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我国规划撞击小行星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我国规划撞击小行星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小行星2006 QV89曾被指会在2019年9月可能撞击地球,真的吗?
外媒曾经报道小行星2006 QV89将于2019年9月9日再次靠近地球,通过各种数据评估,相撞几率为1/7300,甚至会更小,为1/9100。而目前预测的几率已经调整为零。
小行星又是一类形状不是很规则、质量小,容易被大质量行星不均匀引力影响发生轨道的偏转,因此有受地球引力影响撞击地球的风险。2006 QV89小行星就有撞击地球风险的小行星,轨道和地球存在交叉,是一颗直径20-50米的小行星,2006年被首次观测到,以当时的观测对其轨道参数的推算,认为其与地球轨道最小轨道交叉距离为为10200km,编号中的2006就来源于此,在近地时观测到,但在远离地球后又失去了其踪迹,直到2019年才再次观测到,而此时对其轨道参数的计算更准确一些,因此将其撞击地球的几率调整为零。以往这样的新闻也挺多,甚至还有小行星在距离地球较近的轨道上擦肩而过之后才被人类发现,前不久就有一颗体积相当于2006 QV89的小行星2019 OK从地球外7.4万公里的地方穿越地球轨道。
不过这颗小行星就算撞击地球对人类整体也没有威胁。2013年,一颗直径十几米的小行星在接近地表后分裂成几块,最后在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坠落,结果导致当地1200多人受伤,2006 QV89小行星的体积更大一些,如果撞击地球造成的影响也会更大一些,却不会影响到整个人类。因为太阳系中有很多小行星的轨道都和地球轨道有所交叉,因此美国等成立有近地小行星研究小组,就是要发现和监测对地球有潜在风险的小行星,还有其它的一些小行星观测计划。目前撞击地球风险最高的小行星编号为2010 RF 12,与2010年首次观测到,从南极上空7.9公里的地方穿过,以往预测撞击地球的概率为5%。
这类事情看看就行了,因为人类目前应对小行星的办法还比较少,小行星体积小难观测,速度快人类的飞行器追不上难以拦截,而体积超过1公里的小行星撞击事件不知道几万年才发生一次,目前监测中的一些有撞击风险的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概率都是数万数十万分之一,可以说相当低了。
小行星撞地球!落地埙石研究价值有多大?
谢邀!陨石是属于稀有的珍宝这一类的物质,肯定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但是,按人类现有的水平,我们几乎无法判定它来自那个星球,通常只能知道它来自某个星座或某个范围的天体,所以,研究的直接目的性较低。相比而言,由于陨石极其稀有,所以,收藏价值反而较高。
回答:首先我想为你改个字:你写的“落地埙石”是不是指“落地陨石”
如果是,我可以这样回答:
难得之宝,值得研究!
因为,每年落入地球的陨石,大概在10多块,有的进入了海里。所以其保存和研究价值相当大!
第一资料应注意:外形和大小,外表色和内层色,其陨石的材料成份和密度,接收到时与现在时的变化!环境变化,不同星球,是有区别的。还要注意其来源,自然因素落地,还是非自然?
被称为城市杀手的小行星直径?
研究人员15年前发现这颗“城市杀手”时,曾把它定为撞击“候选人”。奇妙的是,它并非单枪匹马,而是有“伴”而来。
这颗小行星名为1998 QE2,直径大约2.7公里,1998年8月19日被发现。15年来,美国航天局研究人员始终等待着近距离观察它的机会。美国航天局官方网站说,这颗小行星于美国东部时间5月31日经过距离地球最近的点,距地球不少于580万公里。航天局说,这是最好的观察机会。研究人员没有想到的是,这颗小行星带着一颗伴其左右的小“月亮”。航天局雷达专家布罗佐维奇说:“1998QE2看上去是双小行星。”
2035年关于天体撞击的事是真的吗?可能造成地球毁灭?
是真的,但是不用担心,2035年的那个天体体积不是很大,撞击地球也不会发生灭绝性的灾难。根据科学家的跟踪观测,最有可能的是与地球擦肩而过,只是经过地球时离地球非常近罢了。这是准确度比较大的,因为是科学家进行反复计算得出的结论,每个天体都有一个运行周期,著名的哈雷彗星的运行周期是72年,到运行到近地区域,这叫作“回归日”,1994年7月17日4时15分至1994年7月22日16时,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和木星相撞。这是科学家经过精心计算得出的结论,可以说是比较准确可信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我国规划撞击小行星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我国规划撞击小行星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