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多个北约国调动军队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多个北约国调动军队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北约16国在俄家门口举行军演,调动大批坦克战机,俄军将如何应对?
硬碰硬呗,你军演我也军演,你秀肌肉我也秀肌肉。总不能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吧,你跑我家门口搞演习这是在示威,万一你北约弄假成真我也好有所防御啊。
根据俄媒报道:北约16国部队将聚居在波罗的海国家爱沙尼亚举行大规模联合军演。而为了应对此次军演,俄罗斯也将在西部边境核加里宁格勒举行军演,以防止突发事件的发生。此次演习爱沙尼亚超过1.5万人参加,另外其他北约15个国家也将派出约2000人一同参加。
爱沙尼亚这个国家原本是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属于波罗的海三国之一。但是历史上爱沙尼亚和俄罗斯关系并不好,在历史上有很多摩擦和武力侵占,1991年苏联解体后独立,2004年加入北约。波罗的海是北欧重要航道,也是俄罗斯与欧洲贸易的重要通道,是沿岸国家之间以及通往北海和北大西洋的重要水域。所以对于俄罗斯来说波罗的海非常重要。此次北约选择在波罗的海的爱沙尼亚实施军演无疑实在试探俄罗斯的底线。
而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立陶宛、拉脱维亚)自身军事实力并不强,基于共同防卫原则北约在这三个国家大量部署部队,其中可能包括美国F35战斗机。而这三个国家也成了新时期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压俄罗斯的新方向。所以对此俄罗斯必须强硬并坚守自己的底线,只要俄罗斯示弱,那么北约必将在俄罗斯的后院见缝插针。至于进入2018年,俄罗斯不断曝光萨尔马特洲际核导弹、核动力巡航导弹等等一系列先进武器都是为谁准备的呢?反正侵略俄罗斯就是为谁准备。
来而不往非礼也。
这次代号为“刺猬”的演习有来自十多个国家的1.5万名士兵参加。
爱沙尼亚为这次演习集结了1%的人口,这是爱沙尼亚现代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
参加这次演习的大部分部队是爱沙尼亚士兵,演习从周三开始,将持续到下个星期的周日。
除了常规和预备役军事人员外,爱沙尼亚的准军事防御联盟,妇女家庭防卫组织,以及警察和救援人员都参加了这次演习。 总计超过13000人。爱沙尼亚的总人口估计只有130多万。
美国、英国、丹麦、德国、波兰、法国、拉脱维亚、立陶宛、比利时、加拿大、芬兰、瑞典、格鲁吉亚、乌克兰和爱尔兰等国派出了2000名士兵。
参加演习的武器装备有美国的a60黑鹰攻击直升机、英国Lynx Wildcat AH1攻击直升机、法国幻影2000战斗机和波兰的苏霍伊苏-22战斗轰炸机。
爱沙尼亚为演习提供了鲁宾逊R-44实用直升机和Aero L-39 Albatros喷气式教练机。
俄罗斯和白俄罗斯都派出了观察员参加这次演习。
这次演习是为了“还击”去年俄罗斯与白俄罗斯在爱沙尼亚边境举行的大规模军演。
爱沙尼亚人清楚的意识到, 只有拥有更强大军事实力的盟国,才能够保护他们免受俄罗斯的侵略。
而美国人以及“北约”的存在才会对会对莫斯科起到额外的威慑作用。
俄罗斯的应对措施就是继续在俄罗斯西部演习。有钱就烧呗!
