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我国规划撞击小行星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我国规划撞击小行星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小行星撞击地球2021是真是假?
真的。
小行星撞击地球几乎是每天都在发生的事情,只是绝大多数小行星的体积和质量都比较小,进入地球大气层的时候就摩擦殆尽了,不会造成灾难。只有个别比较大的小行星不会在大气层中摩擦殆尽,最终会降落到地面上形成陨石。如果小行星的个头再大一些的话,就会对降落地点附近造成灾难性的事件了。
科学家通过模拟计算小行星的轨道得知,将会有两颗小行星可能造访地球。
一颗是小行星2021JF1,它的“体型”相当于纽约的自由女神像,直径大约在94米到210米之间。
另一颗小行星是2021KT1,它的纸巾为150米到330米之间,相当于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
从这两颗小行星的命名也能够看出来,这应该是两颗今年刚发现的小行星。这也让科学家感到非常的担忧,2021年或许不容乐观。
小行星不会撞上地球的。宇宙中的星都有自己的轨道。有轨道的才叫星,没轨道的叫宇宙垃圾。而小行星没有变轨的动力,假设有潮汐力充当变轨动力,也由于与轨道动力相比,潮汐力只能是小巫见大巫。所以小行星是无法进入地球轨道,致使小行星是不会撞击地球的
小行星撞击地球2021当然是假的。因为现在2021年都快过完了,而没有一点迹象表明小行星撞地球的痕迹,而且科学家从来都没发布这类消息,各国政府也没有什么应对措施,也没有任何权威媒体或者部门进行过小行星撞地球的公告,所以这是假消息,只是那些人为了流量,而哗众取宠而已
小行星撞地球!落地埙石研究价值有多大?
谢邀!陨石是属于稀有的珍宝这一类的物质,肯定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但是,按人类现有的水平,我们几乎无法判定它来自那个星球,通常只能知道它来自某个星座或某个范围的天体,所以,研究的直接目的性较低。相比而言,由于陨石极其稀有,所以,收藏价值反而较高。
回答:首先我想为你改个字:你写的“落地埙石”是不是指“落地陨石”
如果是,我可以这样回答:
难得之宝,值得研究!
因为,每年落入地球的陨石,大概在10多块,有的进入了海里。所以其保存和研究价值相当大!
第一资料应注意:外形和大小,外表色和内层色,其陨石的材料成份和密度,接收到时与现在时的变化!环境变化,不同星球,是有区别的。还要注意其来源,自然因素落地,还是非自然?
一颗直径100公里的小行星撞击太平洋会有什么后果?地球生物会终结吗?
这个问题,量子君来回答。地球上曾经因为小行星撞击,而发生过一次大规模的物种灭绝事件,当时的大部分物种被毁灭,几乎所有的恐龙都灭绝了,这仅仅是一颗直径10公里的小行星撞击的效果。对于题主谈到的100公里的小行星,那么地球上应该除了微生物,其他大点的生物估计都一扫而光了。
导致恐龙灭绝的这个小行星直径为10km,除了直接撞击造成的爆炸效果,还导致了大量的火山爆发,将上万亿吨的烟尘送入了大气层,使得地球的生态系统一度崩溃,造成了物种大灭绝的灾难。
所以,当题目中直径达到100km,那对地球的损伤是恐怖性的毁灭,地壳可能被撞碎,地球破裂,火山频发,大气被烟尘笼罩,毒气弥漫,生物都会被毁灭。
虽然6500万年的那次小行星导致了恐龙的灭绝,但地球上的生物圈经过数百万年还是得到了恢复,恐龙的灭绝为新的物种出现让出的了道路,例如哺乳动物开始走向繁盛,最后才出现了人类。如果是100km直径的小行星撞击地球,那么地球不知道要再经过多少亿年才能重新进化出高级的生物。
