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第二个5万亿城市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6个相关介绍第二个5万亿城市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2万亿能建设一个多大的城市?
两万个亿可以建设一个三线的小城市。
两万个亿很多钱的,可以建设一个像江苏镇江的一个三线小城市了,这样的城市消费水平不太高,周边的配套设施也不需要太好,交通便利就可以了,像这样的三线小城市两万个亿足够了,如果想江苏省南京那样的肯定不够。
万亿级城市面积排名?
建成面积排行是:北京3310平方公里方公里,广州2403平方公里,天津2042平方公里,东莞1991平方公里,重庆1547平方公里,深圳1395平方公里,成都1297平方公里,武汉1173,西安1157,苏州1087。 武汉、西安、苏州三座城市建成面积相差不大。而这三个城市跟其他热点二线城市建成面积也相差不远。北上广深一线城市跟所谓新一线城市相差巨大。一线城市除了深圳,基本都是2400+平方公里的存在,深圳建成面积不大,但单位面积产出惊人,而且除了帝都北京之外都有海港加持。而除了直辖市及东莞的二线城市建成面积都小于1300平方公里,基本一半都不到。
按照《2020年城市GDP百强榜》来看,国内万亿GDP城市已经增至23个了。从最早迈进万亿GDP这一行列的上海来看,之后这一数量就不断增加。2019年的时候上榜的城市有上海、北京、深圳、广州、重庆、苏州、成都、武汉、杭州、天津、南京、宁波、无锡、青岛、郑州、长沙、佛山。
目前,中国共有23个万亿级城市,北方仅有6城上榜,排在前十的只剩北京一棵独苗。
北京地处华北平原北部,集首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于一体,是中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总面积16410.54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153.6万,城镇化率86.6%,202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102.6亿,位列全国第二。
天津地处华北平原东北部,集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于一体,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港口城市、国家物流枢纽,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总面积11966.4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561.83万,城镇化率83.48%,202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083.73亿,位列全国第十一。
青岛地处华东地区,是山东省副省级市、计划单列市、特大城市,中国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和滨海度假旅游城市、国际性港口城市,总面积11293平方千米,常住人口949.98万,城镇化率74.12%,202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400.56亿,位列全国第十三。
郑州地处华中地区,是河南省省会、国家中心城市、特大城市,全国重要的铁路、航空、电力、邮政电信主枢纽城市,总面积7446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035.2万,城镇化率74.6%,202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003.04亿,位列全国第十六。
济南地处华东地区,是山东省省会、副省级市、特大城市,环渤海地区南翼的中心城市,总面积10244平方千米,常住人口890.87万,城镇化率71.21%,202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140.91亿,位列全国第十九。
西安地处关中平原中部,是陕西省省会、副省级市、特大城市,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工业基地,总面积10752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020.35万,城镇化率74.61%,202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20.39亿,位列全国第二十二。
万亿城市是什么意思?
万亿城市是指该城市国民生产总值超过万亿以上。2020年中国超万亿GDP的城市有23座,较上年增加六个城市。其中广东3个,江苏4个,山东2个,浙江2个,福建2个,四川丶湖北丶湖南丶河南丶安徽丶陕西各1个。万亿城市主要分布东南沿海地区。从分布情况可看出,我国南北经济发差距较大
万亿城市排名前十名?
中国万亿城市排名前十名从高到低分别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重庆、苏州、成都、杭州、武汉、南京。
按时间顺序,上海是第一个超万亿的城市然后是北京,广州。接着深圳、天津、苏州、重庆也加入万亿城市俱乐部。截止到2019年一共有17座城市进入万亿俱乐部。
经济总量进入“万亿俱乐部”的城市有哪些?
1、上海(直辖市,一线城市):经济总量30133亿元。
2、北京(首都,直辖市,一线城市):经济总量28000亿元。
3、深圳(广东下属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一线城市):经济总量22438亿元。
4、广州(广东省会,一线城市):经济总量21503亿元。
5、重庆(直辖市):经济总量19500亿元。
6、天津(直辖市):经济总量18595亿元。
7、苏州(江苏省下属地级市):经济总量17319亿元。
8、成都(四川省会):经济总量13889亿元。
9、武汉(湖北省会):经济总量13410亿元。
10、杭州(浙江省会):经济总量12556亿元。
11、南京(江苏省会):经济总量11715亿元。
12、青岛(山东省下属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经济总量11037亿元。
13、长沙(湖南省会):经济总量10535亿元。
14、无锡(江苏省下属地级市):经济总量10511亿元。
2018年GDP跨入万亿GDP俱乐部的有16座城市,新入榜的城市是宁波和郑州。
3万亿城市城市
GDP迈过3万亿大关的,有2座城市,分别是排名第1的上海,GDP32679亿元,不愧是中国的经济中心;北京GDP30320亿元,排名第2
2万亿到3万亿城市
GDP在2万亿到3万亿有3座城市:深圳2018年GDP24691亿元,排名第3;广州2018年GDP23000亿元,排名第4;重庆2018年GDP20363亿元,排名第5.
