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钓鱼钓上30多枚子弹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钓鱼钓上30多枚子弹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为何步枪子弹弹夹容量大都不超过30发呢?
这应该是指突击步枪的弹匣容量吧?30发应该是最佳的弹匣尺寸与重量。超过30发,弹匣肯定要延长,这对于卧式射击肯定有影响。中国就有圆盒式50发弹匣,也没广泛采用,除了重量之外,原因是可能就是战斗中一个30发弹匣,可以10次的左右的点射。
首先感谢邀请,您问的大概是弹匣吧。普通的弹匣一般都是30,20之类等等(不详列)。弹匣装弹过多可能会导致枪械携带操作不便,射击时基线过高而且弹匣里的弹簧由于压力过高可能会导致供弹不顺畅。一来二去想要弹匣携带量大可以考虑弹鼓或者c_mag(双弹鼓)或者滚筒弹匣。
现代步枪已经基本上实现了自动化和小口径化,目前为止,世界各国装备的主战步枪基本上有以下几种:一:以口径为5.56MM北约标准弹为弹药的西方制式步枪,包括美国M16及其衍生产品,德国的G36,英国的SA80,日本的89式等等。
二:前苏联以口径为5.45MM-M74步枪弹为弹药的俄罗斯制式步枪,包括前苏联的AK74及其衍生产品包括AN94和AK12等等。
三:以中国口径为5.8MM口径步枪弹为弹药的中国制式步枪,包括95式和03式等等。
另外还有大量的国家和地区使用前苏联的发射7.62MM1943中间型步枪弹的AK47步枪及其衍生产品。还有部分国家以使用7.62MM北约标准步枪弹的步枪作为主战步枪,如土耳其等。
以上绝大多数自动步枪都是以30发弹匣作为主要供弹具,这是为什么呢?
说到这里就要说说自动步枪的鼻祖,最先使用30发供弹具步枪了,它就是纳粹德国制造的世界上第一支自动步枪
Stg44突击步枪(Sturmgewehr 44,定型投产时名称MP44),是现代步兵史上划时代的成就之一。它是首批使用了短药筒的中间型威力枪弹并大规模装备的突击步枪,也是世界上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突击步枪。
射击步枪先要设计步枪弹,可以说,如果不能解决弹药问题,就无法解决自动步枪连发射击时控制精度的根本问题。美军二战装备的勃朗宁BAR1918轻机枪,也是作为突击武器来设计,希望能够单兵携行行进间射击,进行突击作战,压制敌方火力。但是由于观点上的局限,仍用传统步枪弹药,这就造成了整枪设计的问题。为了克服后坐力和保持可靠性能,勃朗宁自动步枪重量过大,步兵携带仍然不便,并且发射大威力步枪弹的后坐力使全自动射击时难于控制精度。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改进成为“货真价实”的轻机枪。
德国选取中间型威力枪弹,就较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实际上,StG-44由于使用中间型威力枪弹,其子弹长度比原有的毛瑟步枪缩短了三分之一,子弹初速和射程均不如步枪和轻机枪。但是StG-44在400米射程上,连发射击时比较容易控制,射击精度比较好,可以连续射击而且火力非常猛烈。而且重量较轻,便于携带,StG-44是步枪与冲锋枪性能特点的结合。
在设计新型自动步枪的时候,德国设计师对于供弹具的设计考虑了从冲锋枪的20弹匣,32发弹鼓,到机枪的300发弹链,50发弹鼓等等一系列的类型,最后根据实战对于火力的需要和步兵携带弹药的体力上限,和持续作战的需要,选择了30发弧形弹匣。30发弹匣重量适中,单兵可以大量携带。同时30发子弹,能够很好保证火力的持续性。在实战中,三四个手持StG-44的德军士兵,往往可以压制住一个班的手持M1式加兰德步枪的美军士兵,和数量更多的使用波波莎冲锋枪的苏联士兵。30发弹匣的设计相当成功,达到了各方面的完美平衡,成为STG44最为成功的设计,深刻的影响了后来的自动步枪和设计,到目前为止,除了使用标准步枪弹的自动步枪一般使用20发弹匣供弹,绝大多数使用中间型步枪弹和小口径步枪弹的自动步枪都采用了30分弹匣的设计。突击步枪的弹匣只能装30发子弹,够用吗?
