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日大米售价逼近最高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6个相关介绍日大米售价逼近最高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猪饲料价格逼近大米!到底是为啥?
猪饲料价格逼近大米!到底是为啥?
你们那里的大米非常便宜,羡慕呀,我们这里一般质量的大米接近于每斤3元。猪饲料价格持续上涨与资本炒作有密切关系,肥猪价持续上涨,饲料价紧跟着涨价,生猪与饲料是密不可分的,是什么原因造成猪饲料价格逼近大米呢?是利益的驱使,现在的养猪利润非常丰厚,大家都想来分一杯羹,现在普通养殖场每斤肥猪生产成本在7.50—8.50元,就是饲料价格持续上涨,每斤肥猪生产成本也没有超过9元。有的规模养猪企业报道他们出栏一头肥猪的生产成本在600多元,这是一般养殖场很难达到的。截止昨天,全国平均肥猪价每公斤26.22元,按照现在的生产成本计算,普通养殖场出栏一头300斤重的肥猪养殖利润为1384—1683元,就是将饲料持续上涨的成本计算在内利润也已经超过1200元。而现在养猪行业公认的正常盈利水平每头为300元,现在的盈利远超过这个标准,属于暴利产业,因此饲料加工企业看见养猪业利润丰厚,也就持续提高销售价格。
其次也是主要的因素,近年来由于自然灾害和战争的影响,国际粮食价格持续上涨,国内饲料原料如豆粕、玉米大多数需要依赖进口才能满足畜禽饲料的需要,因此价格受到国际粮食价格的变化影响比较大。前段时间国内豆粕、玉米、甚至麦麸的价格大涨,常规年份下,每年的9月份后饲养的生猪大量增加,一般一年中饲养的60%左右的肥猪是在春节期间出栏的,现在饲养的肥猪比较多,而且肥猪吃得多,饲料消耗量大,因此每年这个季节资本都会炒作饲料价格的,这已经形成了规律。今年由于美元增值,人民币贬值,人民币与美元的比值降低10%以上,因此进口大豆价格相应要提高10%以上。去年国际粮食价格大涨,玉米和大豆连续涨价,如去年12月份每斤玉米价已经超过一元,进口商利润大幅度减少,就会使玉米进口数量大幅度减少甚至停止进口,国内生猪养殖数量将增加,随着饲料的需求量的增加,由于进口玉米和大豆价格的涨价,配合饲料价格就会相应涨价。
在上世纪,中国曾经是全世界最主要的大豆生产和出口国,而且直至1995年,中国消费的大豆基本由国内生产提供。现在,中国一年生产1600万吨左右大豆,而需求在1.1亿吨,常年需要进口9000万吨左右。目前我国是全球最大的肉类消费国,年均消费肉类总量约为8500万吨,平均每人年消费各种肉类是50多公斤。目前我国养殖业每年大约需要消耗掉豆粕7000多万吨,约合大豆8000多万吨。要解决畜禽蛋白质饲料的需要,摆脱西方国家的大豆的控制,今年国内实施“扩大大豆种植面积”的政策,今年,各个地区都制定了扩大大豆种植面积的政策,就是我的家乡也大力种植玉米间作大豆,今年的国产大豆是大幅度增加 ,根据国际大豆价格的变化,国产大豆价格近期是保持上涨趋势,但是大豆价格不可能大起大落,是相对稳定的。炒作饲料原料的大多数是规模养猪企业,因为这些企业在前段时间饲料原料价格低时就已经储备了大量的饲料原料,他们是母猪饲养、饲料加工、肥猪饲养和屠宰销售一条龙生产,什么有利润就攻什么,现在饲料需求量大就炒作饲料,我认为现在的高价饲料维持不了多久就会下跌的,一是大量的肥猪很快就要出栏,饲料需求量将逐渐下降。二是人民币很快就会升值。
现在猪饲料价格逼近每公斤4元,几乎与大米价格相差无几了,这确实让养老大户们的养殖成本加大了。
养猪户的主要饲料是豆粕,豆粕是大豆榨油之后的副产品,目前中国大豆主要从巴西、美国等国进口,由于受到全球地缘政治冲突、粮食减产、美联储加息导致全球大宗农副产品价格上涨等因素,使得大豆进口价格提高,量也减少,这就势必加剧了国内饲料生产企业的猪饲料生产成本。据养猪专业户披露,现在养一头300斤肉猪,需要消耗800斤饲料,原来每公斤猪饲料3元左右,现在涨到了近4斤,仅猪饲料一项就要增加约500元成本,使得养殖大户的利润icon被饲料涨价消耗掉了。尤其是一些养殖大户,由于人工以及其他成本,利润就更薄了,有的可能亏损只能黯然离开养老行业。
现在看来,要降低养殖成本,增加利润,必须找好替代豆粕的饲料,并扩大其生产,才有可能化解猪饲料价格不断上涨的危机。玉米是一个可行的必选项。
近日,云南地区饲料迎来饲料“涨价潮”,包括傲农、新希望、佑旺等多家饲料企业,那其他省份会跟着涨价吗?
