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雷军回应对标苹果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雷军回应对标苹果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雷军在香港路演说表示:小米估值是腾讯乘以苹果,小米未来将如何发展?
对于该问题,编辑认为:6月21日中午12点45分,小米IPO路演在香港港岛香格里拉酒店举行,数百位机构投资者陆续聚集于此,见证今年以来香港资本市场最大的IPO盛事。此次路演,雷军对“做中国的苹果”的小米故事提出了升级版。
对于小米的估值,招股书表明小米招股价格区间为每股17港元至22港元,计划发行21.79亿股,调整后的小米总市值约为539亿-697亿美金,较此前较高的预期做出下调。估值的争议一方面来源于对小米公司的定位是否为互联网公司,对此雷军表示“我真的不在意小米是不是互联网公司,有人问我应该给腾讯的估值还是苹果的估值,我说应该是腾讯乘苹果的估值,因为小米是全能型的。”而投资者们则普遍认为下调之后的价格是较为合理的,即便他们对小米未来看好,仍然希望公司是能够稳步增长,而不要起步过高。
对于小米的定位,招股书提及小米是一家以手机、智能硬件和IoT平台为核心的互联网公司。不得不说,这种渗透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效的,好处在于,互联互通的小米智能设备很容易使消费者产生购买依赖,消费品种从一到多。雷军强调,小米的核心是做价值链的两端,既做产品技术和研发,还做用户端的市场和销售。即便如此,中国证监会在反馈意见中表示对公司定位问题存疑。随后,小米集团决定决定分步实施在香港和境内的上市计划,申请推迟召开发审委会议审核公司的CDR发行申请。
对于小米的未来,招股书披露,小米的收入主要来自于智能手机、IoT和生活消费产品等商品销售和互联网服务业务。雷军表示MIUI系统巨大的流量在过去一年变现99亿,流量变现和手机销量仍有巨大增长空间。除此之外,雷军注重投资来增强小米生态系统。近年来先后投资的爱奇艺,美的,迅雷等给小米带来的投资收益颇丰,在未来上市之后股权投资的规模会进一步放大。国际业务将集中终端产品的提升,投资者也认为在未来3-5年国际业务也将会有高速增长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小米IPO引入7名基石投资者,共计认购5.48亿美元股份,约占公开发售总额的10%。并且是主动投资,后期可能追加,可以看到市场投资者普遍对小米未来的发展持乐观态度。
这句话真是雷军说的?即便是他说的,也是在一种玩笑环境上讲的,证明他当时的状态应该非常轻松。
想当年做小米时雷军说,10亿美金的企业已打动不了自己的内心,要做就做百亿美金级别的,随着小米上市完成,这一目标自然实现,也难怪雷军会有轻松一刻。
就如同要办大喜事,日子定好了,其他的按步行事,到时一定各方来电庆贺,也算志得意满。
尤其是在路演期间,抛开繁琐的具体业务,离开恼人的各种竞争信息,难得的好天气,好日子,就让雷布斯暂时享受一番吧。
其实,雷军这一两年的日子并不太好过。
小米手机曾跌出三强,极可能被拉下马;后来,他的生态战略也颇受质疑。有人说,乐视不也天天喊生态吗,生态企业怕是赢面不大呀。再之后,上市之际,被津津乐道合伙人制的小米,也送走了两位初创成员。
即便到今日,就最后一拨投资者而言,如上市估值仅500-600亿美元,上市之后还不拉涨的话,怕也是收成不好呀。
那最后一轮融资,估值不有400多亿美元吗,企业最终上市,要翻倍受益都没有呢,还好意思说自己是小米的投资者吗?
小米未来发展,成功上市了,手机之外的小米产品要加强了,新国货运动要继续强化,小米社群要区块链化,小米之家要迅猛全国开花。
我想,雷军是不是做董事长,不做CEO呢,是不是在3、5年内就考虑交接班的事,值得期待。
雷军还能像初始时奋勇拼搏吗,我看林斌的信息多了起来,在一线掌控感的信息多了起来……
如何看待雷军说小米估值应为腾讯乘苹果呢?
