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拒绝替父还债被诉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拒绝替父还债被诉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父母离异,孩子有必要替父还债吗?
答:父母离异,孩子没有必要替父还债。因为父母离异时就应该把财产分割清楚,同时所有债务也要在离异时分割清楚,夫妻双方谁应该承担多少债务,那是父母应该执行的,孩子不应该替父亲偿还债务,这不是父债孑还的年代了,是父亲应该还的就应该父亲还。
离异夫妻所欠的债务,由个人承担。不需要子女替父还债,有一种情况除外,就是子女继承父亲遗产。
《继承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继承遗产应当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缴纳税款和债务以他的遗产实际价值为限。超过遗产实际价值部分,继承人自愿偿还的不在此限。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对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可以不负偿还责任。
同时,《继承法》第二十五条还规定,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做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收受继承。
根据上述规定,子女如果继承了父亲的遗产,需要在继承遗产范围内偿还债务,子女放弃继承的,不用偿还债务,但应当在遗产分割前放弃继承。
9岁的小女孩成了老赖,到底应该不应该替父还债?
大家好,我是染尘诗人。
九岁的女孩怎么就变成老赖。即便是父债女还的话。也不应该是他这个年纪应该承受的。况且家里面已经出了这么大的变故。我们作为一个成年人,又有谁能够保持一个好的心态?一个九岁的女孩。背负55万的巨额债务。并被限制高额消费。孩子的父亲为什么要杀死自己的妻子和丈母娘?孩子的父亲肯定是要被判处死刑的。这么大一点点的小孩子已经遭受了巨大的不幸。这一笔巨额债务在家他头上,他怎么才能活下去?下面我就有三个疑问。一把孩子陷入高消费黑名单。 第二,该不该对孩子进行限制高消费?第三,这个房子是夫妻双方共同所有。凭什么那个是就是凶手可以将房子卖给王某,王某应该也照这种情况为什么还会签字?这个合同应该算是无效并且违法的。孩子作为未成年人,不应该被纳入失信人员。况且房子是父亲,母亲留给孩子唯一的遗产。法院如果将房子排秒掉,孩子将面临孤儿。再者无家可归。法治的精神应该是维护公平正义,而不是欺凌弱小。法院不应该拍卖房子。作为社会所有公共大众。应该想办法如何抚平孩子带血的伤口。让这段惨痛的记忆暂时封存。给他一个完满的童年。
一个天真九岁的小女孩与老赖划等号,这本身就是今年最大的笑话,最讽刺的一件事。
自古欠债还钱,是天经地义的事,欠债不还该骂该罚。但一个九岁没有民事行为能力的小女孩,因为父亲欠下一屁股外债,而被法院判为老赖,让许多人看后匪夷所思。判决大家见多了,但这样的判决恐怕是平生第一次看到。
事情的起因这样的,在小女孩1岁的时候,嗜赌如命的父亲输光所有家产,还欠下巨额外债。因为要买房抵债而引起家庭纠纷,父亲就给小女孩的母亲外婆下了安眠药,然后将俩人残忍的杀死。并迅速联系卖家,拿到55万收房款,而后挥霍一空。在小女孩2岁的时候,父亲被执行了死刑,就这样小女孩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儿,与年迈姥爷相依为命。
在小女孩三岁的时候 ,好心的王女士收养了她,小女孩的心被融化了,从此,她有了自己父亲、母亲、哥哥,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温暖的家。但故事并没有因此画上圆满的句号,小女孩的父亲被枪决后 房子并没有实际交付。钱房两空的卖家心有不甘,起诉道法院……最终小女孩因为无力替父还债,被法院判为老赖,限制消费。
判决结果一出,舆论哗然。支持方认为:法官是依法办事,判决无可挑剔。不能因为小女孩年纪小而法外开恩,更有甚者说没钱直接关起来算了,如此才能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反对方认为:如此判决于情于理都讲不通,于法也很难说清楚。因为房子产权属于夫妻共有,小女孩父亲杀人后卖房,其卖房的合法性很难成立。买房者损失55万的确值得同情,难道他不应该为这种缺少合法性买卖的行为担责吗!小女孩是无辜的,要钱真的不应该找她,她没有替父还债的责任与义务,因为她才是最大的受害者。
法律是冰冷的文字,判决在体现法律的公平公正的同时,更应该闪耀出人性的光辉。小女孩做为未成年人,她的合法权益难道在判决中不该得到体现吗!一个九岁的小女孩,一个没有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被判为老赖,究竟是对小女孩惩罚,还是在打社会的脸!