豆粕价格涨超5600元/吨!
饲料原料主要包括玉米(60%左右)和豆粕(20%左右),如果玉米价格过高,饲料企业通常会用小麦、高粱、DDGS代替部分玉米。而豆粕却不同,很难被其他农作物取代。今年来,饲料价格的上涨,主要是由于豆粕价格的上涨。随着南美地区多日干旱豆粕减产,利于美国豆粕的出口,导致美豆价格不断上涨,而国内部分地区受其影响,供应偏紧,豆粕价格震荡偏强走势。
玉米
饲料涨至2元/斤!
近期,生猪价格由于官方调控有所下跌,但饲料成本还在猛涨,养殖空间受到压缩。目前国内生猪价格已跌破12元/斤,而饲料成本已经上涨至2元/斤,直接逼近普通大米价格。
众所周知,养殖成本与猪价倒挂,再加上气温骤降,小飞与口罩问题充满不确定性,无形中又增加生猪养殖成本。
全价料和预混料暂不做调整,而猪浓缩料价格却再涨500元/吨。
豆粕虽然价格高涨,但依旧供不应求,部分地区还需要排队提货,一些规模偏小的养殖户为了降低成本只能选择购买浓缩料或者全价配合饲料。
大豆
目前,全饲料价格已经偏高,养猪户难以接受,饲料厂暂时放涨价计划,将目光瞄向了浓缩料。
由此可见,豆粕的减量替代迫在眉睫,但有专家认为,减少豆粕、玉米的以来来讲,难度系数较大,其关键在于提高饲料的转化率,避免出现类似于2020年至2021年的大比例、大体重压栏,牺牲养殖效率所导致的饲料“浪费性需求”。
2021年大米价格多少钱一斤?
如果中国大米不出口就不会涨,但不出口是官方不出口,私下一些老板肯定会走私出去,大家想一想2021年出了中国,全世界都会出现粮食危机,如果中国大米3元一斤,国外卖30元一斤,那么那些米老板就很有可能会走私外运出去,到时候国内大米就会受到影响的。
大米进口放宽后,日本米商售价普遍在每公斤70元以上,是不是故意抬价?
由于日本大米在该国国内面临着“有价无市”的尴尬局面,日本也将发展的希望放在中国市场上。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日本大米出口同比增长17%,达到1.38万吨,出口金额也增长了18%至37亿日元(约3354万美元)。大米出口形势一片向好,日本也给自己立下了一个方向:日本米业今后的关键是中国市场。不过,日本大米是否真能如愿地被中国市场所接受?