够用不够用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在战场上瞬息万变,有的给你打二把发子弹,你不一定使上,30发不一定不够用,这就看你怎么使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在一般的情况下,不是集团群战争,基本都打单发,那就够用了
突击步枪一定30发子弹吗,如果是又为什么一定30发?
不是说一定30发,只能说是30发子弹最合适。
不光是突击步枪,早期的自动武器,使用弹匣供弹的,基本都这个数字,比如布伦机枪,司登冲锋枪、MP40。这个数字,是最合适的。
其实很多有短弹匣供弹的,比如捷克式机枪、越战时期M16,都是20发弹匣供弹,造成的直接问题就是,火力持续性不足,毕竟子弹少。而多数超过30发的供弹具都不是弹匣了,比如长得跟子孙袋差不多的弹鼓。
弹匣容弹量这个问题,首先考虑的一点是,弹匣能否承受这么多的子弹,子弹放多了,造成的问题就是,故障率高。弹鼓供弹的武器,很多故障就是这个子弹太多导致的。
弹匣这个东西的长度,最好不要超过小臂的长度,超过之后,很多战术动作,隐蔽方面,都会受到影响。子弹越多,弹匣越长,弹匣越长,卧射的时候火线就越高,这也是为何当初很多机枪的供弹具在上方的原因之一。
另外,子弹太少,火力持续性降低,20发子弹,几个点射就打没了,然后就要重新换弹匣。这就是为何后来的M16都换成了30发的弹匣供弹的原因。
从突击步枪的始祖stg44说,德国人是希望用一种武器替代冲锋枪+步枪的组合,兼顾近战和中距离(400米内)的效果。
因此stg44最初以冲锋枪的名义进行设计,可以想象,其弹匣容量不应该比mp38、mp40差太多,因此应该在32发附近,最终定为30发。此容量下stg44已经达到5kg重,弹匣长度已经影响卧姿射击,所以综合考虑容量不能再大幅度增加。实际上由于压满弹会损害弹簧,德国士兵一般只装25发弹。
苏联战后迅速接受了突击步枪的概念,推出了中间威力的7.62x39弹药和ak47步枪。按照武器设计的对位思想,不占便宜不吃亏,弹匣容量也是30发。
相比之下欧美对stg44的评价一般,也许是西线德军的抵抗较弱,在轻武器上欧美吃亏不大?英国认为stg44的机匣和枪机太脆弱;美国甚至嘲笑它平庸,笨重,使用不便。所以直到越战m14被ak暴打,美国才开始部署小口径步枪。
而早期的m16还是继承了bar的思想,叫做自动步枪而不是突击步枪。大概认为给每个士兵配一支自动步枪火力已经够强大了,所以只配了20发弹匣,而且由于弹匣质量不佳,容易变形卡弹,只有16%的士兵会装满20发子弹,而67%的士兵只装18发子弹。
最后滴血的现实教育了美国军方的老古董,对位设计至少能保证不吃亏,因此m16也用上了30发弹匣。
冷战期间北约华约各自形成了标准,本集团内弹匣弹药基本通用,30发也就成了一个魔幻数字。
突击步枪只有30发子弹,可多可少,但30发一定最适合突击步枪
在知道突击步枪只能上30发子弹的前提下,我们应该先了解突击步枪的使用环境和作战时的主要作用。
突击步枪的出现主要是为了适应现代化的战争,在于最先或最后的突击。
要知道现代化战争,双方远距离炮火覆盖后,剩下更多的情况是两方士兵近距离的枪战。所以在环境上突击步枪必须用起来方便,轻巧,能让士兵展开更多战术射击从而达到消灭敌人的效果;其次在作战的主要作用上,突击步枪必须要精度高,性能稳定,火力持续性强,这样才可以到近距离作战时取得优势。这就决定了它不能像冲锋枪一样有火力但没精度;也不能像机枪那样虽然有火力,有精度,但重量是步枪的2倍乃至3倍所以携带不方便。
突击步枪最早出现在德国,为Stg44突击步枪,从二战末到现在一直是沿用30发的子弹。这其中也是进行过数不清的检验过的。
其中突击步枪用30发弹匣主要是为了使枪械达到一个整体性的平衡和射击状态。第一:子弹太多的话必然会使弹匣加长,弹匣加长之后就回使枪械前面重后面轻,不利于射击精度和操作舒适;第二:弹匣过长,就太高了士兵卧射时候的高度,暴露在敌军视野下,对士兵生命造成威胁;第三:子弹过多,射击时间就会增长,突击步枪的枪管和机械结构会受到极大损耗,从而降低使用寿命;第四:至于为什么一定是30发而不是28,29发,可能是为了方便记忆吧!
