还是雌虎?
闯入村庄的东北虎的性别没有明确的答案,因为缺乏足够的信息。东北虎的性别通常是根据其外貌特征和行为表现来判断的,但这些特征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因此,无法确定。
雌虎
2021年4月26日上午,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局进行了野生东北虎救护情况通报,通报称,已确定“闯村伤人老虎”名称为完达山1号,该虎体重450斤,雄性,2-3岁,营养状况较好,体壮。
2021年我国发生了什么?
1、1月23日——上海地铁15号线(除桂林路站)开通。
2、2月11日——2021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在中央电视台一号演播大厅举行。这是第39届春晚,也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挂牌成立后举行的第3届春晚。
3、4月23日——黑龙江鸡西市密山市白鱼湾镇附近村庄出现一只东北虎,一名村民被咬伤。
4、5月15日——中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携“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火星。
5、5月22日——甘肃白银黄河石林马拉松越野跑事故,造成21名参赛选手死亡,8人受伤。
黑龙江一水饺馆煤气瓶爆炸,8名食客被崩飞,警方:已介入调查,你怎么看?
近期,这种爆炸情况发生太多了,都是与煤气罐不正确使用有关,尤其在炎热的夏季,更是防不胜防。
黑龙江这件事情发生在7月22日中午12点35分,黑龙江鹤岗市萝北县一家水饺店。据了解,当时有8名顾客在店里吃饭,突然发生爆炸,产生巨大的冲击力,顾客直接飞到了马路对面。事情发生后,消防救援和120急救人员立即赶往现场救援,多名伤者被送医救治。至于爆炸原因,目前正在调查。
据悉,7月19日的山东潍坊,7月21日的河北张家口均发生过类似爆炸事件。每一起事故都是血淋淋的教训,这都与不正确使用煤气罐有关。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煤气安全,经常检查输气管,做到先关总阀门,再关燃气灶阀门。不使用煤气时,一定要关闭总阀门。建议再安装燃气泄漏报警器,将安全隐患遏制在萌芽状态。
真可谓人在桌前坐,祸从天上来。你说吃个水饺,这是招谁惹谁了?却被煤气罐崩飞。真是防不胜防。这也给各位再次敲响警钟,危险无处不在。但有些危险,我们确确实实是无法预料,但真真切切就是人为造成。
7月22号,中午12:30,在黑龙江鹤岗的一家水饺馆突然发生煤气罐爆炸,现场12名人员受伤。目前警方和消防已介入调查。
对此事我有如下看法:
1.事情已发生,先将伤者送医治疗。水饺馆负有直接责任,先为伤者垫资。我为啥说垫资而不是赔偿?需要调查清楚原因。是谁的责任谁承担,我将会一一分析。
2.从视频看,水饺馆门面不大。是否具备消防资质?餐饮业都应该有合规的消防通道。像煤气罐和煤气灶的摆放都是有距离要求的,有些小饭馆因为空间狭小,就将煤气罐直接摆在煤气灶跟前,这本身是很危险的。
3.要查煤气罐的来源。看是正规厂的还是小作坊生产的?煤气罐本身是有严格标准的,但有些小作坊为了牟利,私造煤气罐,质量根本没有保证。而且煤气罐是要定期更换的,有些老板为了图省事,只更换煤气罐上的审核标签,而罐体是长期使用的。
如果水饺馆是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的煤气罐。煤气站使用的是劣质煤气罐,水饺馆如果不知情,就可以向他们索赔。
4.调查是煤气罐的质量原因,还是人为造成?很多时候是误操作,比如熄火后忘关煤气阀。这时候如果吸烟或有明火,就很容易引爆。如果是人为故意的,那将涉嫌犯罪。
5.对路边摊的餐饮一定要加强管理。乱摆乱放,油污积尘厚,都是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
总之一句话,不管是做什么安全是第一位的。无辜的顾客受伤,一定要做好善后赔偿工作。
也通过这个事件,一些小餐饮也要引以为戒。不要图省钱,购买不合格品。侥幸心理要不得,100次里出一次事故,损失将是不可估量的。
今年究竟怎么了?天灾人祸如此连绵不断,吃个水饺也能被崩飞?这八个食客也真是够可怜和倒霉的,希望只是受点伤而生命无恙!
本来今年的疫情就让餐饮行业受到重大影响,刚缓过一点劲又遇上煤气罐爆炸伤人,这老板恐怕赔都赔不起,也真是够背运的!但最无辜的还是那几个食客,“人在饭馆坐,祸从厨房出”啊!