6500万年前一颗直径10公里的小行星团灭了大部分恐龙,剩下的一些鸟类恐龙虽然活了下来但为了生存不得不进化成今天的鸟类,今天的人类文明尽管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技术,但碰到10公里直径小行星撞击地球这种事也是很头疼的。
100公里直径的小行星撞击太平洋无疑会带来全球范围内的海啸,而人类各个国家的发达城市基本都在沿海,小行星撞击对这些城市来说无疑是灭顶之灾。
6500万年前那颗小行星撞击的是今天墨西哥尤卡坦半岛的浅水区,而太平洋要深的多,因此产生的缓冲也要强的多,倒霉的最多就是一部分海洋生物和一部分沿海生物,整体来看地球并不会因为这颗小行星而动摇。
恐龙之所以灭绝完全是因为小行星撞击浅水区动摇了地质结构,地震海啸火山喷发扫荡了绝大部分物种,恐龙们找不到吃的自然而然就饿死了,不过同时期的小型动物们却因此活了下来。
人类和恐龙相比最大的优势就是科学技术,几十年几百年后的人类文明绝对可以摧毁直径100公里的小行星从而避免它撞上地球。
直径100公里,这是一个很恐怖的数值,要知道6500万年撞击地球引发物种大灭绝的小行星,其直径不过十公里而已。
6500万年前,一颗直径在10公里左右的小行星撞击了地球,根据科学家的探测,当时的撞击地点位于现在的墨西哥尤卡坦半岛,撞击总共释放了大约相当于一百万亿吨TNT的能量,撞击点附近的生态系统瞬间被破坏。
而最要命的还是巨量的尘埃进入地球大气,并且弥漫到全世界,直接导致地表温度下降,大批植物死亡,从而导致食物链开始崩溃,最后的结果就导致当时全球3/4的物种走向灭绝,其中就包括存活于地球1.6亿年之久的恐龙。
这只不过是10公里直径的小行星,如果换做题目中的100公里,结果不堪设想,物种灭绝那是板上钉钉会发生的事情。
期待您的点评和关注哦!
一颗直径100公里的小行星撞击太平洋会有什么后果?地球生物会终结吗?
很多朋友对于小行星的100千米级别还是10KM级别又或者是1KM级别并没有太大的概念,我们不妨来看看历史上哪些著名的撞击小行星都是多少大小的!
一、2013年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约25千米高空爆炸的小行星直径约17M,质量约1万吨,造成300多幢房屋玻璃破损,1200多人受伤,其中110名伤势比较重!
二、通古斯大爆炸的小行星直径大约在30-40M之间,重约56万吨,产生的爆炸威力约为1000万-2000万吨左右!
三、1994年撞击木星的苏梅克-列韦九彗星直径约2-3千米,撞击产生的能量约6万亿吨TNT!
四、六千五百万年灭绝恐龙的小行星直径约10KM,撞击产生的能量据科学家估计高达100万亿吨TNT
上文这些都是大家熟知的小行星撞击,再往上就没有直观的案例了,不过这并没有多大关系,因为小行星的质量和和半径的立方程正比,所以100KM的质量是10KM的至少1000倍,所以这个撞击能量将会指数级上升!10KM就能造成全球生物的大规模灭绝,那么100KM的条件下,也许地球上除了极少数生物还能生存以外,99.99%上的生物都应该已经灭绝了!
上图是各种直径的小行星撞击产生的后果模拟,当然最大也只有10000M,也就是10KM,根本就没考虑过100KM级别的!因为对于人类来说,也就不用考虑了,费脑筋而已!
当然不会达到这个级别,不过也好不到哪里去了!
美国宇航局统计了20年来小行星撞击的全球分布,点越大表示撞击能量越大,参考下图数值!小行星撞击是非常普遍的,唯一不同的只是直径不一样!而地球面临的风险是难以预知的,毕竟我们还不能全方位检测小行星!
