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钓鱼钓上30多枚子弹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钓鱼钓上30多枚子弹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为何步枪子弹弹夹容量大都不超过30发呢?
现代步枪已经基本上实现了自动化和小口径化,目前为止,世界各国装备的主战步枪基本上有以下几种:一:以口径为5.56MM北约标准弹为弹药的西方制式步枪,包括美国M16及其衍生产品,德国的G36,英国的SA80,日本的89式等等。
二:前苏联以口径为5.45MM-M74步枪弹为弹药的俄罗斯制式步枪,包括前苏联的AK74及其衍生产品包括AN94和AK12等等。
三:以中国口径为5.8MM口径步枪弹为弹药的中国制式步枪,包括95式和03式等等。
另外还有大量的国家和地区使用前苏联的发射7.62MM1943中间型步枪弹的AK47步枪及其衍生产品。还有部分国家以使用7.62MM北约标准步枪弹的步枪作为主战步枪,如土耳其等。
以上绝大多数自动步枪都是以30发弹匣作为主要供弹具,这是为什么呢?
说到这里就要说说自动步枪的鼻祖,最先使用30发供弹具步枪了,它就是纳粹德国制造的世界上第一支自动步枪
Stg44突击步枪(Sturmgewehr 44,定型投产时名称MP44),是现代步兵史上划时代的成就之一。它是首批使用了短药筒的中间型威力枪弹并大规模装备的突击步枪,也是世界上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突击步枪。
射击步枪先要设计步枪弹,可以说,如果不能解决弹药问题,就无法解决自动步枪连发射击时控制精度的根本问题。美军二战装备的勃朗宁BAR1918轻机枪,也是作为突击武器来设计,希望能够单兵携行行进间射击,进行突击作战,压制敌方火力。但是由于观点上的局限,仍用传统步枪弹药,这就造成了整枪设计的问题。为了克服后坐力和保持可靠性能,勃朗宁自动步枪重量过大,步兵携带仍然不便,并且发射大威力步枪弹的后坐力使全自动射击时难于控制精度。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改进成为“货真价实”的轻机枪。
德国选取中间型威力枪弹,就较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实际上,StG-44由于使用中间型威力枪弹,其子弹长度比原有的毛瑟步枪缩短了三分之一,子弹初速和射程均不如步枪和轻机枪。但是StG-44在400米射程上,连发射击时比较容易控制,射击精度比较好,可以连续射击而且火力非常猛烈。而且重量较轻,便于携带,StG-44是步枪与冲锋枪性能特点的结合。
在设计新型自动步枪的时候,德国设计师对于供弹具的设计考虑了从冲锋枪的20弹匣,32发弹鼓,到机枪的300发弹链,50发弹鼓等等一系列的类型,最后根据实战对于火力的需要和步兵携带弹药的体力上限,和持续作战的需要,选择了30发弧形弹匣。30发弹匣重量适中,单兵可以大量携带。同时30发子弹,能够很好保证火力的持续性。在实战中,三四个手持StG-44的德军士兵,往往可以压制住一个班的手持M1式加兰德步枪的美军士兵,和数量更多的使用波波莎冲锋枪的苏联士兵。30发弹匣的设计相当成功,达到了各方面的完美平衡,成为STG44最为成功的设计,深刻的影响了后来的自动步枪和设计,到目前为止,除了使用标准步枪弹的自动步枪一般使用20发弹匣供弹,绝大多数使用中间型步枪弹和小口径步枪弹的自动步枪都采用了30分弹匣的设计。这应该是指突击步枪的弹匣容量吧?30发应该是最佳的弹匣尺寸与重量。超过30发,弹匣肯定要延长,这对于卧式射击肯定有影响。中国就有圆盒式50发弹匣,也没广泛采用,除了重量之外,原因是可能就是战斗中一个30发弹匣,可以10次的左右的点射。
首先感谢邀请,您问的大概是弹匣吧。普通的弹匣一般都是30,20之类等等(不详列)。弹匣装弹过多可能会导致枪械携带操作不便,射击时基线过高而且弹匣里的弹簧由于压力过高可能会导致供弹不顺畅。一来二去想要弹匣携带量大可以考虑弹鼓或者c_mag(双弹鼓)或者滚筒弹匣。
为何步枪子弹弹夹大多为30发容量,而不是40发或50发?
