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一分钟内遭12枚导弹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一分钟内遭12枚导弹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核潜艇携带核导弹到底是带12—16枚合理还是24枚更好呢?
战略核潜艇/Strategⅰc Submarine
也称为:弹道导弹核潜艇。
号称:镇國神器!
核武器……是战略核潜威慑力量、杀手锏。
核潜艇的作战武器系统是携带的配置了核弹头的洲际弹道导弹,与空中的战略轰炸机、陆基洲际导弹形成“三位一体”的核打击威慑力量!
核潜艇、同时被誉为“海底幽灵”、航程大、续航能力强、隐蔽性强、来无影去无踪……
美国的“俄亥俄级”核潜艇可以携带24枚“三叉戟ⅠⅠ”型洲际弹道导弹。
俄罗斯的“台风
”级核潜艇可以携带20枚R–39“礁石”洲际导弹的。
核潜艇携带弹道导弹的数量是由潜艇的吨位大小和潜艇的设计结构有关系。
当然了、核潜艇携带的弹道导弹数量越多打击的范围和目标就更多。
那么、核潜艇携带的弹道导弹应该是12枚? 20枚? 24枚?这些不是关键!
战略核潜艇、战略轰炸机、战略陆基洲际导弹的是相为补充的核威慑力量,“威慑意义大于实际意义”,“有没有”是硬道理、实用、够用才是“硬道理”!
但愿–核潜艇的弹道导弹发射口盖永远不要打开……!
如果按照真正的需求来说,一艘核潜艇携带的导弹是越多越好,但是一般会遵循一个原则,导弹数量必须是4的倍数才行。因为涉及到水下发射时的潜艇平衡问题,因此导弹发射的顺序必须是对角线顺序,很多电影里面那种1234..排下去是不对的。另外这里面会受几个因素的影响。
第一,技术问题。最强大的是美国的俄亥俄级潜艇,24枚洲际导弹,其次是俄罗斯的台风级20枚,这都属于战略核潜艇的顶尖技术水平。我们当然也想拥有20多洲际导弹的潜艇,但是受制于技术问题(主要是核反应堆动力小和造不出大直径的潜艇耐压壳),只能配置12枚,属于五大国中的屌丝装备。据说有了16管的潜艇,但是一直没正式公布过。
第二,成本问题。俄亥俄,台风确实威猛无比,只要有一艘战备值班,国家首脑就能睡安稳觉,但是,太烧钱了。美国22艘俄亥俄潜艇,最终削减了6艘,俄罗斯的6艘钛粉潜艇,现在只剩下一根独苗,算是技术验证用。就是因为太贵了,真的养不起,财大气粗的美帝都承受不住。俄罗斯更不用说了,20多年的时间没有给海军添加一艘大中型舰艇,钱全部用于维持潜艇部队了。
第三,战略目标问题。美,中,俄三家的战略目标都是全球制霸,所以三家潜艇的导弹都是互相瞄准的。所以中国的目标是美俄欧,美国的目标是中俄欧,俄罗斯的目标是中美欧,这就导致了每一家核弹头的需求数量都是一个很恐怖的数字,最终目标都得需要12艘以上的战略核潜艇。但是英国和法国就是例外,他们只想能制霸欧洲就可以了,所以英国的导弹瞄准的是法国和德国,法国瞄准的是英国和德国,德国:我他妈的太难了。所以,英法的弹头数量和核潜艇数量都是一个很低的水平(都是4艘),能保证一艘战备巡航就够了。
既然导弹多多益善,那为什么美国和俄罗斯都在下一代潜艇选择16筒呢。是因为他们两家签过协议,控制核弹头数量,如果一艘潜艇携带导弹太多,势必要减少潜艇数量。这么一来潜艇部队的规模就要缩减,能战备值班的潜艇也少了三分之一,威慑性反而减小了。所以,削减核弹头,但是增加战备值班的潜艇数量,威慑力依然存在。所以,最终各个国家都会选择16筒发射这么一个最合适的方式。
我是东岳巍巍汶水幽幽,欢迎评论关注!
