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巴基斯坦总理表态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巴基斯坦总理表态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如何看待巴基斯坦总理断然拒绝诺贝尔和平奖提名,并且称自己没有资格?
巴基斯坦总理伊姆兰汗,是个头脑很清醒也很务实的领导人。
印度在2月26日越境轰炸了巴基斯坦一处训练营后,原以为会对巴方形成军事震慑,没成想27日就被机智的巴军导弹击落战机,俘虏了一名飞行员。
虽然巴方主动释放了印度飞行员,但巴方总理伊姆兰汗说他没有资格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这首先是一个态度问题。克什米尔问题短期内肯定无法解题,印巴边境炮弹横飞,这与和平相去甚远。其次,作为一名领导人,切身解决国内的民生、经济、安定、发展等问题,是实在的,拿个徒有虚名的奖项,恐怕也不能为伊姆兰汗的执政加分。搞不好,还会引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印巴本是同根生,两厢互殴何太急!
近日,印巴冲突不断,更有甚发生第四次印巴战争的可能。2月14日,巴基斯坦恐怖组织利用汽车炸弹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袭击了一队正在巡逻的印度警卫队,造成45人死亡。2月26日,印度实施报复,印度空军飞跃巴控克什米尔进行了偷袭式轰炸。2月27日,巴基斯坦击落两架印度飞机,并俘获一名飞行员。
此后,双方关系一触即发。令人意外的是,巴基斯坦总统于2月17日主动提出希望印度可以出面和谈,28日承诺将会释放那名印度飞行员,并且好生相待,没有进行非人道主义报复,3月1日下午履行承诺释放了印度飞行员,并安全到达印度,毫发无损。因这一举动巴基斯坦高官和人民希望伊姆兰·汗可以被提名诺贝尔和平奖。3月4日,就被伊姆兰·汗发推拒绝了。
伊姆兰·汗表示:自己不配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能够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人应该是根据克什米尔人民意愿致力于解决克什米尔矛盾的人,为和平与人类发展做好基奠。(小编尽力了)
在社交公益请愿网站“Change”上,也有民众发起了请愿活动,呼吁将诺贝尔和平奖授予伊姆兰·汗。截至目前,共有超过40万人签署在线请愿书。
由此可以看出,巴基斯坦总统伊姆兰·汗是一个不追求虚名的人,并且在克什米尔地区确实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与特朗普态度完全不同,这才是一个政治家该有的表现,用自己的风范反而赢取了更多人的支持。
以上均是小编个人看法,欢迎大家评论,指出不足,相互学习,谢谢。
这一波全是坑啊,先想坑文在寅,文在寅机智的说特哥才是真正应得奖的人,现在又挖给巴基斯坦,也机智的说弟弟没资格啊,特哥拿不到奖一不开心,老子那一堆F16不好用怎么办,特哥说,尼玛的奥黑那孙子花一堆钱撤军再重新派进去,就得一和平奖,老子搞了朝鲜叙利亚乌克兰,特么不给老子发一个?你们那些评奖的眼瞎啊,不给老子看你们谁敢要。
巴国总理非常清醒:这种往自己脸上贴花的事情,绝对不能当真的。不然就要像特朗普一样沦为世人笑柄。
巴基斯坦总理汗从上任之后,就连连向印度抛橄榄枝,表达了和平的愿望。这种在外人眼里的可以捧诺贝尔小人奖的和平努力,只有深陷其中的印度才能心里明白得一清二楚。汗提出的和平建议是印巴搁置在克什米尔地区的争议,实现和平,然后领土的问题尊重克什米尔地区人民自己的意愿。换一句话说:就是印巴别抢了,克什米尔实现公投吧。如果克什米尔公投,印度根本没有一点机会。这样的和平倡议,印度能当他是一回真事吗?