但话说回来,饭馆发生煤气罐爆炸事故在国内已不是第一次了,7月19号的山东潍坊和21号的河北张家口都发生了类似爆炸事故,但为什么就没能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呢?究竟是操作不当还是煤气罐本身存在安全隐患呢,这真需要好好查查!不能一次又一次用血的教训来验证安全管理是否到位!
煤气罐本身就是易燃易爆品,平时的使用管理和检验是否有人负责?我觉得饭店老板和安检部门都负有重大责任,相关部门一定要认认真真查出原因,避免这种事故再次发生!广大群众需要有一个安全的就餐环境,同时让社会更加稳定,这才是最重要的!
2020年7月22日12时30分。黑龙江鹤岗萝北县一家饺子馆突然发生煤气罐爆炸。事故共造成12名顾客受伤。目前,公安和消防部门都已介入调查。
该饺子馆之所以出这么大的事故,煤气罐的质量不合格是首要原因。要知道,每个煤气罐都是有安全日期的,但有些黑心商家,根本就不去更换煤气罐,为了提高煤气罐的使用年限,他们自己伪造安全日期,这样一来,就导致很多煤气罐都在连续使用,根本不能及时更换合格的煤气罐。再一个就是相关职能部门对水饺馆安全管理监管不到位。
目前警方已经对该事件展开了细致调查,伤者也都送到了医院治疗,希望能尽快查出事实真相,严惩造成事故的罪魁祸首,还那些无辜受到伤害的人一个公道!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马上删除!
悲剧又一次上演,心又一次被揪起来!
【事件】2020年7月22日,中午12时,黑龙江鹤岗萝北县一家饺子馆突然发生煤气罐爆炸,当时店内有多人就餐,造成8名顾客被炸飞。目前,公安和消防部门都已介入调查。
这次事故的责任就在店主老板,他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煤气罐爆炸,肯定是是煤气罐本身出现问题或者操作不当引起。
店内的安全,是由法人代表负责,保障日常检查一切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如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胡同旮旯#就这一爆炸事故有几个看法:
1.饺子馆是搭帐篷式的简易店铺,占道影响交通,违规经营,负责城市管理部门有一定责任。
2.煤气罐,属于消防部门管理,没有及时监督检查,监管不当。
3.店主有主要责任,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最近今年社会上陆续有煤气罐爆炸的悲惨事例,使人“谈罐色变”。我们所说的煤气是具有易燃性质的气体,它的火灾危险性有以下几个方面:
1.易燃易爆性。
处于燃烧浓度范围内的易燃气体遇火源都可能发生着火或爆炸,比液体和固体易燃,且燃烧速度快。
2.扩散性。
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气体分子间距大,相互作用力小,非常容易扩散。气体很容易泄露漂浮于地表、房间死角、暗沟等处,长时间聚集不散,易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遇火源着火或者爆炸。
3.可缩性和膨胀性。
气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会因为温度的升降而胀缩,且幅度比液体大的多。气体压缩后存于钢瓶中,体积不变,气体温度与压力成正比,也就是温度越高,压力越大。当压力超过容器耐压强度时,就会引起容器膨胀甚至爆炸。因此,在储存、运输和使用中,一定注意采取防火、防晒、泄压、隔热等措施,向容器内充装时,要注意极限温度和压力,防止超装、超温、超压。
4.带电性。
任何物体都能产生静电,气体从罐口经皮软管喷出,分子间相互摩擦产生静电,产生静电的电压可高达9000V,其放电火花足以引起燃烧。
5.腐蚀性和毒害性。
气体中一般含有氢、硫元素,削弱设备的耐压强度,严重时可导致设备裂隙、漏气,引起火灾事故。此外还有毒害性,在处理和扑救此类有毒气体火灾时,应特别注意防止中毒。
提醒大家,夏天炎热,一定注意各种电器、压力容器的使用,随时检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删除)
吉林男子偶遇300斤大老虎,老虎频繁现身,是生态变好还是变差?
