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多地上调最低工资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多地上调最低工资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全国约50%省份上调最低工资标准,会有效增加就业吗?
2021年开头到现在,已经有超过50%的省份上调最低工资标准,还有多个省份表示将在年内进行标准调整工作。例如此次最新的山西发布的调整通知中,“将全日制用工调整为一类1880元、二类1760元、三类1630元,调整后最低工资标准自2021年10月1日起实行”。大部分省份的涨幅在每月80-300元区间,部分省市月最低工资标准超过2000元。其中上海最高为2590元、北京2320元、天津2180元,浙江、江苏、湖北等地标准也在2000元以上。
那么过去有人说,而且还得到了不少经济学家的赞同,那就是”提高最低工资会导致就业减少,因为这会增加企业的工资成本“。但是2021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在过去做了一份研究,成功的将这个结论推翻了,而且还得出了相反的研究结论,最终也是凭借此获得了诺贝尔奖。
其中两位经济学家仔细研究了美国新泽西州和宾夕法尼亚州东部的就业市场,进行了长达数年的数据跟踪,最终的研究结果是,提高最低工资的负面影响要小得多,正面效果更多。后续的研究报告表明:企业可以在需求没有显著下降的情况下,以更高的价格将增加的成本转嫁给消费者。还有一种解释认为,主导当地劳动力市场的公司可以保持低工资;提高最低工资意味着更多的人想要工作,从而增加了就业。传统的谣言被废除了。
当然我国最低工资的调整主要是针对临时用工的月工资标准和日工资标准进行升高,对于最基层的广大劳动者是一件大好事。虽然看起来对于签订劳动合同的那些劳动者好像没有太大影响,但是整体社会用工成本的底部提升,仍然可以有效的提升全体劳动者的收入。日结工和网吧大神们就要注意了,最低工资标准已经向上调整了,如果去做工时没有给到这个标准,是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举报的。最低工资标准越调越高,这对整个社会是一个进步。
社会经济的增长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让劳动者的收入增加,让劳动者也能分享经济增长带来的好处。而且也可以有效的扩大内需,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其实只要人们的收入增多了,收益率都能提升起来。所以这是一件大大的好事,我们为各省市调高最低工资而欢呼吧。
调整最低工资,是保证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有一个稳定的提高,与就业率没有任何的关系。
最近我国多个省市上调最低工资标准,现在我国有多个省份最低工资标准已经超过2000元。其中,上海2590元、北京2320元、天津2180元,浙江、江苏、湖北等地第一档月最低工资标准也在2000元以上。
最低工资,主要集中于一些不需要技术和学历的简单劳动,大型企业公有企业一般工资都比较高,只有一些小型的私营企业或者是一些效益极差的中小规模企业,他们的产品缺少竞争力,产品毛利率很低,又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对人工成本十分敏感,就千方百计的压低工人工资,为了保障这部分人的必要收入维持生活,就设定了最低工资标准。
愿意在最低工资附近工作的人,一般是没有技术的工人,很难找到工作,只要能有工作,就会干下去,而只能支付最低工资的单位,可选择余地也不大,浙江要想找到月工资2000左右的单位是不多的,现在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把产品直接送到家里,给家庭主妇做赚一点零花钱,月收入大概在2000元上下,不勤快的也可能在1500上下。这个就不属于最低工资领域了。
最近杭州某公立幼儿园老师年薪30万成为媒体新闻,2000元工资,不到人家住房公积金和住房补贴,是人家总收入 的10%,想想这个收入差,设立这么低的最低工资,意义不大。要设立最低工资,我个人观点,起码是行政事业单位的30%以上。可是这样高的工资,有几家企业负担得起,是降低行政事业单位工资,还是提高企业单位工资,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全国约50%省份上调最低工资标准,这会影响就业率吗?
提升最低工资是一件非常慎重的事情,像是山西和吉林等地都是时隔四年才调整了这一次最低工资。这两个地方,调整最低工资以后,最低工资标准分别是1540元和1630元。
全国最低工资最高的地区分别是上海、北京、江苏、浙江、深圳、天津,最低工资的最高档次分别是2590元、2320元、2280元、2280元、2200元和2180元。
可能很多人也知道,由于最低工资的上涨会增加企业的负担,实际上除了最低工资以外,还会有社保缴费和住房公积金个人负担部分的压力。综合起来确实是不小的。
实际上,最低工资主要指的是劳动者在法定时间或者劳动合同约定时间内,提供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
制定最低工资标准,应当考虑到六大因素:当地就业者及其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城镇居民的消费者价格指数、职工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职工平均工资、经济发展水平、就业状况等因素。
就业状况,也确实是制定最低工资标准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这也是为什么,国家明确最低工资标准,应当三年一调整,但是也有地区三年多了,甚至四年没有调整的原因。
最低工资也有不完善的地方,那就是社保公积金个人负担部分要包括在最低工资范围内。目前,全国除了北京、上海明确规定社保公积金个人负担部分不包括在最低工资范围内,江苏明确住房公积金个人负担部分不包括在最低工资范围内,其他地方都没有明确规定。
由于社保缴费基数的下限是按照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60%确定的,相应的缴费基数在年年上涨,个人负担部分也随之上涨。如果最低工资不能实现年年调整,实际上缴纳社保的、领取最低工资的职工,工资待遇是年年下降的。
未来或许社保缴费基数也会参照最低工资来核定,亦或者都跟北京、上海一样都排除个人负担部分。肯定未来会越来越好的。
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基本上市不会影响就业率的。
2021年以来,10多个省份先后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最早是甘肃省,在4月1日就开始了。然后还有辽宁省,准备在11月1日开始执行上调。目前最低工资标准最高的是上海,是2590元;临工工资最高的是北京,25.3元/小时。
