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日本加速军事扩张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日本加速军事扩张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7-11在美国表现平平,却为何在日本急剧扩张?
在日本绝大多数便利店都是24小时营业,尤其是像东京、大阪这样的大城市。
都市生活节奏快,上班族平时的饮食大部分都在便利店里解决。
因为在任何时间段都能从便利店里买到基本用品,对于很多上班族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存在。
就在近几日,日本大阪一家711便利店的店长因擅自将营业时间缩短至19个小时。
从而被711总部问责的新闻在网上引起了一番热议。
这家店位于大阪府711东大阪南上小阪店,店长是57岁的松本实敏。
目前自己一人经营着这家711便利店。
在2月1日当天,店长松本实敏在店门口贴出了一张告示。
将原本24小时营业的时间,改成了从早上6点营业至深夜1点。全天的营业时间就缩短为19个小时。
松本店长经营的这家711便利店因为不在主要干道和车站附近,平时客流量一般。
所以刚贴出告示的时候,来往的人没有太在意。只是单纯的认为是深夜客人少。
不久711总部发现松本所经营的711便利店未按照要求24小时营业,且要求立即恢复24小时营业。
松本店长于是向711总部反应人手实在不足,自己一个人实在无力维持24小时营业。
希望总部能派人支援深夜营业。
然而,711总部那边却只表示如果不恢复24小时营业就是违约。
若要解约,需自行支付1700万日元的违约金。
看到这里,相信很多人都有疑问,一家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怎么可能只有店长一个人在做?
其实在签约加盟711便利店的7年间,松本店长所经营的这家便利店一直都是24小时营业。
店里忙的时候除了打工生以外,松本的妻子偶尔也会来帮忙。
直到去年4月,原本在店里打工的4名大四学生刚好都毕业了。也就辞职不干了。
人手一下少了很多,整个店就只能靠松本和妻子两人扛下来。
去年5月,妻子不幸患癌症去世。而且去世前不久都一直在忙着帮丈夫打理店铺。
店铺的经营就全部落在松本店长一个人身上,繁重的工作重担压得松本喘不过来气。
妻子离开后的那一个半月对于松本来说已然是心力交瘁。
虽然自己也有在招人,但是因人员流动较大,即使上涨时薪也留不住人。
而且有一些打工生不一定能按时来,自己就要在已经工作了12个小时后继续顶上夜班。
店里上货、补货、收银都只有他一个人。
而松本却以这样的状态扛了整整8个月......这8个月里,他只休息了3天。
此外,在东京上班的儿子有休息日也会回来帮忙看店。
向711总部询求的支援也迟迟得不到回应,店铺陷入严重的人手不足状态。
松本认为如果继续这样下去,自己不知道哪天就倒下了。
所以,在今年2月1日将店铺营业时间缩短到19个小时。
就松本所经营的店铺来说,深夜1点到早晨6点钟来店的客人也就20人左右。
这个时段的营业额连打工生的工资都不够!是完全赤字的状态。
据悉,松本经营的便利店一年的营业总额约为6000万左右,其中有3000万是交给总部的权利金。
还要支付店员工资,再去掉店铺的水电费和一些废弃材料费用,最后自己一年的收入也就600万。
事后711总部做出了回应:
确实与店长没有达成很好的沟通,之后会派遣员工支援,以保证店铺24小时营业。
如今,松本店长想要询求的已经不是人员支援。而是向往一个独立事业者。
而且自己不能自由地决定营业时间这本身就很奇怪。
而面对同样的问题,罗森和全家的表示会根据个别事件,缩短部分店铺的营业时间。
在这件事被曝光后,松本店长收到了近100多位店长的应援。
因为人力不足已然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关于日本,我们专业,赴日工作留学,加weixin:monsterxinzi