步枪弹匣只装30发,为什么不一次装满上百发呢?
来来来,先看看100发的弹匣长啥样
他可能是这样的
这样的
或者这样的
那么问题来了,弹鼓样子的会导致枪两边突出这两坨长得和子孙袋似的玩意,不说它带来的额外重量,你握着枪时候这两坨会让你感觉硌的巨不舒服。除非真的有泼水任务,不然没人喜欢带这么两坨东西干仗,尤其现代战场,机动第一。
100发的高容量也不适合给突击步枪泼水,毕竟枪管壁薄,散热差。平时打打点射,应急打个连射才是步枪该干的活。泼水交给管壁更厚的机枪把,而且即便是机枪也应该多用长点射而不是无脑泼。
看下面泼完100发的枪管,可以烤肉了。
还有弹匣型的,都很长。我也不谈长弹匣或者4排弹匣带来的弹簧和供弹可靠性问题了。就说这么长个玩意你还要不要做战术动作了?俯姿射击怎么办?弹匣插土里还是用下面这个姿势射击?
30发弹匣的科学合理性就不去深究了,为了追求火力持续性,时不时有人对手上的装备进行魔改。先给大家上一组大弹匣图片,脑洞这之大,保证看到发呆。
改装了超长U型弹匣的SKS步枪。
这种改装就不是正常需求,而是变态级别了,火力堪比轻机枪的Glock18步枪。
看起来火力猛增,连手枪都能打出机枪效果,但是,火力暴增带来的后果是超重、推带的便利性没有。同时,持续长时间开火会造成枪管损坏更快。实际使用效果除了火力猛之外,没有多大实用性。
阿富汗战场上实战改装的AK-47突击步枪,这支至少还在相对正常范围,但是如果用于狭小空间作战,这么长的弹匣并不便利。
再看这个动图,长弹匣显的并不靠谱。
长时间射击后枪管寿命下降,就像下图把枪管打到冒火,点烟也是正常的。
对于战场而言,手枪、步枪、机枪各有对应的用途,步枪强调的是单兵携带,也要符合大多数实战需求。超长弹匣带来人机体验差,重量超标,携带不方便(包括后勤保障、装箱运输都存在不便),火力持续性更是对枪械要求变高(损耗更快)。综合种种因素,经过数十年的实战检验,2-30发弹匣还是相对合理的存在。
子弹这个东西呢,当然是越多越好了,但是放在枪里就不一样了,就不一定是越多越好了,枪里的子弹越多,可能麻烦就越多,人们发现,30发左右的子弹才是最适合的。
我们先看步枪的作用,现代的突击步枪要求火力,要求精度,要求射程,还要求机动性。从这点看,突击步枪的作用并不是进行火力压制,而是进行突击。火力压制火力支援,是班用机枪的事情。
子弹放多了,带来的直接问题就是弹匣太长,弹匣太长带来的就是行动不便,机动性和人机功效全降低,隐蔽性也不好。弹匣太长了,很多战术动作根本就没法做了。而且,还有个问题就是,装弹的时候,想装满太慢。
放一百发的话,根本就没必要,先不说这个弹匣的做工,光重量就够喝一壶的。太重了,动作怎么做?弹匣过长,可靠性就相应降低了。
能装100发的,主要就是弹鼓,弹鼓这个东西和弹匣不一样。苏军的波波沙冲锋枪就是用的弹鼓供弹,美军的汤姆逊冲锋枪也可以用弹鼓供弹。而弹鼓供弹的缺点又比较明显,成本高不说,而且除了容弹量大以外,没什么优点了,结构过于复杂,故障率也高。
即便是现代的很多机枪,也是放弃了弹鼓供弹,直接使用弹链,故障率低,而且使用上要比弹鼓方便的多。之所以使用弹鼓,原因就是如果装五六十发甚至上百发子弹的时候,弹匣根本就不能用了。
装弹多少,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究竟需不需要那么多子弹,如果不需要,放那么多,就是没有意义的,反正换弹匣的速度是非常快的。
枪械在战场上是要人命的东西,当然也是保住自己生命的东西,它的子弹数量都是经过一代代的验证得来的。也不是枪械设计师异想天开就将子弹容量设计成30发的。