将中国市场列为日本米业的关键,不料“探路”时遇上难题
日本农林水产省的统计显示,该国2018年对华出口的大米达到524吨,虽说与2017年相比增长了76%,但日本大米对中国市场的出口量十分有限,仅占整体出口数量的4%。而从出口目的地来看,日本大米出口至中国香港的数量最多,达到4128吨(2017年数据),新加坡市场紧随其后,收纳了2861吨日本大米(2017年数据),这与中国的524吨相比可谓相差甚远。
日本大米难以大开中国内地市场的原因很简单。由于2011年3月日本发生东日本大地震并引发福岛核泄漏事故,多国对产自日本福岛相关地区的食品及农产品设置了进口禁令,包括中国。早前,福岛、宫城和新泻等10个都县产食品均无法对中国出口,这也让日本大米出口至华的道路遇到严重阻碍。
所幸的是,中国目前正在逐步放宽日本食品的进口限制,包括2018年5月将兵库和北海道的碾米设施追加认定为贸易基地、去年11月又宣布“允许新潟大米进口”等,日本大米向其梦寐以求的中国市场可以说是又走近了一步。
日本欲对华出口1万吨大米,却卖出了“天价”?
眼见中国市场向自己打开了大门,日本大米行业也信心倍增。日本最大的大米批发商株式会神明公司就计划,预计到2020年,该公司对华大米出口量将扩大至现在的20倍(目前其对华出口量仅为100多吨),即2000吨;到2025年将出口量扩大至现在的100倍,即10000吨。
或许是因为将野心过度暴露在价格上,日本大米在进入中国市场后也面临着一个尴尬的难题。市场调查数据显示,神明在中国销售的富山产越光大米的价格为2公斤2600日元左右(约159.7元人民币),是日本零售价的近2倍,比在香港销售的新潟产越光大米贵80%。
总得来说,目前国内市场上的外国大米主要来源于泰国、越南、印度和日本,而市面上多数进口大米的零售价与国产大米差距并不大,介于每公斤10-15元之间,但日本进口大米售价普遍在每公斤70元以上。对此,日本公司给出的解释是:因为在中国本土的运输成本较高,流通企业也要层层赚差价。
对比来看,日本大米可以算得上是“天价”了,但日本方面似乎对开拓中国内地市场的前景倍感乐观。神明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不担心与其他品牌大米的竞争,甚至有信心能够在2019年在中国市场上见到更多的日本大米。只是,面对中国这样一个大米年消费量与进口量均为世界第一的市场,其他大米出口国冲破头都想挤进来,而中国消费者又有什么理由只选日本的天价大米呢?
日本大米真的很贵,日本大米在国内收购价就非常贵。
根据《日经新闻》报道,日本国内2019年产的大米批发价为每60公斤15725日元(约合人民币1010元)。这个价格已经连续5年上升,是过去10年里第二高的水平。
大家可能对这个价格没什么概念。
我给大家捋一捋,大家就知道日本大米在日本本国卖的有多贵了。
每60公斤15725日元折算成国际大米市场元/吨的话,就约等于16200人民币/吨。
这个价格高不高呢?
2019年国际大米市场平均价格为3000人民币/吨。
2019年我们进口泰国大米价格是500.8美元/吨(差不多3400元人民币/吨),从越南进口的大米为440美元/吨(约合2900元人民币/吨),而巴基斯坦大米进口价更便宜,330美元/吨。
也就是说日本国产大米在日本国内的价格是国际市场大米批发价格的5倍。
换言之,日本大米在日本本国每公斤批发价是16.2元人民币。当然,这个价格日本普通老百姓是肯定买不到的,日本超市普通5公斤大米售价为2000日元,约合128元人民币,接近26元人民币/公斤。
而进口到国内的日本大米,属于配额内的进口大米,中国征收1%的关税,如果没有配额,则将征收65%的重税,此外,还要另外征收13%的增值税。
还有,不是所有的日本大米都可以进口到国内,根据2018年两国首脑会谈达成的协议,日本国内只有5家专门精米加工处经过加工的大米才允许出口到国内。
认真说,这么一算下来,日本大米在国内零售价为70元人民币/公斤,并不算特别离谱。
日本大米是货真价实的核辐射产品,只有日本鬼子的孝子贤孙才肯70元人民币买一斤核辐射日本大米!据说长崎广岛地区的核辐射大米,很大一部分是进口中国了!我和我的家人全吃东北黑土地大米,饭香是我喜欢的味道,好吃!