步枪子弹弹夾上装多少子弹不一定,要看什么枪种。咱们一一分析,因记忆力差了,我也没地方查找,有不对的地方请广大文友老师们指教。
如二战時,日制式步枪"三八式"日昭和38年(19O5年)定型,弹仓只容5发子弹,弹夾是5发装,枪弹打光枪栓不复位待机,把弹夾对好弹仓一压五发子弹进仓。弹夾以弹仓容量定的。而七九口径类,"汉阳造","中正式”,八路军兵工厂制造的都是五发弹夾。苏制莫辛纳干(俗称水连珠)也是装五发。美国制M1伽蓝德步枪,俗名八大粒,是半自动步枪,弹夾装八粒子弹。我们国家制56式半自动步枪,弹仓装十发子弹,弹夾十发装。
您说装3O发,50发等是冲锋枪,不论MP42(德,)湯姆逊,(美),司登尔(英),波波沙(苏)都是用弹匣,装30发,我试过最多可装35发,便時间长对压簧不好。波波沙弹鼓可装71发。咱们国家56冲(仿苏Ak47)弹匣装30发。
有不对大家讨论,错了又不出安全事故,清指正。
步枪弹夹30发是一个各方面均衡考虑的数据,同时也成为了一个约定俗成的数字。其实30发的容量并不是死规定,既有科学方面的原因,也有习惯和方便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重量,美国广泛采用的5.56×45mm北约制式步枪弹一发的重量约为12g,这30发的子弹重量再加上弹夹的重量就约为0.5kg,对于美军单兵来说,步枪弹夹的携带量一般会在8个左右,单就子弹携带量就约为4kg了,再加上近4kg左右的M16/M4来说,步枪和子弹的携带量就已8kg了,重量确实不容小视。
子弹的数量多少带来的就是携带方便性问题,现在步枪弹夹子弹排列都为双排,虽说弹夹越长装弹越多,但过长的弹夹会严重影响步枪重心、使用舒适度以及随身携带的问题。因此在单兵武器中,很少会有较长的弹夹,只有在轻机枪中可能会看到,例如俄罗斯的РПК-74(45发长弹夹),但采用长弹夹的轻机枪一般都有两脚架作为固定射击,不会端着跑动射击。同时,长弹夹也对士兵的安全带来潜在危险,士兵很可能会因为过长的弹夹导致射击姿势过高而暴露自己的脑袋。
长弹夹还可能会带来可靠性问题,虽说弹夹越长装弹越多,但过长的弹夹对于送弹弹簧的要求比较高,特别是较长的盒型弹夹,因弹簧后段弹力不足非常可能导致最后1、2发子弹不能完全顶上去从而造成空膛、卡弹、引起供弹故障。
还有一点容易被忽视,那就是30发的整数容弹量非常利于填装统计和士兵估算剩余子弹,经验丰富的士兵会记录开了多少枪、估计弹夹还剩多少发,这时30发整数的优势就出现了,如果弹夹容量为32/33或者27/28,这样既不利于给弹夹填装分配,也非常不利于剩余子弹估计。
步枪子弹的设计都采用锥度的设计,一方面聚集底火燃气,另一方面方便退壳,子弹弹壳的直径要大于弹头,特别是俄制7.62×39/54mm锥度较大,这造成步枪弹夹外形存在一定的弧度,例如AK系列,如果说弧度太大,弹夹太长,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供弹的可靠性。
综上所述,步枪弹夹30发容量是一个多因素考虑的结果,虽然美国、俄罗斯、我国都曾开发过4排60发左右的步枪弹夹,但经过长期测试后,并未大面积推广,大容量弹夹势必在便携性、战术动作使用方面还是有很多的不足之处。
目前世界主流的单兵制式自动步枪都采用30发的弹夹供弹数量,这样是考虑了作战训练中士兵射击的持续性、灵活性、安全性和单兵负重量等诸多因素而采取的最优方案。
大家都知道,士兵走向战场,一旦开始地面步兵接触,火力强弱和连续性成为了压倒对手的致胜关键因素。30发的弹夹,可以说在作战中、尤其是大规模交战中很快就需要更换,于是大家就会带来一个问题,那为何不把弹夹设计成能装50发甚至更多的供弹装置呢?
