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第二个5万亿城市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第二个5万亿城市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全国破万亿的城市有几个?
一共有24个。
分别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
重庆,苏州,杭州,成都,武汉,南京,天津,宁波,青岛,无锡,长沙,郑州,佛山,济南,合肥,福州,泉州,南通,东莞和西安。
经济全国省会第二,年GDP超万亿,为何成都被指“吸血”城市?
其实吸不吸血不重要,发展成都是无奈的选择也是最好的选择。
即使所有人都骂成都吸血也改变不了这种发展的趋势,发展规律不是人为意志能够改变的。从世界发达国家的发展趋势来看,人往大城市聚集是大势所趋,现在依然在聚集。日本聚集在大东京地区,美国纽约洛杉矶地区,韩国首尔。
整个四川地区真正具备人群集聚发展大城市的只有成都平原了。很多人说重庆不是,重庆经济中心不是在平原地区但聚集在长江边坐拥水利之便,石柱巫溪等偏远山区还是很穷的。下面我们来看看四川的地理条件吧,绿色代表平原,颜色越红,地势越险要。
我算了下 四川除了三洲和湖北对比一下
面积 18.77 18.59
地级市18 13 确实多了一点
市辖区 44 38
县级市加县88 64
总人口 8341 5917
成都人口1476 武汉821
占总人口17.7 13.8
gdp 40678.1 39366.6
成都15342.8 武汉14847.3
新一线都一个 二线都没有
三线四川一个 湖北4个
占比5.55% 30.76%
两个城市看着成都无论规模还是潜力都比武汉大 但是靠聚集人口与资源 人均差距可以说明
成都虽然处于内陆,但是是平原条件好,成都西控保留粮食土地,东拓以后与重庆打造成渝城市圈。那西部的崛起未来可期。
主要是四川地级市太多了,导致现在的局面,不可否认成都会整合资源,但是这不能完全怨成都。 四川财政分不过来,地级市太多太多。成都每年也要支援三州。
再说成都自古以来就有野心,不然也不会历朝的名城都有成都了。
作为四川人应该为成都的发展,四川的未来,西部的崛起而努力。而不是天天网上喷,还取名成都省?还直辖?大多是没读过几年书的无脑过嘴瘾的社会蛀虫。
还有人明在成都风声水起的,却一直诋毁。
早在西汉,就有“扬一益二”的说法,扬州全国排第一,益州(成都)全国排第二!正是成都的工商业发达,在北宋时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资本是趋利的,哪里有钱赚就放哪里,谁都不傻!近来说成都吸血的往往是见不得成都好的喷子,全因羡慕嫉妒恨!发展不平衡,是中国的国情,难道说经济发达的“北上广深”,广东,浙江,江苏,山东吸了全国人民的血?就是在广东江苏这些省同样发现也不平衡,难道苏北的血被江苏其他地方吸了?难道四川就不能出现一个资本自由选择发展起来的城市非得让成都跟四川三州一样落后?为成都的努力发展的点赞!相信有一天在先发展起来的成都带领下,四川的经济会越来越好!
吸血省会这个说法,作为四川一个偏远县的人,小编是不认可的。
至少有两点理由:
1、四川很多地方都是山区,成都这块是平原,正常来讲,无论是工业,还是第三产业,山区很难胜过平原,普遍现象是这样。所以重点投资,肯定是平原城市。
2、成都是省会城市,哪怕不是成都,是另外一个城市是四川的省会,也应该重点打造为省内的龙头。如果省内无龙头,整个四川会留不住人,其它经济发展比较快的城市肯定吸血。
早些年的时候,成都没有发展起来,四川外流人口多严重,那时候是,省内大家都穷。现在成都起来了,留住了不少人,现在回流的人口量与吸引的外来人口增长明显。
有人拿四川跟江浙比较,江浙也有欠发达的县市,只不过少一些。江浙有个优点,本地民营经济非常强,制造业很厉害,创业氛围浓厚,这是四川要学习的。像温州、台州、昆山这些地方,省上与中央真给了很多资金吗?其实没有。
从个人角度出发,如果没有成都,小编估计还在北漂。估计很多在成都定居的四川人,也有这种体会。
正因为四川也有这样一座快速发展的城市,才让很多漂在外面的人有了比较合适的归乡置业之地。
希望成都发展得更好,当然也希望成都发展好之后,能够为四川其它地市提供支持。
经济总量进入“万亿俱乐部”的城市有哪些?