因此,所谓的印巴和平倡议,可能比特朗普的“金特二会”达成协议更遥远。那这样的和平路线图去申请诺贝尔奖,等于是侮辱印度,向印度宣战,印度不报复才怪呢。
因此,聪明的汗才不会真的接受这样的提名,自取其辱呢。
想当年,诸葛亮七擒孟获又七次放获归山,为的就是以德服人、罢兵休战、和谐共处。
巴基斯坦总理伊姆兰·汗之所以能在最短的时间里便做出无条件释放印度飞行员的决定,大概也是源自于他“以德服人、罢兵休战、和谐共处”的良好心愿与善意。
印巴两国虽然形同水火,状似天敌,但毕竟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亲兄弟。而且两国总理心里都明白,双方大打出手的最终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究竟是要里子还是要面子,伊姆兰·汗请莫迪先选。
说一千,道一万,毕竟错在巴方。伊姆兰·汗确实负有领导失察之责。“穆罕穆德军”即便不是巴方豢养的“藏獒”,也是在巴控克什米尔的一群“野狼”。这群唯恐天下不乱的“野狼”,不仅袭击了印度警察车队,造成40多人死亡的惨剧,还以同样的手法偷袭了伊朗的边防军,竟然打死对方23人。
印度人怒火冲天,那是新仇旧恨叠加的结果。而伊朗人又没招你惹你,却凭白无故挨你“穆斯林军”一闷棍,于是陈兵10万,非逼巴方给个说得过去的理由才行。
伊姆兰·汗面对两面夹击的态势只能选择退避三舍。倘若混来、怒怼,割让巴控克什米尔与印方,便不是没有可能了。
也许是长期不曾打仗的印军飞行员手脚冰凉的原因吧,刚一出手就被巴方干掉两架,其中一个飞行员还被巴方活捉了。正当莫迪准备大打出手之际,伊姆兰·汗却将俘虏礼送回国,
此举,顿时把莫迪弄的不会玩了。继续打人家吧,罪魁祸首却是“穆罕军”,况且巴方只守不攻。不打吧,心底那口怨气出不来,关键还面临5月的总理大选。
结果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巴基斯坦信息部长乔杜里拍了个不该拍的马屁——打算提名伊姆兰·汗为诺贝尔和平的候选人。但绝对拥有自知之明的伊姆兰·汗严词拒绝这种荒谬的提议。按他的理解,送还印方飞行员的举动,不过是稀松平常的一桩小事而已,哪能不自量力地得陇望蜀,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啊!
假如莫迪欣然接受了伊姆兰·汗的善意,并能以更宽广的胸怀原谅巴方的过失(前提是巴方坚决肃清“穆罕穆德军”),那么无论由谁提名莫迪和伊姆兰·汗共同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都不为过。这也比靠极限施压令人屈服的特朗普靠谱得多。
巴基斯坦总理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演讲,印度代表为啥愤而离场?
克什米尔狼烟蔓延到联大,巴以针锋相对,印度代表愤然离席
狼烟再起,在克什米尔地区,印度和巴基斯坦的事实战争一直在延续。当地时间9月23日,巴基斯坦军方向外界公布,印度无视两国停火协议,主动挑起战火,印度边防军向巴基斯坦军队开火,发动突袭,造成了两名巴基斯坦士兵死亡。印度的突袭行为,出乎很多人的意料,毕竟印度地缘政治恶化。
东西线压力巨大,在世界目光聚焦在东线的时候,印度居然会主动挑起战火,向巴基斯坦发动突袭。而现在来看,克什米尔的战火要蔓延到联大会议了。据海外网等多家媒体报道,在当地时间25日,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按照程序,巴基斯坦总理伊姆兰汗发表演讲,阿姆兰汗演讲刚刚开始,印度代表就愤然离席,相关画面被报道之后,在网络上引发热议。