其实你所想到的,那些武器设计专家早就考虑过了。众所周知,任何武器的定型到装备部队需要的是各个学科方面的专家进行设计、论证,当然还有实验、验证、改进等等很多的方面,既要考虑武器的实用性和作战效能,同时还要考虑它对于使用人员会造成何种不安全性和操作是否便利、舒适等。
经过一系列的论证,得出了一个结论。如果采用更多的弹夹容弹量,比如说改成40发或者50发的弹夹,此时就会出现。
1、大容量弹夹在保证了射击的连续性的同时,士兵卧姿进行射击时,由于弹夹长度的影响,使士兵头部处于较高的瞄准据枪射击姿态,很大程度的影响了士兵把安全,使之成为了更容易被击中的目标,降低了安全性。
2、大容量的弹夹,同样携带4个,势必增加了单兵的子弹携带数量,这对于战场环境来说是好事,但同时由于载弹量增大增加了单兵的负重,如此一来在瞬息万变的作战中就使士兵降低了灵活性。
3、同样的弹夹由于容弹数量增加,弹夹长度增加,携带的便利性就会有所降低,想想看,胸前挂着近半米的数个弹夹,弯腰都是难事,如此,同样影响了士兵在作战中的机动性和灵活性。
所以,在真实残酷的作战环境中,既要保证士兵手中的自动步枪的持续射击性,还要兼顾携带便利性和安全性,同时还要考虑单兵的灵活机动性,只有各个方面兼顾到了才是最完美的,经过反复的实验论证和部队使用,30发的供弹弹夹模式,才具备了以上各个方面。
关注作者和点赞,是您最大的支持。
谢谢邀请!30是设计师的幸运数字😜😜😜,当然不是了!。。。用30发弹匣的原因跟决定铁轨宽度的道理一样,决定铁轨宽度的是马车车轮间的距离。。。30发弹匣是战士携带弹药量,战斗持续时间,枪械使用及制造等因素综合考量的结果!如果感觉回答对您有帮助,请点赞加关注,谢谢对我劳动的认可!
回答:先更正武器的名称,部队战士手中武器一般分为步枪、冲锋枪、机枪等。我军在50年代后装备制式的56式枪族。56半弹仓容弹10发,所以用弹夹供弹。56冲采用弹匣供弹,弹匣容弹量是30发。56式班用轻机枪,采用弹鼓弹链供弹,弹鼓容弹量为100发。
一个全副武装的步兵,在正常行军的情况下一般会携带多少弹药?
