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台军职自杀案创新高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台军职自杀案创新高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杯酒释兵权的故事是怎么由来的,发生在什么朝代?是怎么回事?
杯酒释兵权的故事,发生在宋太祖赵匡胤登基一年之后。赵匡胤出身禁军,而在宋代之前五代十国的君主大多也都出自禁军。这些君主都是因为手握禁军权力,轻而易举地就能发动叛乱,取代之前的君主。
所以,赵匡胤登基后,对于禁军十分忌惮。他很清楚,自己是通过领导禁军的革命而坐上皇位的。所以他明白,如果不能控制好禁军这帮掌握军权的人,自己很有可能像五代十国的君主一样。
杯酒释兵权的过程
在宋太祖登基后一年,他召集了和禁军中那些之前和自己平起平坐的人,约他们一起喝酒。酒过三巡,赵匡胤突然对这些人说,你们知道吗?我这个皇帝太难做了。
其他的人立马就说,您是我们拥戴上来的皇帝,我们对您肯定没有二心。可是赵匡胤又说,你们没有二心,但如果你们底下的人,把黄袍披到你们身上,让你们当皇帝,你们不当也不行啊。这样一说,这些禁军首领就明白了。原来赵匡胤是担心,他们也效仿当年太祖黄袍加身的做法,搞兵变。
他们一下子慌了起来,连忙问赵匡胤,您给我们指条明路吧。于是赵匡胤就跟他们说,人这一生很短暂,你们当禁军,无非就是想让家里人过上好日子。你们不如交出军权,然后到地方安家置业,过安逸的生活。于是第二天,这些禁军以各种理由向宋太祖表示,自己身体不能担当禁军的任务,交出了军权。
没了兵权的禁军首领们最后去了哪里
在被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人力,主要有五位高级将领,分别是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张令铎、赵彦徽。在接到他们上表请求解除兵权后,赵匡胤欣然同意了。把他们的禁军职位撤除了,然后又让他们任地方节度使。虽然他们任职了地方节度使,但是宋代地方节度使并没有多大的权力。
五位将领里,石守信是宋太祖赵匡胤的义兄,也是宋代开国的元勋。在被收了军权后,972年,石守信的儿子石保吉,娶了宋太祖第二女延庆公主。
979年,宋太宗赵光义亲征灭北汉,起用宿将石守信为督前军。然而这一战宋军大败,后来宋太宗把战败的责任推卸给了将领,石守信以则因为“督前军失律”被罚,但是不久又被进封为卫国公,于984年逝世。
高怀德也是辅佐赵匡胤登基上位的重要人物。和石守信一样,赵匡胤也和他结下了亲家关系,娶了宋太祖的妹妹燕国长公主为妻。
王审琦在交出军权后,担任了忠正军节度使。在地方做官八年,为政宽简。同样,赵匡胤也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王审琦的儿子。973年,王审琦和高怀德一起被加封为同平章事。
虽然被赵匡胤收了兵权,但是私底下赵匡胤对他也非常好。在王审琦患病去世前,宋太祖还亲子去探望了他。在他去世后,又到他的宅邸里,为他痛苦哀悼,还追封他为琅琊郡王。
张令铎在罢除军职后,出任了镇宁军节度使。同样,为了表示对他的关心照顾,赵匡胤让自己的三弟秦王赵廷美赵光美娶了张令铎的第三女。就这样,他们也结为了亲家关系。
在被赵匡胤收了兵权的五人中,只有赵彦徽没有与赵匡胤结为亲家。不过,赵匡胤对他也是十分照顾的。在赵彦徽到地方任节度使之后,并不体察民情,而且行事较为粗暴,还敛财,不过赵匡胤并没有给他进行处罚,而是给了他体面。
所以总的来看,虽然这五位将领没有了兵权,但是他们在地方上的日子过得还不错,而且和赵匡胤结为了亲家,君臣之间的关系也算和谐。相比之下,总比手握君权,君臣相互猜忌要过得稳妥些。
