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北大副校长被查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北大副校长被查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北大校长有没有四川人?
北大校长有四川人,
彭 刚
副校长
男
汉族
1969年2月生
四川仁寿人
中共党员
博士
教授
1986年9月至1990年7月在北京大学政治学系本科学习,获学士学位。
1990年9月至1993年3月在清华大学社会科学系研究生学习,获硕士学位并留校工作。
1995年9月至1998年7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在职研究生学习,获博士学位。
曾任人文学院副院长,副教务长、教务处处长。
2018年6月任文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
2018年11月任校长助理。
2019年8月任副校长。
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史学理论和思想史。
负责本科教育、文科工作,协管本科招生工作。
北大历史以来有多少个副校长?
北大、现任副校长是7位。与此同时,中国高校坚持党的领导,还有党委系统,党委书记、副书记不仅要管党务,往往还承担着学校行政管理的很多事务,所以,我们把学校党委副书记也算进去,像北大、清华这样的大学,就有11-12位"副校长"(有的领导可能在党委、行政两边都有职务,我们不妨重复计算)。
自创校至今,北京大学共有41位副校长,其中包括现任副校长。以下是北京大学历史上的部分副校长名单:
1. 严修
2. 徐特立
3. 吴宓
4. 陈独秀
5. 胡适
6. 钱穆
7. 袁行霈
8. 周谷城
9. 王世杰
10. 蒋梦麟
11. 魏道明
12. 朱光亚
13. 侯宝林
14. 李政道
15. 陈景润
16. 赵九章
17. 赵忠尧
18. 戴宏
19. 王任重
20. 杨绳武
21. 纪大同
22. 张元济
23. 邢自强
24. 郭永怀
25. 王任重
26. 丁石孙
27. 乔冠华
28. 孙家康
29. 王大珩
30. 张新民
31. 余秋雨
32. 陈雷
33. 邵力子
34. 梁辛承
35. 王清
36. 宋之光
37. 朱启南
38. 陈德昭
39. 王刚
40. 陈旭
41. 李明远(现任副校长)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名单中的副校长并非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仅供参考。同时,对于历史上的一些副校长,由于资料有限或其他原因,可能没有被记录在官方名单中。
北大历史以来,一共五个副校长
北京大学现任领导:
邱水平:党委书记
郝平:党委副书记、校长
于鸿君:党委常务副书记
龚旗煌: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兼任教务长、研究生院院长
刘玉村:党委常务副书记、医学部党委书记
乔杰: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
安钰峰:党委副书记
叶静漪: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陈宝剑: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王博:党委常委、副校长
张平文:党委常委、副校长
黄如:党委常委、副校长
业务副校长和常务副校长区别?
级别不一样,职责也不一样。高校的校长和书记一般是正厅级,副校长一般是副厅级。清华北大等重点大学的校长和书记,往往是用副部级干部来高配。所以说有时候会配一个常务副校长,常务副校长一般就是正厅级,而且要全面负责全校的一些事务性的工作。
而业务副校长就是一般的副校长,是副厅级,而且根据他的分管范围,可以去分管相关的部门。
我国正部级高校和副部级高校有哪些?