我们国家的消费者认为稻米2、3元一斤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已经习惯了,稻米如果涨一点价都会说影响整体物价上涨,还要天天说农民不生产绿色有机的农产品,农产品不安全,但我们知道吗?农民生产出来的稻米成本是多少吗?现在市场上稻米的成本价值远远高于稻米的价格,这也就是农业难做,农民不挣钱的原因。
天天说食品不安全不绿色不有机,我们都扪心自问一下,我们为农业做了些什么,我们为农民做了些什么?
日本种植稻米的成本绝对比我们高,所以价格高是很正常的,日本农民是不会为中国消费者做贡献的。@头条三农 @字节跳动扶贫
最贵的大米排行榜前十名?
1、景阳大米(8400元/斤)
2、江西万年贡米(6900元/斤)
3、御田胭脂米(2000元/斤)
4、东北北大荒头米(1888元/斤)
5、响水贡米(500元/斤)
6、遮放贡米(499元/斤)
7、房县冷水红米(368元/斤)
8、黑龙江五常大米(199元/斤)
9、盘锦大米
10、建湖大米
大米价格美国?
并没有贵到很离谱的程度。但是好的米就贵,这点也跟国内差不多。 如果是比较差的平价米,一般来说10美元可以买到20磅,小装性价比偏低,以此类推。 稍好一些的要15-25美元不等,更贵的也有,具体还得看地区。
玉米价格赶超小麦、大米!三月份玉米、小麦、大米价格又将如何?
从去年秋季开始各种粮食价格都难以捉摸。涨价最为突出的是高梁、玉米,价格超乎人们的想象。市场经济这只无情的手,真的把粮食价格搅的不知云里雾里。
玉米价格在过去几年真的一直低于小麦,稻谷价格。民以食为天,食以小麦,大米为主。小麦大米价格一直统领着粮食市场。但是从去年以来一反常态,玉米、高梁价格一路高歌猛进,居高不下,遥遥领先。现在我们这里玉米价格是1.495元,即将突破1.5元大关。我们这里多年不种小麦了,小麦的价格也就很少关注了,据说在1.27元至1.3元之间徘徊。我们是北方不种稻谷,价格更不关注操心了。
从目前迹象看,玉米价格没有回落的征兆,还是按捺不住涨价的势头。春节已过,疫情得以控制,企业复工复产,加足马力生产。玉米又是饲料、淀粉、酒精的重要原料,也是疫情消毒的重要物品。所以说进入三月份,正是各大企业加工收购的旺季,估计价格不会回落。
不过农民们也要看准形势,该出手时就出手,不要希望值过高,心里想的要达到2元多,如果疫情控制,形势好转,说不定就要掉价。很难说。卖的早卖的迟,总是不如卖的巧。你总的有敏锐的眼光。
我是三农孺子牛,喜欢就点赞关注转发。谢谢您了!
导语:从2020年开年之初,玉米价格就开始蠢蠢欲动,到了2020年国庆节期间玉米价格已经超过了小麦的价格。此后就开始了直线式的上涨,到了春节期间大多数地区已经突破1.5元/斤,有的地区甚至已经超过1.6元/斤。目前玉米价格还在上涨,已经赶超小麦、大米,那三月份玉米、小麦、大米价格又将如何呢?