近日,吉林一男子乘坐出租车时在珲春市春化镇意外遇到了一头野生东北虎,据该男子描述:当时的东北虎全程都非常淡定,也没有做出过激的行为,只是淡定的看着出租车,几分钟后转身消失在了山林之中。
其实,在今年,人与野生东北虎“偶遇”已经不止一次了,今年的年初,吉林延边一位女子下班路上也曾遇到过东北虎,这头东北虎同样没有做出伤人的举动,转身消失在山林之中。今年的4月份,“完达山一号”闯入了黑龙江省密山市白鱼湾镇临湖村,在围捕之后,工作人员进行了放生,但是在近日,“完达山一号”再次“下山”出现在黑龙江林区和天桥岭林区交界处。
那么,问题来了,野生东北虎频频“下山”究竟是为什么?是生态变好还是变坏导致的?我们简单来聊一下这个问题。(下图为4月份下山的“完达山一号”)
野生东北虎的现状
老虎起源于我国长江下游地区,距今约有200万年的历史了,在数次的迁徙中,形成了曾经的9大虎种,它们的足迹遍布西亚、东亚、东南亚等大部分的亚种地区。但是,随着人类的不断“升级”和扩张,到了21世纪,曾经的9大虎种就灭绝了3个(巴厘虎、爪哇虎以及里海虎),即便是现存的6个虎亚种中,华南虎也已经野外灭绝了(1994年)。
虽然目前有5个虎亚种还存在于野外,但是它们清一色的都是濒危物种,就野生种群数量来看,全部加在一起也只有3900头左右,其中孟加拉虎就占了约2000头,而野生东北虎的数量仅有600-700头之间,其中在我国的野生东北虎数量仅有40头左右。
曾经的“百兽之王”之所以沦为今天的下场,究其原因无非有两点:栖息地减少、人类猎杀。首先,栖息地的减少与人类居住地的扩张以及森林的砍伐有着直接的关系,而人类猎杀的原因并非虎对人有威胁(事实上近些年的野生虎下山,伤人的事件非常少),而是人对虎皮、虎骨有需求。这才造成了所有的虎几乎都遭受过毁灭性的打击,直到近些年,随着各国对老虎保护力度的加强才使得它们的数量有所增长。
因此,野生东北虎的生存现状并不乐观,它们在世界范围内只有几百头。不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东北虎虽然是小种群,但是它们主要集中在吉林省珲春-汪清的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中,而从珲春-汪清往南,就是面积数万平方公里的东北森林(不过还要看具体的生态环境恢复),所以,我国成为了全球老虎分布区最有恢复前景的国家。
野生东北虎为何频频下山?
近几年,野生东北虎“下山”的事件频发,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其实,在我看来,野生东北虎频频现身,与生态环境是成反比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东北虎下山的原因。东北虎下山总结起来一共有三个主要原因:
第一:数量增多。根据2011-2016年的调查数据看,我国野生东北虎的数量约在27头左右。但是到了2021年,仅仅是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内至少有野生东北虎就有27头,而这个数量只占黑龙江野生东北虎种群数量的60%左右,这还没有算上吉林省的野生东北虎,所以虽然当下没有野生东北虎数量的详细调查数据,但是数量比起2016年来至少已经增加了20头。而数量增多后,必然会增加与人相遇的几率。
第二:栖息地问题。一头成年东北虎少则需要200平方公里的领地,多则需要1000平方公里的领地,而目前符合野生东北虎栖息要求的空间是固定的,在数量增加后,必然有些新的成年虎需要领地,而它们只能去到原野生东北虎领地的边缘,此时必然会增加老虎“下山”的几率。
第三:迁徙问题。在固定的生存空间内,一些新长成的老虎需要寻找自己的领地,此时它们会离开“母亲”通过迁徙来寻找“无主之地”作为自己的领地。但是,在一些老虎密集的地区,它们只能是通过远距离迁徙去寻找,此时就有可能会路过人类的居住地,因此在当下,人类已经将野生动物的栖息地碎片化了,它们缺少天然的生态走廊进行规避人类的迁徙。因此,迁徙和栖息地碎片化,也是导致老虎“下山”的主要原因。(下图就是构建野生动物生态廊道的一个方法)
总结
由此可见,东北虎频频下山,是对保护野生东北虎成果的肯定,但是同时也是对生态环境提出的新的挑战,因为如果栖息地足够,它们也不会贸然下山,如果是有天然的生态廊道,谨慎小心的东北虎也会选择避人耳目。所以说,在恢复野生动物种群数量的同时,给它们更多的生存空间也必须要跟得上,不然“人兽冲突”可能会频发,于人于虎都是不利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黑龙江咬人虎没走远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黑龙江咬人虎没走远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