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诺贝尔奖今起揭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诺贝尔奖今起揭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诺贝尔文学奖将于2019年10月10日下午1点揭晓,中国作家继莫言后谁会有机会获得?
若贝尔文学奖即莫言之后,中国谁会获奖?首先,评选委员会成员以西方人为主,西方的语言结构与汉语结构不同,这就容易理解错误。还有就是汉语的音译转换,造成字词相同,意思不同让西方人无法理解,就很难受到推荐,也就很难获奖。
我的回答可能会使好多朋友们不满意。我们中国人为什么总是想得一个外国奖项?这是我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曹雪芹没得外国奖,《红楼梦》可以算得上世界顶峰的作品。路遥没得外国奖项,巜平凡的世界》从八十年代末到现在,还是青少年反复读研的小说。陈忠实同样没得外国奖项,《白鹿原》中外驰名。相反,莫言老先生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但他的获奖作品绝大多数人看了后骂声不绝。所以,做人做事要自信,有了自信才能自强不息,干成一切大事。
能夠问鼎诺貝尔文学奖的人,推荐以下三人;
①我国当代著名作家《霍达》,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穆斯林的葬礼》。
②我国当代著名作家《陈忠实》,代表作品长篇巨作《白鹿原》。
③我国当代著名作家《路遥》,代表作品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
上述三位,均为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可以代表中国的最高水平。
我以为继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之后,下一个文学华语诺奖得主,如果在中国大陆,非著名作家贾平凹莫属,因为无论其文学作品创作数量还是质量都无人企及,可以说是学富五车,著作等身,文倒三江!因而才被人们冠以文坛“鬼才"和中国大陆“独行侠”之称,可见其创作风格的特立独行、创作内容的宏富奇崛与表现手法的诡异多样!诸如长篇力作如《浮躁》《高老庄》《废都》《秦腔》《山本》《带灯》《古炉》等,无不是对生命本体的关照和对生存状态的深入描蓦,抒发和表现出深沉价值取向与悲悯情怀,无不令读动容!其作品恢宏、厚重、浓郁的乡土气息与强烈的普世价值广为读者接受而深入人心,读来使人产生共鸣、深受启迪,很是震撼!贾平凹早期的中短篇小说和散文创作,更是堪称上乘,名篇佳作难以尽述,广为海内外读者熟知和津津乐道,菲声文坛,享誉世界,在国际产生广泛响影。还有他的作品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在世界各国普遍传播,在国内外屡获大奖,因而可以说贾平凹获取诺贝尔文学奖不是不可能的。
诺贝尔文学奖由西方主导,西方与我们的价值观都不同,更别说文学作品的思想性。一部好的文学正品都有着强烈的时代背景和价值取向。在我们和西方价值观严重冲突的今天,为了个西方人主导的奖项一味的去迎合有意义吗?就像有些所谓的大导演拍片只想着取悦外国电影节的评委,拍些连国人都看不懂的作品,还讽刺国人不懂艺术。没有群众基础的作品注定不会成为经典。
20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将揭晓,潘建伟老师成大热人选,能获奖吗?
中国科学家所取得的那么多的一流贡献,媒体不去关注,非得关注得不得奖,得不得诺奖是西方人说了算,西方人怕中国发展高科技怕的要死,你认为人家会把轻易把奖给你么!诺奖充满了文化种族和政治偏见,是给西方阵营国家设的,与中国没多大关系。
其实除了文学奖与和平奖外,物化生医经奖还是较公平的,前苏联与西方那么敌对,照样还有不少人得诺奖,不要怪别人,看看我们的周围真正尊重知识的有几人,真正尊守规则两有几人,规则对己有利就坚持,对己不利就说规则是用来打破的,我们眼里只有钱,权,势,在科学方面我们还差很远,差得远不努力追,还怨这怨哪,怎么会有进步,官本位,从众,嘴上创新是我们的最爱!!!