如何看待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
不得不说,赵匡胤即位后,宋代面临的外部形势是非常险峻的。宋代并没有实现大一统,而就当是的赵匡胤来说,他非常担心自己的君主之位被底下的禁军夺走。所以说,他杯酒释兵权的做法,结束了唐末以来割据的局面。同时,通过收归禁军,设枢密院与“中书”分掌军政大权,进一步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当宋朝内部整体变得十分稳固。
但不得不说,杯酒释兵权带来的影响就是,导致宋代的武装力量变弱。宋代整体的基调都是重文轻武的,加之后来一系列的制度设计,宋朝的武将在文官的掣肘下,导致很难发挥出实际的作用。
这天傍晚晚朝,宋太宗赵匡胤留下石守信等高级禁军将领喝酒,这些将领都是与赵匡胤出生入死的兄弟,所以相聚一起大家都很高兴。喝到兴头上的时候,太宗叹了口气,说道:“我到了这个地位全靠各位尽心出力,我内心常常念及你们的功劳。唉,做天子,还不如做个节度使快乐,常常卧不能安啊!”石守信等人听了惊骇地忙问何故?“这个皇帝谁不想做呢”太宗说道。
石守信等人听出了话外之音,忙跪下说:“皇上何出此言,天命已定,谁还有异心”
太宗说道“不然,你们虽然无异心,但谁能保证你们的部下,那天他们若贪图富贵,把黄袍加在你们身上,当不当就由不得你们了”
当年太宗就是部下黄袍加身才当了皇帝。这样一说石守信等人惊恐万分,闹不好有杀身之祸,忙求太宗指条最好的办法。
太宗缓缓说道:“人生如白驹过隙,欲得富贵者,无非金钱娱乐,不使子孙贫穷尔。你们不如放弃兵权,到地方去,置办良田美宅,再买些歌姬,日夜饮宴,以终天年。君臣之间,再无猜疑,这样不是挺好吗?”
石守信等人已经知道了太宗的意思了,事已至此,这是保全自己最好的办法了。于是第二天纷纷上书称病,要求解除兵权,宋太宗欣然同意。
这就是发生在北宋建隆二年的杯酒释兵权的故事。
我有靠谱回答。
杯酒释兵权发生在宋朝宋太祖赵匡胤与窦建德、石守信、高怀德等宋朝一杆高级将领之间的故事,杯酒释兵权是宋太祖赵匡胤为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统治的政治军事改革改革措施的开始,其后还在军事制度上进行了多项的改革。
事情起因
杯酒释兵权是由当朝宰相赵普编剧,赵匡胤自导自演的一部好戏。由于赵匡胤自己当年是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当上了皇帝,所以问鼎天下以后越看他手底下的几个武将越不踏实,有一天把宰相赵普找来说,我怎么看谁都想造反啊。赵普连忙解释自己没有,赵匡胤说:“我没有说你,但是手下几个武将怎么处理呢?”赵普就说:“陛下哪天把这些武将请过来喝喝酒,给他们讲讲道理,我觉得这帮人还是会听您的。”
事情经过
建隆二年(公元961年)七月初九日晚朝,皇帝酒留窦建德等一杆子武将喝酒叙旧,之前皇帝和大臣都是老哥们了,那天酒兴正浓,赵匡胤就对这些武将说:“我这个皇帝啊可做的劳心啊,还不如去做个节度使,人家说皇帝是大臣的榜样,你们大伙将来不会学我吧?”此话一说,把这帮人吓得,这是皇帝疑心自己造反啊,那还活得了啊。于是全都跪下,一个劲的磕头,说“陛下何出此言,现今天命已定,谁还敢有异心呢。”皇帝这时候假装觉得很惊奇,说道:“你们这是干什么?你们我还不了解吗?我这是怕有一天也有人拿着一黄袍往你们身上一盖,那你们可就说不清了。”宋太祖又对众人说:“人生得意须尽欢,你们不如释去兵权,到地方去,多置良田美宅,为子孙立永远不可动的产业,同时多买些歌女,日夜饮酒相欢,以终天年,朕同你们再结为婚姻,君臣之间,两无猜疑,岂不甚好?”
