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钓鱼钓上30多枚子弹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钓鱼钓上30多枚子弹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为什么刺激战场中,捡到的大盘鸡默认只上了三十发子弹而不是47发?
枪里自带的是一个子弹盒的子弹。是系统给你上好的子弹。枪上面这个圆盘就是它的弹夹,里面弹容量是47发,也就是说你见到的时候里面已经有30发了,已经很良心了,就是一发不给你上你也没办法不是?毕竟这个枪换子弹很费劲。当你自己换子弹的时候你才会把你背包里捡到的很多子弹去填满它。题主对于这类问题也是很上心了?观察力很丰富,不知道你数没数过DP-28这个圆盘弹夹上的对称凸点是不是47对儿。你可以数一数。就当无聊打发时间了。
突击步枪一定30发子弹吗,如果是又为什么一定30发?
突击步枪只有30发子弹,可多可少,但30发一定最适合突击步枪
在知道突击步枪只能上30发子弹的前提下,我们应该先了解突击步枪的使用环境和作战时的主要作用。
突击步枪的出现主要是为了适应现代化的战争,在于最先或最后的突击。
要知道现代化战争,双方远距离炮火覆盖后,剩下更多的情况是两方士兵近距离的枪战。所以在环境上突击步枪必须用起来方便,轻巧,能让士兵展开更多战术射击从而达到消灭敌人的效果;其次在作战的主要作用上,突击步枪必须要精度高,性能稳定,火力持续性强,这样才可以到近距离作战时取得优势。这就决定了它不能像冲锋枪一样有火力但没精度;也不能像机枪那样虽然有火力,有精度,但重量是步枪的2倍乃至3倍所以携带不方便。
突击步枪最早出现在德国,为Stg44突击步枪,从二战末到现在一直是沿用30发的子弹。这其中也是进行过数不清的检验过的。
其中突击步枪用30发弹匣主要是为了使枪械达到一个整体性的平衡和射击状态。第一:子弹太多的话必然会使弹匣加长,弹匣加长之后就回使枪械前面重后面轻,不利于射击精度和操作舒适;第二:弹匣过长,就太高了士兵卧射时候的高度,暴露在敌军视野下,对士兵生命造成威胁;第三:子弹过多,射击时间就会增长,突击步枪的枪管和机械结构会受到极大损耗,从而降低使用寿命;第四:至于为什么一定是30发而不是28,29发,可能是为了方便记忆吧!
从突击步枪的始祖stg44说,德国人是希望用一种武器替代冲锋枪+步枪的组合,兼顾近战和中距离(400米内)的效果。
因此stg44最初以冲锋枪的名义进行设计,可以想象,其弹匣容量不应该比mp38、mp40差太多,因此应该在32发附近,最终定为30发。此容量下stg44已经达到5kg重,弹匣长度已经影响卧姿射击,所以综合考虑容量不能再大幅度增加。实际上由于压满弹会损害弹簧,德国士兵一般只装25发弹。
苏联战后迅速接受了突击步枪的概念,推出了中间威力的7.62x39弹药和ak47步枪。按照武器设计的对位思想,不占便宜不吃亏,弹匣容量也是30发。
相比之下欧美对stg44的评价一般,也许是西线德军的抵抗较弱,在轻武器上欧美吃亏不大?英国认为stg44的机匣和枪机太脆弱;美国甚至嘲笑它平庸,笨重,使用不便。所以直到越战m14被ak暴打,美国才开始部署小口径步枪。
而早期的m16还是继承了bar的思想,叫做自动步枪而不是突击步枪。大概认为给每个士兵配一支自动步枪火力已经够强大了,所以只配了20发弹匣,而且由于弹匣质量不佳,容易变形卡弹,只有16%的士兵会装满20发子弹,而67%的士兵只装18发子弹。
最后滴血的现实教育了美国军方的老古董,对位设计至少能保证不吃亏,因此m16也用上了30发弹匣。
冷战期间北约华约各自形成了标准,本集团内弹匣弹药基本通用,30发也就成了一个魔幻数字。
不是说一定30发,只能说是30发子弹最合适。
不光是突击步枪,早期的自动武器,使用弹匣供弹的,基本都这个数字,比如布伦机枪,司登冲锋枪、MP40。这个数字,是最合适的。
其实很多有短弹匣供弹的,比如捷克式机枪、越战时期M16,都是20发弹匣供弹,造成的直接问题就是,火力持续性不足,毕竟子弹少。而多数超过30发的供弹具都不是弹匣了,比如长得跟子孙袋差不多的弹鼓。
弹匣容弹量这个问题,首先考虑的一点是,弹匣能否承受这么多的子弹,子弹放多了,造成的问题就是,故障率高。弹鼓供弹的武器,很多故障就是这个子弹太多导致的。
弹匣这个东西的长度,最好不要超过小臂的长度,超过之后,很多战术动作,隐蔽方面,都会受到影响。子弹越多,弹匣越长,弹匣越长,卧射的时候火线就越高,这也是为何当初很多机枪的供弹具在上方的原因之一。
另外,子弹太少,火力持续性降低,20发子弹,几个点射就打没了,然后就要重新换弹匣。这就是为何后来的M16都换成了30发的弹匣供弹的原因。
三十发子弹连续射击,多长时间打完?