目前,战略核潜艇装备24枚战略导弹发射筒的只有美国的俄亥俄级战略导弹核潜艇,俄罗斯台风级装备了20枚战略导弹发射筒。美俄新型战略导弹核潜艇发射筒数量都呈下降趋势,例如美国最新型的哥伦比亚级战略核潜艇,排水量增加了,达到了20810吨,但战略导弹发射筒却减少了,从俄亥俄级的24个发射筒减少到了16个。俄罗斯最新型的北风之神战略导弹核潜艇的导弹发射筒减少到了16个,首艇尤里·多尔戈鲁基号只有12个发射筒,从第二艘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号开始安装了16个。
美俄战略导弹核潜艇的发射管为什么要减少呢?这就是美俄两国签署《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规定的,按照这个条约的规定,从2018年之后,任何时候布署在战略核潜艇上的弹道导弹不能超过240枚。按照这个条约的规定,美国新型哥伦比亚级战略核潜艇的导弹发射筒都采用了16个发射筒,并且建造数量从俄亥俄级的14艘变成了建造12艘,这样一来,战略导弹数量就保持在192枚,比俄亥俄级的336枚少了144枚。不过这些潜射战略核导弹都具备多弹头分导能力。
由此来看,美俄也都意识到战略导弹发射筒数量多并不符合实际需要,毕竟两国还有很多陆基,空基的战略核武器。核潜艇投资很大,在削减核武器呼声越来越高的情况下也没必须搞这么多的核潜艇和核武器,浪费钱财。战略核潜艇是陆海空三位一体核力量的海基部分,也是最耗费财力的一个部分,这也是美俄能够达成《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的主要原因,都感觉吃力了才能达成共识。
其它的核国家的战略导弹核潜艇的发射筒数量,英国前卫发射筒数量16个,法国的凯旋级安装了16个导弹发射筒。估计未来基本都是这个16个发射筒了,以免让俄美有借口。
所以,核武器这种东西还真不是越多就越好,例如,核潜艇上安装24个发射筒,肯定会使打击能力增强,威力增大,但价格也高,潜艇的技术结构复杂性也高,一艘潜艇上的投资也大,而作用呢?都开始打核战争了,大伙都处于一焚俱焚的相同位置上,多少还有什么意义呢。所以,这个东西最好是永远都不用它,最后让它消失才好。当然,核武器的存在也并不都是只有坏处,任何武器都是好坏共存的,它能够遏制战争的爆发,特别是有核国家之间,是避免爆发大规模战争的一个核平衡和核威慑战略。
核潜艇为水下深海“巨兽”,是海军高尖端致命武器,核潜艇的军用价值丝毫不逊色航母,是目前海军大国强化本国水下作战力量的首选武器,其中弹道导弹核潜艇可搭载大量潜射洲际导弹,其载弹量越多其核威慑力也越强,下面就来看下全球大国核潜艇搭载导弹数量如何。
“俄亥俄”级核潜艇是美国研发的先进战略核潜艇,这款核潜艇是美国目前唯一服役的战略型弹道导弹型核潜艇,这款潜艇有着出色的静音性能和高载弹量优势,最大可携带24枚潜射型洲际导弹,是目前弹量最大的核潜艇。目前该潜艇所配置的世界综合性能第一的“三叉戟D5”型导弹,让这款“俄亥俄”级成为目前综合性能第一的战略核潜艇。
“北风之神”级核潜艇是俄罗斯最新研发的五代弹道导弹核潜艇,是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新研发的核潜艇型号,该潜艇有着出色的潜度,可配置16枚“布拉瓦”潜射洲际导弹,具有强大的海上战略打击能力,是俄罗斯海基核力量的核心作战武器,目前以服役三艘。