估计很大的概率是不可能。理由是:诺贝尔奖的评选权都把控在西方人手中,虽然自然科学号称是科学,但在评奖时也是偏向西方科学家的,屠呦呦的获奖绝对是非常难得的一次。至于社科、人文类的奖项,比如和平奖、文学奖,更是要颁发给与西方国家有“共同价值观“的人了。中国人要想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必须是“持不同政见”才行,要想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则一定要在作品中丑化中国人和现行制度才可。因此我们没有必要太看重诺贝尔奖项。试看我们国家那么多重大工程、那么多世界领先的技术、那么多的大国工匠、做出了那么多的贡献,诺贝尔评委们真正拿眼看过吗?
诺贝尔物理奖应该是潘建伟老师莫属,因为他所研究的量子力学纠缠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已走在世界前列。我国量子通迅卫星发射成功,并已应用于科学实践纯分说明,量子通信的保密性技术是可行的。
诺贝尔奖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世界大奖,但悬它的评选人几乎全部来自西方国家的科学界人员或有关政治背景人员(包括西方情报人员),带有西价值观的政治偏见,打上西方意识形态的烙印是可以想象的。每年诺奖得主几乎为西方参选的科技界人士。
至于中国科学家潘建伟老师能够参加诺奖选评人选,就已证明中国人是有能力和实力参加这一科学竞争的。至于评上评不上诺奖,主要在于世界政治气候。
中国科学家潘建伟老师能够参加诺奖选评人选,就已证明中国人是有能力和实力参加这一科学竞争的。当然评得上,评不上需要专家投票的。
不过就我个人来看,可能性不是很大,因为量子通讯就理论而言。前人早就有很多的成果了。我们目前搞的墨子号主要是在应用方面的。虽然我们也肯定有好多的发明专利。但这些理论方面的贡献可能没有那么大。没有那么基础而已。
当然,我们未来不排除有很多的科学家可以获得诺贝尔奖,这个我们整体的科研水平的提升是有关系的。而科研水平的提升有两个,一个是经济实力的稳步增长,第2个是有一批科学家前赴后继的进行研究。
由于我们本来科学的底子薄,再加上更侧重于应用科学。所以在基础科研方面,差距依然还是很大。这里面也牵涉到相当的科学研究的体制机制问题。如果体制机制没有很好的完善的话。就不能够成批的涌现出一流的科学家来。作者为高级#经济师##策划#。#新媒体##自媒体##微头条日签##我要上头条#
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美国为何成为诺贝尔奖获奖专业户?
一、百年树人,教育为本,截止2018年,获得诺贝尔奖最多的10所高校分别是:
1、美:哈佛大学:158位。
2、英:剑桥大学:118位。
3、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103位
4、美:芝加哥大学:98位。
5、美:哥伦比亚大学:96位。
6、美:麻省理工大学:93位。
7、美:福斯坦大学:83位。
8、美:加州理工学院:73位。
9、英:牛津大学:69位。
10、美:普林斯顿大学:65位。
11、美:耶鲁大学:61位。
12、美:康乃尔大学:58位。
13、德:柏林洪堡大学:55位。
14、法:巴黎大学:50位。
15、德:墨尼黑大学42位。
16、德:哥廷根大学:39位。
17、丹麦:哥本哈根大学:39位。
18、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37位
18、美:纽约大学:37位(并列)。
20、美:洛克菲勒大学:36位。
二、截止2018年,诺贝尔奖共授于908位个人与24个团体。而美国独占了其中的340位。占全球诺贝尔奖总数的36.5%,独占鳌头。
三、毫无疑问,美国是世界上教育实力最高的国家,美国在科学技术研究方面的投入同样居世界之首。美国是世界上首个"三权分立与制衡、州与联邦政府分权、人民主权"的国家。拥有极其优越的地理区位的优势等综合优势而吸引世界各国精英源源不断赴美求学仍至"安居乐业",使美国迅速成为世界上的唯一"超級大国且久经不衰…
怎么说呢,从某些方面说美国还是比较发达,虽然有些方面做法我们不太支持,但他们优点我们还是要虚心学习,这样我们才能在这些方面有所发展有所成长,我们才能成为更好的我们,这些仅是我的个人观点,大家有好的,也可以说说
美国科技文化都确实发达,在很多领域都领先于世界,对优秀的知识人才有吸引力并有促其发明创造的良好机制,对知识产权也有良好的保护;另一方面,诺奖的评委和评判标准等,都更多的偏向西方。
首先,美国具有较强的教育优势,美国是世界上一流高校最多的国家,引进了全世界大量的高科技人才共同建设。美国高校大都为私立高校,更容易获得科研经费;
其次,美国抓住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机遇,并且有许多欧洲科学家移民美国;
最后,科研市场化,专利的获取就能更好解决经费问题。
感谢邀请!