在8年前,9岁小女孩的父亲因为赌博将其母亲和外婆杀害,随后将房屋进行了出售,买房的王某在付了55万后没能过户,而后小女孩的父亲被抓后枪毙,房子就归了小女孩,毕竟小女孩是第一继承人。
按照正常的继承法律来看,继承了财产,那么就有义务去承担相应的债务,这一点毛病没有,但是大家是不是忽略了一个重点,那就是在这之前,房子是9岁小女孩父母的共同财产,按照正常的逻辑,其母亲去世,那么父亲作为配偶,就是第一继承人。
但是此事正常吗?不正常,9岁小女孩的父亲因为赌博,肯定是欠了不少赌债,为了还债,想要卖房子,但是房子是夫妻共同财产,如果小女孩的母亲不同意的话,他是没有权利处置的,估计是因为这个原因才杀害了小女孩的母亲的。
那么一方杀害了另外一方,那么其实他应该是没有权利去继承这套房子的,在他杀害了他的妻子的那一刻,这套房子的母亲的那一份继承权其实已经落到了小女孩的身上,按理说小女孩的监护权应该变更为其爷爷奶奶等人,如果他们不同意,小女孩的父亲应该属于违规卖房,法律应该判无效的,他与王某所签的合同应该是无效的,既然无效,那么何来的55万元的债务呢?
但是毕竟买房的王某是真金白银付了55万元,既然小女孩的父亲被枪毙,那么这个债务应该由小女孩父亲名下的财产去还,这个房子有一部分是其父亲的,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按照市价对房子进行估算,一分为三,看看是否合适,如果不合适的话,可以拒绝继承父亲的那一份,那么债务也就落不到她的头上,而这一份也可以用来偿还王某的购房款。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说一说自己的观点。
这事其实很复杂。
2012年,女孩的父亲将妻子和岳母杀死,还分尸,就藏在出售这个房子的地下室。
杀死两人后的第二天,女孩的父亲将自己唯一的房子以55万元低价,出售给一个买家王某,双方签订合同。
杀人犯告诉王某第二日再去办理购房合同,之后就带着钱逃离了这个城市。王某发现联系不上对方,立即报警。
王某也很厉害,随后直接入住房内,成为实际使用人。
即便警方已经在盖屋地下室发现尸体,他仍然占据房屋。
大家看着一条:2018年6月,法院对此案宣判,认定王某购买的陈某名下房产为陈某与被陈某杀害的妻子的共同财产,陈某享有不完全处分权,认定二人签订的《房屋转让合同》无效
既然都是夫妻共同财产了,妻子在签合同前一天,就被害甚至被分尸,不可能来签这个字。显然这个合同是无效,也不可能成功过户。
一般认为,这很可能是杀人犯的一个诈骗行为,目的是杀人后筹钱跑路。
杀人犯本来就是赌鬼,欠了一屁股的赌债,因妻子、岳母拒绝继续为他借钱还债,这才杀人分尸。
此时,他并没有跑路的经费,只得以房子作为诱饵骗钱。
随后,杀人犯带着刚满1岁的女儿潜逃,将女儿交给爷爷奶奶照顾。
骗到的55万元,其中35万元自己携带用于跑路,其余20万交给他的大哥,也就是孩子伯父,用于孩子将来的生活费。
大概10个月后,父亲跑路中被捕,后判处死刑,死刑早已执行。
这35万元的去向有很多种说法,总之买家王某是无法拿到的。
而之前,大哥将20万交给自己父亲,也就是实际抚养孩子的爷爷。然而,爷爷突发重病进行了手术,将其中15万元拿来救命。
于是,这20万元也就没了。
由于爷爷没有抚养能力,经过法院协调,孩子交给外公抚养。
而此时那套房子过户失败,作为遗产由孩子、孩子的爷爷奶奶和外公继承。
老人们全部放弃继承权,这样房子就由孩子一个人继承。
2015年底法院对该房子进行预查封,王某始终实际控制这个房子,并且出租多年。
一说这8年内,每年租金有数万元,一共获得租金二三十万元。这也是网上传闻,具体是不是不能确定。
王某期间不断起诉,2017年3月,王某要求解除预查封,判令购房合同有效,被法院驳回。
2018年王某起诉,要求解除房屋转让合同,返还55万购房款。
2020年法院二审宣判,判合令同无效,由孩子、爷爷奶奶、外公归还卖房55万元所得。
