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深交所强化交易监管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深交所强化交易监管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银之杰收深交所关注函,被要求核实说明股价上涨是否与互联网金融概念炒作有关,你怎么看?
股价上涨是否和炒作题材有关,这个问题不应该问!!!应该大数据调查公司是否参与了炒作,如果公司以及关联利益人没有参与操纵或者炒作股价,不论是否炒作题材,都和上市公司自身无关。
监管及时关注市场热点和热点公司动态,这没有错,但是方向不对,如果上市公司层面没有发布类似误导和暗示自己公司具备某题材或者上市公司以及内部关联人没有涉及或者参与炒作和操纵股价,不应该对上市公司发出问询涵。
任何一个个股,哪怕如东方通信涨十倍,只要资金之间不存在串谋和合谋对倒,接力,或者自买自买等非法和操纵股价的行为,不应该进行干预,风险自负,只要不存在违法行为就是合法的行为!
而之所以个股热衷于题材炒作,市场热衷于题材炒作,有很多因素导致,比如我们市场机制问题,涨跌停制度,比如不能t+0,以及不能全面做空个股,这些机制决定了市场只能单边做多谋利,也就必然会出现炒作和连续追逐题材和热门个股。所以,如果不改变上述机制,这个现象就无法彻底根治。
因此,在机制存在产生的必然后果之下,是否违法,是否需要注定机制和规则,才是问题的核心,前任村长因为个股涨幅大和个人买入数量大,就窗口指导和强行临停,根本就是过度监管和选择性执法(许跌不许涨)以及治标不治本的颠倒黑白行为。
交易所给上市公司下发关注函,感觉交易所管的有点过头了,这个问题可以运用大数据,在后台对企业进行核查监管,有没有内幕关联人士参与炒作、对倒交易?
交易所的职责是完善优化市场交易制度,确保能够运用市场力量,进行良性循环,而不应该过多的人为干预市场,治标不治本,毫无意义,如果这样过多的人为干预,那就没法玩了。
深交所向乐视网发函,要求其核实孙宏斌增资真实性,你怎么看?
一,深交所,在11月21日收市之后,向乐视网发函,引发深交所关注的原因是,乐视网在今天发布一系列的公告,公告内容包含:关于公司对外提供担保的公告、关于向关联方借款暨关联交易的公告,公告的主题名称,见下面的图片内容:
二,深交所对乐视网的发函,从专业角度,有如下的观点:
第一个观点:说明深交所一直在密切关注乐视网的情况,乐视曾经是A股市场上涨的明星,是A股市场的融资明星,也是A股市场的童话大王,这些乐视的符号,必然会引起交易所的密切关注,特别是乐视网一直在停牌,停了半年多,乐视网已经成为市场和媒体以及股民关注的焦点,那么深交所更需要重点关注和监管。
第二个观点,说明深交所,在对乐视网进行更加严管的监管,现在乐视的形象是一个坏孩子,作为证券市场的家长之一,需要对坏孩子加强管理,严格监督也是另外一种关心。
第三个观点,说明深交所,一直将保护中小投资者的权益,放在第一位,加强对乐视的监管,就是对股民朋友的最好保护,不让坏公司做坏事,从而降低对散户的风险和伤害。
第四个观点,乐视网之前就发生过,贾跃亭承诺给乐视网借款,结果没有兑现,把股民和市场忽悠了一回,这次深交所也是担心这样的事情再发生,对股民就不好交代了。
第五个观点,乐视网已经被交易所密切盯上,未来开盘之后,也将是凶多吉少,至于什么时候开盘,还更是未知数。乐视,真是让人操心啊!前些年,一直上涨,让没有买入的股民,干着急和后悔,现在,却让买入的股民,非常担心和害怕。
三,乐视,路在何方?孙宏斌之后,还有巨头和大佬,来救乐视吗?光靠孙宏斌一个人,现在看来,很难拯救乐视。
贾跃亭,什么时候回来祖国?遥遥无期,还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呢?
乐视,这部悬疑大片,正在上演,大片制作方是乐视影业,主角是贾跃亭和孙宏斌,群众演员是乐视的股东们。
遇见是缘份,感谢您的阅读!点击关注:简单的投资,投资更简单。
“低调”了一段时间的乐视网,由于股价创5年新低而再次回到大众的视线!
5月28日乐视网股价大跌超6%,股价“破4”的同时,也刷新了5年新低,曾经超千亿市值的创业板龙头,会走向何处?
实质上,周一乐视网的大跌,主要原因是上周五(5月25日)深交所的问询。
若是从1月复牌计算的话,乐视网股价跌超75%,市值蒸发超450亿!
好了,言归正传:深交所这次到底询问了什么?今年已经收到五份询问函的乐视,为何这次股价大跌?