对此,印度官方并不忌讳,印度常驻联合国代表蒂鲁莫西在社交平台进行回应,声称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陷入了新的外交低谷。据悉,在联合国大会上,伊姆兰汗发表的演讲是围绕着克什米尔地区展开的。伊姆兰汗摆事实讲道理,从2019年开始,印度不顾及协议,在克什米尔地区不断展开行动。
目前,在克什米尔的地区,印度军队数量高达90万。印度军队在克什米尔地区实施白色恐怖,抓捕克什米尔领导人,13000多名克什米尔地区青年被印度军队非法逮捕,遭受刑罚。为了改变克什米尔现状,印度军队实施宵禁,并且把通讯设施控制或者切断。伊姆兰汗呼吁,国际社会不能放任印度边防军胡来。
克什米尔的需要国际社会的帮助,地区和平和稳定需要国际社会伸出援手。本号张文平侃军事分析,克什米尔地区印巴冲突由来已久,印巴之间没有和平,只有纷争。从1947年英国撤退,印巴分治之后,70多年来,武装冲突是常态,和平仅是过眼云烟。印巴两国没有共同利益,经济往来几乎断绝,没有和解基础。
1972年,经过印巴激烈战争之后,印巴两国签署了《西姆拉协议》,根据协议,确定了印控克什米尔的地区,和巴控克什米尔地区,将克什米尔一分为二。但是印度并不满足于现状,一直在寻找突破。印度向克什米尔地区大量移民,众多信仰印度教的民众来到克什米尔地区,以期改变穆斯林为主体的居民结构。
在军事上,印度也咄咄逼人。实事求是的讲,虽然巴基斯坦是核武大国,但是在常规军事方面,巴基斯坦处于下风,印度占据了绝对优势。这也是巴基斯坦总理伊姆兰汗在联合国大会上演讲重点讲述克什米尔问题的原因所在。值得玩味的是,伊姆兰汗仅仅说了一句话,印度代表就愤然离席,印度代表是未卜先知,提前知道了伊姆兰汗的发言内容,还是做贼心虚,预知伊姆兰汗发言内容,避免尴尬,才离开的呢?关注本号,了解更多。
灰溜溜的从联大会场上溜走,羞愧,无耐,愤怒。这是任何一个外交官都无法承受的。
克什米尔拉达克女子,外貌上与中国西臧人相似
莫迪上台后,未经联合国许可,更未经过与克什米尔政府协商。也未通过克什米尔地区全体人民公决,更没有向联合国申请。就强行出兵,武力取消了克什米尔自治政府,抓捕克什米尔地区领导人。并强行取消克什米尔保持了70多年的自治地位。令世界瞠目,印度国内百姓也不满。
印度警方用高压水枪驱散示威人群
不仅如此,莫迪还对印度河水库突然开闸放水,使数百万巴基斯坦人受灾。之后不断向印巴边境增兵和挑衅,制造冲突和伤亡。今年,莫迪又和特朗普沆瀣一气,并始对中国挑衅。无故非法取缔中国在印度的多个网络平台,背信弃义,撕毁中印正在进行的多个合作项目,令双方受损,两败俱伤。在中印边境不断挑起冲突,假意谈判又多次故意破坏谈判协议。
这一系列行为,让印度政府的国际信誉丧失殆尽。印度打着抗议晃子到处借钱以购买军伙,遭到闭门。
莫迪所举已遭世界共愤,印度代表已无颜面留在联大座位上。莫迪所为让印度代表蒙羞。
巴基斯坦前总理被释放,他有可能卷土重来吗?
巴基斯坦前总理被释放,他有没有可能卷土重来呢?其实我觉得这还得看现在的巴基斯坦总理上任和巴基斯坦国内情况,具体的我来给大家发表下我的看法:
我先来给大家捋一捋谢里夫从最开始被法院逮捕到最近被释放的大概过程:2000年,巴反恐法庭以贪污腐败、劫机、逃税、挪用公款及恐怖主义等罪名判处谢里夫终身监禁。根据与政府达成的协议,谢里夫当年开始在沙特阿拉伯流亡以抵消其终身监禁的刑罚,此后生活定所飘忽不定,回国和流放交替,到了2017年,2017年7月28日,巴基斯坦最高法院宣布,取消总理谢里夫的任职资格,但是到了今年9月19日,谢里夫又被法院宣判释放。谢里夫人生充满了戏剧性,令人匪夷所思。
