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日本签署投降书画面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日本签署投降书画面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为什么日本二战后不在签署投降书的9月2日举行纪念活动?
感谢邀请!问者应该是要问“日本签署投降书是在1945年9月2日,为什么不在9月2号举行活动”?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投降仪式在东京湾美军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中方代表是徐永昌。当时的重庆国民政府将9月3日定位抗战胜利纪念日,并举行了纪念活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政务院(国务院)以8月15日为抗战胜利纪念日;1951年政务院又将9月3日作为抗战胜利纪念日。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全民族的抗战,抗战的胜利属于全中华民族。2014年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务第七次会议通过了9月3日为抗战胜利纪念日的决议,两岸都将9月3日作为抗战胜利纪念日。
感谢邀请!
今天正好是9月2日,78年前的今天上午,在停泊在东京湾上的美军密苏里号战列舰上举行了日本无条件投降受降签字仪式。借这个举世瞩目的日子,笔者就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是的,依据《国际法》的解释,日本无条件投降受降文书是于1945年9月2日正式签字并开始执行的,那么,受降文书签字之日即为“终战之日”。而一般意义上来说,结束战争的终战之日才应为纪念日。而事实上也正是如此,因为自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之日起直到受降文书签字日的9月2日为止,包括在中国旧满洲等地的日军仍和当地抗日武装发生着小规模的战斗,所以,到9月2日日本在投降文件上签字为止是还谈不上战争已经真正结束的。
那么,自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向日本发出波茨坦宣言督促日本投降后,日本于8月14日同意了波茨坦宣言,并于竖日,也就是1945年8月15日以天皇玉音放送的形式向全世界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然后又于9月2日正是签署投降文件。这里面涉及到了三个日子,一是8月14日,日本宣布接受波茨坦宣言;二是8月15日,日本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三是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文件。在这三个日子里,为什么日本单单选择了在每年的8月15日举行纪念战争结束的活动呢?这有几个原因,下面笔者就分别介绍一下。
1.之所以选择在8月15日举行纪念活动,因为这一天是日本人视为神明的天皇以玉音放送的形式昭告臣民宣布战争终结的日子,日本人在感情上更愿意接受把听到天皇玉音的这一天定为纪念日。事实上,自开始举行纪念战争结束活动开始,日本人就已经在潜意识里自觉的把8月15日视为终战之日了。也因此,在结束战争18年后的1963年(昭和38年)5月14日,日本内阁通过《全国战没者追悼式实施要项》时,就自然的把8月15日定为了纪念活动的具体实施日,而且在1982年(昭和57年)4月13日内阁通过《追悼战没者祈祷和平之日》时,干脆就明确的把8月15日定为了“终战纪念日”。既然8月15日被正式定为了终战纪念日,那么,在终战纪念日举行纪念活动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2.其实,之所以日本人不愿把9月2日这个真正的终战日定为终战纪念日,内心里是还有着把9月2日视为日本的“屈辱之日”的潜意识存在。他们认为在那只密苏里号的狭窄的甲板上日本政府代表重光葵和梅津美治郎在众目睽睽之下签上无条件投降的署名时,是日本最屈辱的时刻。尤其是在当时先是加拿大代表把署名签错地方,接着,法国、新西兰也都把签名写错了地方,致使真正的加拿大代表签字栏成为了空栏,而当日本代表抗议这样的签字应该作废重签的时候,各国代表根本没有理日本代表,而是纷纷走进设在密苏里号战舰内的庆功宴会场庆祝去了,试想,这样的屈辱之日,日本人又怎愿把它定为终战纪念日而每年举行纪念活动呢?
3.应该是日本人耍的小聪明吧,既然天皇已经在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了,就理应在这一天日军正式放下武器投降,而事实上,直到9月2日为止,在被侵略国家还有日军在负隅顽抗不肯投降,这等于无视了天皇的权威违背了圣意,而把终战纪念日定在8月15日,就等于向后世宣告了日本确实是在听了天皇的无条件投降的玉音后就即刻解除了武装,实际上是维护皇权、天皇形象的一种举措。
正是基于上述几种与原因,日本才最终选择了在每年的8月15日举行纪念战争结束的活动。
日本不是一个能够拍《虎!虎!虎!》那样电影的民族。即使承认失败,也要千方百计找一个他们自己认为可以顾全所谓面子的方式。如果定在9月2日,他们会自然想起重光葵众目睽睽之下一瘸一拐爬上美国军舰的情景,以及乖乖签署投降书。
这也提醒我们,即使我们的卧榻之侧允许别人安睡,也绝不能是日本人。那是个变态的民族,他们是中山狼,是伊索寓言里的那条蛇。
日本投降的签字仪式为何选在密苏里号军舰上?