日本问题还是由日本问题专家桥本来回答。
7-11为何原来在美国表现平平却在日本急剧扩张?这是与7-11在日本的经营策略对头有关。7-11进入日本是在上个世纪70年代,也不是美国企业在日本经营,而是日本超市大企业伊藤洋华堂的下属子公司向美国方面申请在日本的经营许可,就是借用美国的牌子,在日本经营的连锁店。最初第一家店在东京的江东区,是一家夫妻老婆店,之后才在日本全国慢慢增加。
并且伊藤洋华堂自己也并不看好这个来自美国的经营形式,因为当时日本正处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郊外人口大增,所以很多超市放弃市中心的经营都在市郊建造超市,所以伊藤洋华堂的老板虽然买下在日本的经营权,自己并不经营,而是交给子公司,并且让子公司经营者铃木敏文保证,如果经营失败,要他自己拿钱出来填赤字,也就是某种意义的自负盈亏。
并且美国的7-11与日本完全不同,其中美国的商业习惯,饮食习惯也与日本不一样,因此7-11要在日本成功,要完全抛弃美国的经营方式,走日本自己的道路,这样铃木敏文就采取了完全当地化的方针,针对日本当时白领猛增,公司要加班需要各种服务的需求,就在日本7-11店内增加了日本特色的米饭团,便当等日本是五,而且还为了经营灵活采取了最新的POS系统,使得经营便捷化。同时还与日本企业积极合作,开发出有7-1特色的独特商品,针对每个店铺周围的居民构成,当地的天气情况,以及附近的学校的活动情况,对店内的销售商品进行精细化的调整,不断开拓出新的需求,而且商品销售顺畅也带来流通的快速,使得经营成本也在下降。
这样这个原来在美国诞生的企业,在日本获得空前的发展,而美国本社在1991年甚至经营遇到困难,当时的子公司的日本伊藤洋华堂把总公司给买下,这样全世界的7-11都成为日本7-11的属下公司,而日本方面再买下美国总部后,总部的经营迅速改善,在美国成为一个受到关注的话题。
日本在哪一场战争后开始疯狂的扩张?
日本是在西方第一次爆发经济危机,开始“大萧条”后才开始真正对外扩张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确实严重削弱了欧洲列强在全球事务上的发言权,欧洲列强也确实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国力大损,所以开始了全面收缩。
比如辛亥革命时,日本就想直接派兵武力干涉,但是日本被英国阻止了,因为英国不希望日本扩大在华影响力。
而一战过后,英国没有意愿,也没有能力再干涉日本在中国扩张,所以日本就开始勾结张作霖,开始悄悄地扩张。
但是,欧美列强虽然自己不想在远东投入过多的精力,但是同样不想看到日本渔翁得利,于是1921年,由美国牵头的《九国公约》就出台了,《九国公约》就可以看做是欧美列强给日本在远东扩张所画的红线。
日本在整个20年代都老老实实准守《九国公约》,即使炸死了张作霖,依然坐看张学良接班。
为什么?
当时欧美列强实力犹存。
但是1929年开始,资本主义世界第一次爆发严重经济危机,这导致欧美列强国力遭到重创,虽然日本也遭到重创,但是毕竟日本就挨着中国,所以日本更要在中国大肆扩张,转嫁损失。
而遭受大萧条的欧美各国都没有力量,更没有意愿对日本侵华做出实质性干涉,所以我们看到日本在20世纪30年代,侵华动作越来越大。
所以,不是哪场战争决定了日本扩张,而是大萧条决定了日本的扩张。
忘却历史,扩张军力,日本将面临啥后果?
不安份、强烈的侵略扩张基因充斥着日本民族血液中。武士道精神与军国主义长期把持日本朝野终将带领日本走上残忍的不归路。但愿国际社会特别是美国,理应高度警惕日本的挺而走险,不要等到酿成对人类重大灾难时才潘然醒悟,苦果,会连累国际社会共同呑下!
日本现今的扩张军力,显然与百年前的军国主义,外侵思想不同,今天的日本已不再具有让其有机会去侵略其他的国家了,因为军武实力已干不过他国,只能为求自保而图而已,能自卫不被他国灭国已就十分庆幸了。
甲午之战后的日本是如何一步步扩张在华利益呢?