谢里夫在任期间做过什么事呢?谢里夫执政期间主张对华友好,并且鼓励巴基斯坦人民与中国进行友好贸易,并且和中国的合作中不断的使巴基斯坦有能力跟印度对抗,保证了巴基斯坦与印度纠纷中不至落为下风,这也是巴基斯坦人民所愿意看到的成就,而且他连续担任三届巴基斯坦总理,如果不是他涉嫌贪污案件,他很有可能再次担任巴基斯坦总理。他在巴基斯坦人民心中的地位可见有多高了。而且他在巴基斯坦政党中有足够深厚的人际关系,从以上方面来看他卷土重来很有可能。
新总理上任后,巴基斯坦国内形势能否有所突破,这也是谢里夫能否卷土重来的一个因素。如果巴基斯坦新总理伊姆兰·汗执政期间,巴基斯坦和印度的竞争中节节败退,那他在巴基斯坦人民心中的地位肯定是不高的,再者如果伊姆兰·汗执政期间破坏了中巴友好理念,也就是使得巴基斯坦与中国友好交往破灭,那他在巴基斯坦人民心中的地位将再次大打折扣,当然最主要的还是新总理执政期间巴基斯坦人民能否过得更好,如果这一点他做到了,他也许还有希望连任,如果他执政期间人民生活水平不如谢里夫期间的话,那么他下台的呼声将会日益见长,到时候谢里夫东山再起的希望就更大了。
其实这还跟巴基斯坦军方有很大关系,因为巴基斯坦
历史上就出现军队解散政府的先例,如果伊姆兰·汗能够做到以上几点外还能维护好政府与军队的协调,那么巴基斯坦国内是比较稳定的,并且伊姆兰·汗还能够有效解决巴基斯坦国内恐怖组织问题,那他将会是巴基斯坦历史上最有成就的总理之一。这样的话,巴基斯坦人民必然会支持伊姆兰·汗,从而谢里夫这个前总理东山再起的可能性就减小了,相反如果巴基斯坦新总理无法做到军队与政府协调,无法改善巴基斯坦国内矛盾,谢里夫很大程度上会被巴基斯坦人民再次拥戴为总理。
综上所述,谢里夫能否卷土重来,还得结合巴基斯坦国内发展形势来看,形势不太对劲的话谢里夫有机会再次当选总理,形势大好的话谢里夫很难有机会卷土重来,不排除谢里夫通过一些手段来获取下一届总理竞选的胜利,这得另当别论。
关于被释放的巴基斯坦前总理谢里夫会不会卷土重来的问题,笔者认为那还真不好说。因为虽然三届执政都没有届满就下台了,但他却被视为“不倒翁”,他有的是韧劲。即使被拉下马,即使被迫流亡海外,即使被关进监狱,他都有办法在沉寂一段日子后再度“王者归来”。谢里夫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不是因为他有多么大的能力。而是因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巴基斯坦国内政治生态的因素。二,穆斯林联盟(谢里夫派)在巴基斯坦的群众基础。三,世界大国间博弈对巴基斯坦政局的影响。所以,谢里夫不管是被流放还是在监狱,只要巴基斯坦的国内和国际局势发生了变换,谢里夫总能适时的回国或从监狱出来,再次介入巴基斯坦政局。当然,也不是说他改变局势,但他能却起到制约作用,也就就是他可以保持巴基斯坦的相对平衡,平衡了巴基斯坦的政治生态。
巴基斯坦是穆斯林世界的重要国家,不管是体量还是军事实力,都是数得着的。巴基斯坦同时还是南亚的重要国家,由于和印度之间的克什米尔争端也决定了其外交取向,阿富汗是通往中亚五国的跳板,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从历史角度来说,巴基斯坦对阿富汗的影响又是其他国家所无法比拟的。所以,巴基斯坦成为了世界性大国博弈的重要筹码,也是美、中、印、俄相互制衡的节点。所以,巴基斯坦的国内政局受国际政局的博弈影响非常大,而谢里夫这次被从监狱放出,据说就是国内政局和国际博弈的结果。因为决定巴基斯坦国内政局的力量主要有三股势力,一股是贝布托家族为代表的人民党,一股是谢里夫派为代表的穆斯林联盟,另一股就是巴基斯坦军方。在今年七月份,前板球明星伊姆兰.汗领导的正义运动党异军突起在大选中获胜,结束了谢里夫派的统治地位。而人民党又属于最低潮时期,不足以制衡伊姆兰政府。军队又不便直接出面。而伊姆兰显然更倾向巴基斯坦的另一个盟友美国,这就打破了巴基斯坦在国际关系中的相对平衡。所以才有了谢里夫被释放,显而易见,此举与军队和国际关系都有某种内在关系。
