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俄美军控条约将期满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俄美军控条约将期满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美俄各自退出《中导条约》失效,国际军控前景如何?
1987年12月8日美国和苏联经过长达6年的艰苦谈判,达成协议,签署了《美苏消除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简称《中导条约》),1988年6月1日条约生效后,规定两国不再保有、生产或试验射程在500千米至1,000千米的短程导弹,以及射程1,000千米至5,500千米的中程导弹,包括搭载常规与核弹头的导弹、导弹的陆基发射器。
截至1991年5月,美国销毁了大约800枚导弹,而苏联则销毁了1,800枚导弹。
《中导条约》的签署至今已经三十多年,对缓和世界局势,维护世界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
特朗普上任后,见到俄罗斯经济的不堪,同时中国的中程导弹发展不错,动了心思,想美国也启动中程导弹的研发,俄罗斯经济状况不行,难以抗衡。
2019年2月1日,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宣布,美方将暂停履行《中导条约》义务,启动为期6个月的退约程序。在警告无效后,俄总统普京3月4日签署命令暂停履行《中导条约》。
8月2日美国正式停止履约,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1日说,《中导条约》失效后,世界将失去宝贵的“核战争制动器”,呼吁相关各方积极为国际军控寻求新的通道。
特朗普没有战略意识,只看眼前,并没有估量引发的后果。
美俄之间只剩下《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将于2021年失效,这意味着半个多世纪以来,世界两大核武器国家将首次失去法律约束和核查限制。
《中导条约》失效,最为担忧的是欧洲国家,因为在欧洲短中程导弹是可派上用场的,德国、法国等国家曾多次试图劝阻特朗普,挽救《中导条约》,没能成功。
俄罗斯1日则表示,如果美国把《中导条约》所禁止的导弹部署到靠近俄罗斯的地方,俄方将采取相应措施,在美国边境作出部署。
美国已经明确在欧洲和东亚部署中程导弹,这意味着大国之间的军备竞赛以及地缘政治博弈都会加剧,全球安全结构的稳定遭到破坏。显然中国和俄罗斯都会相应作出部署,美国的盟友面临更大安全风险,他们有可能成为第一波被打击的对象。
欧洲亚洲将出现新一轮导弹研发热潮,各国将投入巨资研究或购买导弹和反导系统。美国军火商又将受益,特朗普的如意算盘如果就是为了这点利益而将世界拖入战争边缘,美国人民就太有才了。
美国的“退约”极大破坏国际核裁军事业,令各方失去了基本的信任,今后美俄要再次签署军控协议无疑难上加难。全球战略稳定遭到破坏,核武领域不确定性增加,军备竞赛将触发多个地区冲突风险上升。
愿意将高超音速导弹纳入美俄军控条约,是俄罗斯要对美国认怂吗?
美俄两国才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两个核大国!美俄两个国家,无论是那一个国家的核武器都能有能力,把整个世界给毁灭。
中新网7月31日据俄罗斯卫星网报道,美国总统国家安全顾问博尔顿7月31日重申,美国讲于8月2日退出(中导条约)。
1987年前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与当时任美国总统里根签署的(中导条约)。
(苏联和美国消除两国中程和短程导弹条约)。2018年10月21日新华社华盛顿10月20电,(记者刘晨)。美国总统特朗普20日说,美国将退出(中导条约)并指者俄罗斯长期违反该条约。
如今俄罗斯愿意去牺牲自己国家的利益,并且还愿意拿俄罗斯高超音速导弹纳入美俄条约?这件事对于外界人来说,这肯定是俄罗斯人,这是任怂的表现。
其不知,这是俄美为了互相抵制牵制对方的一种手段而已。
俄罗斯人是想拿出俄罗斯高超音速导弹,来换取对于俄罗斯国家更有价值的东西。
这也是美俄两国,都是为了要限制对方的强式武器,来达到为限制对方的强势,减少自己本国家的危险压力而采取的措施。
为此,美俄两国早在2010年签署了一份双方要共同遵守裁剪战略核武器协议。
这不是俄罗斯要认怂,而是想用这个作为条件换取美国在一些关键方面的让步。
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又称为“布拉格条约”,是美俄在2010年签署的一份双方共同裁剪核武器的协议,该协议在此后的十年中作用还是非常明显的,美俄双方的核弹头数量一直在慢慢减少,正式得益于这份条约的约束,不过,这份条约马上要到期了。