感谢邀请,点关注了解更多有趣的历史话题。
其实一开始是打算让麦克阿瑟在陆地上进行签字仪式的,但是这时候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就不高兴了:“我们太平洋舰队可是立下汗马功劳的,打仗我们出力,胜利的果实却没有我们的?”。
当时的美国总统杜鲁门很是伤脑筋,后来想到了一个主意:让麦克阿瑟在海上的军舰上签吧!海军陆军都是心头肉!
至于军舰就选了以杜鲁门家乡命名的“密苏里”号上,于是在军舰上签字的这一幕就诞生了。
据说为了避免二人再争风吃醋,还悬挂了两面旗子呢。
听说点关注的人2018都发大财了~
密苏里号战列舰之所以被选定为受降舰有几个方面的原因。密苏里号战列舰(USS Missouri BB-63)是美国海军最后一艘建成的战列舰,1944年1月29日下水,同年6月11日服役。该舰服役的时候太平洋战争已进入尾声,仅赶上参与硫磺岛战役及冲绳战役,战争期间曾遭神风特攻队自杀飞机击中。照理说,比密苏里号更适合充当受降舰的功勋战舰也有几艘——南达科他号战列舰(BB-57)战绩辉煌、西弗吉尼亚号战列舰(BB-48)从偷袭珍珠港事件中幸存。不过,它们却仅仅作为日本签字投降仪式的见证者。
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仪式在密苏里号上举行
究其原因,根本在于密苏里号战列舰是美国海军第三舰队的旗舰,旗舰上举行受降仪式这个很就容易理解了,毕竟盟军作为胜利者总要表现出应有的姿态。二战期间,第三舰队在美国海军上将哈尔西的指挥下,在所罗门群岛、菲律宾、冲绳、琉球群岛和日本本土岛屿及其周围海域进行作战。可以说,从海上作战到空袭东京、炮轰沿海城市,第三舰队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个时候,让第三舰队的旗舰成为受降舰也可以理解。作为受降舰的密苏里号战列舰甲板比其他战舰都大的多,这意味着它更加适合作为战列舰。也有说法称,杜鲁门总统的女儿曾出席密苏里号战列舰的下水仪式,而杜鲁门本人来自密苏里州。或许也有这一方面的原因。
1945年9月2日,日本在密苏里号战列舰上正式签字投降。
日本外相重光葵及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作为日本政府代表向同盟国投降。同盟国看中了当时服役才十几个月的衣阿华级级密苏里号战列舰为受降地点。
选择它的原因有许多个,美国希望在自家平台上让日本正式投降,而密苏里号战列舰恰好在日本战场上,也有足够空间,比航母更显眼一些。从保安等保障角度来说,也比在日本土地上签字要好一些。
受降当日,太平洋战区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上将、美国海军尼米兹上将、英国海军福莱塞尚降、中国徐永昌将军等,登上密苏里号战舰,共同见证日本代表签字投降,并同时签字接受日本的投降。
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重要时刻。该舰也因此增添历史性的光荣色彩。
密苏里号是衣阿华级战舰的3号舰。受到巨炮战舰足以左右海战胜负的思维影响,美国政府决定投入巨资致力该级舰的建设。
特别是看到日本联合舰队建造大和级战舰,火力倍增的挑战,美军更坚定其建造巨炮战舰的决心。
美军以南达科他级战舰为基础,打造全舰长270.4米、宽33米、吃水8.8米、标准排水量45,000吨、满载排水量52,000吨的衣阿华级战舰,希望借助其强大火力,争取海战的决胜优势。
首艘衣阿华号(BB-61)于1940年6月27日安放龙骨、1942年8月27日下水、1943年2月22日服役,之后相继建造新泽西号(BB-62)、密苏里号(BB-63)和威斯康辛号(BB-64)3艘同级舰。
其中,3号舰密苏里号于1941年1月安放龙骨、1943年1月下水、1944年6月11日服役,正好赶上美军在太平洋战场的反攻行动。
不过,美国政府与海军也很早注意到了航母潮流与海战思维的转变。以航空母舰为中心的海战模式正逐渐取代昔日的舰炮对决,借助航母搭平台攻击能力的各型战机,往往可以重创敌军有生战斗力,确保己方制海权。
在日本联合舰队成功偷袭美珍珠港基地,让美军付出惨痛代价之后,美国更加认识到反攻日本必须倚赖航母,战列舰已经落后。
经过重新评估,美国海军终止了衣阿华级5号和6号舰的建造。不过已经服役的战列舰提供了强大火力保护,令美军航母在与日本战机交战时安全性更好。
二战结束后,美国海军权衡海战模式、国际环境的改变,以及考虑到4艘战列舰所需的庞大人力与财力,决定陆续封存衣阿华级战舰。
密苏里号原订于1950年代初期封存,但是1950年东北亚战争爆发,迫使美国海军必须将已封存的战列舰启封,跟着密苏里号的步伐抵达半岛参与作战。
到了1980年代,密苏里号再次服役,但最终还是退役,成为了珍珠港重要的博物馆之一。
1945年9月2日,日本向盟军投降签字仪式在美国“密苏里”号军舰上举行。这个关系到世界大战结局的受降式,为什么选择在一艘军舰上举行?