在自动步枪设计之初并没有明确的规定,所以那时候的自动步枪弹匣容量并不确定,有20发的比如M14,也有30发的比如AK系列,更有30多发的比如STG44突击步枪。不过后来的人们通过大量的实践得出30发的容量是自动步枪最适合的弹匣容量。子弹的数量太少了,不足以形成压制火力,但是子弹的数量太多了,又会增加枪械的重量,增大士兵们的负担影响机动性能。就比如说M14只有20发的弹夹容量,以至于士兵们经常更换子弹,在更换弹夹的这一个空窗期是士兵们最脆弱的时候。所以到来后来的M16就改为了30发弹匣。子弹数量太多了,火力持续性倒是有了但是却增加了枪械的重量,不方便士兵们做出战术动作。而且如果子弹的容量太多,那么弹匣中的弹簧也需要做的够硬,才可以将子弹全部弹出来,但是这样就会造成上子弹的时候最后几发不容易压进去,子弹的数量越多,弹匣也越容易出现故障。
再说了,现在的自动步枪并不需要提供火力压制的任务。如果真的需要重火力压制,那么就把它交给机枪来解决吧。机枪有专门的大容量弹链或者是弹鼓(现在很少有轻机枪使用弹鼓,就是因为弹鼓的故障率太高)
装30发的才叫弹匣,再多就是异端了,是要拿去祭天的,而且,如果需要100发以上弹容量的,你干脆直接上弹鼓或者弹箱啊,比加长的弹匣好看多了,比如下图中那两个玩意,就是弹容量100发的弹鼓:
▲这是弹鼓
▲这也是弹鼓
除了弹鼓之外,还有弹箱(链),这玩意装个一两百发完全不是问题,比如下图所示:
▲玩意是弹箱(链)
所以,想要用多带点子弹,直接上弹箱或者弹鼓就行了,你把弹匣扩到100发没什么用,不仅仅丑,还丫的影响射击体验好吧,在战场上搞不好还特别容易吸引火力,比如下图那玩意,妥妥的就是异端,对待异端我们需要怎么做?没错,就该拿去点火祭天。其实不管是弹鼓还是弹箱,通常都是给机枪用的,步枪基本上不会使用这些玩意,为什么?
▲这是100发的弹(异)匣(端)
我们要知道两点,首先是步枪的火力持续性不能跟机枪相比,机枪就是用来火力压制的,使用的是重枪管,火力的持续能力远胜于步枪,一般情况下,子弹越多多,打得就越久(其实在战场上机枪大部分情况也是以点射、长点射为主,按住扳机不放的情况很少见),但是步枪不同,步枪是薄枪管,在战场其实也是点射居多,不然以步枪的射速,按住扳机不放的话,一个30发的弹匣一下子就打空了,枪管相对来讲也更容易发烫,继续打下去这枪基本上也就废了,所以,只要不是战况特别激烈,一个30发的弹匣够你点射一段时间了!
第二点,就是重量的问题,子弹确实是越多越好,问题是你拿得动么?拿得动你直接背一座军火库也行啊,像第二张图的双鼓C-MAG弹鼓,弹容量为100发,如果装满子弹的话,重量超过2kg,也就是4斤,这还仅仅是一个弹鼓的重量,然后你再加上枪呢?全重就差不多往10斤飙了,这样的话跟一个机枪手有什么区别?再说了,这样的弹鼓一个士兵又能带多少个呢?如果只能带一个的话,那干嘛不带3~4个30发容量的弹匣呢?而且3个弹匣明显比一个弹鼓更容易携带,在战斗时也更加不容易受到影响,因此,不管是考虑到实用性还是便携性,对于步枪来说,弹匣容量定为30发是非常合适的了,怕弹容量不够就多带几个弹匣,那些加长的弹匣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实用性,至于弹容量更大的弹鼓和弹箱,那是给机枪使用的,火力压制不是步枪该干的活!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钓鱼钓上30多枚子弹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钓鱼钓上30多枚子弹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