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的有效期截止到2021年2月5日,本来这一条约在到期前有望续约,不过近些年出现的一些事件令该条约的续约产生了很大的阻力,首先就是美国退出《中导条约》,美国这一举动无异于为美俄双方的整体军控带来了极大的破坏,其次是近些年美国对俄实施的步步紧逼的战略压缩,让双方续约的基础逐步丧失。
不过相对于美国,俄罗斯对续约的诚意是非常大的。首先最近几十年俄一直处于守势,虽然时不时来一个强硬出击,如强势介入叙利亚,但这都是被动防守式反击,俄罗斯并不希望与美国全面对抗,而是想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无论是中导条约还是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这种条约能够签署对俄来说就是极大的战略缓冲。
其次,维持核武库是非常耗费资金的。从1991年至今,俄罗斯的经济一直处于稳步提升中,经济总量翻了几倍,但在美国的不断压缩下俄整体经济的提升并不是十分的畅通,俄罗斯希望减少来自于美国的军事压力,以便投入更大的精力发展经济。
美俄均拥有几千枚核弹头,这些核弹头每年的维护费用就是一个天文数字,相比之下美国要轻松的多,因为美国每年的军费开支高达6000亿美金以上,接近俄罗斯的20倍,所以俄罗斯希望双方能够续约,这样就可以在不降低战略威慑能力的前提下减少军费开支的压力。
近日俄方称:可以将其一些新型武器如“萨尔马特”重型液体洲际导弹、高超声速导弹等加入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的范围内,要知道这种近些年刚刚研发服役的导弹并不在2010年签署的协议之中,而俄罗斯之所以这么做并不是要认怂或示好,而是提出了一些对等条件。
当前美国在意大利、德国等欧洲地区部署有战术核武器,并且还有陆基反导系统的存在,俄罗斯认为这些军事部署对俄来说是重大的威胁,俄罗斯想把新型导弹列入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的范围内,目的就是想美国在这些地区的此类军事部署减少或是直接取消,用新研发的武器系统换取家门口的安全,这是一种谈判条件,而不是认怂。
把这些新式武器加入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后并不是不能装备了,而是减少装备的规模,这就犹如该条约此前的目的是双方较少核武器的数量而不是最终完全取消核武器。以俄目前的经济实力,即便不这样做,这些新武器也不会装备太多,如果能以此换取美国在俄家门口的战略让步,无异于极大地改善了俄安全环境,因此俄罗斯提出的这一方式,实际上对双方都有好处,但对俄方的好处更大一些。
普京大帝向拜登政府抛出的"橄榄枝"和"许愿树":美国新政府是否愿意接招或者采取其他举动将是俄罗斯观察的重点!
特朗普政府是独断专行退出中导协议群——执意发展美国自己的中程导弹:2019年2月,美国宣布暂停履行《中导条约》义务,启动退约程序;作为回应,俄罗斯随即宣布,暂停履行条约义务,并在6个月后退出《中导条约》;而在2002年,美国就退出美苏于1972年签署的《反弹道导弹条约》。
而《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是美国和俄罗斯削减核武器的双边条约。它由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和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于2010年4月8日在捷克首都布拉格签署,又称“布拉格条约”。该条约于2011年2月5日生效,有效期为10年,经双方同意可延长5年。根据条约,美俄两国须全面削减冷战时期部署的核弹头与导弹,在条约生效的7年后将各自的核弹头削减到1550枚,核导弹发射装置和可发射核武器的轰炸机等运载工具的数量减至800件,其中已经部署的核弹头运载工具的数量不得超过700件。
面对即将到期的条约,美国特朗普政府扬言不再续约:但是,理智的拜登政府已经初步与俄罗斯展开谈判,倾向于无限期延长——俄罗斯的核弹头存量约为3000枚,美国约为2400枚。其中,俄罗斯在非战略核弹头(低当量战术核武器)拥有巨大优势。同时,双方的核导弹上限达到1550枚,美方希望降低到1000枚!
美帝的要求看似合理:各自拥有数量减少的核导弹对降低核战争几率有利!可是,美国的战略导弹预警、全球反导能力、微电子技术、航空/航天监管/侦察能力、国家经济体量远远领先俄罗斯——其实,消减核导弹数量就是消减俄罗斯战略核反击实力。所以,俄罗斯将重点放在高超音速、高隐蔽性、高机动性的战略核导弹项目上:快速装备了第四代核潜艇、高超音速核导弹、高机动性洲际导弹以备不时之需!
不过,俄罗斯国力毕竟不能与美帝抗争:它需要在多个战场同时投入资源,能源价格一路下滑也带来国力的衰退——俄罗斯急待在核武器方面休养生息——所以,适当的解放思想很有必要了:与美帝就战略武器系统的消减也是让俄罗斯短期之内缓口气!
