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北京山区有小冰雹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北京山区有小冰雹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北京哪里下冰雹最多?
答:北京京西地区夏天下冰雹最多。
这一地区是太行山边缘,气候变化很大,热空气体山体爬坡,形成巨大的涡流潮湿的热空气上升到一定的高度,突然遇冷结成冰块落下来,就形成了冰雹。这一地区每年又有雹灾。夏天出门最好带上伞,遇到冰雹天气和下雨天气有一个遮雨的东西。
北京六七十年代曾经下过一场冰雹,忘了是哪年了,有知道的吗?
1974年下过一场大的冰雹。
当时我在京郊农村,有一个村的农田庄稼被冰雹砸平了,当时公社的干部去看灾情,看完后和一个小队的队长说:你们队今年完成2000斤产量就行。当时小队长就哭了。因为当时已是9月份,农村的山地再种什么也来不及了。今天北京承德下冰雹吗?
今天北京和承德都没有下冰雹,北京是晴天,今天气温最高为二十九摄氏度,最低为二十摄氏度,全天都是晴天,连多云都没有。承德今日为阴转多云,气温在二十一摄氏度到二十九摄氏度之间,没有下雨,更没有下冰雹。而且至目前为止,也没有任何报道提到过北京承德下冰雹。
北京4月飘雪,气象局说是霰粒,霰粒和冰雹有什么区别?
首先说说霰粒和冰雹的显著区别,从视觉上,冰雹是半透明的,而霰粒一般是不透明的;从软硬度上,霰粒比较松软,冰雹更加硬实。其实,霰粒可以通俗地理解为“雪雹”,这样就更直观地理解二者的区别了。
当然,无论霰粒还是冰雹,都是冷空气形成的。为什么同样是冷空气,却形成了不同的霰粒和冰雹呢?
当地表的水被太阳曝晒汽化,然后上升到了空中,许许多多的水蒸气在一起,凝聚成云,此时相对湿度为100%,当遇到冷空气则液化,以空气中的尘埃为凝结核,形成雨滴(热带雨)或冰晶(中纬度雨),越来越大,当气温降到一定程度时,空气的水汽过饱和,于是就下雨了,要是遇到冷空气而没有凝结核,水蒸气就凝结成冰或雪,就是下雪了。当雪晶(或雪团)大量地碰撞过冷云滴,使之冻结并合而成,就会形成有雪状结构的冰相粒子,这就是霰粒。如果天气温度急剧下降,冷空气就会结成较大的冰团,也就是冰雹。
霰多于雪前或下雪时出现,冰雹多于夏秋季节强对流天气出现。因为霰粒冰相的外表,所以往往误认为冰雹。霰粒的形成虽然有其特殊性,但也是一种正常的天气现象。
冰雹一般是强对流天气,主要是4月~10月,春夏秋都有可能发生,为暖季特产。大小不一,小的如黄豆、花生米,大的如乒乓球、鸡蛋,有的冰雹粘连在一起,小冰雹形成大冰雹,后者在地面形成一层,有如降雪过后。
简单可以理解为,水汽上攻,到了高层气温急剧下降,冻结成冰雹,砸下来了,往往是那种非常强悍的对流才能形成。
霰的出现时间并不固定,但它更多是冷性系统造成的,它在上升下降过程中会经历几种形态变化,水汽上升称为水滴,再上升形成雪,下降碰到暖层,形成水滴,再到近地面遇冷层,形成霰。主要是白色不透明,落地反弹。
综上所属,这明显不是冰雹,因为是冷空气造成的,而且落地反弹。不过有同事说这是冰粒,个人感觉今天北京出现了雨夹雪、纯雪、冰粒、霰,唯独没有出现冰雹。
刚才地铁走出,抬头看着路灯,漫天雪花密集砸下来,场面时分壮观,整整一个冬天没有下过这么像样的雪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北京山区有小冰雹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北京山区有小冰雹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