094型弹道导弹核潜艇是我国研发的第二代战略核潜艇,是我国海基核力量的主心骨,该核潜艇具备强大的战略打击能力,可携带近16具洲际核导弹,是我国镇国级作战武器型号。该潜艇排水量达到1万吨,目前搭载的洲际导弹型号为“巨浪2”型,在核威慑力上丝毫不逊色美国的“俄亥俄”级弹道导弹核潜艇。
有关于战略导弹核潜艇装载潜射导弹的数量,没有什么合理不合理,当潜艇的性能满足时,自然是越多越好了。装载越多的潜射弹道导弹,那么战略导弹核潜艇的威慑力就越强,毕竟战略导弹核潜艇就是以核威慑力来体现其价值的。
紧接着就要考虑“是多艇少弹更合适,还是多弹少艇更合适”。如果对于经济状况不是很好的国家来说,当然是多弹少艇这种方式更合适了,毕竟多出来一艘核潜艇就要话费资金去维护。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比较强大,又基于安全性考虑上还是选择少弹多艇更为合适。这样的道理和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一模一样。当核潜艇数量较多时,被击沉几艘也不至于失去二次核反击能力。所以说战略导弹核潜艇装载导弹数量的多少必须考虑的因素较多,并非是由单一因素决定的。
战略导弹核潜艇要想装的多,排水量就必须足够大。当排水量上去之后,要达到设计的指标就必须有性能足够强的核反应堆与大直径耐压艇壳。另外,同一艘核潜艇,潜射导弹的体积越小,所装载的数量越多。所以说,战略导弹核潜艇装载导弹的数量主要是由核潜艇的排水量与导弹体积有关,并非是想装多少就装多少的。
现在来说,美海军俄亥俄级战略导弹核潜艇以1.8万吨的满载排水量可以搭载24枚三叉戟D5潜射弹道导弹。俄罗斯台风级核潜艇以3.3万吨的满载排水量仅能搭载20枚P-39潜射弹道导弹。北风之神级核潜艇以2.4万吨的满载排水量也只能搭载16枚布拉瓦潜射弹道导弹。094型战略导弹核潜艇以1.2万吨的满载排水量只能搭载12枚巨浪-2型潜射导弹。前卫级核潜艇以1.2万吨的满载排水量可以搭载16枚三叉戟D5潜射导弹。凯旋级战略导弹核潜艇以1.4万吨的满载排水量也是搭载16枚M45潜射导弹。
由以上各国核潜艇搭载潜射弹道导弹的数据可以得知,核潜艇搭载潜射导弹的数量主要就与“排水量和导弹的体积”这两个参数有关。在这些潜射战略导弹中,基本上要数三叉戟D5导弹的性能最强了,其体积小,载重大。另外,核潜艇的耐压艇壳制造技术也极为关键,可以说在现役战略导弹核潜艇中要数俄亥俄级核潜艇的耐压艇壳直径最大了。其直径超过12米,所以艇身上部的凸起较小。此外,大直径的耐压艇壳也可以显著提高核潜艇的排水量,毕竟体积增大了装的武器就越多。
还有就是核反应堆了,虽说战略导弹核潜艇对航速的要求没有攻击型核潜艇高,但是在紧急时刻也需要较高的航速逃脱或者到达指定海域。也就是说,当核反应堆的性能达到时,导弹体积缩小时,国家战略需要时就可以建造排水量较大,搭载潜射导弹较多的核潜艇了。
众所周知,核导弹的威力是非常大的,一枚毁灭城市也不在话下,而且现在的核导弹往往带分导弹头,威力更是大增。因此,一般的战略核潜艇带12枚到16核导弹也是足够有威慑力的了。
例如国产094型弹道导弹核潜艇。据公开报道称,这款新型潜艇水下排水量超过万吨,装有更先进的舰载设备,高耸的背部装有12枚巨浪2潜射导弹。另外,像俄罗斯首艘“北风之神-A”级改进型潜艇“弗拉基米尔大公”号。该潜艇水下航行噪音小,可携带16枚能搭载核弹头的“布拉瓦”导弹,每枚导弹又能携带10枚分导弹头。
5架飞豹和2架空警200穿越到福克兰群岛海战,带10枚鹰击12导弹,能否击沉英航母,战绩超过超军旗?