5月2日,北约16国在爱沙尼亚举行“刺猬”军演,此次军演共有1.3万人参与。这是自2008年“刺猬”军演以来最大一次军演。北约选择在这个敏感时间段举行军演,其针对目标不言而喻,逼迫俄罗斯的意味明显。
波罗的海三国曾是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在苏联解体后 脱离俄罗斯,并投入北约怀抱。随着波罗的海三国加入北约,俄罗斯本土就直接与北约势力接壤,并直接威胁俄罗斯重镇列宁格勒,对此俄罗斯寝食难安,抗议不断,调重兵部署国土边界,双方不断加码,形势不断恶化,大有大战一触即发的感觉。
此次军演选择在这个时间段也耐人寻味。众所周知,美国及盟友在叙利亚战场处于被动,直接对抗难以接受,眼看着俄叙联盟节节胜利,形势越来越明朗。而美英法在4月14日袭击叙利亚后被俄罗斯强势回怼,“白帽子”谎言又被戳穿,不得不通过其他方式对俄罗斯施加压力。先是挪威海域军演,后是波罗的海军演,给予俄罗斯极大压力。
俄罗斯面对北约压力只能疲于应付,一方面加快叙利亚战场进展,另一方面针对北约陈兵严防死守。在国际上争取法理,博得同情,军事上强硬对待见招拆招。据悉,针对北约在波罗的海三国的军演,俄罗斯也将在西部边境以及飞地加里宁格勒举行军演,以应付突发事件。
波罗的海三国军事实力不足为惧,但北约军事团体却得谨慎对待。很显然波罗的海三国作为北约制衡俄罗斯的桥头堡起着很大的军事作用,然而这种军事威胁面对“战斗民族”的作用还不得而知。这种强强对抗不利于世界和平,更不利于各国的发展。
没什么,人家来开大型联欢会而已。
实际上冷战结束后,美国和北约的军演很有意思。在海外举行大规模联合军演,规模浩大,声势浩大,非常夺眼球。但实际上不过是开大型联欢会。十几个国家拉出一两万人,光组织和协调就一大堆麻烦,而且相互之间装备体系,训练水平都不一样,那里来的磨炼未来实战情况下的作战能力?再加上人多嘴杂,真要把自己先进装备和先进战法带过来展示和应用,鬼知道会哪个走漏出去给毛子。类似最大规模海军联谊会--环太平洋演习,参加国家和兵力是世界最大,但包括我国在内都参加,演习性质时搞搞海上救援和反海盗之类的,主要活动是各国海军集体在夏威夷进行夏令营。
美军真正贴近实战水平,检验磨砺战斗力的军事演习,都是放在自己国内举行。比如说大名鼎鼎的红旗军演空中对抗演习,成立假想敌中队等机构,进行大规模空中模拟实战,其他北约国家受邀到美国去进行空中对抗演习。英国台风战斗机参加红旗军演
同样美国陆军也有类似的,接近我们“朱日军演习”性质的地方,那就是欧文堡国家训练中心,每支投入海外作战的部队都先在欧文堡训练基地里在模拟战场上跟“蓝军”打上一架,朱日和基地实际上很大程度上参考借鉴了美国欧文堡训练中心的设计。对于美军来说,红旗军演的奈利斯空军基地和欧文堡国家训练中心举行的演习才是真正的提升战斗力的场所。美国欧文堡训练基地布置的伊斯兰小镇,模拟伊拉克战场
所以,北约这种看似规模宏大的联合军事演习,实际参加兵力和规模并不大,军演内容比较简单和单一,主要目的是政治站位,体现北约国家间的团结和合作。包括之前集结23国,17国在东欧举行的类似于“军刀出击”、“高贵伙伴”等军事演习都是这种性质。看似规模宏大,但是组织时间非常短,演习内容非常初级,用大规模集体郊游或者大型团体夏令营活动更为贴切。去年北约23国军刀出击军事演习中的一个内容……打靶比赛……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体育竞技呢,后面的家用轿车是什么鬼?