玉米进口量增加,成本增加价格上涨
在刚进入的2月份里我国已经在短短的几天时间里购买了将近600万吨玉米,并且2021年至今美国对中国销售的玉米数量高达1770万吨(包含已装船和未装船)。2021年预计玉米的进口量会达到2400万吨,已经远远超过了我国720万吨的进口关税配额。随着进口成本的上涨,真真正正到养殖户手中就已经被贸易商涨了几次价了。
养殖端需求增加,饲料企业成本上涨
由于我国生猪产能快速恢复,玉米作为养殖端的饲料原料,需求量也随之增加很多,部分饲料企业2020年已经开始连续的价格上涨。并且很多饲料企业为了能够寻求更大的利润,已经在研制新的饲料配方,开始使用小麦或者稻谷替代玉米的含量。随着饲料企业配方的升级,小麦或者稻谷的占有量也会随着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玉米需求量的缺口压力。
工厂开工开机,节前囤货消耗殆尽
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春节前养殖场的囤货也基本消耗殆尽,很多工厂开始开工,特别是玉米深加工企业的开机,玉米、小麦还有大米的需求量也会加大,所以新一轮的采购也随之到来。
结语:据业内人士估算,春节假期后,玉米价格偏强的走势会比较明显,而进入3~4月份,玉米价格走强为主。我个人认为在三月份已经进入玉米、小麦和大米青黄不接的时期,价格上涨会很明显。毕竟价格涨上去就不是很容易降下来。这只是我个人的一些想法,可能存在很多不足,但是我仍然希望分享给大家。也希望更多人参与到我们的讨论中!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
遇见就是缘分,给点个赞、点个关注吧。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许先森66
很高兴能接收到这个问题的邀请,其实对于今年的玉米,大家都是抱有很大的期待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国内玉米市场缺口大,在加上被资本的炒作及相关政策的引导,(主要是为了补偿广大的种植户),而对于三月份的玉米价格,我个人的看法如下
玉米:
1、三月份整体的玉米价格仍将保持继续上涨,原因很简单,目前国内农户手中的粮已经严重不足了,目前绝大多数的粮源都集中到了少数的贸易商手中,贸易商是需要追利的,特别是在高建库高成本的情况下,惜售心理一定会更加严重
2、如果分地区来看,唯一会有变数的应该是在东北地区,原因同样很简单,东北地区三月份势必会随着天气的转暖,大部分的高水分粮源面临“进退”的抉择,要么出售,要么烘干,在东北粮天花板已现的情况下, 玉米在想暴涨确实比较困难,选择出售的会较多,很容易形成售粮小高峰,具体的分析已经发表在我们的文章《警惕:玉米价格虽涨,切勿昏头,今年玉米运作不利容易造成亏损》里,感兴趣的可以点击看一看
3、众所周知,今年我们面临庞大的玉米进口粮,但是还是那句话,进口粮源到港时间被拉得很长是其一,其二就是依照目前国际疫情蔓延程度来看,能不能顺利到港都是一个问题, 最后就是国际玉米价格被“四大粮商”操控的正在不断上涨,价格优势越来越不明显
4、国内各地储备库的轮入任务仍将继续,大概率是在三月份开启,到时候势必是支撑玉米价格再次上涨一个不容忽视的动力
水稻 小麦:
为什么这两个一起来说,最简单最之间的说法就是这两种都是我们生活离不开的口粮,且又都面临庞大的临储粮库存,想大幅价格上涨只能看政策允不允许, 在目前玉米价格疯涨的情况下,口粮的上涨势必会引起诸多压制,所以,小麦也好,水稻也罢小涨容易 大涨太难了!
同步附上今日玉米价格表
玉米价格赶超小麦,大米!这个是多少年不遇的事情,也让人琢磨不透,有很多人在价格一元左右的时候就卖掉了,玉米价格特别是元旦后,出现连涨的现象,甚至超过小麦和大米的价格,那么后期价格还会颠覆吗?
从春节期间玉米价格来看,玉米价格还在稳步前进,(像我们这边从1.33涨到了1.36元),从目前形式来看玉米价格,还是有望突破新高。
在从单一小麦价格来看,最近春节期间也有所涨幅,但和玉米价格相差还是很多,(我们这边小麦价格1.26元),小麦价格还会有所上涨,毕竟同比往年并没有,达到最高价。
从目前国内玉米空缺来看,玉米价格的上涨肯定,给小麦,大米价格带来涨幅,玉米价格上涨有很多,饲料加工企业以及养殖业,把目光投向了小麦和稻谷上。
综上所述,粮食价格上涨也属于合理上涨,毕竟农民种地土地积极性,也要保持提高,大家认为哪?(个人意见)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日大米售价逼近最高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日大米售价逼近最高的6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