1894年,爆发了日清战争,史称甲午战争,战争以日军海陆军阵亡1132名官兵,清军海陆军官兵阵亡31500人而告结束,日本海陆军完胜大清海陆军。
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尽管标志着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束,但却割让了台湾岛及其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辽东半岛因为其他列强的干涉,日本最终未能得逞。
此外,清庭赔偿日本2亿两白银,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投资办厂。
甲午战争,包括此后签订的《马关条约》,使日本获得巨大利益,刺激其侵略野心不断地扩张,这是日本在华最初的扩张利益。
1900年,在参加了八国联军对关内义和团征讨时,在“满洲”战场,则排斥其他列强,采取单独军事行动,沙俄军队侵占了早就虎视眈眈的东三省。
同时,沙俄不顾大清蒙古、新疆地方当局的反对,派遣步兵、骑兵、炮兵强行进驻库伦(今外蒙古乌兰巴托)和伊犁地区。
当时清廷京畿危急,对13.5万沙俄军队入侵东北持妥协求和方针,东北全境清军兵力仅9万人,地方长官又和战分歧,不能统一部署,一致抗击沙俄入侵,导致沙俄狂妄地将中国东三省称为“黄俄罗斯”。
由于打不过沙俄,清庭清使出了一招引虎搏狼之计,许给日本东北铁路的修筑权以及各项权益,请求日本出兵东三省。
日本在英﹑美等西方国家支持下,与俄国进行交涉,要求俄军撤退,但俄国拒不撤军,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拒俄事件,日俄矛盾亦日益加剧,1904年2月,日俄战争爆发。
日本对沙俄历来不满,本来《马关条约》都签好了,辽东半岛已是唾手可得,但偏偏俄国纠合了几个西方国家把这件事给搅黄了。
日本对外扩张,朝鲜是跳板,必然要取得辽东半岛,以及东北和蒙古,既然大清无力和俄国开战,请求日本出兵,刚好正中日本下怀。
于是,日本倾其国力发动对俄战争,联合舰队在对马海战中全歼了远道而来的俄国太平洋舰队,陆军以战死10余万人的代价,全歼驻旅顺、辽阳、沙河等地的俄国数万陆军将士。
战后,沙俄势力彻底退出大清,日本取得对南满(中国东北南部)的控制及稳固对朝鲜的统治;关东州租借地(旅顺、大连)以及东清铁路长春以南段(后来的南满铁路)均由日本控制,“关东军”在内满洲开始驻扎。
此外,大清同意数十万日本侨民来华,在东北开荒种地,等于日本拥有了东北黑土地的天然粮仓。
1914年8月,日本主动向德国宣战,攻占青岛和胶济铁路全线,控制了山东省,夺取德国在山东强占的各种权益,以及赤道以北的德属南洋诸岛。
国民政府统一了全国,要废除一切帝国主义强加在中国人头上的不平等条约,触及到了日本在辽东半岛和东北的利益,导致中日矛盾进一步加深。
1931年9月18日,日本制造了“九一八事变”,随即,东北军由于不抵抗,日军很快就占领了东北全境。
1932年1月28日,日军由上海租界向闸北一带进攻,企图占领上海作为侵华基地,遭到第19路军的抵抗。
1933年1月至5月,日军先后攻占了热河、察哈尔两省及河北省北部大部分土地,进逼北平、天津。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国共携手合作,开始了全面抗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何止是甲午海战,从1871年屡次侵扰琉球群岛就开始了,到全部侵占琉球。看到清政府的软弱退让,倭人的野心便日夜膨了,就冒险对北洋水师发动了偷袭,它又成功了。倭人就是这样逐步蚕食中国领土的,以至到1937年7月7日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坏小孩,都是由大人不负责任地宠坏的。如果当时清政府在琉球群岛事件上,采取强有力措施,就能扼杀了倭人的狼性。
甲午战后,日军独占朝鲜,与沙俄争东北。一九零五年,战胜沙俄,东北成日本势力范围。后袁世凯上台,向中国提“二十一条”。一战中,把德国赶出青岛,遂据之。一九三一年,因东北土皇帝张作霖对日三心二意,关东军炸死张,直接殖民东三省。后又对热河,察哈尔,平津蚕食。至一九三七年,日军全面侵华,占领大半中国。于一九四五年无条件投降!