根据2018年的数据,截止2018年末,GDP超万亿的城市达16个,它们分别是北京、上海、深圳、广州、重庆、天津、苏州、成都、武汉、杭州、南京、青岛、无锡、长沙、宁波和郑州。
这些城市不仅是中国经济的主引擎,也都有各自的发展路子,承担着当地的区域一体化发展重任。一线城市中,北京是政治和文化中心,深圳是科技中心,上海是金融中心,广州是贸易中心,它们的地位是基于全国而言的,因此它们也都有着各自的强势地位和特色产业。而其他新一线城市中,它们的优势则更加多样化。
长沙:低房价优势
说起长沙,大家都会想到芒果台,但其实作为中部普通省会的长沙来说,论交通地理位置比不上武汉和郑州,经济不如其他大部分新一线城市,可以说是非常低调了,但长沙有一个非常“高调”的优势,那就是低房价。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9年3月,长沙的平均房价只有11011元,在全国各大中城市中排名第61位。但放眼长沙周边,其他省会城市的均价除南宁外,均都高于长沙。论经济,长沙在全国也还算排的上号,论楼市需求,有人说,长沙刚需少,买的人少,房价不高很正常。但是长沙人口也超过了800万,虽不能和一线城市的千万级相比,但人口基数也并不小。令人欣慰的是,长沙并没有把土地财政发挥得淋漓尽致。2018年10月,长沙副市长公开表示:“房价合理是我们的优势”。
杭州:民富之都
杭州在全国的知名度比较高,不少国际会议和互联网大会也都在此举办,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阿里的诞生,杭州也越来越成为中国的互联网电商之都。此外,浙江也是一个典型的民富省份,每个城市都有各自的特色产业,造福一方百姓。南京:地位有点尴尬
南京的地位其实有点尴尬,论GDP的话不及苏州,而江苏的苏南地区在上海的溢出效应,通过产业承接也都发展得不错,作为省会来说南京的存在感在江苏省内来说并不高,但是南京在全国来看经济潜力依然不容小觑。苏州:蚂蚁赛大象
苏州的经济引擎主要来自于工业园,而它也是在经济上唯一能匹敌大型省会城市,跟上一线城市尾巴的地级市。2017年,苏州GDP全面超越南京,截至2018年末,苏州人口1068万GDP,经济总量18597亿元,同比增长7%。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其他许多城市值得我们去奋斗,它们也有各自的优势和发展路子,但这些城市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处于都市圈内。比如长三角都市圈里,包括了上榜的上海、南京、苏州等,长三角都市圈的GDP总量接近18万亿,且主要以高端制造业和金融业为主,它也是中国最有潜力的都市圈。其次便是珠三角都市圈,珠三角是国内城镇化最高的地区,城镇化率高达85.3%。而武汉、长沙等则处于长江中部都市圈。长江中游都市圈虽然经济无法匹敌沿海,但它是行政面积最大的都市圈,经济结构上,在现代服务业方面依然不足,以传统工业为主,但近年来也逐渐形成了生物工程、新能源等特色产业链。当然,每个城市也都有各自的不足,但在未来的发展格局中,错位竞争才是王道。
各位,这个问题的回答就到这里,如果你想学习更多的金融知识(股市、楼市、债市、汇市),可以关注小白老师的头条号(小白读财经),查看更多的原创文章和原创问答。
2018年GDP跨入万亿GDP俱乐部的有16座城市,新入榜的城市是宁波和郑州。
3万亿城市城市
GDP迈过3万亿大关的,有2座城市,分别是排名第1的上海,GDP32679亿元,不愧是中国的经济中心;北京GDP30320亿元,排名第2
2万亿到3万亿城市
GDP在2万亿到3万亿有3座城市:深圳2018年GDP24691亿元,排名第3;广州2018年GDP23000亿元,排名第4;重庆2018年GDP20363亿元,排名第5.
