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国战机高清大片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中国战机高清大片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国新四代战斗机怎么样?
我国第四代战斗机是歼20和FC-31,新四代战斗机是继歼20之后的新型战斗机,应该是隐身舰载战斗机。下一代舰载战斗机很可能是在FC-31外贸版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新型战机。
FC-31的气动布局比较适合改造成舰载机,其传统气动机翼改为折叠翼比较容易,也比较合适。FC-31目前的最大起飞重量大约在27吨左右,改造后应该达到30吨左右;美国海军的F-35C最大起飞重量是32吨,30吨左右的下一代舰载机不算重。机身加大后可以增加两个侧弹仓,本身FC-31的机腹弹仓就可以装载6枚中程空空导弹,这样一来,内置弹仓载弹量就达到了歼20和F-22的水平。
下一代舰载机在FC-31基础上加大机身,载油量就增加了,航程也增加了。原来FC-31的作战半径在1200多公里,加大机身后,作战半径起码能达到1500公里,这样就与歼-15的作战半径相当。发动机能换上WS-19的话,也能实现超声速巡航;据说,WS-19发动机的加力推力能达到13吨以上,按照这个推力来计算的话,下一代舰载机的推重比最低能达到0.87以上,超过F-22的0.84,在速度上远超F-22,机动性能与F-22相当,甚至超过,由于FC-31第二、三款的垂尾比F-22的更加优化,空气阻力更加小。
新一代舰载机最关键的还是在航电系统上。未来战争将是有人机与无人机协同作战,其实就是人工智能体系化作战。有人驾驶的隐身舰载机将担负指挥多架无人机作战的任务,因此,人工智能计算机、雷达系统和态势感知能力非常重要。所以,下一代舰载机将会安装最新型的人工智能机载计算机,能够与各种作战平台实时传输信息和共享,能够与无人机的人工智能计算机联网,搜索、跟踪、识别和锁定目标以及规避风险、智能飞行等都可以由机载计算机完成,飞行员只需要输入指令和确认就可以,飞行员从复杂的操作中解放出来,更多的是关注空中作战态势和指挥决策。
雷达系统将采用双波段氮化镓有源相控阵雷达。下一代舰载机的机头和尾椎雷达将采用与歼20相同的氮化镓有源相控阵雷达,两侧进气道口边上、垂直尾翼根部和主翼缘将采用UHF(P)波段反隐身雷达,从而实现远距离探测隐身目标和小型目标。双波段氮化镓雷达探测距离比普通有源相控阵雷达远,指挥无人机作战非常有必要,能够做到先敌发现、先敌布局、先敌占位和先敌开火。分布式孔径系统和对地对海的合成孔径雷达将采用歼20同款,360度3D头盔将在歼20头盔的基础上,增加更多AI功能,以适配人工智能机载计算机;在态势感知能力上将远远超过现役歼20和F-35,未来新一代舰载机的战斗力将非常强大,在下一代战机出来之前,将与歼20B共同主宰天空。
歼-20理所当然的就是领头羊,而中型隐身战斗机依旧没有实际行动列装部队……经过多年的被“暴锤”,沈飞拿出一款大幅度修正的“重型”中战隐身型号:终于达到海军舰载机30吨级级别,估计载重和航程也随之进步;而在理论上,中国空军确实需要一款廉价型中战配合歼-20战略作战:F-35在中国周边的蔓延威胁到中国安全;
但是,中国空军的歼-11B(AESA)持续改进服役、歼-16加大产量和部署速度、(沈)隐身无人机加加速列装部队……歼-10C将生产线转移到贵航——中国空军下的大棋让人眼花缭乱:隐身中战似乎被刻意“遗忘”了;中国空军的二代机依旧在少量服役,取代它们的还是3.5代中战:歼-10C;
说明中国空军首先需要全面换代,至于为何不更换为歼-20和隐身中战呢?钱和战略、战术!