在场武将见太祖已经把话说得很明白了,于是第二天石守信、窦建德、高怀德等武将就称自己有病在身,纷纷交出了兵权兵印,然后就回家回到了地方上,而赵匡胤也没有亏待这些武将,给了他们很高的封赏。
国策已定
此事之后,宋太祖当年执掌兵权的结义兄弟均被解除职务,赵普帮着赵匡胤给大宋订立了一个国策,这个国策也决定了之后岳飞等人的命运。这个国策就叫做“富国不强兵”,次国策也成了宋朝在军事上积弱的局面。
杯酒释兵权的事发生在北宋初期,当时宋太祖赵匡胤通过黄袍加身当了皇帝,建立了北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也怕手下的将领学自己也弄个“黄袍加身”,怕引起兵变,所以就把有兵权的将领们叫过来喝酒,表面上是喝酒,其实真实的目的是要削弱他们的权利,把兵权全部掌握在自己手里。
喝的正在兴头上时,赵匡胤说:人生在世不过短短几十年,你们不如放弃兵权,当老家购置良田,过逍遥自在的生活,为子孙留下万代家业。石守信等大臣听了知道赵匡胤什么意思,第二天纷纷交出兵权告老还乡。
杯酒释兵权是宋朝初年,宋太祖赵匡胤为了不童蹈唐朝末年,五代十国蕃镇割踞,宦官乱政,各朝皇帝都是短命的现象,自己又是被部下黄袍加身。在宋朝建立后,对功高权重的将领们很不放心。因此上演了"杯酒释兵权"的一场事关国运的一场大戏。
杯酒释兵权,相对历朝历代杀戮功臣的血腥场面,杯酒释兵权无凝是非常仁慈而又明大义的行为。在整个宋朝存续期间,杀戳大臣的事极少发生,虽然对后来的朝代并没有产生太大影响,于宋朝本身却影响极大。
事情的经过人们大致都清楚。宋太祖赵匡胤,听从宰相赵普之汁,筹划削夺藩镇,罢禁军宿将指挥权。把石守信,高怀德等高级将领聚在一起,饮酒后故作愁眉说出心中凝惑,征求将领们的意见,话语中软中带硬,欲使金钱美女和荣华富贵换取他们的兵权。众将领听后,料不能有他想,纷纷以病为由,上书告退,回家养老。各个得以荣华富贵,享乐终老,应该说是皆大欢喜,如此处理君臣猜忌,谌称典范。可惜,这种方式并没有给后世带来太大影响,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杀戳功臣波及数十万人。
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张令德等将领交出軍权后,文官领兵。宋朝经济得以快速发展。文化,经济,民主等方面都发展迅速,取得很大成就,我们都熟知的《清明上河》就是反映宋朝在全盛时期的盛世景象。当然也有不足,就是宋朝军事力量落后,甚至是兵不识将,将更不知兵。后来辽国屡次进犯,宋朝虽取得暂时胜利,却胜而无利,签下"澶渊之约",每年都向辽国岁贡,献上银帛。直至徽钦二帝被俘,朝廷迁都杭州,史称南宋。此后宋朝陷入四面围攻,被元朝听灭。
为什么石原莞尔没有被定为A级战犯,甚至只是作为“证人”而非“战犯”出席法庭?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设立的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条例第六条第一款和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条例第五条第一款中特别规定了“对和平的犯罪”:
对和平的犯罪,即发动或计划,准备,开始,进行宣战或不宣战的侵略战争及违反国际法、条约、协定、誓约的战争以及参加为达成上述行为的计划及谋划。
这一条是针对那些发动战争的罪魁祸首的。给套进这一条的日本战犯,就是所谓的“甲级战犯”。
当时被美军抓进巢鸭监狱的涉嫌甲级战犯的有200名,后来被正式起诉的共28名。
但是这里面没有包括石原莞尔。
对于高级军官来说,甲级战犯也是一种“荣誉”,比如佐藤贤了听说自己被指名为甲级战犯时说:“像我这样的小人物也是甲级战犯了?(当时他是第37师团中将师团长)和大将们并列?太喜出望外了,像又晋升了一样。”
而对石原莞尔来说,不是甲级战犯就好象否定了他的一生。
石原莞尔曾任关东军作战参谋,高级参谋,参谋本部作战课长,部长,第16师团师团长,以陆军中将退伍。
他策动了“9.18事变”,策划了伪满,发动起来了日本帝国的战争机器,给亚洲太平洋地区的人民带来了三千多万的死亡和无法统计的财产损失。他是开始战争的第一个人,不折不扣的甲级战犯。
为什么不是甲级战犯,连石原莞尔自己都想不通。当时石原莞尔59岁,已经到了膀胱癌晚期,无法自行行走,不能去东京。作为一种变通,东京派了检察官到他住的酒田来听取他的证词,特地在酒田市商工会议所设立了一个“东京国际军事法庭出差法庭”来听取他的证词。
(1947年4月30日,石原莞尔从家里出来去酒田出差法庭作证)
实际上除了石原的身体情况,还有一个因素就是没人知道这位就会说些什么。石原1919年从陆军大学校毕业时原本应该是首席毕业生,但陆大硬是把他从首席降到次席。因为首席有在天皇面前发表御前讲演的荣誉,而谁也不知道这位疯疯癫癫的天才会当着天皇的面说些什么大逆不道的话出来,为了保险,还是不给他这个首席毕业生的称号,这个对大家都有好处。所以到酒田来听石原的证词也是这个考虑。但是不夸大地说,他的证词会影响东京国际军事法庭的走向,所以各国的记者还是都来了,想记下着历史的一幕,不比在东京的人少。
(石原莞尔当时已经不能行走了,用架子车拖去的)
但石原莞尔的第一句话是:“满洲事变的中心人物就是我石原莞尔,但是这个石原为什么不是战犯?这根本不合逻辑。”
法庭检察团根本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只好赶紧打断他,提出下一个问题:“听说你和东条意见对立,是这样的吗?”
(石原莞尔在法庭上作证)
这句话说出了为什么石原莞尔没有名列甲级战犯的原因。
“东京审判”是美国人主导的审判,认真说起来,就是麦克阿瑟的审判。抓谁,判谁,怎么判都是按照麦克阿瑟说的办,或者是麦克阿瑟的亲信们琢磨着麦克阿瑟的心思办,和别人没有关系。
麦克阿瑟最恨的是发动太平洋战争的东条英机,然后是在菲律宾让他下不来的日军将领,再就是残害过英美战俘的人,至于中国的抗战和麦克阿瑟没有关系。
看看1945年9月11日麦克阿瑟公布的第一批要拘捕的战犯名单就知道了:
东条英机、(9.11自杀未遂),东乡茂德、岛田繁太郎、贺屋兴宣、铃木贞一、岸信介、岩村通世、小泉亲彦(9.13自杀)、桥田邦彦(9.14自杀)、井野硕哉、村田省藏、寺岛健。
本间雅晴、上田良武、黑田重德、长浜彰、太田清一、铃木薰二、德田久吉、飞田时雄、长内茂、三浦宗一、竹内宽、佐佐木薰一。
这里面第一行的都是东条英机开战内阁的阁僚,在开战阁议书上签了字的,第二行第二个是开战时打菲律宾的,后面的都是参与迫害英美战俘的。
1945年11月19日公布了第二批战犯名单,不在开战内阁,但对战争有责任的大臣和军部上层将领。