2020年11年,因这些人都没有能力返还55万,法院第二次向所有人,包括9岁小孩发布限制消费令。
该案件个人认为是这样。
第一房屋合同根本就是无效的,也就谈不上房子属于谁,房子就是孩子的。
房屋本来就是女孩的父母共同所有,父亲无权单方面将房屋出售,这个合同直接就作废了。
至于杀人犯诈骗55万后跑路,买家王某需要做的,是希望公安机会追回赃款。
其中35万被杀人犯挥霍无法追回,剩下20万交给孩子爷爷做手术用掉,王某理应起诉孩子爷爷,要求归还20万,同孩子没有任何关系。
至于杀人犯挥霍的35万,也可以申请从杀人犯生前财产中获得索赔。
但房子是夫妻共同财产,那么王某只能在房款一半,也就是27.5万内申请。
但是,王某这么多年出租房屋,获得的租金也是很多的,一说有34万之多。
而现在房屋所有人是孩子,买家王某必须将这么多租金归还孩子。
这是两码事,要分开来说,一码归一码。
如果租金反而高于王某应得的赔偿,还要将多余部分退还给孩子。
王某拒不归还,应该列为失信名单,限制高消费。
现在事情全都反过来了。
另外,买家王某如果明知道房屋是杀人犯夫妻双方所有,仍然坚持买房,签订这种无效合同,试图低价买房,也是存在一定过失的。
在判决时,应该根据王某过失,相对减少赔偿的数额。
9岁小女孩成老赖,法院已经对这个判决道歉了,称“已对案件进行复查,对未成年人发出限制消费令是错误的,已依法解除限制消费令。”
一个没有民事行为能力的小女孩被列入失信名单,限制高额消费,本身就是贻笑大方的事。如今法院已经道歉了,说明这个“老赖”的称呼放在小女孩身上是非常不妥的。
但是,更多的普通百姓还是非常关心这个话题:父亲留下的债务,该不该子女来还?
对于这个问题,要从道德和法律两个层面上来讲:
第一、从道德角度来讲:
父债子偿,是我国道德文化中提到的“道义”,如果父亲去世,子女要承担起父亲的债务,并把没有还上的债务还上。这是从道德文化层面上讲的,大家古往今来认为这么做是对的,是符合道义的。
从道德层面上来讲的话,这个9岁女孩是有义务承担起父亲的债务,等她长大后把这部分债务给还上。
第二、从法律角度来讲:
“父债子偿”并没有法律支撑。
我国继承法规定:作为遗产继承人,子女在继承遗产的范围内有偿还债务的义务,对于超出遗产继承范围的债务不需要承担偿还义务。
也就是说,按照继承法的这项规定,如果她的父亲只留给了她10万元遗产,那么,她只需要以这10万元来还债,超出的45万元并不在她的债务范围以内,她也没有必要继续去承担并不归她还的债务。如果将来债主来向她讨多余的债的话,她是有权利拒绝的。
第三、谁来还买房人的55万?
买房人在女孩父亲生前曾花55万元购买房屋,但并未经过房屋主人的同意,现在55万元已经被其父挥霍完毕。买房人的55万元该如何解决?法院并没有给出明确答复,但是在目前的情况看,法院不会把这55万元的债务归到女孩身上,至于后续如何解决,还得等待专业的判决。
不满父亲替继母还债,31岁大学生家门口将继母打死,怎么回事?
31岁的大学生?这种称呼不妥吧?为啥要强调“大学生”?杀人了?具体原因一定是多方面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无论这个儿子是不是受过高等教育,他可恶的杀人行为是不能原谅的,而且和“大学生”没有关系。对这种恶劣行为,必须严惩。应该说,父亲很失败,也许平时并没有很好的调和矛盾。一般来说,继母的地位是很尴尬。尽管是母亲的地位,但是继子女却很少称呼“妈妈”。“姨”是继母永久的称谓。此案的关键是平时父子、继母、继子之间没有进行有效的沟通,所以才酿成了今天的惨案!汲取惨痛的教训吧!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拒绝替父还债被诉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拒绝替父还债被诉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