三十发子弹连续射击多长时间打完?
我觉得这问题提问的有些宽泛。枪支的种类很多,手枪,步枪,冲锋枪,机枪等等。不同的枪支有不同的供弹,射击方式,因而所用时间有着很大的差异。
我三十多年前当过兵(侦察兵),熟悉当时配备的多种轻武器的操作,我就结合一种枪型来一点带面吧。
五六式冲锋枪和其以后的改进枪族,如五六一式,五六二式和以后俗称的“八一杠”,都是我军很长时间配备的单兵武器,一些基本参数变化不大。
五六式冲锋枪采用弹匣(30发)供弹方式,理论射速是每分钟600发左右,战斗射速(连发,短点射)每分钟100发左右,单发每分钟四十发左右。
根据这种武器的参数可知,如果在连发状态下扣住扳机不放,三十发子弹会在四秒左右打完,点射模式也就是半分钟。单发连续射击时间会相对延长。
我遇到过一次实弹射击练习的险情。在采取跪姿射击的时候,一位战友动作不准确,开枪后被后被枪坐力推的往后仰倒,却压着扳机不放,弹匣内十多发子弹秒完。幸亏是由下向上射上了天空,并没有击中附近战友。
五六式半自动步枪,也是我军使用时间比较长的一种单兵武器,采用弹仓(10发)供弹,只能单发射击,限于供弹装填时间,战斗射速和五六式冲锋枪单发模式基本相同。
至于其它种类繁多的枪支射速,网站详情很多,自行脑补一下吧。
就以美军现在装备最多的步枪m4和m16a4来说:
m4卡宾枪 总重量4.4公斤 弹药口 5.56×45mm 理论射速800~980发/分钟,算下来13~16发/s,那么说30发子弹就只需要2,3秒就没了!
m16a4步枪 空枪重3.77kg 弹药口 5.56×45mm理论射速700~900发/分钟,平均11~15发/s,那也就还是2,3秒一个30发的弹夹就没!
三十发子弹连续射击,多长时间打完?
快的话这句话念一遍子弹就打完了,慢的话念两遍子弹就打完了。
不要看电视剧中的打枪,那是为了视觉效果,实际中的30发子弹打出去非常快,特别是微冲,自身射击精度和设计距离都有缺陷,依赖的就是射速来弥补。
因枪而定,我军的五六式冲锋枪,81-1,九五,03式,理论射速在600-700发/分,战斗射速40发/分(单),100发/分(连)。如果不停顿连续射击,大约五六秒。外军的射速要快一些,例如美军的M16A4,理论射速800发/分。实际上,射击时很少一口气把30发子弹打完的,通常是单发,短点(2-3发)或长点射(4-5发),否则所带的子弹很快就打完了。
这是一个关于射速的问题。
枪的射速一般以一分钟多少发来统计。分为两种,一种是理论射速,一种是战斗射速。
1、理论射速是生产设计时理论上可以达到的射击速度,也就是最理想条件下的极限射速,再超过这个射速枪械就会产生爆膛、失控等问题。通常理论射速为600-2000发,这是一般步枪,不包括特殊枪种。
这是国外枪械爱好者试验,步枪连射数发百发,护木因枪管过热着火。
2、战斗射速就是实际应用过程中,能达到最佳效果的射击速度。通常射速为200-400,这时包括瞄准、短停顿、调整.许多枪械会设计单发、二连发、三连发、连发等选项。我国的81式自动步枪虽然没有三连发,但是老兵都能很好的控制扣和松的关系,人为的打出短点射,也就是三连发,国外的许多步枪有三连发这个设计。比如法国FAMAS步枪、比利时FNC步枪、日本89式步枪、韩国K2步枪都具备三发点射和连发设计。
例如AK47步枪,理论射速600发/分 战斗射速200发/分。
现在,我们回到正题,如果是连发,一次扣动扳机不放,30发子弹,也就是一个弹夹的装弹量,需要30/600=1/20分钟,就是3秒钟。
步枪弹匣只装30发,为什么不一次装满上百发呢?