隐身中战价格不便宜:它没有大规模列装部队、也没有出口市场、更加缺少实战验证(技术不成熟)——出现这么多年,中国空军宁愿装备各类改进型苏式重战、歼-10也不愿意触碰它,说明其市场策略和定位出现问题:计划经济的理念发展市场经济的型号方向行不通,直到中国海军提出改进要求才焕然大悟急忙改善——毕竟海军面对的隐身战斗机威胁更大,中国空军隐身重战也不可能随时出动保护未来深洋作战的航母编队吧;而且在中国军事体系中,很多二代武器更换急需用钱,大量更换隐身中战会占用其他军种资源和资金;
中国空军歼-10C已经成为歼-20/16系辅助力量,贸然将它全部更换为隐身中战,成本和训练体系都跟不上,反而带来更多的漏洞;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国土自动化防空预警网络也需要逐步升级,一蹴而就的更换为隐身中战,配套设备/程序/管理等跟不上的话就国土防空造成预警网络瘫痪;
所以,保持合理、合适的战斗机更换速度,结合实际情况循序渐进才能保证中国空军体系不受到影响,好高骛远不符合中国国情。中型隐身战斗机需要时间替换中国的2.5/3代战斗机。
这个四代可能是和美标和现在的俄标不大一样,指的就是现在的两款,一款歼20,一款FC31,可以说这两款都是大明星了,有点风吹草动就会立刻引发吃瓜群众热议。
这两款装备都是国家机密,具体参数性能肯定是各种遮遮掩掩,但是,我们可以管中窥豹的来看看其真正的实力。
歼20
这里不得不说横向比较了。全世界现役三款隐身战机,F35,F22,歼20。首先我们同等重量级比较,歼20与F22。这俩都已经被比较了很多次了,各种参数我也就不说了,但是我们要认识到一点,F22与歼20在设计之初便是有区别的。歼20的作用只有一点,重型空优战斗机,进入纵深地区打击敌方高价值空中与地面海上目标是其首要任务。而F22设计之初的定位是截击机,用于拦截敌方高价值目标使用。定位不同带来的是设计的不一,首先航程F22就很小,因为其本来就打算部署在欧洲地区,以伏击为主的打法。而歼20完全放弃了机炮,机身修长,其载油量与载弹量也不低。而且今后将很有可能采用国产的推力矢量发动机,超机动性能将进一步提升。且由于研制年代限制,其采用的DSI进气道也是现代四代机的标配。而F22还是采用了加莱特进气道。
F22
至于F35,其技术的先进性不言而喻,可以说浑身都是黑科技,但是其最近爆出的一系列事故和水涨船高的造价还是让其蒙上一丝阴影,但这并不妨碍其成为现役世界最先进的隐身中型战斗机之一。
F35
FC31还是一款正在研制过程中的飞机,其验证机已经试飞了很多架,未来最终是否能够定型,能否能够入役,我们还是拭目以待吧。
气动外形需要改进把发动机放宽,塞入后射导弹、放宽机体重心多赛一些导弹。集合俄罗斯最新宣传苏75使用1的推重比,不要搞什么虚头巴脑的事情,多少推力就是多少最大起飞重量。推力26吨就是26吨的舰载机,推力38吨就是38吨战斗机。机翼加宽还不如加宽机体多带弹。
中国新四代战斗机怎么样?
中国新四代战斗机歼20和歼31战机,在世界上统称为第五代机,中国的这两款战机都有隐身功能,采用的是鸭式飞翼设计,作战半径在1500公里左右,特别是歼20战机,最近又更换成我国太行发动机生产的涡扇一15发动机后,使该机的起重和推力有了质的提升,又缩短了起飞跑道的距离,增加了在空中飞行时的灵活机动性。
歼31目前我国也准备列装空军,其作战半径也在1200公里以上。航空专家们准备将歼31当成航母的舰载机,正在紧锣密鼓的加紧研究让其具有垂直起降功能,这样航母就不用再弹射该机起飞。
中国的歼20和歼31这两款隐身战机与美国的F22、F35相比较,其作战性能不差上下,但是F22、F35因服役早,所以这两款隐身飞机的航电和雷达系统远远落后于歼2o和歼31。歼20和歼31战机采用的是我国最新研制的相控阵雷达,其探则距离达到350公里。而美国的F22、F35雷达探测距离只有200来公里。
这也就说明歼2o、歼31在未来空战中,首先能发现F22、F35,然后先下手为强,将其干掉。
所以综合上述中国的歼20、歼31的综合作战性能,略胜美国的F22、F35一筹。
中国有几家著名的军用飞机制造公司,各有什么代表作品?