九一八,一个让国人永远铭记的日子,日本人只用了短短数月便将整个东三省收入囊中。很多人将这归结为张、降的懦弱与退缩,这固然是主要原因所在。然而,早在九一八之前,日本人在东北的布局谋篇早已酝酿数十年。
图/日军进入奉天
甲午遗愿
早在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就已经将东北纳入了自己的战略目标之中。在于清朝政府签订的《马关条约》中,割让辽东半岛一项就已经表现出日本强烈的野心,后来发生的三国干涉还辽事件在日本政界被认为是奇耻大辱,日本渡过鸭绿江的野心更加难以遏制。
1900-1904年,俄国借口镇压义和团入侵东北三省,企图完成自己“黄俄罗斯”的目标,日本为了防止俄国独占东北,从而发动了对俄的全面战争。战争以俄国惨败而告终,俄国将旅顺口、大连湾以及周边地区的领土和水域权力都租借给了日本政府,并将由长春(宽城子)至旅顺口的南满铁路及沿线铁路居住权、财产和煤矿转让与日本政府。由此,日本人扼守东北的经济命脉。
图/日俄战争
张氏媚日
张作霖在东北建立霸权与日本人的军事与经济支持密不可分。作为回报,张作霖也同样需要给予日本人足够的利益报偿。从1919年开始,日本人在东北建立了四头统治体系,一是以旅顺大连为核心的关东都督州,二是驻扎在辽东半岛南部的关东军司令部,三为日本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满铁),最后则为驻扎奉天的总领事。
四个机构在东北地区互为依托,在政治、经济、军事、社会诸多方面进行全面渗透,从而将东北地区的大量情报直送日本参谋本部,并且在各地大力培植汉奸势力,为日后全面侵占日本做了足够的准备。
图/满铁长春邮局
可以说,九一八事变虽然具有偶然性因素,但是日本在东北地区的长期筹备使其随时有实力席卷东北大地。
参考文献:1. 常城 李鸿文 朱建华,现代东北史,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来得快去得更快?为何二战时日本的扩张和惨败都非常迅速?
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日本在二战时的扩张确实如闪电,而它的崩溃也确实来得很迅速。究其原因,可以罗列很多,但我想从宏观上先说以下两个方面:
一、日本民族在技术层面快速崛起之时没能韬光养晦、没有可靠的战略步骤,对世界光有军事野心,却没有正义基础。欧美列强对亚洲的殖民统治一直有其冠冕堂皇的所谓西方价值理论之上的普世价值观做保障。日本虽然也提出过“大东亚共荣圈”的理论,但是随着战争的进程,亚洲各国人民逐步看穿日本更为残暴的殖民统治本质,而将其唾弃。相比较,以菲律宾为例,它死心塌地维护和追随着美国在菲律宾的统治思想,希望回到美国殖民统治时代。这就是强烈的对比。在太平洋战争中,日本的种种表现,包括不宣而战偷袭珍珠港,以及之前的南京大屠杀等战争罪行,显然已经在全世界面前显示出自己“道德洼地”的形象。这就是为何罗斯福会用“卑鄙”这个词在正式外交场合给日本贴标签的原因。虽然欧美列强在殖民统治上也并不怎么高尚,但由于日本自己坐实了非正义的位置,接下来自然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非正义战争来得快,自然死得也快。这点上,日本与德国在二战中规划出了差不多的轨迹
二、日本实在高估了自己与同盟国在亚洲及太平洋利益上较劲的综合实力,实在低估了同盟国在瓜分世界范围利益上的战略决心。日本希望通过速战速决的方式将美国打蒙,也就是把以美国为首的同盟国打到谈判桌上,以协商或者签订和平条约的方式获取亚洲及太平洋利益。这是老套殖民思维,也是局部战争思维的体现。但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所触及的不是欧美殖民者在局部利益上的奶酪,而是表现出要与他们共享整个世界大蛋糕的勃勃野心。当时的日本实在还没有到达如此强盛的地步,也不具备实现如此宏伟目标的朋友圈。日本如此鲁莽和不自量力,实在是赌徒心态,实在是这个国家缺少成熟决策体制、缺少领袖以及伟大政治家和外交家的生动体现。在国家决策层完全充斥着一群目光短浅、举止鲁莽的武夫领导者,当然死得快!
简单说两点,算是部分学习心得,供参考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日本加速军事扩张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日本加速军事扩张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