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伦敦超10万人示威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伦敦超10万人示威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怎样看待英国民众游行示威,要求重新举行脱欧公投?
英国民众有了較清醒的认识,这种表达很正常。脱欧本身就是英国政治精英及民众对英欧关系的一个错误举措!通过实践正明此举错误,民众要求纠正,这是英民众纠踏的正当要求。英政治精英欲强大英国脱欧而捨近求远不切实际的错误之举。以近鄰为敌远交近攻可以。但英舍近友而求远友错!远亲不如近隣!
脱欧不是得到了大部分英国人同意了吗!这第二次公投是不是很多英国人后悔了,费人力物力资源的所谓民主公投,其实就是愚民政治,领导之所以跟平民不同,就是要高瞻远瞩,看到平民看不到的东西,而不是为了利益权利,互相争斗,起哄。
英国民众游行示威要求就脱欧事宜重新公投,这实质上是英国国内赞成脱欧和反对脱欧的两大群体势均力敌,一部分民众态度转变的表现。
当初进行脱欧公投时,支持脱欧的民众略占优势,最终以52%的微弱优势决定了脱欧与否的方向,推动了脱欧程序的启动。
然而,在脱欧程序启动之后,特瑞莎.梅内阁与欧盟所达成的脱欧协议让英国民众及政界非常不满,认为目前的脱欧协议对英国不利。
一部分民众及政客认为英国应重新与欧盟进行谈判,获得更为有利的脱欧条件。另一部分民众及其所支持的政客则坚持英国应当留在欧盟体系内,认为脱欧对英国而言是一个灾难。
英国首相特瑞莎.梅内阁迫于国内压力,多次尝试与欧盟重启谈判,然而欧盟对此持断然拒绝的态度。特瑞莎.梅在与欧盟的谈判尝试中不断受挫,导致其所在的保守党中很多议员也转而反对脱欧或反对梅为首的内阁,导致脱欧进程更加复杂化。
英国民众在脱欧一事上的摇摆不定,实际上还是民众站在切身利益的立场上所做的判断发生了变化。
脱欧进程启动以来,各界对英国脱欧的后果基本上是一边倒的不看好,悲观态度占主导,英国及欧盟的经济都将因此受到严重影响,特别是“硬脱欧”可能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出于这种悲观的预期,已经有部分国际性公司把其位于英国的工厂关闭转移到其它地区,英国民众的切身利益受损是看得到的,因而更多的民众态度发生转变,转而反对脱欧也就不足为奇了。
英国就喜欢折腾,而且是自己折腾自己。从2016年英国脱欧公投以来,英国已经为脱欧做了几年的准备。如今脱欧期限已到,但是脱欧协议难产。英国人由从对脱欧的好奇和期待变成了恐惧和排斥,可是如此重大的事情可不是闹着玩的,英国人喜欢玩,欧盟可不会由着英国人胡来!
英国脱欧公投以来,专职运作脱欧的英国首相梅姨,已经为脱欧谈判筋疲力竭,至今无果。英国议会和欧盟之间始终不能产生一份双方都能满意的脱欧协议。
“硬脱欧”可能性越来越大,硬脱欧对欧盟和英国而言,都是难以接受的结果,最终双方利益都将面临巨大损失。把脱欧当做游戏的英国民众也终于意识到了这一点。出于对脱欧前景悲观的原因,这才有了重新脱欧选举的呼声。
可是政治毕竟不是做游戏,欧盟可不会再给英国更多选择。把英国排斥在欧盟之外是老牌欧洲国家由来已久的想法,英国已经通过选举同意脱欧,怎么可能再给英国反悔的机会?
英国首相梅姨已经因为脱欧问题,和欧盟高层屡屡唇枪舌战,双方之间矛盾重重。梅姨在脱欧到期之前,并没有折衷方案,让脱欧协议在英国议会获得通过。脱欧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也没有得到妥善安排,英国人已经玩脱欧玩的一发不可收拾,玩不起了!
可是欧盟也不会给英国走回头路的机会。脱欧问题已经彻底撕裂英国社会,并且把英国和欧盟的的关系搞得很僵。脱欧在英国社会,以及英欧关系之间造成的裂痕并不是重新举行脱欧公投选举就能弥补的。英国人还是多考虑怎么妥善脱欧吧,回头路是走不通的。
以上内容仅仅代表明空奕奕个人观点,欢迎大家支持,大家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觉得”二次公投”只是一种理性确定脱欧选择的方法,和英国法律也没有冲突,第一次公投如果是理性的选择,那么二次公投也同样不会改变“决定脱欧”的结果吧?所以个人不是十分理解对”二次公投”的抵制…!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伦敦超10万人示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伦敦超10万人示威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