做梦可以,但是实际情况就呵呵了。
首先英军还是具有一定的区域防空能力的,起码能看得到你的存在,海标枪导弹也不是吃素的。
其次,飞豹带不了鹰击12这种大型反舰导弹,带4枚鹰击83是没有问题的。
第三,空警200不是E3,没有那么巨大的战略指挥能力和预警范围;空警200也不是E2,不是专业的海上预警机,会存在近视眼的情况。虽然不会被鹞式战机威胁到,但是也做不到整个战场都电子压制来干扰通信。
第四,五架飞豹的攻击波次太少了,弹药量不足以突破航母警戒圈。
第五,飞豹和超级军旗比没有代差优势,顶多在航电上略占优势,在有效攻击范围内,还是可以遇到鹞式战机的拦截。
飞豹可以带4枚鹰击12,而考虑到长途奔袭,只带2枚,没有携带对空导弹。没有空优战斗机护航,只有一架空警200。好吧,那就只有……视死如归。
鹰击12超音速重型反舰导弹,射程400公里,1.5马赫巡航,3马赫末端冲刺,300公斤云爆穿甲战斗部,打航母命中一枚重创,命中两枚击沉。(导弹穿进船体内部,云爆弹产生的空气冲击波对舰艇防水隔舱有十倍伤害。)
射程没问题,导弹也非常先进,速度快,杀伤力爆表,现在问题是雷达引导,怎么才能让导弹射程最大化。
预警机是眼睛一样的存在,站得高看得远,空警200升限10400米,在8000米以上可以轻易发现400公里外的目标,当然,此时对方也会发现它,这时候就看战术布置了,谁先开火谁获胜。
如果是我指挥,我会这样,在获悉敌大致位置后,我会让飞豹在100米以下500km/h掠海飞行,预警机位于150公里后,飞行高度500米,速度与飞豹相等,在距离目标区域600公里位置,预警机快速爬升到10000米高度暴露自己,并开始围绕目标做螺旋接近飞行,保持目标在180°探测角内,向飞豹电共享目标信息,使飞豹获得超视距锁定目标的能力,攻击!
只有一波打击,就是硬刚,不玩套路,20枚都拿去打航母太浪费了,毕竟是拿本朝的剑,去斩前朝的寇。10枚打航母,10枚打护航舰,宙斯盾优先照顾。飞豹发射后马上撤离,受到地球曲率影响,敌军无法发现飞豹,空警200继续引导鹰击12飞向目标。此时,敌方导弹来袭的警告想起,空警200全体人员发出最后的讯号:……祖国万岁!
战果判断,10架飞豹全身而退,我方损失空警200一架,8枚导弹被拦截,12枚命中,敌军航母命中3枚沉没,另有9艘敌护航军舰被击沉,我军大胜。
结语:现代战争是体系的较量,要充分发挥各种装备的优势,谁掌握天空,谁就掌握胜利。狭路相逢勇者胜,要敢于亮剑,勇于牺牲。
以技术水准和中国空军的水平,只怕英国特混舰队损失惨重。当时英国去之前已经找法国搞到了飞鱼的资料,结果还差点过不了关,换了你说的配置,英国至少要丢三艘以上船,航空母舰倒不一定能打沉,打中应该问题不大。
飞豹携带鹰击12,再有空警200的配合,干掉英国航母问题不大。
火力对比
马岛海战(福克兰群岛海战),英国特混舰队以航空母舰竞技神号和无敌号为核心,这两艘航母吨位不大,搭载的是海鹞垂直起降战斗机,海鹞战斗机自身的机动能力并不强,由于是垂直起降载弹量也不大,但如果贴身肉搏,飞豹还是会吃亏一些。外围护航舰艇中性能最先进的就是谢菲尔德级驱逐舰。
谢菲尔德级驱逐舰的防空性能在今天来看实属一般:海标枪防空导弹对鹰击12基本没什么威胁,整体防空性能甚至还不如056护卫舰,因此面对鹰击12的打击时会非常被动。
攻击群的优势
攻击一方有两个优势,一是预警能力,空警200是一款入门级预警机,但性能比英国航母当时的舰载预警机高出好几倍,预警机可不仅仅能对空预警,对海面目标也有一定探测能力,尤其是慢吞吞的海鹞战斗机,基本逃不过空警200的雷达。
第二个优势是攻击能力。鹰击12是我国目前最先进的一款反舰导弹,射程达400公里,末端攻击速度超过3马赫,飞豹完全可以在英国航母防空火力圈外围的安全区域发射鹰击12,10枚鹰击12齐射,以当时英国航母战斗群的防空能力来看,能拦截下两三枚就属超常发挥了!
飞豹加鹰击12这一组合完胜阿根廷空军
飞豹战斗机的性能虽然一般,但总比超军旗攻击机强,鹰击12又领先飞鱼反舰导弹两代,超军旗加飞鱼这一组合偷袭英国舰队都能屡屡得手,若换成飞豹加鹰击12会更轻松。飞豹携带鹰击12是可以威胁到现代化航母战斗群的攻击组合,面对上世纪80年代的英国航母战斗群,胜算非常大!