这次集结16国在拉脱维亚举行的联合军演,总共参演人员达到1.5万人,但是抛去文职人员、后勤人员和指挥参谋人员,真正实际参加兵力估计不超过8000人(去年北约声势浩大的罗马尼亚军演,参演人员4万多人,但实际投入作战人员不超过2.3万人)。能打出一次朱日和军演旅级对抗水平都不可能,所以从军事层面上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真正顾虑的还是政治因素和外交压力啊,北约一系列东扩已经彻底逼到俄罗斯的家门口了,美国随手一挥就是十几二十个小弟,鞍前马后,声势浩大的出现耀武扬威。而毛子现在最多只能拉上白俄罗斯进行下联合军演,在气场上已经完成处于下风。而北约势力从北向南,弧形包围封锁俄罗斯,战略形式和外交形式都处于非常严峻的下风,这才是最大的危机。
自苏联解体以来,北约就一直在寻求向东扩展,并不断把原苏联的势力范围纳入到自己的阵营当中来。面对北约的步步紧逼,普京一向是坚持以强硬对强硬的姿态,你方唱罢我方登场,这是俄罗斯和北约贯有的秀肌肉手法。
(北约军演)
5月2日,北约16国在波罗的海沿岸的爱沙尼亚举行了代号为“刺猬”的军演,参加此次军演的部队高达1.3万人,这也是2008年以来北约在当地最大规模的军演。北约不断东扩,把盟友圈推进到了俄罗斯的家门口,北约的很多军演也就发生在俄罗斯的眼皮子底下,其针对俄罗斯的意味非常明显。
面对北约的举动俄罗斯能做的最多也只是针锋相对地举行一两次类似的军演以对北约作出回应。不过俄罗斯在乌克兰和叙利亚战场已经是耗费了不少精力,军演也是要花钱的,俄罗斯有没有意愿在波罗的海周边举行军演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波罗的海周边国家)
北约的军演是北约自己的事情,只要不侵犯俄罗斯的主权,俄罗斯则无权干涉。俄罗斯要是不乐意他还可以向波罗的海周边地区或者加里宁格勒州部署导弹,以此来威慑北约各国。虽然波罗的海三国的实力很弱,但是这几个国家都极度排斥俄罗斯,他们总是试图多拉一些北约军队留在自己国内以对抗俄罗斯,这有时候确实会让俄罗斯深感愤怒。
不过目前俄罗斯自身国力实在有限,以一国之力对抗北约,而且还在全球多个地区同时博弈,这难免让普京感到疲惫。因此这一次的北约军演大概率并不会引起俄罗斯太强烈的反应,普京可能只是看一看而不说话。
面对北约不断对乌克兰增援,俄罗斯真的会调动大量远东军队吗?
不会,只能从新增兵源中加以补充。
东北亚局势,随着美、日、韩日趋紧密的勾连和频繁的军事动作,已推高至新的严重事态。为此,朝鲜首先做出了反应,频频施射各型导弹,以期进行战略威慑和反击,中俄又岂会袖手旁观。
重点在于俄罗斯远东方向的军事力量,是其太平洋利益的重要维护者,绝不会顾头不顾尾,给美、日、韩留下任何可乘之机,远东军事部署不但不能削弱,反而要有针对性的加强,这还只是军事上的考量。
另外经济上,被美西方制裁了N遍,彻底堵死了向西发展的路,退而求其次,向东看,利用远东作为桥头堡,进入亚洲是其必然选择,无疑对这一战略要地,不可等闲视之,生战生乱不符合俄罗斯的长远根本利益。
而且与日本的岛争不是偃旗息鼓,而是愈演愈烈,防乱防变也成为俄罗斯必须高度重视的紧要问题。
与乌克兰的冲突,尽管激烈残酷,至今没有到全民动员,全面宣战的程度,局部调整动员,足以应对美西方的不断挑衅,并已宣布再征召40万兵力,充实俄乌前线,基本不用调动部署在其他要害区域的精锐力量。
综上,可以肯定地说,俄罗斯不会调动大量远东军事力量,去补充与乌克兰战事的消耗,最多派出有限的军事教官,帮助训练新兵,不可能顾此失彼,做出幼稚的举动!