我当兵这么多年,这个正常行军是平时训练还战时?我军平常训练只有枪,没有子弹的。01年一级战备的时候,我全副武装,枪上弹夹30发,子弹带四个弹夹120发。95自动步枪一把,个人背囊(个人生活衣服被子等)工兵铲一把。一箱手榴弹(一个班用)。共约45公斤左右
举个例子。我军第一代枪族,56式枪族的弹药,一箱不到1500发,重达29千克。在全副武装的情况下,会携带头盔,战术背心,背囊和一些个人的生活用品。在这种情况下,大概负重在15kg左右。步兵最重要的是枪和弹药,这个需要根据自身的体能和任务需要来携带相应的弹药。在美军的规定里面,弹匣的数量不限,但是携带子弹的数量绝对不能少于300发。而在1979年的边境作战中,一个56式自动步枪手,携带一共4个弹匣,背囊里面却足足有400发散装的子弹。在老山之战中,每个人都需要背负大约800发56式步枪弹。为此,许多人连背囊,个人给养和此前的个人物品全部丢弃。
进入小口径步枪时代,以美军越战为例子,通常携带20个20发弹匣,160发散装子弹,共计560发。此后,美军几乎再没打过需要长距离徒步的战斗,步兵弹药携带数量也就下降到300发至600发,很多情况下都是以弹匣的方式储存在战术背心,背囊处,“悍马”的后斗里面也会储存有散装子弹。所以,高度机械化的步兵携带弹药的数量不会太多。
我国步兵的标准负重大约是22kg,但是在机枪班中,负重超过30kg的比比皆是。在经过了数年系统的训练过后,解放军拥有较强的体能,因此也不乏能携带大量物品的老兵。而且如果是即将进入战区,每个人难免都会有些紧张,都会尽量地背负弹药,当年在车臣作战的俄军老兵,几乎都是携带多大800发子弹进入战区的。
如今各国的部队机械化程度都提高了。因此,步兵在下车作战时携带的弹量大约是在150发(解放军)~420发(美军标准)左右,能满足大约6小时的低烈度战斗。
我军步兵全副武装情况下,携带的子弹在200发左右。使用95式步枪时,一般是战术背心的子弹带装4个30发弹匣,加上枪身自带一个,一共5个,另外背囊里还会带50发散装子弹两包,一共250发子弹。使用81式步枪时,由于7.62子弹更重,弹匣数量会降低到4个,携带子弹数量为220发。
有些人可能会认为这些子弹在战场上根本不够用,其实这已经是步兵负重的极限了。以5.8毫米子弹为例,标准弹重为12.5克,250发就是3千克,95式步枪重量3.25千克,标配的4枚67式手榴弹重量为2.4千克,加上被褥、口粮、洗漱用具、雨衣、水壶、医疗包、防毒面具、防弹背心、防弹头盔,总重量在25千克左右。
而步兵班内还有分工,有些士兵还必须背负40火箭筒、机枪、通讯器材等等,重量会达到30千克以上,这个重量已经相当于士兵自身体重的将近一半,如果想要加子弹,只能减少其他负重,所以250发子弹是一个比较科学的数量。
而西方人由于体格更强壮和携行具更加先进,单兵负重通常会比较大。驻阿美军在2015年的单兵负重已经达到了54公斤,其中的大头就是子弹和防弹背心,光是防弹背心的重量就达到了12.2公斤,不过美军的子弹携带数量也确实也多一些,但是也没有我们想象的多。
(美军标准单兵装备,眼花缭乱,这么多东西肯定不会轻)
在使用M16和M4步枪时,美军除了步枪自身弹匣通常会另外再带6个30发弹匣以及100发散弹,子弹总数在310发左右。不过根据战斗需要,美军也会灵活配发弹药,在越战中,据说一名士兵曾经全身挂满2000发子弹,也算是创纪录了。(累趴的美国大兵)
虽然美军负重能力不错,但是这么重的单兵负重也让士兵们叫苦不迭,所以美军现在已经将单兵外骨骼投入了实战,在未来还将装备类似大狗的随行后勤运输机器人,到那时美军的弹药携带量又将成倍增长,这一点上,我们还是需要奋起直追,子弹这玩意儿,当然是越多越好了。
(大狗机器人)
即便是在战时,每名步兵也并非是携带弹药越多越好多多益善,关于步兵的携带弹药数量,事实上是有一定标准的,一般人眼中,打仗时步兵携带子弹越多越好的认识是错误的。