总结来说,这次深交所问询函主要提出5大问题:
要求乐视网说明未及时披露、履行程序的关联交易具体情况、交易发生时间、交易内容、交易金额,说明未履行审议程序和披露义务的原因。
同时,深交所这次也发出最后通牒日期:6月1日前乐视网必须就以上问题进行一一回复!
具体乐视网怎么回复先不谈,先来谈谈乐视网的现状吧。
贾会计远走海外造车,孙宏斌接盘又血亏百亿离场,最终留下一个烂摊子无人问津!
虽有苏宁、京东入股支持,但巨头花的钱是用在乐视致新,也就是乐视最好的电视板块上,至于上市体系还是一潭死水!
至于贾跃亭曾经质押的股权,之前早已提到过,早已爆仓!但问题在于质押股权是司法冻结,所以目前来看无法公开平仓,即便有些券商诉讼追债,但实际也无济于事。
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西部证券,由于贾跃亭飞往海外,支付利息基本是天方夜谭,西部证券已经为此计提资产减值准备4.39亿。
如果算上国泰君安、平安等证券公司的债务,乐视的负债已经超过16亿!
好了,先不谈证券公司的债务,说说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乐视是否会退市?
乐视的最新报表显示,其当期总资产174.52亿元,总负债186.54亿元。
净资产破零不是要退市么?
的确是这样,但是目前净资产负12亿的乐视网,由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就有3.04亿元,尚未触发净资产为负这个条件。
乐视的问题,也再次印证了A股退市机制极不完善的现状。不过随着监管的介入,乐视可能会受到监管层的一些“特殊”照顾——强制暂停上市。
净资产是一方面因素,另一方面还是乐视的经营状况。
乐视于2017年荣登“亏损王”宝座,如果持续亏损的话,即便是对于不存在ST的创业板来讲,乐视网也是要直接退市!
对于一季度再亏近4亿的乐视网来讲,盈利仿佛已经成为一种传说。
为了防止A股各种“靠会计盈利”的手段,这次深交所细致的问询了乐视网诸多会计问题:版权摊销协议、贾跃亭与乐视关联债务等等。
乐视网这次能熬过与否先不谈,坐等看他如何回应深交所的问询吧。
透过乐视的问题,投资人能学到什么呢?
还记得2月中旬乐视网股价暴涨超50%的场景么?截止到目前最终还是再次一泻千里!
所以,对于这种负面缠身股价却异常暴动的上市公司,散户还是远远的看吧。
游戏太刺激,一般人小心脏真承受不了!
更多理财干货,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懒先生说钱(微信号:mrlanxs)
孙宏斌投资乐视,让贾跃亭拿钱抽身而退,并且牺牲乐视所有员工股权激励,从这点来看,真的怀疑孙宏斌的能力,他是怎么成功的,江湖救急变成了江湖丑闻。以目前人心惶惶来看,砸再多的钱,乐视的原运转团队没有了,也就等于基础没有了,那孙宏斌重起炉灶的构建还不如自己做个视频网站,所以深交所的关注真的很及时,因为必须追根问底,才能让乐视网的增资公告落实,否则又是一个套路,受伤的依旧是散户
深交所召开首场股票强制终止上市审核听证会,你怎么看待这件事?
谢谢邀请,几点看法和大家分享。
1、喊一万遍不如做一遍
监管层多次呼吁投资者要理性,不要炒垃圾股、炒壳,然而大量垃圾股又充斥市场,st股乌鸡变凤凰的故事一次接一次上演,著名的600634海鸟发展依然还没死呢,垃圾股、题材股屡屡暴涨,如此这般,股民怎么可能不去追捧呢?这次*st烯碳被终止上市,在次之前的5月18日*st吉恩和*st昆机也是被上交所终止上市。连续3只被退市,加上5月24日当天*st海润和*st上普被暂停上市,有点退市常态化并且加速的感觉,这种做法对投资者的震撼远比喊话效果好得多。
2、历史上A股公司退市情况
2001年到2017年,A股退市公司一共92家,2015年*ST二重成为首家主动退市公司,2016年*st博元成为首家因重大违法被强制退市公司,2017年 欣泰电气因欺诈发行被强势退市,*st新都因财务指标不合格,被终止上市。总体来说,A股的退市率仍然非常低,而且财务被质疑的公司也很多,上市前后业绩变脸更是家常便饭,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不能有效建立退市常态化机制,总去指责投资者喜欢炒垃圾股是不公平的。
3、进一步完善退市机制
健康、合理的市场机制,逻辑上就应该是有进有出的,A股最近几年每年都大量发行IPO,融资额度举世罕见,好比市场上的供给越来越大,股票想涨自然很难,竭泽而渔的做法才是市场不断下跌,股灾不断的真正元凶,希望000511这只股票能够成为A股退市制度完善的新起点,要让退出成为常态,退市效率也应该大幅提升,就像IPO的效率一样,如此投资者才能逐步改善不良投资偏好,逐步被引导到监管层希望的道路上来。