20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加裔美国物理学家吉姆·皮布尔斯(James Peebles),两位瑞士天文学家米歇尔·麦耶(Michel Mayor)和迪迪埃·奎洛兹(Didier Queloz)三人共同分享这份荣耀。
皮布尔斯获奖在于物理宇宙理论的贡献,而麦耶和奎洛兹这两位天文学家的贡献在于太阳系外行星。而皮布尔斯分享一半奖金,说明在诺贝尔奖评选者看来,皮布尔斯的贡献更重要一些。
如果再看全球诺贝尔奖的获奖国家排名情况,我们不能不惊叹,美国真是诺贝尔奖的获奖专业户。截止到2018年,美国总共有327人获得诺贝尔奖,是世界诺贝尔奖获奖着最多的国家(下图为截止到2018年全球获得诺贝尔奖TOP10的国家)。
我觉得美国之所以能成为诺贝尔奖获奖专业户,有政府的资助,有政策的支持,也有教育的助力。
首先,美国国家政府的资助助力美国在诺贝尔奖领域获奖。
一方面,战后的美国从组织和政策上都表现出对基础研究的高度重视。1944年,美国正式成立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并给予该院以对于研究活动的资助权。值得一提的是,美国生物科学家吉尔曼和沙利曾多次获得NIH巨额基金的资助,并与1977年双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1950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正式成立,改进科学教育、发展科学情报,增进国际科学合作,以促进美国科学和科学教育的发展。1958年,美国国会参众两院通过了国家科学基金会的一个提案,确定了政府行政部门可以采取自主的方式支持科学研究,特别是基础研究,而且受资助的组织和院校对于用政府资助或合同经费所购买的仪器设备拥有所有权,从而增加了政府之外的组织和院校的研究能力,对提高整个国家的研究实力大有好处。
另一方面,除国家基金会的资助外,美国其它基金会也对基础研究给予大力的支持,奠定了它是诺贝尔奖大国的基础。美国的古根海姆基金会几乎在所有的知识和文艺领域都颁发相当数量的奖金,截止1975年已对27位诺贝尔科学奖和经济学奖获得者提供过资助;洛克菲勒基金会宣称已资助将近100位获奖者等。
其次,美国能成为诺贝尔奖获奖大国,也得力于美国政府的开放的人才政策。
1901年~1979年间,美国的诺贝尔获奖者118人,占世界的35.1%,其中有32人原籍不在美国,有11人是在其他国家获奖后移居美国的。美国本身就是一个移民国家,对世界各国的青年学生、学者和科学家前往美国求学、工作和定居,没有严格的限制。美国允许人才自由流动,使得美国在自然科学的很多领域很快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美籍华人科学家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都是在美国从事科学研究期间,分别获得1957年和1976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两次世界大战,美国基本没有收到干扰,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许多著名科学家如爱因斯坦移居美国,继续从事自己的科学研究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美国的科技实力大为增强。
最后,美国成为诺贝尔奖获奖专业户,也有美国教育的原因。
小学教育,美国小学老师引导孩子独立思考、自己动手实践,鼓励学生做科研课题,并作为重要的考核科目。这样的结果是,美国孩子完成作业没有标准化的答案,多元化的思想碰撞在一起。
中学教育,美国中学生在课堂上比较活跃,学生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求异思维,老师会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并解决问题。
大学教育,美国的高等教育资源丰富,教授通常采用实验、案例分析和互动交流的教学方式,课堂气氛轻松灵活,教授会引导学生对课题进行研究和讨论,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设想,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在这样的教育方式下,在美国高校的人才辈出,也正是这些高等教育学府,使美国夺得“诺贝尔奖专业户”的头衔名副其实。截止2018年,按诺贝尔奖得主数量(校友、教职工以及研究人员),前30高校名单如下:
以上为我关于本问题的回答,望采纳!欢迎关注@高知书友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诺贝尔奖今起揭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诺贝尔奖今起揭晓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