普京大帝的提案底气十足:"匕首"只是俄罗斯战略武器之一,俄罗斯真的王牌在水下!所以,即使消减高超音速武器数量,对于俄罗斯国家安全不会构成威胁;相反,普京大帝在拜登正式入驻白宫之前做出表态,让国际社会看到俄罗斯消减大规模杀伤武器的诚意、改善对美关系的善意!
俄罗斯也深知欧洲国家对于美俄维持军控协议的渴望:美国政府如果拒绝俄罗斯,它的北约盟友们将会失望!这就达到离间敌人的目标了!
高超音速武器作为当下俄罗斯对美国维持非对称战场优势的杀手锏,因此这种武器的研发和装备,一直都是俄军装备现代化计划的重中之重。无论是现在的特朗普政府,还是未来的拜登政府,俄罗斯高超音速导弹都是他们紧盯着的限制对象,但莫斯科一直拒绝将高超音速武器列入美俄军控谈判的限制对象。这也就是美俄两国在系列军控谈判一直无法取得一致的重要因素。
不过,令外界感到意外的是,在美国即将换届的敏感时刻,俄罗斯突然改变口风,据央视新闻报道称,俄罗斯外交部防扩散与军控问题司司长叶尔马科夫日前表示,俄罗斯愿意将“先锋”高超音速导弹纳入《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
叶尔马科夫还声称,尽管美国在军控问题上的立场不具备建设性,但俄方本着主动的态度,将“先锋”高超音速导弹该条约覆盖范围之内。此外,尽管存在法律和程序问题,俄方仍愿意在多边框架下讨论这一问题。
众所周知,俄罗斯当下刚刚列装的“先锋”高超音速导弹,是一种速度超过20马赫的战略导弹。此前曾有俄军事专家指出,这种导弹可以突破当前世界上任何的反导系统,在极短的时间内准确摧毁敌方的战略目标。
俄罗斯向美国作出这一承诺,这就意味着,一旦美俄就该条约达成协议,“先锋”导弹将会成为该条约限制的武器,从而迫使刚刚装备这种战略武器的俄军,不得不将这种武器进行销毁或者封存。
实际上,俄方这种堪称“挥刀自宫”的举措,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在该问题上做出一些妥协,换取美国延长明年2月即将到期的《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以此来避免美俄两个核大国因为没有国际军控条约的限制,重演了冷战时期的核军备竞赛。为此,俄驻美大使馆日前发表声明,呼吁美国延长该条约,以此来造福两国和整个世界。
在此之前,美俄两国所签署的一系列军控条约,都沦为了特朗普政府所谓“美国优先”的牺牲品。截止目前,除了《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因为尚未到期仍在苟延残喘之外,其他包括《中导条约》、《开放天空条约》等一系列军控协议,几乎都已经作废。
就当下美国对待美俄之间军控协议的态度,假如俄罗斯不打算做出任何让步的话,那么,到了明年2月之后,美俄两个核大国的核武器,就将没有任何彼此间相互约束的作用。就美俄两国当下的这种状态,届时将会爆发新一轮的核军备竞赛、甚至核对抗危机。
俄罗斯此主动承诺将“先锋”高超音速导弹纳入美俄军控条约,以此作为对美国释放出共同维护系列军控协议的善意。原因在于,俄罗斯当前的经济状况无法支撑其与美国展开新一轮核军备竞赛。
另外,除了“先锋”导弹外,俄罗斯手里头还有很多可以对美国形成非对称军事优势的杀手锏。这也就是普京政府主动提出将“先锋”导弹,纳入美俄军控条约的主要原因。
更重要的是,俄罗斯此举摆明了就是将军控谈判这颗球踢到美国脚下,让美国为此做出艰难选择。毕竟,美俄两国维持军控协议,是包括美国盟友在内的国际社会所期盼的结果。一旦美国不接受俄罗斯的善意,将会影响其与盟友之间的合作关系。
所以说,普京此举并不是害怕拜登新政府的对俄强硬政策,而是抢在拜登政府上台之前,在国际社会面前做出一种积极的姿态。这颗军控球无论美国接还是不接,结果对俄罗斯都没有坏处。
这显然是不明白国际政治外交的常识。任何国际性条约谈判都是各自利益诉求和国家战略的展示和碰撞。如果是实力相当或相近的双方。就目的性而言,无非两种情况:互相妥协达成条约,或不想妥协硬碰硬。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这次美俄有关军备控制条约的谈判同样如此。首先,前提是双方意图达成协议,而不是相反。如成功,无论对双方自己,或全世界都有益。因此,相互释放善意属必然性,如此只是俄罗斯先摆出姿态,一则显示善意二是希望美方也同等回应。然后,以现实而言,在高超音速导弹方面,美国优于俄罗斯。俄方如此也想掌握谈判的主动权。再三,此类武器装备刚刚开始实战化,现在俄方想第一时间就以条约形式控制其未来发展,属未雨绸缪,表明汲取历史教训,避免引发当年冷战时期的美苏军备竞赛,而被美国拖垮。毕竟俄罗斯的国力与经济能力远非良好。玩不了军备竞赛。
你如何看美俄相继退出《中导条约》,是核军控史上“黑暗一天”?