直径100公里的小行星如果撞击地球,不管是撞到太平洋还是陆地上都是非常可怕的。 地球上的绝大部分生物将会灭绝。
图示:向地球飞奔而来的小行星
在地球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多次小行星撞击事件,其中最惨烈的一次就是6500万年前的那次小行星撞击。科学家认为,曾经统治地球1.6亿年之久的恐龙就是因为这颗小行星撞击而灭绝的。这颗小行星有多大呢?它的直径只有10公里左右!它只是问题中提到的小行星的直径的十分之一,就让地球上包括恐龙在内的75%的物种永远消失了。
6500万年前的这颗小行星,撞在了墨西哥优卡坦半岛的希克苏鲁伯地区,在该地区形成了一个直径大180公里的巨大陨石坑。这颗小行星的撞击产生的能量有多大?
图示:6500万年前撞击地球的小行星留下的陨石坑
如果一颗直径100公里的小行星撞击太平洋的话会是怎样的情景呢?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小行星进入大气层后和空气分子摩擦开始燃烧,产生耀眼的光芒。地面上的人会看到一个比太阳还要大十倍的火球呼啸来。顿时人群中产生了撕心裂肺的尖叫声。地面上的人类还没有没白过来到底发生了什么,随着一声巨响,这颗浑身着火的小行星已经已经一头扎进了太平洋当中。
图示:小行星撞击地球
这颗小行星很可能在空中就因为巨大的冲击力碎成了好几块,每块的直径都是十几公里以上。它们撞进太平洋中,海水撞击瞬间产生的高温给汽化了,周围的海洋生物当场毙命。接着夹杂着浓烟和尘埃的巨大海啸铺天盖地的席卷而来,太平洋周围的陆地无一幸免。
灾难还没有结束,撞击产生的小行星碎片被抛射到高空中,随后地球引力又把他们拉了回来。倾盆大雨般的小行星碎片从天空中落了下来,顿时地球上一片火海。紧接着小行星撞击又引起了全球性的地震。这场景真是那种天崩地裂感觉。生机勃勃的地球瞬间被摧毁。
图示:小行星撞击地球
灰撞击产生的尘进入到了地球大气的平流层中,遮挡住了阳光。小行星撞击后的几年甚至是十几年内,地球上将会暗无天日。地球上的植物将大批死亡。植物没有了,地球上的动物们生存日益艰难。最终食物匮乏,一一灭绝。
人类作为地球上生物的一份子,在这么严重的小行星撞击中肯定也会遭受到重创,甚至走向灭绝。
因此我认为,如此巨大的小行星撞击地球的话,地球上绝大多数的生物都是承受不了的。只有那些生命力极为顽强的微生物可能会存活下来。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呢?
4月29日小行星撞击地球是真的吗?你怎么看?
人马君靠谱回答:不要轻信,这种说法纯属子虚乌有!
经查询,该说法的来源是Daily Express的一则消息,声称NASA的近地小行星监测系统1998年发现的的一颗小行星1998 OR2,将于2020年4月29日在地球附近掠过,直径达到4公里,暗示其存在危险。
然而,实际的监测数据与危言耸听的报道有很大出入:
第一,这颗小行星的体积并非4公里,而是被估计在1.8~4.1公里之间。当然,即使只有1.8公里,如果撞上地球也是毁灭性的,毕竟造成俄罗斯通古斯大爆炸的那颗小行星直径仅60米,而造成恐龙灭绝的那颗也不过10公里;
第二,它的运行轨迹显示,其最近点距离地球约620万公里,这是个什么概念?620万公里超过了地月距离的16倍,虽说也算是地球附近,但相比一些真正有潜在威胁的小行星来说,实在是有些远了,实际上NASA也并未将其列为威胁。
因此,不用杞人忧天,4月29日那天什么都不会发生,人们一点儿都不会感觉到这颗小行星的存在。
小行星撞击地球,说起来都是很可怕的事情,因为这样的事件曾经造成过恐龙灭绝。不过小行星的大小却又是不同的,小个头的小行星撞击地球的事件几乎每天都在发生,但是如果是大个头的小行星撞击地球的话,危险性是相当大的,好在这样的事件并不经常发生。