对于这件事情,我有如下的观点:
一,给深交所点赞和掌声。
对于此次听证会的召开,反映深交所的开放和包容心态,既给终止上市主体一次机会,也让股民参与上市公司退市的听证会。这是A股市场历史上第一次关于股票强制终止上市的听证会,第一次总是有着非常重要的代表性和意义,深圳证券交易所针对*ST烯碳召开的第一次股票强制终止上市的听证会,将是股票市场退市制度完善的重要一步,因此要给深交所点赞和掌声。
二,*ST烯碳的退市。
这家公司,已经连续三个年度出现亏损,已经先行暂停上市。虽然,公布2017年年报显示盈利7700万元,但是由于审计机构还是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所以依然无法恢复上市。因此,*ST烯碳的案例告诉股民朋友,投资股票一定要做价值投资,要买有业绩和利润的公司,不要去买业绩差和市盈率高的公司。
特别是当股民持有的股票出现业绩亏损的时候,就要引起注意,分析亏损是否还会持续,第二年亏损发生的时候,则是一个重要的风险提示信号,最好是卖出这样的股票,避免退市产生的重大风险和大幅下跌。
*ST烯碳对投资股票的借鉴意义,就是一定要坚持价值投资,坚决远离业绩差的股票,远离业绩亏损的股票,才能避免买到退市的股票,股票退市将一文不值。*ST烯碳的真实案例,也在告诉股民,退市之后,还想恢复上市是很艰难的目标,特别是强制退市制度的严格实施。
下面是*ST烯碳的股票价格走势,该股在2017年5月份左右,已经暂停上市,当时股价是5.5元左右。
遇见是缘,喜欢我的回答,请马上点赞和转发,谢谢您的支持!
本次深交所上市委员会召开首场股票强制终止上市审核听证会,对象是已经因为连续三年亏损被暂停上市的但2017年实现了盈利的*ST烯碳,要是在过往,哪里会有什么听证会,直接就是恢复上市了。
但是这次不同,因为*ST烯碳尽管2017年扭亏为盈,实现7700万的净利润,但年报审计机构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具备争议性,衍生了进行听证讨论是否让其强制退市的一幕。以后甚至有可能衍生到不光要求企业扭亏恢复盈利,还要求摘帽、恢复上市的企业必须是扣除非经常性损益要达到一定标准才行。
无疑,这是A股的一大进步,长期以来A股市场的退市制度一直是广大股民投资者的一大心病,比如2017年A股一共IPO上了420家企业,还未算借壳上市的,但是2017年报已经披露完毕了,因为2017年财报上演各种八方驰援保壳举动,最终扭亏为盈成功摘帽、乃至申请恢复上市的不在少数,而退市的又有几家了?至今不过是日前上交所亮剑的*ST吉恩、*ST昆机两家企业被终止上市,*ST上普、*ST海润两家企业被暂停上市。
源自风生焱起的个人分析,欢迎关注本账号以便获取更多财经知识
在中国,除了上交所/深交所/中证指数公司,其他个人/公司有没有权利发布股票指数?
可以开发。
证券交易所管理办法(2001年修订)中规定了交易所需要对 ”股价指数的编制方法和公布方式;“ 制定规则。指数管理是属于证券交易所对证券交易活动的监管活动。
此外,深圳交易所制定了指数管理细则,明确“未经本所或信息代理机构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利用本所证券交易信息编制指数”。
不过深交所也表示,向其或信息代理机构申请指数开发许可证,经本所或信息代理机构审核同意后,成为指数开发机构,进行相关指数编制和使用业务:(一)专业指数编制机构;(二)证券公司;(三)基金管理公司;(四)研究机构;(五)本所认定的其他具备指数开发能力的机构。
例如,央视50指数央视50指数是首只由权威媒体发布,在A股市场上市的市场指数,它集合了创新、成长、回报、治理、社会责任五个核心维度,对上市公司持续发展和投资者价值投资理念具有引导意义。央视50指数由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联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等五所高校的专业院系,以及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等机构,共同编制而成。
公司可以发布自己编制的指数,例如指南针编制的0号指数、新涨跌指数、各种等权重指数,都是比较实用的,只是普通散户不会用,他们主要看上证指数。你自己发指数也没有市场。中证指数公司发布的各种指数可以作为指数基金的跟踪标的,市场认可度较高。普通小公司发布指数也很难和大机构合作。
ST康得新因为涉嫌信披违规,收到监管的调查通知,它可能会面临哪些惩罚呢?退市吗?