对于年轻的朋友来说,这确实是核军控史最黑暗的一天;但是对于年长一些的朋友来说,核军控史从没有过光明。这与核裁军漫长坎坷的历史有关——核控制历时八任美国总统,到现在也没有解决问题。每次世界人民以为自己看到了希望,但最后总是自己看错了。
早在1969年,苏联和美国就近行了协商,试图共同制约核武器。双方经过几百次会谈,终于达成一种限制武器数量的协议。即,双方的导弹、弹头被限制在一定的规模——双方的核军备竞赛将不再进行。
(这个时期的核控制,以单纯的限制为主)
但是因为这段时间美国政坛以强硬派为主(苏联的实力比较弱),所以美国国会从来没有同意过这些约定。
总统尼克松、福特与苏联签订种种协议
1982年,美国与苏联展开了减少、销毁核弹头的协商。但因为美国在欧洲部署中程导弹,协商一度中断。之后在《中导条约》的推动下,双方终于在九年后达成一致,老布什和苏联签署协议,约定销毁部分核弹头。
但是这个协议,美国基本没有履行。在很多达成一致的重要领域美国并没有任何行动,只有戈尔巴乔夫带领下的苏联表现出色。
2001年,美国擅自撕毁《反导条约》。在当时,人们的感觉和今天人们看到美国撕毁《中导协议》的感觉差不多。害怕俄罗斯受刺激,害怕和平的局面一去不返。
在国际社会的剧烈谴责之下,擅自撕毁《反导条约》的小布什总统和普京展开了新一轮的核裁军协议,并在莫斯科签署条约。但是,这时核裁军又退回了几十年的状态。美国仅仅同意把核弹头从武器上拆下来,然后保存。
此后美俄总会有核裁军会议: 奥巴马和俄罗斯进行了漫长的核裁军协商,特朗普政府也和俄罗斯进行了漫长的核裁军协商。但其实都是那样、没有什么作用,双方协商流于表面,核武器的数量没有减少。
双方没有增加核打击力量,怕也只是双方因为资金不足,都没有那个多余的经济实力。
到现在,特朗普调整了美国战略。就像小布什撕毁《反导条约》一样,特朗普撕毁了《中导条约》。两位共和党总统都是一个态度——俄罗斯不行了,美国又正好强大,那美国为什么还要遵守协议呢?
所以,普京最近明确表态——裁军问题不会再谈了,俄罗斯该说的话都说了,以前的承诺也都算数,美国自己看着办吧。
看来普京也明白过来了,协议对于美国来说就是一纸空谈。虽然双方谈来谈去,但都是废话——话早就谈明白了,只是美国一直在反复衡量俄罗斯的实力而已。
看来特朗普眼中的俄罗斯很不怎么样
总的来说,核裁军这种事,还是不要抱有太大幻想。
美国撕毁中导条约,目的是为了增加世界局势的紧张气氛,我们知道,美国是武器生产大国,他必须让世界战争的局面活跃起来,才能有利于美国的武器生产和军售。
而特郎普执政以来,明显的不想过多的向海外派兵了,那他怎么确保美国武器的军售的热度呢?正如这次撕毁中程导弹条约,就是他扩容美国军售的举手之劳,让欧洲和中东,以及俄罗斯彼此处于中程导弹的打击之下,这些国家就会更加青睐和依赖美国的武器,这样美国就可以减少海外出兵,又可以让美国的武器大卖.....
从另一个角度去考虑,中程导弹条约只制约了美俄两国的中程导弹规模,当年是只有美苏两国几乎囊括了中程导弹的数量,而现在世界已经发生变化,其他大国的中程导弹也已经在发展壮大,这让特郎普觉得这“不公平”.....
美俄退出中程导弹条约,个人认为对世界的影响不会象当年那么大了,经过这么多年的核战争的阴影,世界各国已经形成对核武器把控的智慧,知道应该怎么去对待它,并不仅仅依赖于一两个条约去制约,而更多的是自觉的选择战略合作互谅的态度........即你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别国不至于感得不安,善待他人就是善待你自己.......因为北约的某一个国家若允许美国部署中程导弹瞄准俄罗斯,则俄罗斯也会敌视的调转导弹弹头𣈴准这个国家,大家都懂得这个对等的战略原则,也在自觉的维护这个战略原则.......谢邀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俄美军控条约将期满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俄美军控条约将期满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