其实,一个国家的真正稳定,除了制度的稳定外,政治力量的平衡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素。巴基斯坦军方和泰国军方类似,都有干政的历史。每每在政坛出现僵局或政治力量对比明显失衡时,军队会选择介入。当然,也不排除军队领导人的个人原因。比如原来的巴基斯坦陆军总参谋长穆沙拉夫就曾发动过军事政变,而推翻的恰恰就是谢里夫。谢里夫也被迫流亡英国多年。这次谢里夫被投入监狱主要是被控贪腐。在总理职权被剥夺的一段时间里,谢里夫仍然在幕后操纵着政局很长时间。直至民众对经济萧条和政府贪腐的不满而输了大选。另外,谢里夫之所以能被释放,与谢里夫的贪腐证据不足也有关系。谢里夫主要是因为巨额财产来源不明而遭指控。但同时也并没有找到其它相关的贪腐证据,这就给现在的释放提供了一个“可以伸缩”的理由,大家都懂得其中的奥妙。近几年来,谢里夫的对外政策越发明显,这引起了美国的不满和反制,美国不仅指责巴基斯坦反恐不力,而且还切断了对巴基斯坦保持几十年的援助,导致了巴基斯坦政局的变化,伊姆兰也得以在大选中获胜。但是,国际博弈从来就是你有初一我有十五。你能这样做,我就能那样做。所以,谢里夫之所以被释放,抛却证据不足因素外,自然也少不了国际博弈的因素。而被释放的谢里夫虽然不至于撼动伊姆兰政府,但却可以起到制衡作用。
巴基斯坦最大的政治家族的领袖、巴基斯坦最大的在野党的领导者、巴基斯坦亲华夏的旗帜性人物谢里夫三度出任总理,却三回都不得善终,被赶下台,他68年的人生跌宕起伏,无意是巴基斯坦最传奇的人,也是最具悲剧色彩的政治家,他最大的政绩是全力以赴推动了华巴经济走廊的创立与发展,为巴基斯坦的经济与未来赢得了希望,作为巴方创建者的地位将载入巴基斯坦的史册,但他从政的历史始终无法两大致命弱点——贪腐传闻产生、搞不好与巴军方的关系,以至于在巴基斯坦政坛起起落落。因再次遭到腐败指控而被关押于拉瓦尔品第监狱的前总理谢里夫被暂停监禁,他能够逃过牢狱之灾,能否在巴基斯坦政坛第四次东山再起,又一次出任巴基斯坦总理,取决于他与巴基斯坦关系能够和解,以及新总理伊姆兰·汗的反腐败运动的成败、伊姆兰·汗在华巴经济走廊上的立场与结果。
巴基斯坦议会第二大政党、全国最大的反对派穆斯林联盟(谢里夫派)实际领导人、前总理谢里夫是腐败传闻缠身,是巴基斯坦新总理伊姆兰·汗的首要打击对象。伊姆兰·汗的反腐败运动能否切实推行下去,并取得成效,将决定着谢里夫的政治命运。
巴基斯坦前板球明星伊姆兰·汗多年前创立了正义运动党(PTI),参与巴基斯坦的政治,他高举反腐败的旗帜,以及改变国家,承诺高福利等政治主张,赢得了巴基斯坦的中产阶级、大学生的支持,并于2017年7月25日的议会大选中击败了前巴基斯坦第一大政党、谢里夫创建并实际领导的穆斯林联盟(谢里夫派),成为巴基斯坦第一大政党,夺取了政权,而穆斯林联盟(谢里夫派)惨败,沦为议会第二大党,以及勉强保住根据地旁遮普省的执政权。而谢里夫本人则在议会大选前的7月6日,巴基斯坦反腐法院以腐败为由,缺席判处谢里夫10年监禁;7月13日,谢里夫和女儿玛丽亚姆乘坐飞机从英国返回巴基斯坦当即被逮捕,从总理变成阶下囚,关押在拉瓦尔品第监狱;7月28日,巴基斯坦最高法院一致通过裁决,取消了谢里夫的总理职位。
出乎意料的是谢里夫暂时脱离了监狱的囚笼。9月19日,巴基斯坦伊斯兰堡高等法院决定暂停监禁前总理谢里夫及其女儿玛丽亚姆、女婿萨夫达尔,并缴纳保释金。对此,谢里夫亲弟弟、巴基斯坦穆斯林联盟(谢里夫派)现任领导人夏巴兹·谢里夫在肯定这一决定的同时宣称“真相来了,谎言已经离去。”