一年一度的高考成绩今天陆续可以开始查询了,对于今年的考生来说,一些同学即将进入报考志愿环节。能考入一个既具有雄厚实力又适合自己今后发展的大学是每个考生的心愿。对大学全面深入的了解是非常重要的。现在结合题主的问题说一说大学的级别,这也是了解大学的一个方面,大学的级别和实力、规模、办学条件都是有关系的。
说到大学的级别就与大学的管理体制有关。自从1978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我们的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当时都是公办大学,分为部属、省属、市属和省部、省市联办大学。当时,我们国家政府还有很多的部委,比现在数量多,比如:机械工业部、轻工业部、纺织工业部等等。这些部位为了自身管理的事业的发展,都有高等院校。后来随着国家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入,很多的部委都撤销或合并,一些部位变成行业协会。随之它们所管理的高校隶属关系也进行了改革。1998年国务院发布《关于调整撤并部门所属学校管理体制的决定》,原国务院有关部门管理的367所高校截至2021年9月公布的数据只剩下119所,其中直属教育部76所,其他35所高校隶属于还存在的国家有关部门,分别是工信部7所、国家民委6所、公安部5所、交通运输部4所、应急管理部3所、统战部2所,其他部委为1所。剩下的256所高校实行了所在省级政府管理。
除了以上国家部委直属的高校以外,原来各省市自治区都有自己建设管理的高校,一些市也有自己建设管理的高校。有些则是部委与省联办或省与市联办。
说完了隶属关系再说级别,其实大学作为教育机构本身并无行政级别,但如此众多的高校领导干部需要从政府部门抽调人员担任,也不断有高校的领导根据工作需要调到政府部门任职,为了干部管理任用的科学规范,高校的主要领导(党委书记和校长)都赋予了相应的行政级别,以此类推,下面的不同层次的管理人员也就有了相应的行政级别。这和国有企业的级别类似。当然高校主要领导的行政级别是根据高校规模、实力、历史沿革等因素确定的。
当前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中公立本科院校一般为正厅级,专科院校为副厅级。而本科院校中一些院校自身实力得到中央认可,其党委书记和校长高配为副部级,由中共中央直接任命管理。这些高校全部是部委直属高校中的一部分院校,他们的主要领导享受副部长级待遇。具体为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中的32所知名大学。它们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重庆大学、四川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兰州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
剩下的中国海洋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东北大学、湖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郑州大学、云南大学、新疆大学为正厅级。
而中央军委直属的国防大学为副战区级,国防科技大学为正军级,
至于正部级大学在普通高等学校中是没有的。
而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作为国家培育党政干部的高校,是中共中央直属事业单位,为“正部级”,但它不属于普通高等学校。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国正部级高校和副部级高校各有几所。
一,正部级高校
1,中共中央党校。
2,国家行政学院。
3,中央社会主义学院。
4,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
二,副部级大学
中共中央对985高校中31所大学分三个批次指定为中火直接管理的副部级大学,其党委书记、校长均为中管干部,由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职会任命,其级别高配为副部级,党委常务副书记和常务副校长为正厅级。
(1)中共中央指定的副部级高校(14所)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理工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医科大学(并入北京大学)
中国科技大学
复旦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2),2000年增列的副部级高校(7所)
浙江大学
南开大学
天津大学
南京大学
武汉大学
四川大学
中山大学
(3),2003年增列的副部级高校(11所)
吉林大学
厦门大学
山东大学
同济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东南大学
中南大学
重庆大学
兰州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资料来自网络)
关于高校的行政级别一直以来都有争议,我来告诉你真实、准确的情况。
1、现在没有、未来也不可能出现正部级高校,毕竟教育部才是正部级。
2、至于副部级高校,只是由于“领导规格高、自身盘子大”的原因有着近乎副部级的配置,但本质上还是厅局级的行政级别。