1945年12月2日公布了第三批战犯名单,主要是高级军官和其他的政界财界以及媒体人。
1945年12月6日开始到1946年11月5日中间陆陆续续逮捕的算第四批,主要是高级军官和政界人士。
还有在国外逮捕押回东京来的:像板垣征四郎、木村兵太郎和武藤章。
说来很气愤也很耻辱,除了第二次指名中的松井石根之外,没有一个是因为在中国的战争犯罪而被战犯指名的。现在网上各种东京审判中国法官检察官的传说不少,但是不好意思,那都是胡编的。当时正忙着打内战呐,没工夫管这些,至于法庭上的中国法官和检察官们,相比起苏联的法官和检察官就差的不是一个数量级:没做成一个铁案。宣判书上有关南京大屠杀受害者的人数居然会出现10万、20万和30万三个数字都没有发现。
不谈这个了,谈起来窝心。继续讲石原莞尔。
东京国际法庭是以东条划线,石原不在战犯名单上的原因除了美国人对中国抗战不感兴趣之外,还因为他是东条英机的对头。
从日本文化来说,石原和东条的关系不好的主要原因在石原,因为无论如何东条是石原陆军士官学校高四期的前辈,还是他的长官,但从陆军幼年学校开始就一直是学霸的石原看不起考了三次才考上陆大的学渣东条英机。
(石原中佐坐船去中国赴任关东军作战参谋)
石原莞尔自认为是“满洲国的建国之父”,他是为了准备和美国进行“最终战争”而建立这个“满洲国”的,他要把这个“满洲国”建设成为一个能够自给自足,具备完整工业体系的后方基地。可是对东条英机来说,所谓“满洲国”就只是三个汉字而已,在东条英机看来石原莞尔的那一套和赤化言论没什么两样,周围全是一些像地痞流氓样的人,事实上在东条英机当关东军宪兵司令官的时候就已经抓过不少石原莞尔的哥儿们。
(9.18之后,石原莞尔中佐在向本庄繁关东军司令官报告战果)
一次岸信介和东条英机讨论成立农业合作社的问题,石原莞尔也自说自话地来了。岸信介刚刚说完,石原就大大咧咧地作总结了:“不错,就这样定了,那个人是宪兵(指坐在边上的东条英机),他懂什么合作社,就这样就行了”,东条只能苦笑。
甲级战犯大川周明是石原莞尔的同乡,到满洲出差时先来看望石原莞尔,说完话以后顺便问了一句:“东条参谋长的办公室在哪儿?得去和他问个好。
石原莞尔的回答是:“噢,那个东条上等兵啊,就在对面”。
东条心机很深,喜怒不形于色。虽然对石原十分不满,但绝不表露出来。如果不是石原的老朋友板垣征四郎一直在罩着石原莞尔,很可能在全面抗战刚刚爆发的1938年就会把石原解除现役了。但在东条当上陆军大臣之后,板垣征四郎也罩不住了,1941年3月,第16师团长石原莞尔中将被编入预备役。
因为石原莞尔和东条的关系,而且因为这层关系石原没有参加太平洋战争,至于石原在中国干了些什么和麦克阿瑟没有关系,所以石原没有受到东京国际军事法庭的审判。
二战日本宣布投降以后,以美国为首的战胜国在日本东京成立了远东军事审判厅,目的就是为了惩罚日本战犯,随后日本的一些战犯被处以绞刑。
比如东条英机、板桓征四郎、土肥圆、庄本繁等人被认定是A级战犯先后被绞死。
(东条英机)
讲真这四人是侵略中国的急先锋,比如板桓征四郎、土肥圆、庄本繁是九·一八事变的主谋,东条英机是七·七事变的主谋。这几个人双手沾满中国人民的鲜血,被绞死死有余辜。
然而令人惊异的是,同样作为九·一八事变的罪魁祸首,时任关东军作战主任,后来的日本陆军中将石原莞尔却没被认定为A级战犯,只是作为证人出庭指证板桓征四郎的罪行,石原莞尔为什么没受到任何惩罚呢?