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与就业之间没有必然关系。简单举例说,上海最低工资标准是2590元,也是目前全国最高的。但在2021年7月,上海最新社平工资基数是10338元。2020年度上海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124056元。2590元相对于平均工资来说,不过是四分之一。
再有,最低工资标准一般是对于低收入劳动者有直接关系,这部分人群主要集中在部分农民工、中小微企业中的个别员工,劳动密集型企业中的部分员工等。这些工作岗位,基本上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少不的人。
其实正儿八经的企业,很少招聘员工的工资,会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只有一些技术性不强,可替代性很强,劳动强度不大的极小的工作岗位,工资相对比较低。
还有一些销售人员,那是基础工资加销售提成。他们的基础工资有时候是非常低的,主要是靠业绩提成来带动。但平均下来,厉害的销售人员不说,只要能够有一定业绩,其实工资也是蛮可观的。绝大多数销售人员收入都在平均线以上,这个平均线是指社会平均工资。工资在最低工资标准附近的,其实是非常个别现象。包括清洁工、收银员、文员、普工等,其实工资基本上也是高于最低工资标准。但不排除个别企业主,为了省钱,会抠门一点,需要最低工资标准来保障低收入人群的工资。简单举例说,餐饮企业服务员,包括传单、迎宾、洗碗等,其实也是替代性很强的职位,但工资也基本上都远高于最低工资标准。
最低工资标准针对的人群非常有限,基本上不会对就业带来什么影响。
感谢邀请,感谢楼主的提问。
楼主你好,全国约50%的省份和地区上调的最低工资标准指导线,这会影响到就业绿码。我认为这个最低工资标准指导线和所谓的就业率,二者之间没有一个本质的联系。绝大多数全日制的在职人员,他的这个工资性的收入,都是远高于最低工资标准指导线。比如说像上海最低工资标准今年提高到了2590元,这在全国范围内都是属于最高水平,但是上海的人均工资实际上是要超过1万元的,所以很显然人均水平远远超过了最低工资水平,那么也就意味着只有极少数的群体才对于这个最低工资标准指导线有一定的影响,大多数人是没有影响,是在各个地区来讲都是相同的。
所以说它既影响不到我们真实的工资收入更影响不到所谓的就业率,作为一个企业单位来讲,自己经营不下去自然是经营不下去,不可能因为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而影响到他的经营,利润这事肯定不会发生的,毕竟他在招聘员工的过程中,我相信任何一个工作岗位基本上都是明显的偏高于最低工资,标准指导线的在任何一个城市都是这个道理,除非就是一些初级用工者,比如说一些技术含量比较低的,像保安保洁这一类的,可能跟最低工资标准指导线有关,但是这一类岗位它实际上在招聘的过程中相对也是比较容易也不会影响到就业率的问题。
对我们个人而言,其实还是有好处的,毕竟最低工资标准线的提高,就意味着能够较大程度的去促使企事业单位进一步的提高员工的工资待遇,这一点是有很大的作用和好处,所以说对我们员工来讲,这其实是一个好消息,虽然说可能本质上不会影响到直接提高你的工资,但是间接层面一定会有很大程度的改变。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涨工资大年来了?多地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咱宁夏是多少?
宁夏现在人均工资每月最低8500元,随后会人均收入工资会涨到18000每月,主要是房价,停车费,物价上涨,导致工资收入大幅度提高!房价上涨说明老百姓生活越幸福!现在全区每年GDP30000亿,已经排名世界第一,还有悦海双子塔,中国人的骄傲!世界第一高楼!32000米高,以后去月球可以做电梯上去了!
新年刚过,多地宣布上调最低工资标准,你怎么看?
当然欢迎啊,现在各地物价飞涨,只有工资不涨,关键是涨最低工资标准能否落实到实处,我是河南一个小县城的,我们县最低工资还是按14年的发呢,明面上账目却是17年的,有些人还相当于多缴税了。
谢谢邀请。
随着经济的发展,物价的上涨,通货膨胀率的上升,政府部门宣布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合情合理,这对于广大劳动者来说肯定是好事,可是对于用人单位或企业来说,势必会增加工人工资这块儿的开支,然而部分用人单位有可能为了减少工人工资的开支,很有可能对国家规定的上调的最低工资的标准大折折扣;所以,广大劳动者一定要擦亮眼睛,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最低工资标准是国家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基本生活,在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情况下,而强制规定用人单位必须支付给劳动者的最低工资报报酬。《劳动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最低工资标准每年会随着生活费用水平、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而由当地政府进行调整。
根据相关规定,最低工资不包括下列各项:
1,用人单位支付给劳动者的非货币性补贴。
2,延长工作时间或者加班加点工资。
3,中班、夜班、高温、低温、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作业环境、条件下领取的津贴。
4,法律、法规和国家规定的劳动者福利待遇。
最低工资上调对增加劳动者收入,特别是促进提高低收入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将起到直接拉动作用;劳动者的失业保险金,医疗期内的病假工资,试用期工资,公益性岗位工资以及单位歇业、停产等情况下的工资、生活费将随最低工资标准的上调而上涨。
值得广大劳动者注意的是最低工资不等同于标准工资。
部分用人单位会把最低工资标准和单位的标准工资相混淆,把加班加点工资和福利待遇等都包括在最低工资范围内,或采取提高劳动定额、降低计件单价、任意延长工作时间等手段来混淆和曲解最低工资的意思,都是违反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的。
所以,广大劳动者朋友们一定要擦亮双眼,如果发现自己提供了正常劳动,用人单位支付给你的工资却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可以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举报投诉,也可以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其他小伙伴如果还有更好的看法,欢迎留言,评论➕关注。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可删。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多地上调最低工资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多地上调最低工资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