79年南疆冲突中,正副班长携带一把56式冲锋枪,子弹150发,4枚手榴弹,防毒面具,1把砍刀,1把小镐,其他有雨衣、水壶、挂包、压缩干粮,以及米袋等,总负重达52斤。
每名战士背一把56式半自动步枪,子弹115发,手榴弹4枚,破坏钳,防毒面具,其他挂包、小镐、雨衣、水壶、压缩干粮,以及米袋等,总负重达42斤(非常明显半自动步枪由于射速低因此携弹量相应较低)。
机枪射手,携带一挺56式轻机枪,子弹200发,手榴弹2枚,防毒面具,1把砍刀、小锹、雨衣、水壶、挂包、压缩干粮,以及米袋等,总负重达55斤。
由于战场处于亚热带山岳丛林地域,山脉连绵起伏,山高坡陡,沟深谷窄,林密草深,雨多雾大,气候炎热,参战官兵非常辛苦,要忍受蚊叮虫咬,徒步行军攀爬高山密林作战
因此,徒步参战的官兵,单兵负荷不可能很重很沉,否则官兵的体能跟不上,会影响战斗力发挥以及战斗任务的完成。
在正常情况下,一名全副武装的步兵,除了手中那把7左右的自动步枪以外,会随身携带4只30发弹匣,加上枪上的那种只30发弹匣,共携弹子弹150发。
有的还会在背囊内加装50发散装子弹,那么总共将携带200发子弹,以5.8毫米子弹一粒12.7克计,仅子弹就有6斤多了,加上枪械和弹匣重量,4枚手榴弹、头盔、水壶、雨衣、被褥、医疗包、防毒面具、防弹背心、军用口粮、洗漱用品等,总负荷将超过50斤。
综上,步兵是非常艰苦的兵种,尽管都已机械化至少摩托化行进了,但会经常采取徒步行军,就是为了锤炼军人的顽强战斗精神和意志,战时也肯定会涉及到徒步作战,即便是乘坐步战车的官兵,也免不了徒步行军,因此携弹量不会很多,也就150-200发子弹,外加4枚手榴弹。
全副武装和正常行军是两个主要的限制问题。对于一个正处在战场上的士兵来说,弹药越多当然是越好的,但是对于一个全副武装且正在行军的士兵来说,还要考虑其他方面。
比如在正常行军时所需的体力,据各国军队携带弹药量的一般规律来看,携带150发是对于各国军队来说是最科学的选择。以美军为例,可以了解到美国陆军单兵负重分为三种,其中行军负重45公斤,所以有的时候我们会在一些影片中看到,即使是身材高大魁梧的汉子在行军当中也会走的很缓慢,这因为他们身上的背负的装具太重了。但是美军在士兵作战弹药的基数上,他们规定每个士兵携带5个弹夹,也就是150发子弹。这些重量约为5公斤,远不及他们总体的负重。这其实因为他们作为一名士兵,还要携带步枪、手枪、手雷、急救包、作战服、单兵通讯装备、单兵口粮等装备和物资。将这些东西叠加后,与他们规定的单兵负重相差无几。
其实不同的兵种,在全副武装后的正常行军当中所携带的弹药的量也是有所差距的。刚刚只是对陆军普通部队而言的。比如说对于医疗兵来说,他们主要的是携带一些急救药品,他们身上所携带的弹药量不是很多。再比如对于一些经常深入敌后作战的特种部队来说,他们携带的弹药量远不止150发,敌后环境很艰难凶险,弹药补充很是困难,因此能多带一些就多带一些。但是这也是有一定前提的,这要在体力消耗范围内,不然体力不支,还没有上战场就自己累死了。只有合理携带所需的弹药量,才会作战灵活,百战百胜,持久耐战,与敌人僵持到底。
在当今社会,子弹的口径已大大减小,在上个世纪的阿富汗战争中,每名苏联步兵要携带600发AK47子弹,如果是AKM的话,就要携带450发,还要戴一个机枪用的单链,这能想象出,作战时体力不支是常有的问题,甚至有时会因作战太负重而扔掉自己的生活必需品,天哪!那是多么的悲哀呀。所以说技术的进步是关键,但是量力而行也是尤为重要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钓鱼钓上30多枚子弹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钓鱼钓上30多枚子弹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