1万亿到2万亿城市
GDP在1万亿到2万亿之间的有11座城市:天津18809亿元;苏州18597亿元;成都15342亿元;武汉14847亿元;杭州13500亿元;南京12820亿元;青岛12561亿元;长沙11527亿元;无锡11438亿元;宁波10745亿元;郑州10200亿元。
2019年大家觉得那些城市可以迈过万亿大关,评论区说出你的预测吧。
上图是2019年上半年我国各省和直辖市(不包括港、澳、台地区)GDP排名表。
这张表是2019年上半年主要城市GDP排名表。
其中,过万亿的城市有北、上、广、深、天津、重庆。
与2018年的GDP排名相比,有三个城市的排名出现了上升,其中上升最快的为济南,2018年排在23位,而今年上半年则上升到了18位,升了5位。
其次为天津和东莞,都分别上升了1位。其中济南和东莞都是前20名新进城市,而被挤出20名之外的分别是泉州和西安。
按照上表统计的数据和增速情况来看,全年有望突破万亿大关的城市至少有16座,此外佛山、济南、南通也有望在下半年发力突破万亿大关。
根据2018年的数据,截止2018年末,GDP超万亿的城市达16个,它们分别是北京、上海、深圳、广州、重庆、天津、苏州、成都、武汉、杭州、南京、青岛、无锡、长沙、宁波和郑州。
这些城市不仅是中国经济的主引擎,也都有各自的发展路子,承担着当地的区域一体化发展重任。一线城市中,北京是政治和文化中心,深圳是科技中心,上海是金融中心,广州是贸易中心,它们的地位是基于全国而言的,因此它们也都有着各自的强势地位和特色产业。而其他新一线城市中,它们的优势则更加多样化。
长沙:低房价优势
说起长沙,大家都会想到芒果台,但其实作为中部普通省会的长沙来说,论交通地理位置比不上武汉和郑州,经济不如其他大部分新一线城市,可以说是非常低调了,但长沙有一个非常“高调”的优势,那就是低房价。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9年3月,长沙的平均房价只有11011元,在全国各大中城市中排名第61位。但放眼长沙周边,其他省会城市的均价除南宁外,均都高于长沙。论经济,长沙在全国也还算排的上号,论楼市需求,有人说,长沙刚需少,买的人少,房价不高很正常。但是长沙人口也超过了800万,虽不能和一线城市的千万级相比,但人口基数也并不小。令人欣慰的是,长沙并没有把土地财政发挥得淋漓尽致。2018年10月,长沙副市长公开表示:“房价合理是我们的优势”。
杭州:民富之都
杭州在全国的知名度比较高,不少国际会议和互联网大会也都在此举办,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阿里的诞生,杭州也越来越成为中国的互联网电商之都。此外,浙江也是一个典型的民富省份,每个城市都有各自的特色产业,造福一方百姓。南京:地位有点尴尬
南京的地位其实有点尴尬,论GDP的话不及苏州,而江苏的苏南地区在上海的溢出效应,通过产业承接也都发展得不错,作为省会来说南京的存在感在江苏省内来说并不高,但是南京在全国来看经济潜力依然不容小觑。苏州:蚂蚁赛大象
苏州的经济引擎主要来自于工业园,而它也是在经济上唯一能匹敌大型省会城市,跟上一线城市尾巴的地级市。2017年,苏州GDP全面超越南京,截至2018年末,苏州人口1068万GDP,经济总量18597亿元,同比增长7%。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其他许多城市值得我们去奋斗,它们也有各自的优势和发展路子,但这些城市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处于都市圈内。比如长三角都市圈里,包括了上榜的上海、南京、苏州等,长三角都市圈的GDP总量接近18万亿,且主要以高端制造业和金融业为主,它也是中国最有潜力的都市圈。其次便是珠三角都市圈,珠三角是国内城镇化最高的地区,城镇化率高达85.3%。而武汉、长沙等则处于长江中部都市圈。长江中游都市圈虽然经济无法匹敌沿海,但它是行政面积最大的都市圈,经济结构上,在现代服务业方面依然不足,以传统工业为主,但近年来也逐渐形成了生物工程、新能源等特色产业链。当然,每个城市也都有各自的不足,但在未来的发展格局中,错位竞争才是王道。
各位,这个问题的回答就到这里,如果你想学习更多的金融知识(股市、楼市、债市、汇市),可以关注小白老师的头条号(小白读财经),查看更多的原创文章和原创问答。
“万亿GDP城市俱乐部”是近几年媒体炒的比较热的一个话题。城市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城市经济规模越大,意味着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驱动力越强。
(深圳)
2018年全国大陆地区有17座城市GDP超过了万亿元。其中超过3万亿的有上海和北京2个;2-3万亿的有深圳、广州、重庆3个;其余12个城市在1-2万亿之间,这些城市包括天津、苏州、成都、武汉、杭州、南京、青岛、长沙、无锡、宁波、佛山和郑州。除此之外,香港的GDP也在2-3万亿元之间。
(香港)
以上17个万亿城市,GDP总量约占全国的20%以上,世界500强企业数量占全国的70%以上。可见,城市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力。而且,城市对全国经济发展的驱动里还在增加。
从区域分布看,这17座万亿城市有四座分布于北方地区,即北京、天津、青岛和郑州,其余13座全部位于南方。这也佐证了我国经济重心位于南方的说法。
从东中西部区域分不开,西部有2座(重庆和成都),中部有3座(武汉、长沙、郑州),其余12座都位于东部。可见我国经济布局并不平衡。长江以南的沿海地区就分不了上海、南京、苏州、杭州、宁波、深圳、广州、佛山等8座万亿城市,加上香港,刚好占了“万亿城市俱乐部”的半壁江山。
双万亿城市是什么意思?
双万城市指的是GDP超过万亿,常住人口超过千万的城市。经济和人口是楼市最重要的两大基石,也是影响一个城市房价长期走势的最重要的两个指标。人口过千万,说明人口竞争力强,购买基数大。GDP过万亿,意味着经济韧性和可持续性强,城市的购买力强,并且能够吸引更多人口前来。“双万”于一个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而言,是一个极具意义的标志性跨越,代表着能级的跃升,也预示新一轮发展的开始。
截至2022年1月,能够同时满足GDP过万亿、常住人口过千万的城市有15个,分别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重庆、苏州、成都、杭州、武汉、天津、郑州、西安、青岛、长沙、东莞。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第二个5万亿城市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第二个5万亿城市的6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