沈飞、西飞、成飞、商飞、贵飞等。
我国的航空科研制造力量从建国以后在东北萌芽,当时在哈尔滨等地建立了第一批研发制造院所,从那时候开始,自制各类型飞机就成为我国航空工业的梦想,迄今为止,我国航空产业布局合理,产品丰富,几乎涵盖了所有门类的飞机,各大飞机制造厂各有特色,别具一格,我们来看一看。
歼15舰载战斗机是沈飞的得意作品。
其中,沈飞主要制造重型战斗机、航空发动机、舰载战斗机等武器,尤其是早先我国空军的几款主力战斗机,歼7、歼8系列都是沈飞研发制造,苏27系列飞机引进到我国后,也是在沈飞完成了国产化,制造了我国的重型战斗机歼11系列,同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歼15重型舰载战斗机,目前,沈飞是我国舰载机方面的牵头企业。
西飞的运20大型军用运输机开创了我国大飞机时代。
成飞是我国独立自主知识产权制造全新战斗机的最大企业,近年来风靡的歼10系列第四代战斗机和歼20第五代战斗机都是由成飞独立研发制造的,而且成飞还制造了我国出口型战斗机中最为先进的型号,也就是枭龙战斗机,其中成发公司生产的涡扇发动机压气机叶片都已经出口到了美国通用集团,成飞是这几年我国高新技术应用在航空领域比较领先的企业。
成飞在我国五代机研发中立下了功劳。
西飞则主要是制造大型飞机和轰炸机,比如我国大量制造的运8和运9系列中型军用运输机、运20系列大型军用运输机,这些飞机开启了我国的大飞机时代,运20是大飞机中第一个面世的,而且已经成功实现了量产服役,使我国摆脱了对其他国家的大飞机依赖,西飞制造的轰炸机也很有名,轰6K目前是我国第一款战略轰炸机。
商飞的大型客机成为我国制造业提升的牵动器。
商飞则是制造商用客机的企业,代表作品是ARJ21支线客机和C919大型客机。其中ARJ21客机已经在我国开始大量生产,成都航空已经引进了多架,并且实现了长期运行,迄今运行良好,是我国第一款国产现代化客机。C919则是我国第一款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客机,订单多达500架左右,今后将是我国主要的大型客机之一。
贵飞则主要制造教练机和攻击机等产品,其制造的大量教练机出口到了世界各地,为我国航空出口作出了贡献。
沈飞、成飞、西飞、昌飞、哈飞、贵飞。这些都是生产整机的。运输机和轰炸机:西飞(含原陕飞);强击机:昌飞;战斗机:沈飞和成飞,以及贵飞;教练机:昌飞和贵飞;无人机:贵飞、成飞、沈飞;直升机:哈飞和昌飞。
军用飞机分为战斗机、运输机、轰炸机、无人机、教练机、直升机等各种类型,我国的航空工业公司也是从以前的设计所和场发展而来,基本上都有自己侧重发展的方向,像战斗机生产单位保持在两家,运输机生产单位两家,客机生产单位两家,直升机单位两家,教练机生产单位也有两家,但主要以洪都为主,现在说这些单位的侧重点。
首先说战斗机,目前国内拥有生产战斗机能力的只有成都飞机工业公司与沈阳飞机工业公司,这两家单位走不同的技术发展。成都飞机工业走的是偏向美系装备,而沈飞飞机工业走的偏向苏系装备,成飞比较开放,设计上比较有亮点但风险大,而沈飞比较保守,在设计上倾向成熟技术以达到快速设计定型,为国家在最短时间内提供国家需要的装备。
成飞与沈飞以前是一家人的,后来由于沈飞研制的飞机不可靠,为了达到竞争的目的从沈飞中分出一部分人成了成飞。成飞主要以自我设计为主,生产了歼7系列、中巴合研的枭龙战斗、我国的空优中型三代战机歼10和我国的第四代重至型空优隐身战机歼20。
沈飞也生产了相当多的战机,歼7之前的战机全是沈飞生产的我国的双发截击机歼8由沈飞生产,1996年后我国引进生产技术的苏27战机也是由沈飞生产,并发展出歼11B战斗机、歼15舰载机、歼16多用途战机,最近更是搞了歼31隐身战斗机。
运输机领域有生产能力的只有西安飞机工业公司和陕西汉中飞机工业,其中西飞是拥有不错的战机研制能力,生产了我国的海军航空兵主力歼轰7战机,西飞还生产了轰6k战略轰炸机、运20大型运输机,未来的隐身轰炸机中国版B2也在西飞生产。西飞还是我国支线客机生产基地,生产了新舟600客机。
陕飞其实说存在感我觉得不大,只有运8中型运输机这一个机型,未来可能会有的运9中型未来运输机,以及在运8的基础上做电子侦察机云类。
现在在教练机,做教练机最好的好是洪都飞机工业,生产了初较6等,还有我国的强击机强5,洪都之前在可变后翼技术上也有发展,搞了强6可变后掠翼,洪都造了我国的初级教练机k8并整套技术出口埃及。以及我国最新的高级教练机L15猎鹰。
贵阳航空公司也是我国的战机生产商,主要以教练机为主,现在以翔龙无人机为主,在洪都的L15高级教练机没服役之前L9山鹰教练机也是不错的飞机。
直升机领域现在以昌河飞机工业公司和哈尔兵飞机工业公司为主,昌河飞机工业位于江西景德镇,生产了直8运输机,直10武装直升直升机,直18多用途直升机。
哈飞生产的直升机为直9,以及未来的直19和直20。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战机高清大片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战机高清大片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