小米凭啥值550亿美金?
截止今年3月份累计亏损1352亿;
毛利率仅为13%,净利率必定小于零,买的越多亏的越多,公司价值体现在哪里?
研发投入仅3%左右,怎么可能是科技公司吗?
前期六轮风险投资和公司高管的期权都等着套现,雷布斯自己也仅仅承诺“三年内不主动放弃公司控制权”,这是还没上市就想着要跑路?
没有核心技术,也没几个非核心技术,看不到发展潜力;
雷布斯成天吹牛,自己把自己都吹迷糊了吧😄
谢谢邀请。
捧的越高,摔得越狠。小米之前估值800亿美金捧的太高,现在估值500亿美金摔的太狠。
一直市场有种说法,小米上市后,BAT就变成ATM。因此,小米早把自己归为阿里巴巴、腾讯的互联网第一梯队,估值自然也向它们看齐。
不过,与阿里,腾讯完全的互联网基因不同,小米,不仅拥有强大的互联网营销能力,更是站在“中国质造”的肩膀上。 小米九成的收入来自于销售硬件产品(手机和电视机)。它的逻辑是以“手机—硬件—大消费”为核心,以此向外扩充,构成小米生态链。从这方面看,小米有些像苹果。这也造成小米估值的复杂性。
当然,如果放在香港股市长红的去年,这些都不是问题。可是,面对全球股市萧瑟,小米此番上市命运多舛,估值遭到质疑。
从小米收入结构看,小米还是家硬件销售企业。一方面,销售不容乐观。小米70%左右的营收都来自于智能手机的销售,而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持续下降。根据工信部信息通信研究院最新数据,4月,国内市场出货量3425.1万部,同比下降16.7%。前4个月,累计出货量1.22亿部,同比下降23.7%。另一方面,无论是阿里,腾讯,还是苹果,都将收入的重心放在服务上。小米生态建设虽然步入佳境,但还需找到有效路径,将硬件收入逐步转化为服务收入,使自己更像一家互联网公司。
看来,小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必赌一时之气。在国际资本市场上,估值过高也是一种负担。
…………………………………………………………………
坚持原创,欢迎关注,我们换个姿态聊财经
最近小米又是眼球中心了。
关于小米的估值问题,我了解得不是很多。但昨天确确实实被雷军雷到了。主要是他说小米估值应为腾讯乘苹果。好家伙,我没有看错,不是加,而是乘。
- 好在不是总市值相乘,总市场相乘的话,小米就不再是小米了。而是宇宙超级无敌米啊。试想腾讯乘苹果的市值是什么概念?恐慌连大A股都容纳不下了吧。所以雷军这里所说的是估值相乘,可以理解为小米想要的估值是比较高的。
但是,最近小米的估值却没有想得那么好,原来是2000亿美元的,现在只有550亿美元的估值。相当于缩水很多啊。也怪现在行情不好,可能那些投行也给不了太多的估值。另外,给高了估值,也不一定股票就会大涨。试想想当时工业富联的估值吧。工业富联为什么不叫富士康,如果按照富士康代工厂来估值,现在的股价就贵了。如果按照工业互联网的估值,现在的股价就太便宜了。因此,估值这东西不是我们小散所能理解的。是那些大机构博弈的结果。小散只能听听就是了。
- 同样,小米的估值也是遇到了工业富联的估值一样的难题,到底是按互联网来估值呢?还是按手机来估值?按互联网来估值就要参考腾讯?按手机来估值就要参考苹果?而雷军更是放话说是小米是腾讯乘苹果的估值。那市盈率得上百倍啊。估值就值几千亿美元啊。比阿里,比腾讯还要高啊?
