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普京记者会中国风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普京记者会中国风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普京接受采访时,印度官员一再讽刺中国,普京:你再说一句试试?如何评价此事?
中国和俄罗斯的关系一直保持的非常好,俄罗斯总统普京更是对中国着迷,可以说是中国的头号粉丝,在很多场合,普京都是护短,极力维护中国权益,谁说兄弟坏话我就跟谁翻脸,属于战斗名族的普京让我国人民十分喜爱。
在一次会议上,印度官员对普京说到:“中国现在发展太快了,俄罗斯应该镇压中国吗?”
没想到普京毫不吝啬的说到:“中国是我兄弟,他们发展的迅速,我很开心,我们也不会极度他们,虽然印度和我们的关系很不错,可是我们绝不会让印度来冒犯我的中国朋友!”
在一次普京接受采访时,一名记者一直在讽刺中国,普京根本就没想着搭理她,可是她越来越没底线,越来越过分,而且还时不时的打断普京的谈话,普京直接说到:“你这是在说我兄弟的坏话?你再说一句试试?”
在我国用通俗的语言可以说普京是铁哥们,真兄弟,俄罗斯的战斗硬汉,对于这样的盟友我们绝对是开怀相迎的!
为什么专访普京的美国女记者感叹“别和普京耍小聪明,因为那根本不可能得逞”?
这是梅根·凯丽上周在彼得堡与普京做的一次访谈节目,背景很明显,俄罗斯将要在3月18日迎来2018年总统大选。这也不是凯丽第一次采访普京,去年6月时候她就对普京做过一次专访。有意思的事,俄罗斯临近大选,普京也是候选人,按照往常其他国家类似选前关于参选人的采访都是涉及一些参选政策和个人生情况之类的宣传内容,然而与普京的访谈内容却不是。
双方主要围绕着 5个主要的问题展开的,其中涉及到,俄罗斯干预美国2016年大选,相关俄罗斯人被起诉以及“普京为什么允许此类事件发生”;叙利亚巴沙尔政府使用化学武器是否为假新闻;关于普京与特朗普之间彼此的看法等问题。这几个问题都是一些很尖锐的问题,凯丽想给普京“挖坑”让其往里跳,结果普京都很圆滑的一一避开,甚至将球踢还给了凯丽。凯丽的采访没有挖到任何有价值的信息,这访谈节目效果很差,观众不买账不说,而且其还被同行称“这是她第一次紧张”。
梅根·凯丽采访“吃瘪”并不感到意外,因为普京本身的KGB出身就决定了,其对比其他政客而言说话更为严谨,也更为机警,其是经过专业特工训练的,面对审讯尚可轻松应对,更不用说是媒体采访了。如果采访的对象是特朗普,估计不一定几个“涉密信息”就从其嘴里不经意的飞了出来,采访可能会被剪辑的毫无逻辑。
因为政治传统和公民社会发展状况的原因,俄罗斯这个国家对于领导人的素质要求的非常高,这不同于欧美民主政治国家。在欧美国家由于制度十分完善而且稳固,公民社会的强大,对于当权者个人的素质要求并不需要太高,这也就是为什么满嘴放炮的特朗普都能够当选美国总统的原因。俄罗斯包括前苏联,吃够了领导人素质差的亏(不是官僚就是寡头),但又没有条件去建立完备的制度,所以就寄希望旧的死去出现一个能力强的领导人。长此以往俄罗斯人的“政治耐受度”就练就的很高,他们选领导人不是选最好的而是排除最差的。这似乎形成了某种恶性的循环,毕竟出现一个优秀领导人,本身是一个概率性的事件,而制度却不是一个轻易能够改变东西。如果普京老了退休了,那么俄罗斯人又会去指望谁呢,难道又是一轮抽奖?
本文图片1来自NBC新闻网,为采访节目宣传片封面,2为youtobe节目访谈截图,3为普京特朗普讽刺漫画来自推特,4为访谈录制现场,图片来自Avalon.red,感谢提供,欢迎大家批评指正留言点赞!