1万亿到2万亿城市
GDP在1万亿到2万亿之间的有11座城市:天津18809亿元;苏州18597亿元;成都15342亿元;武汉14847亿元;杭州13500亿元;南京12820亿元;青岛12561亿元;长沙11527亿元;无锡11438亿元;宁波10745亿元;郑州10200亿元。
2019年大家觉得那些城市可以迈过万亿大关,评论区说出你的预测吧。
随着中国城市经济的发展,经济总量突破万亿元大关的城市越来越多,而城市经济总量进入“万亿俱乐部”也体现了一座城市的经济实力。2017年,“万亿俱乐部”又新添了两位成员,分别是长沙和无锡。目前,中国大陆城市经济总量进入“万亿俱乐部”的已经有14个,分别是以下城市:
1、上海:经济总量30133亿元
2、北京:经济总量28000亿元
3、深圳:经济总量22438亿元
4、广州:经济总量21503亿元
5、重庆:经济总量19500亿元
6、天津:经济总量18595亿元
7、苏州:经济总量17319亿元
8、成都:经济总量13889亿元
9、武汉:经济总量13410亿元
10、杭州:经济总量12556亿元
11、南京:经济总量11715亿元
12、青岛:经济总量11037亿元
13、长沙:经济总量10535亿元
14、无锡:经济总量10511亿元
从经济总量上看,这14个城市中,除了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的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元大关之外,其它的城市经济总量都在1~2万亿之间。而上海更是一骑绝尘,成为中国首个经济总量突破3万亿元大关的城市。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看,2018年,中国城市经济总量“万亿俱乐部”有望再新添三位成员——宁波、佛山和郑州,因为在2017年这三座城市的经济总量都超过了9000亿元。
自2006年上海经济总量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拉开了中国城市经济总量“万亿俱乐部”的帷幕。而2008年北京经济总量也突破万亿元大关,进入这个“俱乐部”,随后的广州、深圳、天津、苏州等等城市也相继进入“万亿俱乐部”。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看,未来会有更多的城市经济总量会进入“万亿俱乐部”。
2017年,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的经济总量都超过了2万亿元,它们的经济实力强,其经济总量总和超过10万亿元人民币,与世界第十一大经济体韩国大体相当。未来中国城市经济总量的竞争可能会更加激烈,由“万亿俱乐部”的门槛提高到“2万亿俱乐部”。2018年,重庆和天津的经济总量都有望进入这个“2万亿俱乐部”。未来还会有哪些城市异军突起?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万亿GDP城市俱乐部”是近几年媒体炒的比较热的一个话题。城市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城市经济规模越大,意味着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驱动力越强。
(深圳)
2018年全国大陆地区有17座城市GDP超过了万亿元。其中超过3万亿的有上海和北京2个;2-3万亿的有深圳、广州、重庆3个;其余12个城市在1-2万亿之间,这些城市包括天津、苏州、成都、武汉、杭州、南京、青岛、长沙、无锡、宁波、佛山和郑州。除此之外,香港的GDP也在2-3万亿元之间。
(香港)
以上17个万亿城市,GDP总量约占全国的20%以上,世界500强企业数量占全国的70%以上。可见,城市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力。而且,城市对全国经济发展的驱动里还在增加。
从区域分布看,这17座万亿城市有四座分布于北方地区,即北京、天津、青岛和郑州,其余13座全部位于南方。这也佐证了我国经济重心位于南方的说法。
从东中西部区域分不开,西部有2座(重庆和成都),中部有3座(武汉、长沙、郑州),其余12座都位于东部。可见我国经济布局并不平衡。长江以南的沿海地区就分不了上海、南京、苏州、杭州、宁波、深圳、广州、佛山等8座万亿城市,加上香港,刚好占了“万亿城市俱乐部”的半壁江山。
上图是2019年上半年我国各省和直辖市(不包括港、澳、台地区)GDP排名表。
这张表是2019年上半年主要城市GDP排名表。
其中,过万亿的城市有北、上、广、深、天津、重庆。
与2018年的GDP排名相比,有三个城市的排名出现了上升,其中上升最快的为济南,2018年排在23位,而今年上半年则上升到了18位,升了5位。
其次为天津和东莞,都分别上升了1位。其中济南和东莞都是前20名新进城市,而被挤出20名之外的分别是泉州和西安。
按照上表统计的数据和增速情况来看,全年有望突破万亿大关的城市至少有16座,此外佛山、济南、南通也有望在下半年发力突破万亿大关。
20万亿可以建多大的城市?
可以建造一个北京一样的城市,北京是我国首个二十万亿之城,资金总量甚至超过两个发达城市的总和。说起北京,相信大家第一反应就是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繁华富庶之地,更是无数人追求梦想的向往之地。
工业万亿城市排名?
第一名是北京,第二名是上海。
全国工业规模超万亿元的城市有一线城市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深圳市,此外有这些城市也是工业产值超万亿元,分别是苏州市,成都市,武汉市,重庆市,杭州市,南京市等。另外在九千亿至万亿元的城市有长沙市,合肥市,东莞市,佛山市,青岛市,郑州市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第二个5万亿城市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第二个5万亿城市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