第一、当代的最现代化高科技战争在技术层面是有内在科学逻辑和流程的。但是英阿马岛战争中,明显英国还没有建立完善的高科技战争体系。阿根廷就更不用说了,双方基本是拼刺刀的技术水平,但是英国在技术上还是略高一点点,毕竟拥有干扰飞鱼导弹的技术手段。
第二、直奔主题,到底高科技战争的流程是啥?其实1990年的第一次海湾战争就是标准范本,警醒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太多军队。这套流程是:1、制电磁权。2、制空权。3、制海权。4、制陆权。
第三、掌握了制电磁权,就可以让对方的雷达、通信全部变为瞎子和聋子。雷达一片雪花,看不见真正的目标,怎么打飞机?部队无法通信,上下级、兄弟部队失联,没有了指挥,部队怎么作战?甚至还会瘫痪地方电力系统,造成不止军队的更大瘫痪。
所以说,今天的战争形式在1990年的时候,美帝已经给我们上了最好的一课,而我们中国用了三十年时间抄作业,终于学有所成,成为全世界五个拥有全面电子战能力的国家之一。
第四、所以,既然知道了真正的玩法,那么去打一个缺乏完整电子战能力的八十年代英国海军,那就是摧枯拉朽,除非失误,否则自己部队可以不死人,完灭对手。在你的机群里,再增加几架电子战飞机,即可。
第五、我们把时空切换到当下,放到中印边境,很不巧,印度恰恰不属于那五个拥有完整电子战能力的国家。因此,今天的印度往边境布置再多的军队和武器,都是徒劳的,甚至是“送人头”,区别只是送多少而已。而真正的军事大国,只需部署少量的体系化军队,就可以气定神闲、以逸待劳,看对方装逼、着急、求购,还买不到点子上。
lol卡莎什么时候出?
LOL:8,5版本即将更新,新英雄卡沙到来
瓦洛兰古书记载虚空是黑暗无声的贫瘠之地。但那里并非一片荒芜,有很多无法形容的生物都生活在那里,这片大地笼罩着人类无法想象的恐惧,虚空是古老而又神秘的文明,不难看出新英雄也出自虚空家族,我们先来来看看她的技能
技能介绍
拥有魔法伤害的普攻,普攻会给目标标记上一层等离子层,每一层叠加还会造成额外伤害叠到4层后,她的普通攻击会使等离子体爆裂
卡莎发射6发飞弹,均匀地锁定附近的敌人,造成物理伤害且有AP伤害加成
对生命值低于35%的小兵造成双倍伤害
卡莎发射一束超长距离的虚空能量,对命中的第一个敌人造成魔法伤害
卡莎进行充能后,能够提高移动速度但不能进行普通攻击
充能结束后,凯萨会启动重武器,提高攻速,持续5秒
额外攻速会减少充能时间,提高加速效果
普通攻击会减少超级充能的冷却时间0.5秒
卡莎高速冲向可以操作距离内一名被等离子层标记的敌人,并获得一层护盾
活体武器:
Q技能:当卡莎的属性获得100点额外物理伤害,艾卡西亚暴雨发射的导弹数量会增加至12枚。
W技能:当卡莎的属性获得100点额外法术强度,虚空索敌在命中敌方英雄时叠加3层电浆效果降低此技能的冷却时间50%。
E技能:当卡莎的属性获得100点额外攻击速度,她在极限超载蓄力过程中会进入潜行状态。
满足以上3点要求可以进行进化
英雄总结
卡莎是一个技能双加成的英雄更像N个英雄的组合 在她身上我看见了VN,金克斯的影子
(插个题外话 W技能与守望中法老之鹰 天降正义神似)
高爆发的伤害叠加更适合的定位是AD却有刺客的突进技能以及技能的AP加成,混合技能让人摸不找头脑,她花哨的技能注定是一个需要秀起来的英雄
不同的出装有不同的收益, 与大多数纯AD的射手不同,有更多选择性
缺点是缺少控制性技能平A距离较短线上容易被手长的英雄克制
更新时间
现在美服和韩服已经进行了更新,按照惯例韩服更新后的半个月左右国服会更新
期待新英雄降临国服,期待不同大神的不同玩法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一分钟内遭12枚导弹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一分钟内遭12枚导弹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