枪械子弹并非越多越好,大部分时刻30发的弹匣已经足够使用,除非你一上来就存着把步枪当机枪用的心思,学游戏里那样见面就横扫、压枪。
这方面各种射击游戏非常误导人,自动步枪虽然有个“自动”功能,但不代表它们在任何时候都会被拿着扫射。现实中的扫射是射击效率最低的一种打法,造成不必要的子弹浪费不说,还很容易造成枪管过热。
没有使用重型枪管的自动步枪,通常很难进行几百发的连续射击,士兵们也不可能在战场上拿突击步枪突突个没完没了。
所以,就算填满100发子弹也没用,你还得是该怎么打怎么打,正常的射击根本没必要用到100发弹匣。与其担心火力的持续性,倒不如担心如何做好战术配合。
越战时期,美军甚至一度使用了20发的短弹匣,他们也认为这够用了,后来才换了30发长弹匣。
实际上,人们倒是很欢迎增加弹容,毕竟换装一次弹匣很麻烦。但受到子弹和发射技术的限制,迄今为止还没有办法产生更进一步的弹容量革命。
以AK-47来说,这杆老枪采用了7.62x39mm的M43步枪弹,这些子弹每颗都比花生米大,加上比弹头直径更大的药瓶,塞个30发弹匣已经是极限了。
而且为了减轻子弹的贴合和抽壳阻力,M43弹不得不增加了锥度,锥度带来了可靠性的提升,却也增加了弹匣的长度和弧度。
M43弹微锥形弹壳设计使得可以使用廉价的钢来代替黄铜制造弹壳(微锥形弹壳设计可以减小抽壳阻力,这对延展性不足的钢材尤为重要),上、退弹故障率降低,同时也可以使用半月型弹匣以降低弹匣长度。
尽管人们可以通过改造来增加弹匣容量,比如上图这位阿富汗大爷,他硬生生把弹容改成了90发,还拿出来卖,但实际上这种改造弹匣并不好用,要么压弹困难,要么后面几发供弹困难,往地上一趴还容易折坏。
在部队玩过枪的应该都知道,突击步枪弹匣平时一般不会填满30发子弹,会留出2-3个余位当做保养间隙,否则长时间这么搞容易让弹匣簧力疲软,供弹无力。
如果非要想拥有能连续射击的武器,那怎么也不应该选择自动步枪,不如抛开那支AK,换上RPK、RPD等轻机枪。这类班用机枪其实是重管自动步枪,它们表程远火力猛,一口气撸上万发都不会问题。
总之,尽管某些步枪可以通过弹鼓增容,但我们还是应该推崇让合适的装备做合适的事,毕竟战场不是儿戏。
步枪弹匣只装30发,为什么不一次装满上百发呢?