个人认为,小米的估值应该不会这么高。毕竟腾讯现在大部分人的生活已经离不开它了。阿里也是影响了很多人。而小米虽说很成功。与不至于到非要用不可的地步。
最近问答点赞好少啊,虽然行情不好,但还是希望多多帮忙点赞哦,谢谢!看完点赞,腰缠万贯,感谢关注!
目前小米539亿美元至698亿美元,远低于国际投行700亿美元至1100亿美元的估值。看来雷军是真急了,不知道雷军去哪来的勇气有能力做到腾讯乘苹果的估值,are you ok?
不谈业绩的估值都是甩流氓。按小米目前的估值,2017年小米的经营利润为122.15亿元,市盈率为28.24-36.57。而腾讯市盈率为38.6倍,苹果的市盈率为17.19.;腾讯2017年业绩为715.1亿元,苹果为3097.6亿元。按雷军设定的5%的综合净利率,低调点换算,业绩要达到腾讯与苹果的总和,营收起码要76254亿,世界500强前10的营收都达不到这个数,只能卖货到宇宙了。
小米一直未能开拓海外市场,因其在专利的匮乏。即使现在海外布局有点成效,但是交了厂商的专利费后,就是赔本赚吆喝。即便是在国内拥有最强专利实力的华为,在海外市场也得通过高通,苹果等厂商得交叉协议来规避风险。
小米的研发开支只有31.51亿元,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与科技巨头相比,这么低的研发费用,能研究出什么高科技就是见了鬼了。小米即使可以成功布局海外,也会像中兴一样受制于人,没有核心技术,猪都飞不起来。
这次雷军语出惊人,已经达到了广告营销的效果。比起当年的贾布斯,这次雷布斯的言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还是学华为低调点,少说话,多做事。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俗话说得好,“狗急跳墙”,看来最近忙着上市的雷军被估值气得够呛。原本在年前放出豪言小米估值要到2000亿美元,到现在估值越来越低,直逼550亿美元。
这不,雷军又出来说胡话了,居然说小米的市值应该是腾讯乘以苹果。
我们先不论腾讯,先对比一下苹果和小米。众所周知苹果是目前世界上最伟大的公司,市值直逼万亿,而这个成果背后依靠的是苹果一次又一次的创新。正如乔布斯所说的,苹果真正的做到了改变这个世界。
当然,没有数据的说话都是耍流氓:2017年小米的经营利润为122.15亿元,苹果为3097.6亿元。单是数字上的差距就足够雷军汗颜的,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有勇气把自己和苹果相提并论。
即使从技术上说小米也豪不占优势,众所周知苹果一直在引领智能手机行业的走向。而小米最为人所知的诟病就是“没技术”,对于一家科技公司来说这是致命的。
那我们再来看小米和腾讯,腾讯2017年业绩为715.1亿元,比小米不知道要高出几倍。
总而言之,雷军这次真的把话说大了!
如何看待小米雷军在微博用iphone手机回复米粉?
首先雷军是小米的创始人没错,但是他同时也是一名消费者,他也有自己选择用哪款手机的权利,没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这个非常非常的正常。不仅是雷军,任正非也在用苹果的产品,好的产品就值得去用啊,这代表着这苹果的产品确实做得不错,并不代表别的什么,你不用下瞎操心,你也不用添油加醋。
苹果手机一直都是手机行业的领军者
苹果的手机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用的手机,苹果的IPad是世界上最好用的平板,这点是无可否认,有一说一。我们从小时候开始,老师就一直教导: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向苹果这么好的产品确实值得大家来学习,最近就有很多人说小米的MIUI12是抄袭苹果的。无想说的是人家做的不想苹果的时候,你就说没有苹果的动画好,现在人家学习了,往这个方向靠拢,你又说抄袭,你还想怎么样。小米为了让你有更好的体验这样做有什么不对吗,至于操不抄袭这个并不需要你来担心,你瞎操什么心啊!其实不仅是小米,华为、OPPO、vivo有很多东西也都是模仿苹果的。我觉得这并没有什么不好的。先模仿后超越有什么不对吗,难道说你像一个优秀的人学习也有错嘛?
