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网警破获AI换脸案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网警破获AI换脸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最近这款涉及隐私风险修改用户协议的AI换脸软件ZAO刷屏社交网络,你怎么看?
近日,一款名为“ZAO”的换脸App刷屏微博和朋友圈。通过上传自己的照片,就可以实现与明星换脸,无论是《陈情令》还是《亲爱的热爱的》,你想体验哪个角色,就可以进入明星出演的影视片段中,换上自己的脸。
但是由于APP涉及用户隐私、肖像权、版权等相关问题,9月3日,工信部也就“ZAO”App网络数据安全问题开展了问询约谈。
想使用APP就得同意ZAO的霸道用户协议,一旦同意,就意味着你已经是侵权人了。同时,你的肖像权也归ZAO所有,以及它想授权的所有人。日后你的肖像还可能被它贩卖盈利。
还有现在刷脸支付越来越方便普及,如果它拥有你的动态肖像权,你的个人信息说不定会被不法分子利用,通过刷脸支付盗刷财产等,使用风险非常大。
不过也不用太担心,支付宝已经发布消息说尽管网上各类换脸软件有很多,但不管换得有多逼真,都无法突破刷脸支付。只是大家日后在使用这类社交软件时需要多留意用户协议,仔细考虑后果。
“ ZAO”主打的是熟人社交,换脸明星这种玩法对于普通人的吸引力十足,所以传播力度相当之大,一夜之间“ZAO”就爆红社交网络,可见熟人社交做得好是能带来巨大的用户流量的,投资创业者纷纷吃起了这块蛋糕。最近在医药行业也出现了第一家社交电商,名字叫做新诚智慧,像云集、贝店等社交电商一样做起了自用省钱分享赚钱。
不过它比云集和贝店的模式更加简单,只有一级分销,没有会员费门槛,更不用拉人头,只要注册成为微商城会员,任意购买一样商品就可以成为管家,可享受商品正品保证,进入社群还能每日抽奖,分享商品给朋友更能得最高50%的佣金。据说无论是大学生、宝妈、还是都市白领女性,只要爱分享爱交流,都可以轻松赚钱。
如今社交电商竞争非常激烈,相对于云集和贝店来说,作为医药行业第一家社交电商,新诚智慧的分销模式显然更易于操作,后续发展前景还是很好的。
“AI换脸”侵权了吗?
AI换脸是否侵犯肖像权,要看使用人的目的是否以营利为目的、有无给权利人造成损害,不能一概而论。
肖像权,是公民对于自己肖像的占有、使用和处分的权利,未经本人同意,他人不得享有,侵犯肖像权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实践中侵犯肖像权,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1、以营利为目的,未经本人同意而使用,即使用人希望通过使用他人肖像而获得利益;2、未经肖像权人许可,不以营利为目的而使用,给肖像权人造成实际损害的,如丑化、歪曲、污损等,给肖像权人造成精神上的损害等;
3、使用人超出肖像权人的许可范围使用,这种情况往往涉及到合同违约以及侵权竞合的问题。
附相关法律规定:
《民法通则》第一百条:“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条:“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ai换脸会被别人拿去干坏事吗?
换脸技术的确存在被用于欺诈、诈骗、侵犯隐私等不良行为的风险。例如,有人可能使用换脸技术制作虚假视频或图片,冒充他人身份进行诈骗或散布虚假信息。
此外,也有可能将AI换脸技术用于侵犯他人隐私,例如将别人的脸部信息替换到不当场合的视频或图片中。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AI换脸技术的监管和管理,同时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避免被不法分子利用。
可能会
首先,使用AI换脸技术制作虚假视频可能引起恶意用途。例如,罪犯可以利用这项技术制作假视频伪装成他人,从而逃避警方的追捕。
此外,政治活动家或诈骗分子还可以利用这项技术制作虚假的视频,在社交媒体上误导公众或欺骗受害者。
其次,AI换脸技术可能影响个人隐私。如果别人能够使用这项技术轻松地制作一个人的面部特征,那么这个人可能会失去对自己的身份和隐私的控制。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网警破获AI换脸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网警破获AI换脸案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