根据美国宇航局的预报,今年的4月29日将有一颗直径达4公里以上的小行星与地球相会,这颗小行星的编号为1998 OR2(又称第52768号小行星),发现于1998年,其直径在1.8~4.2公里之间,如今它正在赶来的路上,速度大致为每秒钟31.2公里,普通天文望远镜已经能够看到它的影子,一个月后它将到达距离地球最近的位置。
如果这个小行星撞击地球的话,后果将不堪想象,如此巨大的天体,以每秒钟31.2公里的速度撞击到地球上,产生的能量是非常巨大的,其足以造成一场生物灭绝。
6500万年前造成恐龙大灭绝的小行星的直径被科学家们认为在直径8公里左右,其撞击到了墨西哥尤卡坦半岛上,生成了一个直径达200公里以上的巨型陨石坑,其引发的一系列灾难性事件诸如灰尘弥漫大气层,遮挡太阳光,地球温度下降等一系列的灾难性事件导致了地球上75%左右的生物灭绝。
如果1998 OR2小行星直径在4公里左右的话,那么其质量将可达造成恐龙灭绝小行星的1/6~1/8,在其每秒钟31.2公里的速度冲击下,对于地球撞击将可爆发出不可思议的能量,可以在地球上造成生物灭绝现象是毫无疑问的。
在根据目前1998 OR2小行星的运行轨道来计算,科学家发现4月29日它距离地球最近的时候仍然有629万公里,所以它这次与地球的会面并不会撞击到地球上,这个距离甚至要比月亮和地球的距离还要远16.5倍,不过这次它距离地球较远,不代表它下一次距离地球同样遥远,在其之后的运行过程中,其近地点会与地球处于互近互远的状态中,因此它并非没有撞击地球的可能,天文学家们也认为它是一颗有着潜在危险性的小行星,需要对其多加关注。
宇宙中的天体都有各自的运行规律,沿着相对固定的轨道围绕着大型引力源进行公转。在太阳系中,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存在着一条小行星带,处于距离太阳2.1-3.6天文单位之间的区域,预计有50万颗小行星,已经观测到的有20万颗。而且在太阳系边缘的柯伊伯带,也存在着大量由众多岩石和冰晶所组成的固态小行星,是进入太阳系内部的许多小行星以及彗星的发源地。
在通常情况下,这些小行星和彗星都着固定的运行轨道,但是在其它天体引力波动的影响下,这些小行星之间可能会发生相互的碰撞,从而改变其运行轨迹,脱离原有的轨道运行,而在新的轨道之上,如果遇到质量较大的天体,则比较容易被这个天体的引力所捕获,最终坠向天体。而彗星的运行轨道和围绕太阳运行的其它行星不同,很多都是呈现椭圆形的轨道,与太阳系平面也有一定的交角。所以作为太阳系行星成员的地球来说,是有一定的几率受到改变运行轨迹的小行星以及彗星撞击的风险。
据科学家们预测,在今年的4月29日,将有一颗小行星掠过地球,这颗小行星是于1998年首次发现的,围绕太阳运转的周期为11年,因此被命名为“1998 OR2”小行星。这个小行星的直径达到4.1公里左右,在众多小行星中体积属于很大的一类。据测算,这颗小行星距离地球的最近点为0.042个天文单位,也就是具体数值为629万公里,大约相当于地球与月球距离的16.5倍,从这个数据来看,其飞掠地球的最近处还是比较远的。
另外,从该颗小行星近地飞掠的测算速度来看,仅为8.7公里每秒,这个速度要低于第二宇宙速度,因此,在这么远的距离范围内,即使其受到地球的引力影响,也不会撞向地球,也不会被地球的引力捕获成卫星。基于此,NASA等机构将这颗行星列为“近地天体”,威胁级别为“潜在”,后续将加强对其运行轨迹的监测,大家放一万个心吧!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我国规划撞击小行星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我国规划撞击小行星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