俄乌战争开打一年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所谓的不断对乌克兰军援。简单的说,已经由原先军事武器装备清库存,过渡到了雷声大,雨点小。欧洲国家答应乌克兰的豹2主战坦克,变成了豹1。美国的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乌克兰军队在巴赫穆特节节败退,吹上天的乌军春季大反攻,也已偃旗息鼓。俄罗斯2022年底,征调到俄乌战场上的30万俄军,在后方维护治安。前线作战的主要是瓦格纳雇佣军、顿涅茨克和卢甘茨克民兵。因此,俄罗斯不会调动大量远东军队。但值得俄罗斯注意的倒是,韩国尹西悦政府,抱完了美国总统拜登政府的大腿,又拥抱日本人的屁股。
乌克兰无人机深入俄罗斯境内轰炸,战况很危急,由于俄防御上的疏忽,及时调动部分远东军精锐之师以填补俄军的不足(个人分析,这里需要提到的是、少数远东军调遣至国内防乌袭击,大量的军队则是攻打基辅的前奏)。再说美国加码逼泽连斯基在战略上必须取胜,后方北约重炮和飞机已在布局之中。2023年成为普京最为忐忑的-年,是攻打乌方收复战,还是北约出招、俄接招,走好每一步棋,成致胜的关键,无路可退的情况下,只有绝地反击。
本人认为,北约对乌克兰不断增援与俄罗斯调动远东军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俄乌冲突,战场一下子在乌东部展开,他不是演习,也不是“不开第一枪的对峙”,更不是摆架势拍照留念,而是你来我往,真刀实枪,由于,最初的判断除了偏差,导致俄罗斯前线兵源严重不足,那个时候,就有“调动远东军队”参战的说法,还有从“那卡”,从叙利亚调兵的消息传出,虽然俄罗斯官方没有报道(军事调动属于机密,人家没有必要大张旗鼓向外吹),但大概率是真的!
本人认为,演习就是演习,哪怕是所谓的实战化演习,与真正的战场比起来,也有天壤之别,武器装备,战场上的谋划,用兵的技、战术都可以忽略,但心理上的压力却是实实在在的,演习再逼真,只要不出现重大事故,至少没有“生命之虞”,也不会有“受伤之忧”,相反上了战场,稍不注意,就会命丧黄泉,西方媒体报道,乌克兰士兵在巴赫穆特的生存时间只有四个小时,四个小时?大家是不是不敢想?几个小时之前还是活蹦乱跳的生命,四个小时后,就变成一堆泥土!由此可见,战场才是锻炼,淬炼士兵、指挥官的最佳场地,能够在战斗中生存下来,他的技战术绝对比那些天天在演习战场单兵强!
战场是最好的演练场,那么,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军队就没有理由不去“经历”这个过程,他不仅仅是远东,每个军区的官兵都要去真实的战场接受“炮火的洗礼”,即使没有提高别的,单是抹去了“心里上”的胆怯,单是增加自信心就是“大功一件”。
北约支持乌克兰,俄罗斯会让各大军区的官兵去战场,北约不支持乌克兰,只要战火没有停息,其他军区的官兵仍然要去战场。实战,枪林弹雨的实战,机会难得,许多人,在军队服役几十年,不一定有机会拉开枪栓,把子弹射向敌人!锤炼军人,高级指挥者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
真正的军人,面对战场,不会怯场!
2023年3月9日 15.00
北约的增援,只是武器弹药的增援,与提问者后面那句俄罗斯远东军队的军力调动不是一个概念。
我们都非常清楚,俄罗斯尤其是普京面对自己错误发动的这场战争是绝对输不起的,所以,它一定会不顾一切地试图取得战场的“胜利”。
然而,事与愿违,俄罗斯军队在战场上的“拉垮”表现,似乎已经成为了当下俄罗斯军队的代名词,所以,它已经被迫将其最先进的武器,直接指向了手无寸铁的乌克兰平民和民用设施,企图用无差别滥炸来摧毁乌克兰人民保家卫国的抵抗意志。
在这种情况下,乌克兰人民仍未屈服,而是在有条不紊地组织春季大反攻。那么,俄罗斯的远东部队调不调动又有何意义呢?最尖锐的部队都如此拉垮,远东部队难道就不拉垮吗?![灵光一闪]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多个北约国调动军队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多个北约国调动军队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