当天晚上,被释放的谢里夫及儿女女婿乘飞机回到位于旁遮普省首府拉合尔的家中。谢里夫以及女儿女婿是否要继续入狱服刑,要等伊斯兰堡高等法院对他的上诉作出终审判决后才能确定,还存在不确定。
实际上,对谢里夫的终审判决结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伊姆兰·汗的反腐败运动的成效,因为他是靠承诺重拳反腐,创建一个新巴基斯坦的政治主张与承诺才得以上台的,而贪腐传闻缠身的前总理谢里夫则是伊姆兰·汗的首要打击对象,但遭到了谢里夫的顽强抵抗,坚决上诉。
巴基斯坦国家问责局以获取非法收入、通过离岸公司在英国伦敦购置4套高档房产、在案件审理过程中不配合调查机关工作为由,起诉谢里夫及其女儿女婿,巴基斯坦反腐法院判处谢里夫10年监禁;女儿玛丽亚姆因协从谢里夫腐败,以及不配合调查机关工作,被判7年监禁;女婿萨夫达尔以不配合调查机关工作的罪名被判1年监禁。谢里夫对此坚称自己没有涉及任何不法,并提起上诉。
伊姆兰·汗反腐败成百的风向标就是能否给前总理谢里夫定罪,判定为巴基斯坦史上最大的“老虎”,并再次将他关进牢房。如果现任总理伊姆兰·汗成功地把前总理谢里夫打成“大老虎”,在监狱度过晚年,那谢里夫的政治证明就此终结,东山再起就是黄粱一梦。若谢里夫在法院上诉成功,摆脱了指控,消除了罪名,还以清白,并获得自由身,他的余生必然会是以推翻现政府,夺回失去的政权,第四次东山再起为己任。
那么,谢里夫能不能再次东山再起,第四次担任巴基斯坦总理?除了上面讲到的他能否上诉成功解除罪名恢复自由身的前提条件外,还取决于两个重大因素。
首先,一向与势力庞大的巴基斯坦军队不对付的谢里夫能否吃一堑长一智,转变固有立场,调整利益诉求与分配,大胆地军方和解,极大地改善与军方的关系,就算军队不支持他,只要不反对他,就是谢里夫的重大胜利,为他再次东山再起,第四次出任总理,扫清了最大的障碍。
1999年10月12日,第二次出任总理的谢里夫与军方矛盾激化,解除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穆沙拉夫职务,被穆沙拉夫发动军事政变推翻,先是被军方软禁,后来与军方达成条件,流亡沙特等国,2007年才获准回国。而在今年7月25日的巴基斯坦议会大选中,军队不仅反对谢里夫,还鼎力支持伊姆兰·汗,导致伊姆兰·汗的正义运动党大获全胜,谢里夫的穆斯林联盟(谢里夫派)惨败。
其次,取决于伊姆兰·汗对华巴经济走廊的建设的成败。华巴经济走廊是巴基斯坦的经济命脉,关乎国家的未来与命运,不容有失。谢里夫是华巴经济走廊的巴方创建者、推动者,并取得了重大的成果,给巴基斯坦的经济注入了活力、希望,是谢里夫从政以来的最大政绩。担任巴基斯坦总理一个多月的伊姆兰·汗多次表示华巴经济走廊对于巴基斯坦的重要性,以及他的重视。在实际的工作中,他对于华巴经济走廊是否比谢里夫更重要,取得更大的成果,决定着岌岌可危的巴基斯坦经济能否浴火重生,民众的生活能否获得改善,他的竞选承诺与施政主张能否兑现,这关系着四年之后巴基斯坦的政局是否发生逆转——伊姆兰·汗下,谢里夫上。
谢里夫的政治前途,跟巴基斯坦的命运一样,都具有巨大的不确定性,无数的悬念与谜团有待解开。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巴基斯坦总理表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巴基斯坦总理表态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