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试验卫星发射成功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6个相关介绍试验卫星发射成功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999年十一月我国第一艘无人航天试验飞船神舟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实现天地往返重大突破?
1999年11月20日,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试验飞船"神舟"号,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发射场用新型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在完成预定的空间科学试验后,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成功着陆。这是我国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获得了新的重大突破!
2009年12月5日中国发射首颗为青少年量身定做的科普实验卫星?
中国首个为青少年量身定做的科普实验卫星是希望一号。
希望一号卫星是中国第一颗为全国青少年研制的科普卫星,主要飞行任务是建立业余无线电空间电台、进行空间摄影以及搭载全国青少年搭载方案竞赛一等奖作品“天圆地方”模型。
希望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践行了中国航天“回报国家、回报社会”的公益责任。希望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和在轨稳定运行,验证了CAST100卫星平台主要核心技术,为后续卫星的推广应用积累了研制和运行经验。
2009年12月,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为青少年服务的科学实验卫星“希望一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升空.“希望一号”卫星主要飞行任务是搭载青少年提出的“天圆地方”科学实验方案、建立业余无线电空间通讯及进行太空摄影.由于是为我国青少年研制的第一颗科学实验卫星,有关方面专门邀请了来自全国的50位热爱航天事业的中小学生到现场观看卫星发射的全过程.
Rocket Lab为DARPA发射的R3D2实验卫星,是为了验证哪项新技术?
小型卫星发射服务提供商 Rocket Lab,昨晚顺利地在新西兰基地实施了 2019 年的首次商业发射任务,帮助美国国防部高级计划研究局(DARPA)发射了一枚名叫 R3D2 的小型实验卫星。
本次发射也是 Rocket Lab 承接的第三次商业发射任务,其带着 330 磅重的有效载荷进入了预定轨道。据悉,DARPA 希望借助 R3D2 任务,对一种新型无线电天线展开测试。
该天线由一种被称作“聚酰亚胺薄膜”(Kapton)的材料制成,尽管薄如蝉翼,但它能够在太空中拉伸增大尺寸。不过在火箭发射的时候,天线会被折叠收纳在一个罐子里。
进入轨道后,天线又可以伸展超过 7 英尺(约 2.13 米)。在现出‘完全体’之后,这种天线设计能够反射更多的无线电波区域。
如果试验大获成功,这项技术有望成为小型卫星运营商的一项实用选择。毕竟许多运营商都希望在较小的身躯中,纳入更加强大的无线通讯模块。
视频加载中...
【R3D2 发射全纪录 | 23:29】
此外 Rocket Lab 表示,这次特殊的发射任务,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了。对于 DARPA 来说,也希望借此演示可以在较短的时间窗口内,完成航天器的建造和发射入轨工作。
Rocket Lab 称,双方于去年签订了本次发射协议,且能够在发射前数日将载荷捆绑到火箭上。通常情况下,此举需要耗费数月的时间。
该公司 CEO Peter Beck 在接受 The Verge 采访时称 —— 其切实满足了业界长期以来所需的、对太空的‘响应式访问’。
视频加载中...
【R3D2 天线伸展演示 | 01:43】
近年来,航天器的建造有着越来越小的趋势。鉴于快速发射是 Rocket Lab 的终极目标之一,其有望为“小卫星革命”提供技术支撑。
据悉,该公司主要采用的‘电子’(Electron)火箭的高度不高 55 英尺(16.7 米),与一栋五层楼的房子相当。它能够携带 330 到 500 磅之间的有效载荷,并将之送入近地轨道。
作为对比,SpaceX 的猎鹰 9 号(Falcon 9)、以及大力神五号(Atlas V)等大家伙,能够将数万磅重的有效载荷放入同样的轨道。不同的是,Rocket Lab 的主要客户,都是些小型卫星运营商。
Rocket Lab 计划 2019 年内执行 12 次商业发射任务,在为 DARPA 发射完 R3D2 之后,该公司还计划在 4 月份执行下一次发射任务。该公司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三天一次的高密度发射。
中国第一颗试验通讯卫星发射时间是什么?
“东方红一号”(DongFangHongI/TheEastisRed1)卫星是于1970年4月24日发射的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由以钱学森为首任院长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按时间先后顺序,我国是继苏、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用自制火箭发射国产卫星的国家。严格意义上来说,“东方红一号”是试验性质的具有部分通讯广播功能的卫星。
2016年8月6日我国成功发射世界首科量子科学实验卫星?
2016年8月16日1时4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世界首颗量子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这将使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构建天地一体化的量子保密通信与科学实验体系,标志着我国空间科学研究又迈出重要一步。
量子通信原理上可以提供一种不能破解、不能窃听的安全信息传输方式,量子信息技术甚至被比作和平年代的“核武器”。未来以量子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量子革命将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影响。
2009年3月15日中国发射首颗为青少年量身定做的科普试验卫星?
希望一号卫星(原称“希望号”奥运星,代号XW-1)是中国宇航学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奥组委主办的全国青少年航天科技体验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希望一号”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自主研制,并做了适应性改进。围绕卫星的设计、研制、发射和使用,中国科协、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中国宇航学会,共同策划和组织实施了一系列的全国性青少年航天科技体验活动。
2009年12月15日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以一箭双星方式,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将首颗公益小卫星“希望一号”顺利送入预定的太阳同步轨道。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试验卫星发射成功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试验卫星发射成功的6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