消费者用好的产品并没什么错,就算是小米创始人和华为的创始人!
苹果手机好用,雷军用了,苹果的IPad好用,任正非用了。自己选择去用好用的产品这个在正常不过了,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俗话说的好,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都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任总和雷总在用着苹果的东西的时候,一方面是方面自己,一方面又可以了解苹果改进自己的东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何错之有呢?是吧!
总结:其实并不是说你是华为的总裁你就得用华为的手机,你是小米的雷军你就得用小米,这个并没有什么关系!这些都是我们自己硬生生强加上去的东西,要是按照这么说的话你是中国人是不是就只能用国产的产品呢?这显然是说不过去的,是吧!
科技圈大佬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广大网友的火眼金睛啊,这么小的细节竟然掀起惊涛骇浪,不得不感叹大佬的生活确实身不由己!
鄙人觉得:手机无非就是一个工具而易,何必为它赋予那么多的名号呢,喜欢(或者习惯)什么就用什么,仅此而已,难不成马云一定要用淘宝?黄峥只能用拼多多?李彦宏只能用百度?这样的话我想做食品饭店生意的老板有些悲哀了:毕竟一辈子就那几样菜,难免腻歪。
不过既然大家对雷老板的这个行径如此感兴趣,我们也不妨扩展开来聊一聊,毕竟大家或许认为老板就一定要用自己的产品,这样才能让消费者有购买的信心,如此就容我大胆分析一番!事态的经过前排朋友已经介绍过了,都是因为下图,笔者就不在浪费大家时间,直接进入主题。
疑点一:雷军的微博要亲历亲为?
雷军建立微博账号的时间已经无法考证,因为其设置了只显示半年的微博,但是我们来看一下雷军的微博数量,截至到本文发布,累计发博11075条!作为一个小米董事长兼CEO/金山软件董事长/天使投资人来说,你们觉得这个级别的大佬会天天没事出来发微博玩?有人可能会说了:雷军的微博主要用来营销小米产品,多发点微博营销一下也可以理解。我想说别闹了朋友,雷军的决策可以说关系到一个公司的成败及发展,也决定了很多人的命运 ,怎么会有那么多的精力做这种“打杂”的事情?
所以我认为这次声讨的应该是小米营销部的员工吧,是多粗的心让您犯下如此低级的错误?下一步干脆点所有营销部员工强制使用小米!当然这只是一句玩笑,毕竟一切都是笔者臆想而易。
疑点二:公众场合雷军一直使用小米手机
类似的新闻比比皆是,笔者也经常有耳闻,但无一例外,每次雷军亮相公共场合时,手持的都是小米手机。
手机作为一款通讯、娱乐、存储等多功能工具来说,已经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手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不夸张的说更换手机其实非常麻烦,笔者每次准备换新手机的时候,最头疼的就是数据转移了,通讯录、照片、聊天记录、登录账号等等等等,即便借助辅助工具也要折腾一个小时,难道雷军就不怕麻烦,到公共场合使用自家手机,回家再换成iPhone,作为一个精明人来说,我想雷军不希望有一分钟的时间浪费于此吧。
疑点三:是否有必要使用iPhone
要是在几年前,大家推崇苹果贬低安卓我是理解的,毕竟当时的安卓确实比苹果差了一截,但已经0202年了,难道还有这种观念的火星人?
在我看来,如今安卓苹果两家阵营各有优劣!苹果的安全性更高,学习成本低这些不假,但可控能力低,本土化差等缺点也是事实;反观安卓的可控能力,UI细节等真的是出类拔萃。如果选用同价位的两家产品,我想两个最差也是平手吧,甚至安卓更有机会胜出。
以上就是本人的想法,均为个人臆想,实际情况无法考究,所以建议大家看后一笑而过,毕竟这件小事实在小的不能再小了。
最后,想了解更多科技资讯,欢迎关注我哦,我们后会有期。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雷军回应对标苹果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雷军回应对标苹果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