步兵部队士兵班的装备一般情况下,一个班十来个战士,配两支冲锋枪、八、九支步枪、一个排配一挺班用机枪,战时一个排可以多配几挺机枪。
题主所问为啥步枪弹匣只装30发而不装上百发子弹?这是因为弹匣装的子弹越多,弹匣的体状就又长又宽,不利于士兵在战场上摸爬滚打,特别是士兵在战场上,为了保护自己不能站立射击敌人,还得匍匐前进中打击敌人。因此胸前装上又大又重的弹匣太不方便,其笨拙的形状影响战斗力。
再一个原因就是100发子弹的弹匣,在战场上压子弹时太耗时,影响战机,子弹还没有压满,敌人趁机来一个点射就会把你干掉。
所以综合多种因数,步枪的弹匣里装30发子弹是比较合适,小巧玲珑的弹匣,能使士兵在战场上更加灵活机动。
步枪弹匣装填量除了受枪支本身的结构限制外,还要考虑到弹药重量对士兵操作武器时的影响。步枪弹匣装填数量与枪支的重量成正比,在枪支材料和构造类似的情况下,10发装,30发装,100发装的枪支重量是递增的,对士兵的负荷也是递增的。所以,从士兵的体力考虑看,盲目增加弹匣的装填量是不现实的。在现在高科技术的支持下,要是把枪支和子弹的材料和结构给改进了,在不影响火力发挥前提下,减轻了步枪重量,微型化了子弹,那把弹匣的装填量增加到100甚至更多以上也是有可能的。
答,这主要是考虑了单兵作战的时候,一个人拿着枪,行动起来,不会因为枪或弹的重量过重影响人的活动能力。
子弹过多,容易打折,不好带,并且在自动的时候,容易卡壳,或者缠绕,并且枪在作战的时候,它的火力需要士兵移动到敌人的近处,在几百米内的打击才有效。带过多的子弹,一个就是太重,另外一个就是没有地方搁,第三就是在战场上容易成为目标。
步枪的供弹一般都是一样的,枪的弹匣内五个至十个,一个发射以后,在此拉枪栓,进行下一次的击发。步枪有效射程范围内就是八百,要是有瞄准镜可以一千左右。步枪是一个通过三点一线瞄准了打的武器,
以前都是一样的,排枪来增加火力,后来有了机枪以后,它作为一个狙击武器,或者一个瞄准了在几百米内作战,是有效的,但是对于二三百米,冲锋枪已经代替了它。
步枪携弹量并非越多越好,而是要适当,子弹多了弹匣就要大,否则容纳不下这么多的子弹。弹匣大了体积自然就会大,安装到步枪上稳定性就差,重心也不平衡,同时,对于握持步枪也造成影响。还有就是重量,既不方便更换弹匣,也不方便携带,更不利于战场上快速补充子弹,总体来说弊大于利,否则,早就这么做了。
步枪弹匣通常都是30发左右,这是一个主流,小口径子弹出现后有子弹数量增加趋势,但并不过分,不会太多。二战时期苏联的“波波莎”PPSh-41冲锋枪曾经使用71发弹鼓,这对于步枪来说子弹携带量够多的了,不过,二战后苏联也开始采用30发弹匣,著名的AK-47系列步枪就是30发弹匣。波波沙41的大弹鼓和枪的重量达到了5.3公斤,这还是使用手枪弹,这对于士兵来说有点重了。“波波莎-41冲锋枪打巷战或者是遭遇战挺好用,子弹多,火力持续性强,可是缺点也多,重量沉、体积大,不论是卧倒射击,手持运动都不舒服,还好,苏联人手大,换作我们就不好用了,所以,50式采用了35发弹匣。
步枪弹匣装弹量多带来的后果除了重量增加,弹匣本身重量也要增加,否则容易变形。步枪作战时对握持性有要求,尽量要重心平衡,否则人容易疲劳,影响射击准确性。大容量弹匣补弹也费时费力,如果是30发弹匣,很短时间就可以压满一个弹匣,如果是100发弹匣,就要多费两个30发弹匣的时间。另外,30发弹匣通常采用弹簧推送供弹,如果是100发弹匣供弹结构就复杂的多。弹匣大了携带也不方便,战场上士兵要携带的东西很多,30发弹匣可以至于胸前,可以携带3~4个30发弹匣,不影响行动。如果是100发弹匣,胸部位置就不能携带,会影响卧倒,匍匐前进,运动。如果是夸在身体两边,又会与其它装备抢地方,也不利于运动。
我们以56式班用机枪为例,一个弹鼓100发子弹,重量2.44公斤,机枪正手通常只带一个安装在枪上,行进作战时,需要使用跨枪模式,只能是抵近射击,不能据枪射击,太沉了。而副手携带4个弹鼓,一个弹鼓一个包,要用专用的绳子固定起来背身上,在携带一把小铁锹,加上其他东西,累的气喘吁吁,这还是不再携带武器的情况下。所以,弹匣真的不是子弹装的越多越好,如果采用100发弹匣,携带弹匣数量自然会少,剩下几发子弹你也得继续使用它,此时就成了累赘了。弹匣都用完了,压子弹可就费时间了,会贻误战机的,甚至等你正压子弹时人家都过来了,这不成笑话了吗。
(以上是兔哥哨位个人观点,欢迎关注兔哥哨位,欢迎探讨评论,图片来源网络)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钓鱼钓上30多枚子弹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钓鱼钓上30多枚子弹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