1945年8月15日,日本被迫向全世界宣布无条件投降。
以麦克阿瑟陆军上将为代表的美国陆军和以尼米兹海军上将为代表的美国海军之间,围绕受降仪式地点问题曾有过一场激烈的“荣誉争夺战”。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美国总统杜鲁门发布命令,任命麦克阿瑟为远东盟军最高司令,并授权由他安排这次受降仪式。
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将军对此愤愤不平:“太平洋舰队在整个太平洋战争中扮演了十分突出的角色。太平洋战场上最关键的几场大海战,有无数英勇的美国将士们牺牲了,他们中的大部分是海军。如今在凯歌高奏中却让陆军麦克阿瑟唱头牌,岂不让海军将士心寒。”
尼米兹当即向美国总统杜鲁门表示,如果政府不能以一种适当的形式在受降仪式上体现海军的战略地位和作用,他将拒绝出席受降仪式。杜鲁门总统刚刚接任总统,对此也非常为难。
这时,海军部长福雷斯特尔给杜鲁门出了一个主意:由麦克阿瑟主持签字仪式,并以盟军最高指挥官的身份代表同盟国签字,而尼米兹代表美国签字,受降仪式在美国海军第3舰队旗舰“密苏里”号战列舰上举行。
“密苏里”号是以杜鲁门总统家乡名字命名的美国最大战舰之一,曾参与过太平洋战争的诸多重大战役,立下赫赫战功。建议一经提出,马上得到杜鲁门总统的赞许。
按美军的规定,军舰上只能悬挂最高指挥官的旗帜,但麦克阿瑟与尼米兹两人军衔相同。这两个人之间又有了不同看法,但凶恶日本法西斯都打败了,这个小问题难不倒聪明的人类。
参谋部经过慎密研究,最终找到一个最佳的解决办法。“密苏里”号战列舰的主桅杆上,一红一蓝两面将旗并排悬挂,红旗代表麦克阿瑟,蓝旗代表尼米兹。
二战后,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在密苏里号战列舰上举行,这其实是杜鲁门总统为协调美国陆军、海军关系而采取的折中措施。
太平洋战争的胜利,美国陆军、海军协同作战,付出巨大牺牲,同样功不可没。麦克阿瑟已任驻日盟军最高司令,主导战后日本重建,麦克阿瑟代表的陆军可谓风光无限。为照顾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将军的情绪,杜鲁门总统最终决定日本的投降仪式在海上举行,这一举措象征意义浓厚,充分肯定了美国海军在太平洋战争的卓著功勋。
之所以选择密苏里号战列舰,有多重原因。它是当时最强大的战列舰,装备先进,在太平洋战场上有荣耀的战绩,参与过对硫磺岛、冲绳岛、菲律宾群岛和日本本土的炮弹轰炸。另外,密苏里州是杜鲁门的家乡,该舰的下水和命名仪式是由当时年仅20岁的杜鲁门的女儿玛格丽特主持的。
1945年9月2日上午9时,东京湾密苏里战列舰主甲板。在美国国歌《星条旗永不落》中,投降仪式开始。日本代表团包括外相重光葵和陆军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大将共11人,个个表情沉郁凝重。
1992年3月21日,密苏里号战列舰退役。现在它停靠在珍珠港,作为承载战争历史的见证者对民众开放,供人们游览参观。
1945年几月几号日本签下投降书?
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1945年9月2日上午9时,日本投降仪式在东京湾的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日本新任外相重光葵代表日本天皇和政府,陆军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代表帝国大本营在投降书上签字。随后,接受投降的同盟国代表、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上将,美国代表尼米兹海军上将,中国代表徐永昌将军,英国代表福莱塞海军上将,苏联代表杰列维亚科中将,以及澳、加、法、荷、新西兰等国代表依次签了字。至此,三个法西斯轴心国中的最后一个国家日本正式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法西斯轴心国的失败和反法西斯同盟国的胜利而告结束。
1945年几月几日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
签字日期是1945年9月2日。
1945年9月2日上午9时(东京时间),日本无条件投降签字仪式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举行。
日本外相重光葵代表天皇和日本政府、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代表日军大本营在投降书上签字。中、美、英、苏等9国代表相继签字,接受日本投降。至此,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也落下帷幕。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日本签署投降书画面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日本签署投降书画面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