石原莞尔之所以能逃过惩罚是美国驻日总司令麦克阿瑟一手造成的,麦克阿瑟帮助石原莞尔脱罪。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石原莞尔是日本陆军学校毕业的一位高材生,其军事理论和作战能力十分出色。在1931年期间,石原莞尔出任关东军作战主任,他是制造九一八事变的主谋,当时他和关东军作战参谋板桓征四郎臭味相投,二人很快成了好朋友。
(板桓征四郎)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由于蒋介石不抵抗政策,致使日本关东军用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就占领了东三省,东三省彻底沦陷。
到了1932年3月,以板桓征四郎、石原莞尔、土肥圆等军人为首成立了伪满洲国,末代皇帝溥仪出任伪满洲国皇帝,伪满洲国成了日本的傀儡政权。
事后石原莞尔声称关东军不是侵略中国,而是帮助溥仪复辟。
石原莞尔有着不同于其他军国主义狂热的头脑,他有冷静深远的思考。他制造九·一八事变,最初的目的就是成立傀儡政权,一方面为日本掠夺物资,第二以东北为根据地,向西可以控制中国,向北可以控制苏联。同时他认为按当时的日本经济情况和实力来说,日本还没有能力占领全中国。全面侵华要从长计议。
由于石原莞尔策划成立了伪满洲国,被关东军称为“满洲国之父”,随后石原莞尔成了日本军人崇拜的偶像,一些驻日军官纷纷效仿。
(石原莞尔)
此时作为陆军最高长官的东条英机不甘人后,阴谋发动个指挥了七·七事变,东条英机声称三个月内占领全中国。
这时石原莞尔提出了反对意见,他认为侵略中国时机不成熟,但急于求成有所表现东条英机怎会听他的建议,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了。日本掀起了全面侵华的战争。
从战后的结果来看,石原莞尔的建议无疑是正确的,卢沟桥事变后,日军虽然推进的很顺利,别说三个月,三年后日军也没有完全占领全中国,反而陷入了中国抗日汪洋大海中,假如当时接受石石原莞尔的建议,也许中国抗日还要更艰难。
由于石原莞尔和东条英机的政见始终不合,石原莞尔从心里看不起东条英机,表现出对他的不尊重,东条英机城府很深,喜怒不形于色。只是等待机会报复石原莞尔。
到了1941年,东条英机从陆相上位成了日本首相,为了报复,石原莞尔被东条英机解职,把他编制到了预备役部队,石原莞尔失去了前线指挥权。
(麦克阿瑟)
当年,东条英机制造了“偷袭珍珠港”事件,日本出动飞机炸毁了美国驻太平洋舰队,随后美国加入二战。
当时石原莞尔被解职,所以没有参加偷袭珍珠港事件。这也成了他没有被认定a级战犯的原因之一。
在东京审判时,石原莞尔为了推脱罪责,向美驻日总司令麦克阿瑟写了一封求援信,大概意思说自己只是一个文职参谋,没有具体参与战事,还说自己一直反对侵略中国,是爱好和平的人。
凭心而说,石原莞尔确实反对东条英机全面侵华,不是他爱好和平,而是基于日本利益的考虑,反正当时侵华是为了以后有条件时侵华,是阴险的计谋。
石原莞尔鳄鱼的眼泪是多么的虚伪,麦克阿瑟决定帮助他脱罪。
为了让石原莞尔出庭指证板桓征四郎是发动九一八事变的主谋,考虑到石原莞尔没有对美国造成多大的损失。
麦克阿瑟出发点是基于美国利益考虑,至于石原莞尔对中国造成了多大损失不在麦克阿瑟考虑之列,东北沦陷造成东北百姓死了多少也不在麦克阿瑟考虑范围内,东京审判本来就是以美国为首西方列强所左右,中国的利益屡次受损,但国弱有什么办法呢?
就这样石原莞尔没有被认定为a级战犯,最终逃过了一劫。
文/秉烛读春秋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台军职自杀案创新高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台军职自杀案创新高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