外国媒体的采访对于一国领导人来说处处是地雷,因为记者的敏感性会在寒暄中突施冷箭,在提问中笑里藏刀,被采访者若一步踏错,招来的是不可避免的口诛笔伐。那么普京是如何做到应对自由呢?原因有两点:
其一,普京的经历使得其对采访应答如流。普京在大学期间参加的是法律系,而众所周知法律行业需要严谨的逻辑性与审查能力。而在克格勃第一局的经历,更令普京掌握了语言、谍报、侦查、反侦查、谈判等能力,这使得其言论拥有很强的逻辑性。而自90年代以来的从政经历,也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锻炼作用。所以其法学、克格勃的经验使得普京锻炼出缜密的逻辑与反应能力。
其二,西方媒体访谈的目的性使得其逻辑千篇一律。西方媒体记者普遍采取各种各样的采访方式进行采访,但最终的目的都是引导被拜访者的回答往西方世界普遍期望的方向走。期间有“大刀阔斧”式全面而直接的提问、有“单刀直入”式直接而垂直的提问、有“袖里藏针”式调侃中夹杂犀利的提问等等。比如西方媒体关于“通俄门”的问题就不胜枚举,普京一开始还一如既往的回复,后来一脸生无可恋,最后在接受NBC专访的时候还在被问,普京无奈的表示“你们自己凭空搞出来的新闻,拿它用来当做攻击现任总统的武器,真的很有想象力!你们平时的生活到底有多无聊?”这种多次被重复提及并带有强烈目的性的提问,使得普京的应对也愈加的风趣,也更加的圆滑。
普京决定取消年度记者会,是出于安全原因,还是无话可说?
普京是世界强人,G20没参加,究其原因:安全是一回事,受辱比打了败仗都难受。这次取消年度记者会,安全是一个因素,更重要的是:记者群中不乏有刁钻刻薄之人,台上会让普帝难圆其说,台下将无颜见江东父老。今年普帝过的不容易,很多烦恼事无法解决,圣诞节快到了,祝圣诞节快乐吧。
谢谢邀答。
普京决定取消年度记者会,这是普京自2012年开启第三任期后,10年来首度“打破惯例”的取消这一重大政治活动,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我认为决非出于安全原因,而普京决定取消年度记者会应该是因为俄乌战争好不容易打到这难解难分的时候,实在出于国际社会普遍的预料之外,原来对俄罗斯军事实力是否严重高估?
普京自上台执政以来,从来没有出现过象今天这样如此尴尬的情况,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他还能有若无其事的心态坦然参加年度记者会吗?看来他第一次没有了以往的自信,目前正值俄乌战争骑虎难下,进退两难之境,普京如果在记者会上面对记者们刁钻刻薄的提问,他还能象往日那样充满自信洋洋洒洒的侃侃而谈吗?看来真的是无话可说啊!
谢谢邀请!
普京总统决定取消多年来给他自己不断带来许多加分的年度记者会,一不是“安全原因”,二也不是“无话可说”,而是他现在说什么、怎么说,国际、包括俄罗斯国内都已经没有多少人相信他了。
试问:这地球村里还有谁相信一个一手抱着“煤气罐”,一手握着麦克风的政客呢?好在普京还不糊涂,也很知趣。
仗都打不过来呢哪有闲心开记者会呀,一个人对付北约几十个国家,普京年龄也不小了大概有七十出头了吧,这十个月的战斗也累坏了,再加上支持俄罗斯的国家又不多,跟那些记者还有什可说的呢,普京大帝是想消消停停的过一个中国式的春节[赞][赞]
普京大选前接受美国NBC记者采访,谈了哪些问题?
综合俄罗斯媒体报道,普京于3月1日-2日在克里姆林宫和加里宁格勒接受美国NBC电视台著名记者梅根·凯莉的专访。3月10日,克里姆林宫官网对外发布了采访内容和视频资料。普京在采访中,就接班人问题、对特朗普的个人印象等问题做了开诚布公的答复。普京坦言,他从2000年开始考虑接班人问题,想想总没坏处,但是总统最终由人民选举产生。“我对某人会有好感,或许相反,也会憎恶某人。(他们可以)以候选人身份参加选举,但最终的决定由俄罗斯人民做出。”普京表示,如果俄罗斯人民选举他再当一届总统,他将全力以赴竭诚工作。事实上,当今世界有许多现任政治家比他年龄还大,但依然工作得积极努力。当凯莉问,其他人上台会否导致他总统任期内的成就毁于一旦时,普京回答说:“你们所谓的专家总是将想当然。有关这个话题,我已经听说了太多的胡言乱语。”他表示,希望他的继任者“能够为俄罗斯创造美好未来,为下一代打造良好的发展平台。”当被问及会在身后留下什么样的(政治)遗产时,普京回答说,他想在身后留下一个具备“均衡民主”特征的稳定国家。而在谈及自己在总统任期内取得的成就时,普京出人意料地强调了俄罗斯经济发生的根本性转变——经济总量增长了将近一倍。贫困线以下的人口数量也减少了一半。但他同时承认,俄罗斯的贫困人口还很多,强调称应该消除贫富之间的悬殊差距。俄罗斯总统普京还表示,自己没有注册过推特,也从来没有读过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推特文章。从这个意义上说,“唐纳德(特朗普)是个更现代的人。”针对网络上流传的那张骑熊照片,普京亲自辟谣称,自己也见过那张照片,但自己并没有骑过熊。梅根·凯利在结束此次采访后向媒体表示,普京是个非常聪明的人,“不要试图和普京玩心眼儿,不可能成功。”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普京记者会中国风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普京记者会中国风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