其实,对于这些高校的称谓,官方是有明确答案的,叫做“中管高校”,具体可以参见中央巡视、大型会议、大型活动等,经常可以看到“中管高校”的称谓。
巡视教育部和31所中管高校
比如,上图中的巡视,就是包括教育部和31所中管高校,合计32家单位。
至于所谓的“副部级高校”,只是很多商业化网站(如Baidu)、自媒体等夸大、曲解了有关定义,从而在很大范围内造成这种曲解的误传,形成貌似全社会都认可存在“副部级高校“。
这里,简要说说这些“中管高校”的有关情况,目前有且只有31所。
第一,高校的党委书记、校长由中央直接管理、任免,个人均明确为副部长级。通俗来讲,担任中管高校的主官,就必须明确副部长级。反过来,只有行政级别达到副部长级,才能有资格担任中管高下的党政主官。
在一定程度上,二者可以划等号。这也是导致很多人认为存在“副部级高校”的主要原因。
在任免此二位高校党政主官时,中组部副部长会亲自到场宣布,可见中央对中管高校主要负责人的直接管理程度和重视程度。这31所中管高校的政治地位甚至超过很多对应副部级的央企。
人民大学党委书记调整,中组部副部长到场宣布
第二,中管高校的副职领导,大多实现正厅局级配置。特别是常务副书记、副校长,基本实现正厅级的标准配置。
不少的副书记、副校长、党委委员也成为正厅级。现在,中管高校的领导班子人数较多,分为党委和行政两套班子,比很多副部级央企的规模还要庞大。
当然,副厅级的副书记、副校长,还是占据大多数。即使清华和北大,也是如此。
清华大学校领导
第三,中管高校的二级学院,大多是正处级规格,副厅级规格也不少。
在这一点上,中管高校与省属高校是相同的。二级学院作为高校的基层单位,负责具体的教学、科研任务。
中管高校的二级学院,以正处级规格为主,包括院长和党委书记。当然,高配副厅级的也有。
只有一些特别重要、历史悠久、规模庞大的二级学院,才会被核定为副厅级规格,这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1.正部级高校没有。
2.副部级高校严格来说也没有,所有的高校都是正厅建制。只不过有些重点高校校长书记高配副部级,这只是说校领导自身高配副部级,而不是说高校就是副部级了,高校还是正厅级,下面的学院还是对应正处级,所谓的副部级高校,只有常务副书记和常务副校长是正厅级,其他的副校长副书记都是副厅级,这就有点类似于党委部门的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一把手全部高配常委,常务副比一般副高半级。目前我国副部级高校有31所,还有一所军校国防科大参照地方副部级。
我国目前没有正部级的高校。如果把继续教育算进去,党校和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勉强可以算“高校”,这两个学校是正儿八经的正部级。除此之外,高校行政级别最高是副部,其余公立本专科院校均是正厅或副厅设置。
一、副部级高校定义
副部级高校,俗称中管高校,即由中央管理的高校。其党委书记和校长均为副部级干部,列入中组部干部管理目录,由中央统一任免。常务副校长(副书记)则为正厅级,其他副校长一般是副厅级,少数高配正厅级。
目前,全国共有31所副部级高校。这些高校均是当前国内最顶尖“985”或者“双一流”大学。
二、副部级高校分布
全国31所副部级高校主要分布在15个省、直辖市,其中北京最多,共7所;上海和陕西次之,都是3所;另有天津、湖北、江苏三省市各有2所,其余省市都是1所。具体名单分布如下:
1、北京市(7所):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上海市(3所):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同济大学
3、天津市(2所):南开大学、天津大学
4、重庆市(1所):重庆大学
5、黑龙江省(1所):哈尔滨工业大学
6、安徽省(1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4、陕西省(3所):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5、辽宁省(1所):大连理工大学
6、浙江省(1所):浙江大学
7、江苏省(2所):南京大学、东南大学
8、广东省(1所):中山大学
9、湖北省(2所):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10、四川省(1所):四川大学
11、湖南省(1所):中南大学
12、山东省(1所):山东大学
13、福建省(1所):厦门大学
14、吉林省(1所):吉林大学
15、甘肃省(1所):兰州大学
三、关于高校行政化
高校是教书育人之地。既然是做学问的地方,所有的重心都在教学上,靠专业技术吃饭,与行政级别本不搭界。高校去行政化一直也是教育领域改革的重点。特别是近几年的事业单位分类改革,高校被列入改革对象部分地区已开始试点取消教师事业编制实行备案制管理,改革呈现出很多好的方面,客观上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当前的环境已经决定了高校去行政化的难度。换言之,未来高校去行政化仍会存诸多障碍,高校行政和教学两条腿走路的格局将不可避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北大副校长被查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北大副校长被查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