公司目前被立案调查,且发现公司存在被大股东占用资金的情况。如果公司因此受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并且违规行为属于《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实施办法》规定的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那么很可能会暂停上市乃至退市,长生生物不就是前车之鉴吗?
最新数据显示,有113291位股东,十几万股东估计又是几个不眠之夜;这种“双高”的上市公司,还有以下几家:康美药业、金科股份、泛海控股、东旭光电、恒逸石化、鄂尔多斯、怡亚通、九州通、南钢股份、东旭蓝天、瑞茂通、永泰能源、海王生物、中利集团。这些股统统都要回避!
我也只能帮助大家到这里了,欢迎加关注,留言点赞!
它涉嫌信息披露违规,同时又是一个典型的大股东掏空了上市公司的案例。对于它的处罚不会退市这么严重,但前面加ST是肯定们。
如果调查确实,上市公司们懂、监、大股东应受到相应的处罚。
这是继长生之后又一标杆案子,如何处罚所有股民,上市公司都瞪着。
康得新21日晚间公告称,公司存在22个银行账户被冻结的情况,其中5个属于主要账号。目前公司未收到司法机关对应的函件,暂未获取相关细节。不排除后续公司其他账号或资产被冻结的情况发生。公司股票自1月22日停牌一天,于1月23日复牌。但由于公司股票交易实施其他风险警示,简称由”康得新”变更为“ST康得新”,日涨跌幅限制为5%。
此外,公告称,公司2018年度第一、二期超短期融资券已实质违约,出现部分债权人冻结公司银行账户情况。公司将通过降低风险因素逐步恢复授信规模及加速应收账款回款来纾解暂时性流动资金紧张,并计划近期予以兑付。而在1月21日早间,康得新更是自曝,在证券监管部门调查过程中,经自查,发现公司存在被大股东占用资金的情况。
所以综合来看,康得新一定是2019年第一个大雷了,并且开盘后大概率会出现跌停的现象!要知道的是挪用资金,违规操作都是大罪,如果查证了是大概率会有非常严重的惩罚,严厉到可能会退市!从账面上来看,康得新似乎并不缺钱。2018年三季报显示,截至9月30日,康得新账面期末货币资金约150.14亿元,现金余额高达143.13亿元。同时,公司负债总额167亿元,其中带息债务总额107亿元。但是却出现了换不上15亿的元债的情况,那么势必其中有大问题!!
截至2018年11月23日,证金、汇金、香港中央结算公司均位于康得新前十大股东名单中,根据数据显示,共有34只公募基金出现在康得新的机构投资者名单中。持股数量在百万股以上的有7只,占比达到21%。
康得新变为ST了,康得新也成为了2019年的第一个暴雷白马股!事实证明了,白马股也会出现黑天鹅事件,并且涨幅过大的白马股更容易出现风险和危机!大家有没有发现,无论是乐视网,长生生物,还是康得新,都是在股价出现大涨和股价创出历史高位下跌后才爆的雷!!所以记住最大的一点准则,远离那些涨高了的风险,布局那些跌出来的价值!这是可以让我们大大提高避雷几率的最好方法!!
而康得新如果不能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甚至在未来的时间里不能把这个窟窿填补上,那就一定会有一个非常悲剧的结果!对于散户来说这样的股票一定是“可远观但不可亵玩焉”的!因为你永远不会知道它还有多少个雷没有爆出来,你也永远不会知道它的明天和意外谁先来!!
如果您认同我的观点,请加我的关注并点赞。谢谢您们的支持。
如果ST康得新最终被确定嫌信披违规,按照A股市场的规则和过往类似的上市公司违规案例,没有涉及财务造假的消息披露违规,最终面临的惩罚也不过是——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公司面临规则内的顶格罚款60万元,同时相关的财务总监等高管被罚规则内的顶格罚款30万元。。。不会触发被强制退市。
康得新已经回应公司没有财务造假,只是公司资金被大股东占用,才导致无法及时偿还到期的10亿债务,公司的日常经营正常,信息披露是否违规待监管层裁定,公司也因此被实施了其他风险警示,戴帽成为了如今的ST康得新。实质上从资金占用到逾期未回复深交所问询函,康得新基本上被确定信息披露违规无疑。
不过,高达150亿的资金被大股东占用,能否拿回来的影响并没有那么简单,最担忧的是拿不回去,届时公司就要不光面临账上150亿资金不翼而飞,还要面临无钱还债务,渐渐影响公司未来的日常运营,最坏的发酵结果参考乐视网,曾经乐视网也是A股高增长成长股的存在,还是创业板第一市值股,但是伴随大量资金被大股东贾跃亭的关联公司占用并爆发债务危机,如今的乐视网是连年巨亏,净资产都为负值,面临暂停上市。
源自风生焱起的个人分析,欢迎关注本账号以便获取更多财经知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深交所强化交易监管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深交所强化交易监管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